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朋小友 2021-11-13 02:56 来自: 文章吧

《孤独的异邦人》是一本由林贤治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2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异邦人》精选点评:

●该怎么说他呢。

●温暖的宝岛风

●忆旧人,思故事。无事闲坐故纸堆。

●林贤治的笔触。。总有浓浓的化不开的。。腔调感。。

●前面写故乡的几篇好喜欢,后面完全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我怎么走都走不进,读起来好累读不下去了!

●鲁迅正牌继承人之一,并不那么言必称鲁迅,但几乎反思了所有问题,一读多少有些鲁迅味儿。再好一点就可以平张枣的牛逼。

●林贤治的文字还是有力气的。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写故乡和亲情,后半部分则是书评、序文和回忆性文章。相比之下,前半部分的文章深情有余,但文学性不足;还是后半部分的文章更耐读,更能展现作者民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色和风采,写阿伦特和白求恩的那两篇尤为精彩。

●罗莎卢森堡:不管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即使是在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

●深情 耐读

《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一):简单的评价。

虽然拥有往日的精力,但不具备新时代的活力,仍然有些流于“伤痕”的感伤,但这正是这部作品在今日时代的热度里,拥有的“冷却”的意义

评论太多其实不好,有时候几句话就够了,剩下的阅读精力留给读书人看这本书。(凑够字数了)

《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二):愿善良与我同在

在图书馆看着外面的雨水

再等一会

就会雨过天晴

《孤独的异邦人》后面为我们介绍了一些人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罗莎·卢森堡:“不管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

看到这句话的我有点感动,这话语犹如钻石一样珍贵。

罗莎卢森堡和我看过的其他善良的人一样,热爱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小孩一样的天真浪漫。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显现这样的品质尤为的可贵,愿我能像她一样保持纯真。

今天也和同事说了我的观点:没必要去挖苦讽刺别人,人都不容易。看不惯不理会就是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即使是在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

保持纯真,充满期待,努力,就是我此刻要坚持的东西了。

愿善良与你我同在!

《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三):开到荼蘼花事了

先是读了林贤治《旷代的忧伤》,更早的时候是《纸上的声音》,那些诗一样的书名里藏着的绝不是诗一样简易的文字,林贤治的文章沉浑有力,倔强而高傲,有种不予妥协的高度。

《孤独的异邦人》是林贤治散文随笔系列的其中一本,这本与其他几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林贤治破了先例地用大量的文字提到了亲情,开篇的“写在风暴之后”便是讲父亲在“文革”中的遭遇,往后的“父亲”、“哀歌”等皆是对父辈和亲情的描述。这些文章与以往不太一样,仿佛由灵魂的深处走出来,走进作家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那个错乱的年代,劫后余生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林贤治是被那个时代灼伤过的人,有着切肤的痛,伴随着作家的一生,让其感受到困惑、背离和荒凉,这也影响着林贤治的文章较之更多的作家多了一份沉思和体悟。

“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对作家来讲,童年是作家挖掘不完的源泉。清明、小屋、野笛、油灯,这些事物只有故乡才有。而远离故土,便是一个大地的背弃者,只能感觉到无比的孤独。

其后,林贤治才写到友人,写一禾的死,怀念黄河和王业霖先生,还有耿庸和何满子,这些知识分子的代表,思想界的先知,他们的远去,不仅是对作家的触动,而是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当然,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鲁迅,这个对作家影响颇深的人物,在曾经出版过的《人间鲁迅》中即可窥其一二,纵观现今对鲁迅的研究有成就者,恐无人难出其右,

一面是故乡,一面是异地;一面是现实生活,一面是书本世界;一面是记忆,一面是乌托邦,想象中的未来。故乡是林贤治的出发地,也是所有人的出发地,我深信所写作的一切又都与它有关,都源自它的给予。这恰恰印证了林格的那句话:童年是人生的源动力。

书中的后半部分,还是预料之中地提到了沉思与反抗,还有自由与灵魂,女人与时代,这些经典的力透纸背的文字再次让我们回到林贤治固有的思想体系中,对政治、人性、美学的拷问,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分析与试探,以及乌托邦与知识分子的碰撞。

“孤独的异邦人”书名来自林贤治对诺尔曼·白求恩的一篇纪念文章,对于中国来说,白求恩是一个异邦人,且孤独,因为其国籍和身份,还有其独立自由的天性。而林贤治从某种意义上也意识到自己的异邦人身份,远离故土,怀念是必不可少的,文学的本质是回忆,而未来只有通过回忆才能变得清晰。开到荼蘼花事了,该记住的总会记住,因为有文字留给我们所有的记忆。

《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四):《孤独的异邦人》读书笔记

《孤独的异邦人》作者林贤治是位诗人、学者。在他的写作中,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最有影响。他的《五四之魂》与《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曾传诵一时。他早年写作的《人间鲁迅》,以及不久前出版的《鲁迅的最后十年》,都曾引起广泛争论。《孤独的异邦人》为其散文随笔选。选入的文字大体分属两类:一面是故乡,一面是异地;一面是现实生活,一面是书本世界;一面是记忆,一面是乌托邦,想象中的未来。《孤独的异邦人》只是该书中的其中一篇。该作品曾获中国文学界单项奖金最高的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该作品曾获中国文学界单项奖

文集中有限的几篇文字透露了作者早年的成长、奋争与逃离,这很具有代表意义,这是如今中年乃至中老年群体的当年的人生写照。除此自传性文字之外,那个乡下少有的爱体面的却两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已去世的中医生父亲,限于罗网般活计里、死于不该死的疾病而早逝的堂嫂,死于贫病、曾跳起揭发批判“我”父亲的“仇人”单身汉阿和,等等,这样的亲人与乡邻,留给作者的不仅仅是怀念。在故乡那里,生存的意义高出一切之上,所以,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平等和正义一直高于个体自由。三四十年前以来,为了生存与经济的富足,受了自由的诱惑,那些像土地一样深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乡邻们,潮水般地涌向城市,以乡村中最精锐的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最后仍不免潮水般地退返乡村。他们又宿命般地遭遇了平等和正义问题的纠缠。他们,乃是我们的脊梁,但是他们从来都是默默的大多数,卑微,弱小,为生计蚁族般地挣扎、劳碌,在文字的世界里难以留下痕迹,更遑论话语权了。阅读林先生这样忆及乡村的文字,往往也会唤起对乡村的回忆,但其字里行间的悲怜与感伤,能让我们对生育的故土激起甜蜜而美好的乡愁么?

故乡的远方是异地。异地,是纸上的行旅,书本的文字的世界,心灵与精神的世界。作者自称自己是一个狭隘的、脆弱的人,一个怀疑论的写作者,在感觉受到伤害时,故不得不向书本寻找精神的奥援。诸如,比男人伟大、“嗜血的红色罗莎”罗莎?卢森堡,以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闻名于世的美国政治学者汉娜?阿伦特,二十世纪德国最有名也最有争议的、被誉为“堕落的电影女神”里芬施塔尔、“挡车的螳螂”的朋霍费尔与马丁?路德?金,相互冲突的维?苏?奈保尔与爱德华?萨义德,“带手绢的作家”赫塔?米勒,“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圣徒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等等,这些灵魂,是挣扎的灵魂,是高贵的灵魂,更多的是自由的、乃至追求自由的灵魂。作者以凝练而厚重的文字,对这些一个个异邦人进行别样的解读,让我们见识生命的非一般的意义,那些生命的高度与宽度。

《孤独的异邦人》读后感(五):从故乡走向异地

近日,林贤治先生推出一本散文随笔集《孤独的异邦人》;该书为《旷代的忧伤》的姊妹篇。一直以批判精神著称、被文学界冠以“民间思想者”称号的林贤治先生,2010年11月以散文集《旷代的忧伤》,毫无争议地斩获了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奖金30万元;这是目前国内创作界奖金最高的奖项。

《孤独的异邦人》的文字大体分属两类:一面是故乡,一面是异地;一面是现实生活,一面是书本世界;一面是记忆,一面是乌托邦,想象中的未来。

林贤治先生坦言,故乡大地早已使自己远离了喜剧,留下的情感,唯余愤怒、焦虑、忧伤,虽然自己知道,这些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但是,故乡是他的出发地,无论人生,无论写作。对于他而言,为这一片闭塞、贫困、饱含伤痛的土地写得太少了,因而自己常常为此感到不安;但他深信自己所写作的一切又都与它有关,都源自它的给予。

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等,故乡的一切,不仅仅是甜蜜的乡愁,诗意的回忆可能会使人沉醉;对于大多数从乡村走向城市,曾与大地泥土为伍而如今踏着混凝土、敲击鼠标的人们,如今十分适宜地消受着都市文明,会不会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记、迷失了呢?当年逃一般离开故乡的人,在都市迷醉的梦醒之余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一匹“荒原狼”呢?

文集中有限的几篇文字透露了作者早年的成长、奋争与逃离,这很具有代表意义,这是如今中年乃至中老年群体的当年的人生写照。除此自传性文字之外,那个乡下少有的爱体面的却两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已去世的中医生父亲,限于罗网般活计里、死于不该死的疾病而早逝的堂嫂,死于贫病、曾跳起揭发批判“我”父亲的“仇人”单身汉阿和,等等,这样的亲人与乡邻,留给作者的不仅仅是怀念。在故乡那里,生存的意义高出一切之上,所以,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平等和正义一直高于个体自由。三四十年前以来,为了生存与经济的富足,受了自由的诱惑,那些像土地一样深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乡邻们,潮水般地涌向城市,以乡村中最精锐的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最后仍不免潮水般地退返乡村。他们又宿命般地遭遇了平等和正义问题的纠缠。他们,乃是我们的脊梁,但是他们从来都是默默的大多数,卑微,弱小,为生计蚁族般地挣扎、劳碌,在文字的世界里难以留下痕迹,更遑论话语权了。阅读林先生这样忆及乡村的文字,往往也会唤起对乡村的回忆,但其字里行间的悲怜与感伤,能让我们对生育的故土激起甜蜜而美好的乡愁么?

故乡的远方是异地。异地,是纸上的行旅,书本的文字的世界,心灵与精神的世界。作者自称自己是一个狭隘的、脆弱的人,一个怀疑论的写作者,在感觉受到伤害时,故不得不向书本寻找精神的奥援。诸如,比男人伟大、“嗜血的红色罗莎”罗莎•卢森堡,以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闻名于世的美国政治学者汉娜•阿伦特,二十世纪德国最有名也最有争议的、被誉为“堕落的电影女神”里芬施塔尔、“挡车的螳螂”的朋霍费尔与马丁•路德•金,相互冲突的维•苏•奈保尔与爱德华•萨义德,“带手绢的作家”赫塔•米勒,“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圣徒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等等,这些灵魂,是挣扎的灵魂,是高贵的灵魂,更多的是自由的、乃至追求自由的灵魂。作者以凝练而厚重的文字,对这些一个个异邦人进行别样的解读,让我们见识生命的非一般的意义,那些生命的高度与宽度。

在这部姊妹篇中,林贤治依然在场。他的文章不是帮忙,也不是帮闲,而是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以生命写作的态度,勇于直面现实,揭示生活的真想。

(文/王宏波)

推荐阅读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清欢。 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绵延不断,奔波不停,都是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得到幸福。 幸福是人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一

    05-01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