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到底哪一个更重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后者。生育的人给了生命,不管后来是自愿还是被迫离开,只要是生而未养,那两人之间的恩情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终点。而养育的人,含辛茹苦,十年如一日,辛苦拉扯大孩子。很明显,养育之恩确实要比生育之恩要大。图网络。
但是这个养育之恩如果仅仅停留在给一口饭吃,抚养过程中谈不上温柔体贴,基本只剩下打骂。那这样的养育之恩,还大过天吗?还需要回报吗?一般来说,亲生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基本上继父母和继子女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徐斌再次看到继母,是在他和继母彻底闹僵之后的第6年,他着着继母的背影,很难把她和当初与自己吵闹的女人联系在一起。这几年来,他或多或少也听说过继母的一些情况,有些人是打抱不平,有些人是存心看热闹。所以徐斌知道继母随着年龄增加,处境一年比一年要糟糕,说心里话,他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是高兴的,他觉得继母这样的人,就该有这样的晚年。
但当他亲眼看到继母如今的落魄憔悴,心中却产生了不忍。他跟在继母后面,看着她去菜场捡菜贩子丢掉的蔬菜,以往的一幕幕划过他的脑海。亲生母亲的模样和脾气性格,徐斌是通过父亲和外婆说起的,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他对亲生母亲一丁点印象都没有。父亲一开始没准备再婚,想要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把徐斌拉扯大。
但后来实在是扛不住,一个人真的带不好孩子,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徐斌父亲再婚了。当时徐斌6岁,他已经开始记事,他记得父亲和他说以后家里会多一个阿姨,让徐斌要喊妈妈。徐斌照做了,他羡慕小伙伴们都有妈妈,而他没有。所以他相信了父亲的话,以为只要自己听话懂事,只要喊妈妈,自己就会拥有母爱。
可惜,继母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她之所以嫁给丧偶还带着一个儿子的徐斌父亲,完全是贪图徐斌的家境。结婚后,徐斌父亲在家时,继母对徐斌很好,嘘寒问暖,各种体贴。但只要父亲一离开,徐斌就成了继母情绪的垃圾桶。徐斌父亲要赚钱养家,在外面的时间多,所以徐斌的日子很不好过。而且在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后,日子更难过了。
徐斌想过和父亲说实话,但继母非常有心眼,自己的穿着和弟弟差不多,自己要是说继母对自己不好,父亲不一定会相信。即使左邻右舍知道,别人家的家事,也都不愿意掺和。而且徐斌也不想父亲为难,毕竟结婚后,父亲一直都挺高兴的。所以他就一直默默忍受,想着父亲在家的时候,自己还是能过上几天好日子的。但这样的好日子,也没过上几年,父亲在徐斌10岁这一年生了重病。
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带着对家人的留恋离开了人世。继母强悍,父亲留下来的房子保住了,没有被叔叔婶婶找借口拿走,但徐斌在这个家,真的很痛苦。继母宠爱自己的孩子,对徐斌非打即骂,家里仅有的一点资源,自然是紧着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徐斌理解,但很委屈。就这样,他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了。
为了还能在家里找到父亲的影子,为了自己还有一个家。徐斌没有和家里断了联系,这也成了继母一直从他身上各种要钱的筹码。就这样,徐斌赚来的钱,基本都花在了继母和弟弟身上。即使这样,他结婚的时候,继母估计是觉得以后从这个继子身上拿不到好处了。所以不仅不像一个母亲一样操办儿子的婚事,反而各种奚落,闹得很难看,徐斌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终于寒了心,彻底和这个家断了关系。
他和妻子婚后先是在城里租了房子,后来买了房子,有了孩子,他一次都没有回过老家。后来听说继母日子越来越难过,毕竟她手里头没钱了,岁数上去了,身体也不好,除了花钱和需要照顾,她已经不能为家庭创造价值了。所以继母被儿子儿媳妇赶了出来,镇子上的房子,花光了她所有的钱,可现在她连一张床的位置都没有。
有时候听别人说,和亲眼看到这一切,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徐斌虽然在听说了继母的处境后,心中有报复后的感觉。但亲眼见到继母的处境,他于心不忍。他想起父亲去世后,继母虽然对自己不好,但终究没有带着弟弟丢下自己,还是给了自己一口饭吃。当初初中毕业没有继续念书,虽然和继母不愿意继续花钱有关,但更多还是因为自己本身学习成绩也不好。
而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继母也老了,徐斌越想越难受。回家和妻子商量,想要接继母过来养老。妻子虽然诧异,但也表示理解,收拾出了一间房间,几天后和徐斌一起去接婆婆。得知徐斌不是来嘲笑和奚落自己,而是把自己接过去养老。徐斌继母悲从心来,她想起自己以前的言行,很惭愧。不过徐斌让继母不要想着过去了,一家人之间糟心事都翻篇,以后好好过日子。
万事皆有因果,徐斌继母之所以现在能有一个相对平稳的晚年,说起来还是因为当初没有把事情做绝。她可能出于私心,对继子没有这么尽心,但说到底,还是养大了继子。而徐斌,善良孝顺,他放下了“仇恨”,更愿意记得一些温暖,也不失是一件好事。人生短暂,对待有养育之恩的人,能释怀还是释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