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史讲演录》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槿风 2021-11-13 03:09 来自: 文章吧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是一本由张祥龙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5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读后感(一):书评

2018年上半年,是我非常忙碌的一个学期。每周四下午张师的课,是那半年里,我最享受的时间。 张师讲课的一贯特点是深入浅出,平易、朴实,却又在娓娓道来中,渐渐深入,不知不觉将你引入堂奥之中,循循然善诱人。张师学贯中西印,甚至是心理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的前沿研究,张师也始终保持着关注。讲课时,各种思想资源,信手拈来,而又极富启发,退而省之,往往愈发觉得精妙,而所获亦愈多。而其为学、讲学又极为真挚,自然流露,便感人至深。 就这门课程而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师借助舍勒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对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的阐发。一听之下,觉得无比清晰透彻。日用而不知的道理被揭示了出来,以往对阳明的理解中含混甚或扞格之处,一下子被涤除干净。不仅在理论上十分融贯,而且获得了直观的充实。 每次下课后,张师偶尔会看着走廊外的风景而停下脚步,那是一片湖水和连绵的远山,时常还能看到白鹭飞过,我也就跟着停下脚步,沉浸其中。 前后十二年光景,终成四卷。对有幸亲炙于张师的学生而言,昔日最为享受的那间教室,翻开书,仿佛又跃然纸上了。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读后感(二):现象学、数学哲学与密教的“内模型”时空

本评论兼对丁耘对张祥龙此“儒史”丛书评论的评论。丁文见《现代哲学》2021第一期,或公众号:现象学

用数学哲学的话说,总体上张和丁zfc公理系统是有了,但没有“内模型”时空的意思,对后者甚至有不明性的批评倾向。张和丁对“时机化”的理解主要还仅局限于海德格尔的“边缘域”或者胡塞尔时间A手稿的“内时间意识流”。而不是立于准现前、统觉那种“动态”特殊性中的“意识流”。

丁文最后总结那部分,他对张祥龙单纯看阿赖耶识之孝悌慈的批评,我以为他会对以上有一些涉及,但终究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说阿赖耶识里面不只有善,还有恶。但性相需要彻底区分,这个归旨是对的。但对于密教之“内模型”道路的“修法”特性而言,这么说是不对的或者极不准确。后者是统觉化的性相“共现”,或“共主观性”的“意识流”问题。这一点丁和张都没有理解。因此更不要说,两人都没有真正理解禅宗和唯识的关系实质,尤其是禅宗为何对佛性和般若空性并重的“诀窍”。

今日学界普遍对如来藏实体的批判都是依据于“起信论”的今学唯识,以及丁介绍的那种“广瑜伽”的唯识与中观的混合方式,但古学瑜伽行不是大乘唯识与中观的混合,两者差别极大。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前提:必须以“他空大中观”那种“如来藏实体”为入门,且阿赖耶识直截与如来藏实体相对,即那种“甚深缘起”的入门,而非“起信论”他空如来藏。

有人传说,丁耘修密,但在我看来,依其此篇行文,其并无上手实修的显现或尚未入门密教义理之总体要领。依他所言,将至少无法做到对寂静和忿怒本尊的区分,上手于具体的观修。

————————————

我就拿超级玛丽游戏的标准、大、小“三个世界”来简单举例说,张祥龙和丁耘队对现象学化的思想模型的资源开发和运用,相当于在超级玛丽的“标准化”世界里基本上算得通关;今天我们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消化也只是到此为止:先验现象学、基础存在论,习性论,流形论,统觉空间、内时间意识流的这些部分。说什么天道、心性、时机化的其实也都在其中,剩下的都是观念“组合论”的一些问题。

但是结合讨论佛教的问题,尤其是密宗的宗义,对结合现象学资源的理解深度还是远远不够;就像你还没有到超级玛丽“大”、“小”世界里去通关是一样的。狭义的意识流或者“内时间A手稿”的问题域不是胡塞尔哲学的关键,而是如何在世界统觉或“准现前”视域内理解“意识流”才是关键;按数学哲学的话说,是偏序集-苏斯林树空间相关的“内模型”世界,理想和滤子,以及关于它们的投影和奇异性的理解才是轴心。

而超级玛丽“小”世界才是关键且自有其系统的特性;你可以自臆“儒家瑜伽”,或在“中观外义”上调和唯识和中观,以“时机化”方式组合阿赖耶识、天道、心性、生生的关系。但这算不上佛家瑜伽行古学系统的“密义”,甚至未到“内义”的义理层次,从而这里张和丁论对唯识与禅宗的理解,禅宗于佛性和般若空性并重的精髓,以及对天台宗义理的把握,都是口嗨式的文化论错觉…

在张和丁的“时机化”或“时间性”,或“广义瑜伽”理解体系内,“意识流”的观念性组合是有固定的一组“序对”关系:阿赖耶识到阿赖耶融合或天道或“一念”,然后到心性,然后再明分-身体性零度。

但这一组“生生”时间化体系,是无法理解以下这些观念“奇异性”的“统觉”组合关系:阿赖耶识-意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融合,阿赖耶识-空性,阿赖耶识-明分,阿赖耶识-如来藏实体…而这些才是入门佛论内义与究竟密义的基本问题域,或者说瑜伽行古学他空大中观见以上要触及的秘密境域。对此,如今国际上最前沿的关于胡塞尔“共主观性”现象学的深度开发亦显得不够。

如同你不可能做到仅了解ZFC公理系统就能把握住“内模型”世界一样,如果你简单以唯识学和中观“外义”相混篡夺对待“内义”以上部分,必将陷入诸多无法承受的“奇异”或“倒错”,但这就是古学义理的秘密特性。亦非能以简单理解的“密宗风格”来描绘和接纳,乃至以实修开展。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读后感(三):【转】张祥龙:现象学视野中的赤子之心——罗近溪心学要义阐释

【编者按】儒家心学是宋明道学的一翼,另一翼是理学。心学与程朱理学有共同的动机,即应对佛教的挑战,更透澈地说明儒家学说,更自觉地实践儒家道统——从尧舜到孔孟一系——的高明之境。当然“理学”“心学”这个区分比较粗糙,因为还有气学等其他学派。我们现在关注的就是所谓“心学”。大家一般用“宋明理学”来称呼整个宋明儒家哲学的主流,但是我认为还是叫“宋明道学”比较好,因为宋明儒家哲学除去“理学”外还有“心学”等其他形态。这就是宋代、明代出现的一种“新儒学”,它和先秦儒家以及汉唐儒家都不一样,是儒家的一种新形态。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理”(“理学”和“心学”都讲“理”,只是方式不一样),而这个“理”的背景就是佛教甚至某些道教的东西,比如《太极图》。先秦儒家是由孔子创立(当然在孔子之前已经有广义的儒家,比如周公等),孔子创建的儒家的特点是讲“仁”,而他的教育手段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通过“六艺”来造就君子,在君子的基础上希望再塑造仁人,仁人里面最突出的、有事功的就是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原本儒家的特点。但到了宋明,由于受佛家和道家影响,他们有了新的信心:比如通过《周易》化的华严宗和《太极图》,居然就能够直接领会世界的原本的意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时间去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去学六艺等等呢?尤其是心学,它要更直截简易地实现这学说和人生境界,也就是将“格物致知”之“物”首先看作这正在格物之人的心及其表现(事),不再兜圈子(通过六艺),而是说只要我一下子能抓住里面的道或理,我就能直接地成为君子、成仁,甚至成为圣人——当然这是里面比较激进的说法。而这时候为什么他们的信心会大增,也就是为什么能引发出宋明道学,就跟佛教入华及其中华化大有关系。

大家好,首先感谢叶老师的邀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罗近溪何许人也,但是汤显祖你们应该都知道。汤显祖是罗近溪的学生,而且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入门,受罗近溪影响至深。所以我今天讲的赤子之心在汤显祖那里也体现得非常明显,《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表现出心灵对自由的原发追求,对自然的一往情深。

罗近溪心学属于宋明心学的一支,因此我先给大家介绍这种心学的背景以及心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心学本质上是对心灵源头或本心的探讨,相信这种本心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它认为,要想明了世界的真理,不应只向外追求,而首先是要向自己心灵的原初状态去寻找。这种见地到现在还有意义,在人工智能出现的时代好像更有意义了。

宋明心学是相对于宋明理学而言的,后者的代表就是程朱理学,程是程颐,朱是朱熹。程朱理学影响极大,他们注解的《四书》在将近600年中是中国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对圣人之言的所有解释都得按照他们的口径来讲。他们这一派的特点就是讲“性即理”。性就是“天命之为性”之性,也就是我们天生就有的人之本性。这个性只是天理,没有欲望,没有杂念。但他们这一派对心怎么看呢?朱熹讲的很典型:“心统性情。”心不是性,所以不能说我们心里面都是天理。心统率性和情,既有性那一面,但是又有情这一面,所以心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它可善、可恶、可纯净、可搀杂,所以不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和朱熹同时代的陆象山提出心学,其实心学的源头在大程。程家兄弟,老大偏向心学,老二偏向理学。到了陆象山提出一个口号“心即理”,天理就在人心之中,所以不是到心后面的那个性里面去找这个理,而是当下就可以直接体验到它。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当下体验的东西多了,所以理学就说我们心所体验的,有的是杂质,有的是真正的天理,那该怎么区分?真正体验到的到底是天理还是情感、欲望?实际上在我看来,要理解心学讲的心,就要区分曲心和直心。曲心是带有欲望、私欲和算计,这种心直接体验的就不是天理,而是天理与私欲的混杂状态。但人还有一个直心或本心,直心体验到的应该就是天理。所以“心即理”这个口号提出来,的确有一个革命性的跳跃。

心学方面主要的人物有大程(程颢),南宋是陆象山,还有陆象山的弟子杨简(号慈湖);延伸到明朝,就有所谓的南剑三先生,即杨龟山或者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老师就是李侗,但是朱熹反而发展了理学。明代很有名的一位心学家叫陈白沙,他就是强调静坐,从静坐中养出“端倪”。这个端倪就是指他通过多年的静坐,从中体验到原本那个心的直接呈现,最后他这个人的气质、对世界的看法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达到了他没有做静坐之前达不到的高妙境界。

明代最著名的心学家是王阳明,他开出了一片心学的新天地。尤其是,他经历了顿悟,直悟本心自足,由此而提出“知行合一”,是很妙的一个学说。后期开发出“致良知”的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王阳明有一个大弟子叫王龙溪(即王畿),能够把阳明晚期的“直接悟入见在良知”或“让良知本体当场呈现”这样的一个思路,发挥得比较有特色。后又有王心斋(王艮),开创了泰州学派,罗近溪就属于这一派,是它最出色的代表。不仅如此,在我看来,罗近溪是宋明心学的第三个高峰,让心学达到了又一个新境界。

王阳明后期和王龙溪都主张当机直接体验“见在 [当场呈现的]良知”的状态,跟住它,这良知就会被扩张,更频繁地呈现,最后与显意识打成一片。这之所以可能,是由于良知已经在我们的心里面了,只不过是经常被那些贪欲给压抑住了,通过致良知就可拨开迷雾而见青天。

另外,阳明后学中还有一派主张静坐,另外一派主张克制省察。所以基本上说来,阳明后学方法上是三大派:一个是主张当机直接悟道,这个受禅宗的影响最大;另外一个是静坐派,认为没有长期静坐的澄心静虑,则找不到、跟不住真的良知,或以意见当作良知;最后是克制省察派,克制省察在我们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叫“斗私批修”、“狠斗私心一闪念”,也就是:你要反省自责,发现自己的私心私欲,然后统统克制掉;待私心去净,私欲熄灭,则良知自现。理学一直是正统,到清代考据学流行,但是要考上举人、进士,还要靠理学。心学也没有消失,因为人需要本心显露,才能够体验到人生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对于原本本心的追求的传统, 不止于宋明心学。我们知道,宋明心学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很深,而宋明儒学整个儿都受佛家、道家影响,像周敦颐、二程、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是这样。理学则从华严宗那里得到了关键性的东西。宋明儒学通过吸收对方的高妙之处,反过来挖掘自家传统中的与之相当者,然后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东西,于是让儒家又重新进入真正聪明的知识分子的追求之中。

人的精神本性里,从头就有一种原发的意识结构 ,人可以通过开启它来认识世界本原,来感受人生妙处。这种原意识被辨认为是一种时间意识。它不是物理时间及其意识对象,而是如现象学讲的,它是内时间或者生存时间及其意识状态,这就是意义发生的源头。人类的时间意识是最深长的,所以我们的记忆不但最长久,而且特别生动。这种时间意识跟我们的德行或道德感有关,而且和我们的悟性有关。实际上,在我们这种人类的历史上,最长久的是一个先于文明时代的所谓采集和打猎的时期,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很早人类就有泛神论的崇拜,比如与萨满教有些相似的泛神崇拜。萨满巫师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喝酒、嚼某种树叶或者麻醉品,进入迷狂状态,这个时候他的心被打开了,允许其他的或更高的灵魂来进入,通过他的身体说出一些预言。这在古希腊时代还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去读古希腊的哲学家的言论,像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或柏拉图,都提到这种特异的精神现象。苏格拉底本人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迷狂,听到一个神的声音,而恰恰是他,又是西方影响特别大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家。

印度人在西元前2000年开始形成《吠陀》经典,后来又衍生出《奥义书》传统,形成所谓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这是他们的正宗,相当于我们这边的正宗即儒家。印度从一开始就对本心或母识有自觉的直观,认为所谓的神,不管多么神圣和强大,都是我们的心造出来的,甚至还是造幻造出来的,而最根本的那个终极实在——他们叫大我(阿特曼)或梵,两者一内一外,但说到底是一个东西,它恰恰只有通过我们本来的心灵才能体验到。它无形无名,是我们的无明之心把名相加在梵或大我之上才产生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必须把这些名相去掉,使我们的心灵纯净化,直观到大我或者神我,这时我们就能够直接体验到最终的真实。可见,这个广义心学的来源和影响都极其悠久。古印度人相信,要彻底消除名相达到大我,就要修行瑜伽。瑜伽是一种开发本心的技艺和功夫,达到纯意识或本心的状态叫三昧,在佛教中叫入定。

《庄子》里面记载有坐忘、心斋的功夫,现在又叫气功,坐在那里恢复你的本心,“听之以气”就能达到本来的纯净意识,庄子叫“朝彻”、“见独”、“虚室生白”。

我们意识中真正起重大作用的恰恰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那个潜意识,当然这个说法是西方的心理学,尤其是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获得本心,就要打通潜意识和显意识,这样使得我们每次的行为都不是你我当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我们的内外相合产生的共鸣。像孔子七十岁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达到了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一种完美沟通。又比如陈白沙那样的静坐大家,在这一点上也和王阳明一样,能够维持住潜显意识沟通,不只是一闪念,而是能够维持这种沟通于他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他平时的活动,都处在潜显意识交融和所谓的“未发”和“已发”打通的“时中”状态。未发就是《中庸》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之中”,而已发是接下来的“发而皆中节为之和”。关于它们的具体含义,宋明心学和理学中有很多很多争论,大致是这样的。

这个给我们哲学也提出了一个思路,光靠感官接受感觉材料,然后经过理智加工,甚至再往上通过数学、理念这些先天形式,来使得这些知识获得一种严格的形态,这是一般讲的认知。按照心学,这种知的方式是不足以达到对世界和自身的终极真实的认识。康德说得很清楚,你这样认识的东西只是现象,还达不到对本体的认识,要达到所谓物自体,就要通过道德命令、道德直觉表现出的自由意志。

罗近溪是明朝中后期的人,生于正德十年,即西元1515年,去世于万历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他的名字叫做汝芳,所以他的遗作汇编叫《罗汝芳集》。他们家族居住在江西建昌府的南城县泗石溪,于是他号近溪。弟子们给他定的谥号叫明德。他的父亲罗锦,学儒,又好佛,他的母亲特别好佛,所以他的思想是儒与佛结合。他一生有过多次悟道,但其中的两次特别重要。

在罗近溪学儒学的时候,想通过静坐来求本心,就把一碗水放到茶几上,然后那看着水面,力求让心跟这个水一样平静。但心越想平静越不平静,一开始都是这样,他却硬要让自己的意识变得如静水一样,于是生了重病。通过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父亲提供的),特别是经过王艮弟子之一颜山农的指点,才痊愈。罗近溪29岁中举,30岁会试通过,也就是到京城赶考中榜了,但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学成,所以不去参加廷试,不做官,回家又求学10年。这10年中有两次重要的开悟,第一次34岁时,我们可以叫它“易经之悟”,后来38岁时的那次可称为“格物之悟”。宋明儒者们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一般都要对《大学》表态,或者说是通过《大学》的话语来说你自己的理解。而《大学》里面“格物”是最根本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的源头就是格物。但怎么理解格物呢?罗近溪的格物说受到王艮所谓“淮南格物”的影响,但是同时有他自己的特点。罗近溪从王艮那学到身心一体。王艮说格物就是让人“知本”,而这个本就是身,“安身”才能“立本”。所以王艮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心和身打通了,但是他没有再说出更深的东西,而罗近溪认为这个以身为本的格物,实际上讲的就是“知孝悌慈”,而最能体现这种良知的,就是刚出生的赤子。人的这个身从父母而来,最原本的就是赤子之身,而赤子之身就是赤子之心(赤子那里身心还不分),此心浑然就知孝知悌。他不认为孝悌只是道德意识,而是必以身体为本;但这身体又不只是一团无是无非、只有食色本性的肉身,而是从血脉上乃至潜在的道德意识上与父母兄弟相互内在地挂连。所以他还加了慈,儒家一般不很强调慈。罗近溪因为讲赤子之身之心,就必从伦理存在论角度来关注亲子的身心血脉关联,因而不能少了慈。

罗近溪后来做过一些年的官,政声极好。但他最投入的事情是讲学。“龙溪笔胜舌,近溪舌胜笔。”(《明儒学案》,第34卷)这说的是王龙溪(王畿)比较会写,而罗近溪则极善于讲学。“所触若春行雷动,虽素不识学之人,俄顷之问,能令其心地开明,道在眼前。”(同上卷)他说起话来,特别能捕捉当场的语境时机,所以无论说什么,都像春天来临、春雷发动那样感动人心、发聋振聩,虽然平常不求学的人,也能使他片刻间就打开心扉,感到天道就在眼前。这种本事,一方面是出自天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的学说本身特别切近于人生,比如讲亲子关系,讲赤子之心,所以其中有无数的契机可资利用和触发。

他于七十四岁时逝世。去世前预知自己的死期,与家人和弟子们从容告别而去。

1.背景

罗近溪学术要害之处是赤子之心与《易经》的关联 。他讲的赤子之心,源自于孟子,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后人对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尤其宋明理学里面。小程和他的弟子对这个事就有争论,有一个人提出来赤子之心就是未发之中,就是根本的心,但是小程说不对,赤子之心不等同于圣人之心,圣人者是不失其赤子之心,但是圣人之心多么广博啊,光一个赤子之心是不够的,等等。这种争论一直就有,甚至有的明代心学家如刘师泉把赤子之心贬低为矿,它含有金,但是也含有大量杂质,必须通过再修炼把里面的金提出来,所以赤子之心的定位比较低,它只是提供材料。可是罗近溪说不然,赤子之身心就是良知本体的活生生体现,就是真金。这是他独到之处,从哲理上比李贽讲的童心更微妙。汤显祖《牡丹亭》的主角杜丽娘性好天然、好自由,她的游园惊梦就表现出,罗近溪的赤子之心又可变成对自然和男女青春的爱情之心。一到春天,进入园子,看到姹紫嫣红开遍,杜丽娘觉得自己辜负了这一番春天的韶光,她心中潜伏的东西被唤起来,原发的东西唤起来,或者说是她的潜显意识一下子打通了,居然就为了这种体验而做梦,为了这个梦而死去。这还不是《红楼梦》之类的为情而死,总有一个对象,杜丽娘的赤子之心是非对象化的,虽然梦里面出现柳梦梅,但当时是她虚构出来的,为了一个虚构的人去死,这个情有多么真,这个心是什么心?

2.赤子浑沦

所以罗近溪说:“道之为道,不从天降,亦不从地 出。”这个道不是通过比附天、地这些宇宙论式的伟大存在而产生,像程朱那样说它说它是性、是天理也不够; 因为它是“切近易见,则赤子下胎之初,哑啼一声是也” (《罗汝芳集》1,第73页)。

对于这个赤子,罗近溪老说它是“下胎之初”,也就是刚刚从母腹中生出,“哇!”的一声哭里面,就把道呈现出来了,所以极有我们中国心学、特别是泰州学派的特色。前面陆象山、王阳明他们讲的心,有点儿脱身体化的味道,有一种超越性,要精微,要净洁,跟身体不能有根本的关系。心要借助身体来出现,但是不能够直接和身体有不可分裂的那种情态。这都是受到印度传统的影响。

接着往下念,“听着此一声啼,何等迫切!想着此一声啼,多少意味!”这就是罗近溪的特点,他的集子里面一大部分记载他当时的讲学,而讲学之盛,明代除了王阳明就是罗近溪,以至于他集子里有时也记载讲学时听众的热烈反应。“其时母子骨肉之情[此情源自‘骨肉’],依依恋恋,毫发也似分离不开,顷刻也是安歇不过,”看亲子的这种关联,是本体的,所以实际上亲子根本不是独立个体,他/她们是一阴一阳,互为其根,生发出人生乃至世界的原意义。所以说到亲子关系,罗近溪总是一往情深且灵感四溢。接着念:“真是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而直见乎天地之心。”这是用的《易传》里面的话,“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系辞上》)“《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周易·复·彖》)接着上文,他要说的是:一阴一阳这个互补对生的关系,不仅表现为男女夫妇,也体现为亲子之爱,即父母、儿女之间的那种时间化遭遇,在新生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一下显露于世。这个才叫真正的“灵光爆破”(罗近溪描述伏羲最初画卦的心态),所以这个是源头,这个就是本心,因此才会“继之者善”,你顺着他走你就能得到善,“成之者性”,你把它完成、成就,这就是天性所致,天理所存,不用到别的地方找。其他的都不亲切,这里才是“直见乎天地之心”,所以赤子之心直接就是天地之心的表达。这样,“亦真是推之四海而皆准,垂之万世无朝夕。”(《罗汝芳集》,第73页)此赤子之心绝不止于肉团之心,也不是纯粹的精神之心,而是至诚无垠而通行天下古今的亲亲之心。

再看另一段:“反思原日天初生我,”他爱用“原日”,这可能是明朝那时的口头语,其意是“原初”或者“原本”。这话的意思是:“回想上天原本通过父母生出我,”接下来的是:“只是个赤子,而赤子之心却说浑然天理。”(《罗汝芳集》,第43页)张学智老师《明代哲学史》总结罗近溪的思想特点,说他是“浑沦顺适”。“浑沦”就是不做分辨,“顺适”就是顺此浑沦之势而行。这个地方用“浑然”,也是一样的。浑然天理。浑是什么呢?浑就是不能够分解,不能够被区分为这个元素,那个元素,你就直接体验到它,当下即刻体验它,这个就叫做浑然,带有强烈的时机性和当场体悟性。我甚至觉得这个浑然时机的“机”,应该换成“几”,我下面会讲到这个几,出自《易传》。顺适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意思,顺着它走,你顺着浑沦赤子之心走,你就会得到智慧,得到美德。

1.赤子之心与《复》卦

他还有一段话:“大道只在此身,此身浑是赤子,赤子浑解知能,知能本非学虑。”这个“知能”出自《易传·系辞上》里讲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世界上最简易、最直发的知能,为赤子所浑解,也就是,赤子之身心即良知本体,无须外在的学与虑,就知乾坤天地的大道。

因此罗近溪特别重视《周易》里的《复》卦 。这《复》实际上就是赤子之心的先天表达,或者说是它的象数化或者义理化的表达。大家知道,地(即《坤》)雷(即《震》)组成《复》。上面的三爻卦是《坤》(☷),下面的三爻卦是《震》(☳),所以它的唯一一根阳爻在最下面,但关键还是要看到它的时间性。中国古人尤其是先秦儒学理解世界、人生、万物,“时”特别重要,所以孟子赞孔子赞到终极处,就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要理解这个卦的要害,可以从卦内和卦际两个角度来打量。从卦内看,它肯定是一个好卦,因为它是一元来复。我们看卦象中的卦爻,从下往上看。此卦中最下面的一根爻是阳爻,其余的都是阴爻,阳爻有往上行的趋势,所以这根初爻和众阴爻相交的可能是极其充分的,而《易经》解卦的要害就是看阴阳交不交。如果阴阳相交,就会生成新鲜真气,也就是会出现新的可能和转机,这样就吉利;如果阴阳不交就凶,虽然爻位很正,也是凶的,《泰》卦和《否》卦就是典型。《泰》卦天(三爻卦《乾》)在下,地(三爻卦《坤》)在上,位置完全颠倒了,反而特别吉利;而《否》卦,天在上,地在下,完全正常,但是它是不吉的,所以叫“否”。由此可见,这个《复》就特别吉。但是这种卦内的打量还不是最重要的,最要害的解释来自卦际间的有更充沛时间含义的角度,比如汉代三国的《易》学。我对这段强调象数、特别是强调时间化象数的《易》学,很感兴趣。其中的各种卦气图,给我们提供了看待《复》的卦际关系的结构,一个更整体、更自然、更有生存时-空感的观察角度。请看这张《十二辟卦(方位)图》:

此图来源很古老,也很受汉代、三国易学家的重视。它这里面把一年十二个月的阴阳消长用卦爻象表示出来,实际上也是世界万物包括我们人生的阴阳循环。这个亥位的卦是《坤》,完全的阴爻,时值隆冬。到子位一阳复现,就是《复》卦。然后阳爻代表的阳气逐渐增长,从冬天到春天再到盛夏,就全是阳爻了,形成《乾》卦。但接下来马上一根阴爻出现,就有了午位《姤》卦;再到秋天,然后入冬,阴气全盛。所谓《复》卦实际是《剥》卦的翻转。阳被剥落,再剥落,剥到最后只剩下最上面的一根阳爻,其余全是阴爻;再下一卦就是《坤》卦,阳爻没有了,好像世界走入了完全的黑暗。如果这是个线性发展的世界,这个黑暗就会一直黑到底;但因为它是阴阳构造的世界,是非线性的,就从完全的阴黑中忽然有了这个一元来复,整个世界的生命、《周易》的生命,就从这《复》中出现,所以它是《易》的几微生命所在啊!我专门写有一篇文章讨论《复》《坤》卦体现的几微,它和现象学胡塞尔讲的时间性的时间晕是什么关系。

长话短说,按照汉、三国的荀爽、虞翻等人的解释,几微与《复》卦有莫大关系。为什么呢?先看“几”是什么意思?几处于有无之间,还没有成形,但是趋势已有,正在萌发。“微”更隐蔽,由《坤》的初爻指示。在那根阴爻之下,隐藏着阳爻,但要到《复》才从爻象上显示出来,这叫作“隐初入微”。所以整个《易经》全部建立在几和微之上,你找不到几微就找不到未来,你也没法进行时间旅行,预知事物的生成方向。所以你光是看到存在者,光是对象化的东西,你就永远进不到真正的时间中去。只有进入几微,就像冬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你感到了一元来复,感到了那处在有无之间、而且是一个发生性的有无之间的气息,才能领会所以这个几微。因此汉代易学给予《复》以崇高的地位。

一般说来 ,《乾》、《坤》两卦是重最要的,是《周易》阴阳开合的门户,但《乾》《坤》的要害就在《复》。《乾》卦给了《坤》卦一根初爻,生出的儿子就是《复》。所以《复》代表生发,而且意味着循环回来的再生,这样它就要生而又生,不断地生,因而叫“生生不已”,可见它是一个发生性的几微。《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其中“元”意味着原初、原本,源发生。而这个最原本的德行首先就体现在《复》卦上,因此汉代三国的《易》学家们认为:《复》恰恰是所有《易经》64卦里面最重要的那一卦,直接体现了《乾》《坤》、阴阳相交精神,而且又是《乾》《坤》相交头胎生的儿子,代表生发。所以罗近溪就抓住这个《复》卦,来阐释他的赤子之心学说。

他理解的 《易经》,他悟到的伏羲第一次画卦的真相,都跟他的这个核心学说相关。赤子之心原本上就有孝悌慈的倾向,因为它的天理源头恰恰就在《周易》的《复》卦里,而《复》正是一个时间性的源头,从它开始生出来的首先是时间、时气,而不是对象。如前所说,汉代易学讲究几,同时讲究微,体现在《坤》卦上,为几的出现做准备。总之,《复》这一卦是通过人类生存的原时空结构讲出来的生生易道,而罗近溪接过来以后,把《复》卦或所谓《乾》《坤》头生的儿子就看作是赤子。简言之,赤子之心就是《复》,就是《复》呈现出来的“天地之心”(《周易·复·彖》)。

罗近溪说:“宇宙之间,总是乾阳统运。吾之此身,无异于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亦无异于吾之此身[这是因为天地万物和吾身都是由阴阳构成,由《复》初爻那样的乾阳统运]。其为心也,只一个心[赤子之心就是天地之心],而其为《复》也,亦只是一个《复》[不分裂为天地阴阳之《复》和吾身心之《复》]。经云:‘复见天地之心。’[《周易·复·彖》:‘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则此个心即天心也。[‘此个心’指赤子之心;‘天心’指《复》所言的‘天地之心’。]”(《明儒学案》,第34卷)从这一段引文可看出,罗近溪的心学与他的《易》学是贯通的,他讲的赤子之心就是《复》讲的天地之心,但学界似乎少有人看到这一关键点。而它们的共通处即“生生”。赤子意味着刚出生者和还要再生者,赤子之心则意味着纯生发的天性;天地之心则是《复》显示的源发生和再发生。“善言心者,不如把个‘生’字来替了他,则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山川民物,在吾身之视听言动,浑然是此生生为机[几],则同然是此天心为《复》。故言下着一‘生’字,便心与《复》即时混合,而天与地、我与物,亦即时贯通联属,而更不容二也已。”(同上卷)之所以“生”或“生生”可以揭示心及万物的要义,是因为这生生乃生命时间,体现为亲子爱意——生存时间流中当下晕圈——中的赤子,此赤子即本心的活现,也是卦气图中的《复》所显明的天地之心的活现。

为什么赤子之心是心的本体?以前的心学家一般都认为,心加上身体,就肯定混杂了,就有情感、欲望,这个心就不是原本之心了。罗近溪不这样看,当然中间有王艮,没有王艮的过渡无法想象罗近溪提出这样的思想,但他的赤子之心说的确是很革命性的想法。我们现在都讲身心合一怎么样怎么样,那也就是一般性的说说而已。你身心合一以后你原本心在哪儿啊?你多半会按照理学的路子,说理在气先,理气混杂了,你也就只能按照我前头说的朱熹讲的那个心来讲。在这要害的地方,罗近溪有了新见地。他认为心身统一不在我们平常成人这个状态,这个地方你讲身心统一,那个心肯定被污染了;所以一定要回头到元初的赤子,它的身心统一里面,直接呈现的就是本心。

有人认为这个说法也有缺陷 , 婴儿出生就有欲望 ,等等 ,所以这是一个问题,值得研究。我看到一本书叫《善恶之源》2,一个美国人写的,他是依据了最近这些年的一个新研究。用新的科技手段,他们能够测出来三个月的孩子们对一件事情的肯定(喜欢)或否定(厌恶)。他们做了大量实验,在三个月大的孩子面前表演一些情景,有的是干好事,有的时候是干坏事,比如不公正的事。他们发现绝大多数婴儿对于公正的、善意的事情都是肯定的,对于不公正的或不好的事情都是厌恶的,所以书名叫“善恶之源”——几乎是则出生不久的婴儿,就有了辨别善恶的能力,以及好善恶恶的天性。当然,关于这个现象,未来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但是就目前的发现而言,是支持罗近溪当年提出来的这个革命性的想法的。虽然前面有孟子那个讲法,但是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就那么一句,后面没有具体的阐发。赤子之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人往往把“赤子之心”看作一种比喻,也就是用它来比喻我们还没有受污染的状态。但罗近溪是是玩儿真的,赤子之心就是下胎那个赤子的真心啊!这是他要害的地方,所以他的思想和功夫论,他教学生怎么来恢复赤子之心,都有他的特色,不是空口说说的一个意向而已。

“反思元日天初生我,只是个赤子,而赤子之心却说浑然天理。”(《罗汝芳集》,第74页)。我再念一段解释他的这个意思:“人初生,则视、听、言、动、思,浑而为一;人而继长,则视、听、言、动、思,分而为二。”(《罗汝芳集》,第43页)这就是说,你初生时是个赤子,你那时的心天然就合天理,所以你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都内外合一、人我贯通。但长大过程中,受各种影响,,你原来的赤子之心被遮盖了,所以看什么、想什么,就将作为看者的我与被看者如他人、事物分离开来。“故要存今日既长时的心,须先知元日初生时的心。子观人之初生,目虽能视,而所视只在爹娘哥哥;耳虽能听,而所听只在爹娘哥哥。……于是看心,方见浑然无二之真体,方识纯然至善之天机。吾子敢说汝今身体,不是元日出生的身体?既是初生的身体,敢说汝今身中,即无浑纯合一之良心?”(《罗汝芳集》,第74页)这段话的要害在哪里呢?他提出赤子之心,也就涉及到了功夫论。王阳明有一套“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办法,王龙溪、聂双江等都有自己的功夫。罗近溪的功夫是什么?就是要体验到你当初的赤子之心。你说我当初的赤子之心,早忘了,我长大后,那个东西早没有了;他这段论辩就是讲,你之前的赤子之心其实还在你那儿呢。为什么?他说:你敢说你现在的身体不是你当初的身体长成的吗?你不敢说。当然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婴儿时的身体长成的。他就将眼睛、视听、言动都举说一遍。你那个时候看世界的眼睛和现在看世界的眼睛不是同一对眼睛吗?当然是,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改变。而你现在的心,实际上就是从那个时候的赤子之心变过来的,这里面有一种内在时间的连续性。在这个意义上,你现在这颗充满了算计的成人之心,也还是当初的那颗赤子之心;所以你是完全有可能通过体会自己原初的赤子之身与心,来实行致良知的功夫的。亲子状态是世界上最天然,最有趣而且最多样,但是又是最纯正的一种人间的关系,它以各种方式引导我们的回返。

2.赤子之心正是功夫所在

最初啼叫一声,想其叫时只是爱恋母亲怀抱。”(《罗汝芳集》,第74页)一般都可以这样解释:为什么爱恋母亲怀抱啊?它想存活不爱恋母亲行吗?出于生存本能就会这么做。可是按照罗近溪的意思,生存本能反而是靠后的,根本在于这浑然的亲亲之爱。婴儿天性就爱生育它的母亲,当然会爱恋母亲的怀抱,而这个爱里面就有生存,这个生存的可能恰恰是从这个爱生出来的,所以罗近溪整个学说,不但是“心即理”,又是“情即理”,只是他这个情不首先是男女之情,而是亲亲之情,而这个亲情恰恰是最原发的,最早先的。他对此情的表述非常生动,从中可见情理不二,身体和心灵不二。我接着唸:

“想其叫时只是爱恋母亲怀抱[重读],却指着这个爱根而名为仁,推充这个爱根以来做人,合而言之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孔子在《中庸》里讲的话。其中两个字都唸成“rén”,但第一个是仁义的仁,第二个是人类的人。什么是仁义的仁啊?当代汉学家和不少中哲史专家认为仁是通德、全德,也就是普遍化的德行,而义、礼、智、信等等则是特殊的德行。其实按照孔子讲的“仁者人也”,你把人做到极致就是仁,其他如礼仪训练、遵守普遍化的规矩(不管是银律还是金律)都还不够,必须发自本心、发自赤子之心才能达到诚,也才能达到真正的仁,所以“亲亲为大”,因为只有亲亲关系里面蕴含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和诚意,它极其纯真原发,里面就有天理。

“若做人的常是亲亲,则爱深而其气自和,气和而其容自婉,一些不忍恶人,一些不敢慢人,所以时时中庸而位天育物,其气象出之自然,其功化成之浑然也。”(《罗汝芳集》,第75页)。这就是功夫论,教人从最自然的亲亲,也就是爱自己的亲人,来衍发出对他人的爱和敬,由此而回复赤子之心。罗近溪讲了许多周易的《复》卦精神,但是我上边说到的那些汉代三国《易》学的细微解释,罗近溪并没有突出地讲过,可他的思路里也确实隐含着《复》之几微,而这种几微思路和现象学讲的那个时间意识原构造是相通的。几微和时间的晕圈很相近,时晕也是原发生的,时晕套时晕就是时间之流,是我们整个人生意义和存在性的来由,也是道德性的来源,后来现象性的各种发展都从这样一个源头出来的。

由于人们一般都或显或隐地持身体与心灵、伦理与哲理的二元论,所以就感受不到罗近溪学说和实践的妙处,以至于从明代到现在,对罗子的评价多有不恰当处。比如许敬庵批评罗近溪学说“大而无统,博而未纯”(《明儒学案》,第34卷),就完全失准,近溪的赤子之心说就是他全部学说之统领,而从我们以上的阐述可知,此心是何等纯粹精一。

陈来教授认为罗近溪“把儒家伦理从精英自律伦理向世俗家族伦理扩展、转化”,因而“减蚀”了它的“纯粹道德性”3。多半是由于罗近溪讲《大学》格物的要害在于知孝悌慈这个根本,而赤子之心与赤子之身不分,导致罗说很不同于程朱甚至王阳明讲的,于是被看作是“世俗家族伦理”,少了“道德纯粹性”。如果能看到罗子这些阐发与《易》经的关系,以及他赤子之心说的微妙之处,比如与《复》卦的关联,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判断了。

但港台新儒家的两位学者牟宗三和唐君毅,却对罗近溪有较高的评价。牟宗三的《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三章讲到罗近溪,认为他是“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又说他“顺泰州派家风做真实功夫,以拆穿良知本身之光景”。说得不错,但还未及赤子之心及其《复》义这个要害,所以对罗子如何“做真实功夫”,也语焉不详。如我们上面讲到的,罗近溪的功夫在于找到了一个恢复本心的把柄,就是赤子之心。这种功夫论已经超出了我以上第一节说到的那三个功夫论,即从见在良知直悟心之本体、静坐和克治省察。他对于那三个功夫方法论都有吸收,但是都不同。直入见在良知比较靠近罗子的回复赤子之心,但后者的身心合一和情理不二的特点是前者没有的。实际上,罗子对他之前的整个宋明心学的精华,从程颢到陆象山到王阳明、王龙溪、王艮,都有继承,但也都有实质性的发展和超出,使心学这么微妙的追求与先秦孔孟儒家的要义即“亲亲而仁”完全打通,纠正了心学潮流中的各种偏差。所以,我认为罗近溪是可与程、陆、阳明比肩的大家,他的赤子之心说是心学的又一个高峰。

唐君毅先生的评论与我的理解更近些。唐先生说“总观近溪之学,远承明道,以求仁为宗,而喜于赤子之良知良能,家家户户之孝弟慈,百姓日用而不知之视听言动上,指点仁体。”(《中国哲学原论·原教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是《周易·系辞》的话,而王艮强调真正道是不离开百姓日用的,离开百姓日用的而求精微的,根本不是儒家。

罗近溪确实继承了《周易》和王艮这种观点。谁家不生孩子?谁不是从赤子来的?所以这就是百姓日用之源头,是百姓日用最精微的那一个时刻。唐君毅认为其他心学家看重“心”和“知”,只有罗近溪是“真重当机指点仁体”(同上)出来,这就不仅是见在良知了。仁体一定跟亲亲相关,儒家讲的仁是亲亲而仁,所以就指向了这个问题。可惜的是,唐先生没有论述到这种“当机指点仁体”与罗子《易》学观的关系。

我就讲到这里。

宁晓萌老师:特别感谢张老师,在听您讲课的过程中反复出现在我脑子中的有胡塞尔两句话,一句是“开端是尚还沉默的经验,为其自身的存在带来其本有的表达”,非常契合您刚才所提到的婴儿出生时啼哭的刹那。这句话对梅洛庞蒂哲学而言也特别重要,他后期哲学的主要思路也由此而起。还有一句话就是,胡塞尔说人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的复归到自我,纯粹内在的自我。他讲到不是经验性的自我的形成,而是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对于纯粹自我的深刻的反省,这是他在 《笛卡儿式的沉思》中讨论的那种对原初自我、也就是关于自我的那种,超越论的经验的反省。在您讲座中我能够感受到这两个路径,不知道理解的是否准确。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联系。您刚才提到的赤子之心的时候是从婴儿的啼叫刹那入手来讲述,在我的理解中,这是您所讲的 “亲” 的一个缘起。我记得我在读梅洛庞蒂关于弗洛伊德和他后期存在论一系列的文本中都看到一个很奇特的观点,对我来说还是很震惊的。梅洛庞蒂在后期非常看重弗洛伊德,不止一次为弗洛伊德辩护。譬如说,对于一直以来颇受非议的关于“性”的理解,实际上弗洛伊德本人亦曾经说过对这个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与性别有关的一切”。他讲儿童心理学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始终讲,“性”恰恰指向人原本的那个存在,或者说存在的原形或者原生的存在。这是一种原初的需求,梅洛庞蒂本人在引用时也保留了英文“need”,以回避désir(欲望)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意思,而采取中立说法,即用need(需要)来表示最简单的需求。这是一种非常原初的需求,如果结合弗洛伊德的理论讲这个需求所关联的项,那么第一个关联的项就是父/母,父/母充当的是人存在中的第一个他者,是一个别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总说父母与孩子一体的,好像是一个自我的延续,然而在梅洛庞蒂对佛洛伊德的解释中,父母成了一个他者,对婴儿来说的最初的他者。只不过这个他者是非常独特的,在本我、自我,超我链条中梅洛庞蒂解释说父母这个他者扮演着超我的角色,他/她是孩子希望朝向的目标榜样,是孩子想要成为的那个自我。借助这样的分析,梅洛庞蒂希望说明的是其实在人的自我的发展中,人存在自身中从开头就有一个他者的因素,有一个外在的根源,人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内部的自我的和他者这样一种交织之中运行着,他的存在论正是这种意义上的交织的存在论。我认为这种解释很有意义,因为在这种理解下,最源头的东西是一个朝向什么去存在,带有一种动力的和动机的形态,这样理解的话,婴儿初生时的一声啼叫冲破了沉默,他不会只是一个寂然不动的存在,他是有待满足的一个存在。

所以刚才听您讲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一点。也许从语言上讲会显得非常隔阂,比如说同样讲婴儿与父母间的联系,梅洛庞蒂没有讲“亲”,而是诉诸他者,诉诸“欲求”,但从另一面说,这个欲并不是成人意义的欲,他是从一种本体论或者从一种形而上学的角度去讲,这是一个很纯粹的一种朝向他人的一种要求。如果撇开语言不适的话我觉得和您讲的可以有契合的地方。

这只是我的一点感想,非常感谢您的讲座,让我得到很多启发。

张祥龙老师 :其实今天我讲的和你说的相关处,就是父母虽然是他者,但却是“他我”,是要成为我的一个最必要的另外一面,不管叫阴还是叫阳,可以说父母对子女是一种“致命者”,既给子女带来生命,而且孩子未来的命运和他/她与父母的关系是内在相关的。在这一点上,虽然我不赞成弗洛伊德的一些具体解释,但他将亲子关系变成了塑造人性、人的性格或者个人命运最重要的一个关系,这个见地是了不起的。至于他说的“俄狄浦斯情绪”是否真的存在,是可以再商榷的,后来很多受他启发的精神分析学家也不再用这个具体的讲法,自创了别的路子。这方面,我觉得像他那样讲爱是很虚幻的东西,如果把爱讲到真正的亲亲之爱,像罗近溪那样,就不虚幻了。亲子之间是俄狄浦斯经历的那种可怕关系,还是最真切热烈的慈爱和孝爱的关系,这可以争论,我相信后者远比前者有说服力,但他毕竟用爱(即便是悖谬的爱)来看待亲子关系。基督教也有圣子、圣父的关系,他们也讲爱,神对人的爱和人对神的爱。去年年底我、倪梁康和法国哲学家马里翁有一个对谈,我与马里翁争论就在这里。他说神对人的爱是一个礼物,完全不求回报的;我说儒家的爱不是求回报,但一定是有回报的,因为这种爱一定会引起一种回爱(Gegenliebe),我用的是舍勒书中的词,然后我们就这个问题有两三次来回的讨论。他的意思我也理解,任何要有回报的爱就不纯粹了,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单向的,我爱你但什么也不图。但我是觉得,真正的爱首先是作用在人格上,所以尽管他没有追求对象化的回报,但是慈爱会引起比如说儿女人格的形成,实际上就促成一种回爱。孝悌慈,慈是原爱,孝是回爱,兄弟之间是悌爱。我觉得罗近溪讲人的根本在孝悌慈这个学说,如果有现代的就像你刚才说的弗洛伊德也好,或者是现象学的或者别的什么解释,他后面隐藏的一些东西才能被我们现代人真正领会到,要不然,就会模糊掉其中的精微,而让那些对罗近溪的误解流行。

宁晓萌老师 :听您讲座我觉得特别关键一点是把时间意识看作是这样一种根源。从胡塞尔现象学去理解,婴儿啼叫的刹那让你有一种对原生存在状态的觉醒,但是会和现象学面临一样的问题,即“纯粹的还原不可能的”,但是现象学包括胡塞尔自己从来也不是说我一定回到一个经验上的那个源头,很确定的那个源头,也不是回到源头就不动了,而是通过人所谓一生一次地对自我的反思,意识到这个东西,对这种源头的觉察,这个源头觉察之后像胡塞尔所讲的开端一直延续着,所以这是您所说的时间性的意识所带来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张祥龙老师:我这些年一直对孝道的哲理很感兴趣 ,其中研究一个根本性的引子或者思路就是时间意识,因为在我看来“孝”可以不只是文化培养的,可以和人的本性有关,我叫它待发本性。就是因为我们人类的时间,我们的人类本性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讲是一种内在的时间构造支流,而亲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个生存时间的关系,前代、后代之间的时间关系,而这种时间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是特别敏感的。所以为什么父母亲生孩子后特别慈爱?这个当然动物也有,但是动物他也有这种时间性,但是只有人类的时间性深刻和强烈到他还能够反击出来这个孝爱形成一个漩涡,这个确实只有通过时间性这样一个思路才能够解释的,把这个孝不只是伦理学命的题而是存在论或者认知论的命题。

我当年读到罗近溪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儒家一个朋友提醒我,你讲了半天好像和罗近溪很近,回到读到罗近溪觉得特别的契合,有一种共同,但是我也深感他里面有一些东西是藏着的,需要我们揭示出来,要不然别人很容易把他当成一般性的,光讲儒家伦理、亲亲这些东西含糊过去的。

今天原来还想讲一点他具体的工夫论 ,特别巧妙,特别重视当场对话,当场揭示你的本心,引发出你的本心,他是这方面大师,舌胜笔,他那个舌真的是极其巧妙的,所以这方面他很像禅宗那种当场引发,就用你的话头,用你的执着来打消你的执着,来显示你的赤子之心还在,这个东西还可以活生生显发出来,为什么能够在他的演说和对话中引出那么多热烈的反应?

我这些年一直对孝道的哲理很感兴趣,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引子或者思路就是时间意识,因为在我看来,“孝”不只是文化培养的,而是可以和人的本性有关,我叫它“待发本性”。就是因为我们的人类本性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讲的,是一种内在的时间构造之流,而亲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个生存时间的关系,即前代与后代之间互补相生的原时间关系,而这种时间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是特别原本的。树敏于地,而人就敏于时;原时间流就是意义流或爱意流。为什么父母亲对自己生的孩子特别慈爱?这个当然动物也有,因为动物也有这种时间性感受,但是只有人类的时间性深刻和强烈到它还能够反激出回爱或孝爱,形成一个旋涡。这个人类学的事实只有通过时间性这样一个思路才能够得到哲理上的解释,所以这个孝爱就不只是伦理学的命题,也是或首先是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命题。

我当年之所以会读到罗近溪,是因为一位儒家朋友提醒我,说你讲了半天好像和罗近溪很相近;于是回到家里,就找来罗近溪的讲学录和集子来读,觉得特别的契合,有一种内在的共鸣。但是我也深感他里面有一些东西是藏着的,需要我们揭示出来,要不然别人很容易把他当成一般性的东西,觉得他只讲儒家伦理,陷于日用寻常,等等,用这些东西含糊过去。

今天原来还想讲一点他具体的工夫论,特别巧妙,重视当场对话,应机揭示你的本心,引发出你的赤子之心。他是这方面大师,舌胜笔,他那个舌真的是极其巧妙的,所以这方面他很像禅宗大师,当场借力打力地引发,就用你的话头来克制你的偏见,用你的执着来打消你的执着,来显示你的赤子之心还在,这个东西还可以活生生显发出来。为什么他的演说和对话能够引出那么多热烈的反应?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特别能领会生命时间和当场时机性的人。

1.《罗汝芳集》,方祖猷、梁一群、李庆龙等编校,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7年。

2.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善恶之源》,青涂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3.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991)年,第398页。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读后感(四):【转】丁耘:天道、心性与现象学之道学转向——评张祥龙《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

作者简介丨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德国哲学、古希腊哲学、比较哲学及政治思想史,近期研究重点为形而上学传统的会通。 原文载丨《现代哲学》,2021年第1期。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所发生的“道学转向”。张祥龙教授在新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这一转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在阐述张祥龙思想转变、新著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首先,祥龙教授思想的突转尤其体现在:不再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支配性的思想基源,而是将重心转向儒家传统,呈显为糅合唯识学的后现象学哲学,进而将现象学的道学转向带到心性、伦理阶段。其次,这一“心性-天道之路”结晶在《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中。张祥龙在“时机化”学说的照应下,既会通儒佛,又指点出儒佛分际。祥龙心学有三大贡献:道术上对“儒瑜伽”的总结;道学上对“赤子之心”“孝悌慈”的阐发;道统上对罗近溪正统地位的发现与肯定。然而,在张祥龙道路所抵达的地方,仍可进一步追问比伦理转向更本源的道学转向的可能。伦理转向的真正完成需首先解悟“道体”。 关键词:现象学之道学转向;心性;天道;儒瑜伽;赤子之心;道体

近年来,关于“生生”问题的讨论在哲学界方兴未艾,现象学的进路在其中扮演了引入注目的——虽然不是唯一的——重要角色[1]。“生生”是出自《易传》的高古之词,中国学术史上不同学派的阐释与体会尚且不能尽合,那么从现象学传统讨论此问题,就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困难。这既要求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做出真正的改变,以便能够理解乃至回应中国哲学中那些不能简单概括为“存在”“真理”之类的最高问题——道之问题,而又能仍然保持其为现象学。我们曾将这一改变称为“现象学的道学转向”[2]。这一转向必须至少能够——当然是以现象学而不是什么其他的方式——进入中国思想传统的重要文本,有能力理解其本义及其解释,并且推进这些解释。由于现象学运动与中国学术传统的双重特点,这也意味着,现象学的中国化必须既能进入经典的注疏史,也能敞开原典及其注疏的原初经验境域。对于现象学家而言,后一种任务看起来比前一种较少困难,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的。一切学术活动都以历史共同体为前提,不以传世文献为中介的“实事”“问题”“经验”是不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遵从解释传统,而在于如何进入传统,或者说让传统渗入自己,敞开其原初经验境域,从而能理解既定解释而判摄之。 敞开原初境域,是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运,既要对“天道”“生生”“心性”诸说有所解,又要对这些名相所启之理有所观。即解即观,即观即解,观解互含互兴,则庶几可谓“进入中国思想传统”。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传统重要文本的解释一方面固然可看成某种示范。但另一方面,如何在现象学运动的诸“实事”(如意识、存在等)之外,如实面向中国哲学的基本主题,既不将之简单等同于现象学主题,又能运用现象学方法于其上,从而如实建立与这些主题的关系——所有这些,不是单纯遵循海德格尔之类的“示范”就能做到的,而是“现象学道学转向”或者“现象学中国化”自己的任务。只有真正地提出这些任务,中国现象学运动才能自立,而一旦致力于完成这些任务,“现象学的道学转向”和“中国化”就已真正开始。 基于以上考虑,现象学道学转向开始的标志并非近年关于“生生”问题的讨论,而是1996年张祥龙教授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下文简称《天道书》)[3]。二十余年前,此书真正开启了这个转向。之后,在新的思想契机下,祥龙以《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下文简称《讲演录》)《家与孝》为代表的一系列论著,有力地推进了这个转向,同时也为这一转向带来了新的复杂性[4]。在四卷本《讲演录》这部里程碑式的新著中,祥龙教授将自己的思想,乃至现象学的道学转向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或者不如说一个十字路口;同时也将当前的“生生”讨论,乃至近年来中国哲学自身的创发活动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著如经阐发,或可概括之前的重要争论,打开新的格局。本文就试图做这样的“阐发”工作。下文将在阐述张祥龙思想的转变、新著的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

一、“道学转向”的分叉:从“天道”到“心性”

这二十余年的学术道路,祥龙一路走来,看似稳健平滑。然而如果对照这条道路的两端,也就是《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与《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在一以贯之以外,不难发现其中的突转、断裂。对中国哲学的创发与祥龙个人思想的推进而言,突转与断裂或许更有意味。 说《天道书》开启了现象学的道学转向,主要根据这样一个情况,即此著突出了海德格尔哲学中非形而上学的一面,并且用可以追溯到胡塞尔现象学的术语强调了“构成”“边缘域”“构成境域”“时机化”“非现成”“态势化”的一面[5]。更进一步,在对中国传统天道观的类似解释上,建立了海德格尔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发明、融通的系统阐释。前一步强调了海德格尔对现象学基源的彻底运用,后一步强调了运用海德格尔解释天道思想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两个步骤合观,可以说用海德格尔解释开启了现象学运动本身的道学(在这里是天道之思)转向。 然而,细观《天道书》可以发现,对印度佛学的某种解释,在海德格尔哲学与中国天道思想之间发挥了中介的作用。这一点不仅明显地表现在对龙树《中论》特别是其缘起学说的专门解释上,而且也不那么明显地体现在用“缘在”“缘构发生”去对译、解释Dasein、Ereignis这两个海氏前后期哲学的关键概念上[6]。《天道书》对佛学资源的调动其实相对单纯,只取印度佛学,未正面论及中国内学传统。在印度佛学内部,又偏于中观,对瑜伽行传统有几乎算得上严厉的批评[7]。在中观学之内,亦不涉及其后与瑜伽行学派之间的争论与中观学派内部的“应成”“自立量”之争[8]。就是对龙树《中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