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是一本由斯蒂芬·维特 / Stephen Witt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72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精选点评:
●没拍成电影简直不科学...简直就是一部non-ficition的商业谍战小说fiction,精彩~MP3格式的研发和标准战的科学线,音乐产业巨头的市场战,还有Geek们的盗版战,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讲明白了今天,哦不对,是半天前的音乐免费是怎么来的(今天版权已经保护得很...)不过重点还是用盗版线在串联,音乐产业变成这样的产业线其实还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不过这就不是本书重点了~
●
●原版几年前读过,它更像是本小说,主要选取三个代表性人物,以三条线索围绕音乐载体的技术更替、音乐内容的盗版、音乐产业的兴衰,梅花间竹式的循环讲述彼此间的影响和应变,颇像读斗智类小说一样刺激,而且其中涉及的许多内幕也往往刷新许多既有的说法,作为亲历下载盗版音乐影碟软件的一代人来说,我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一些事实,实际并非如此。
●刚看开头就知道有多刺激!
●2017年定选题,2018年4月脱稿,2020年3月31日入库…… 河南大学出版社微店已经有卖,价格敏感的同学可以等几天等电商上新。
●看到最后被作者的geek热情和侦探素质深深感动了 再见啦音乐硬盘!
●无论是单独拎出那一条线都是热血文的主旋律:落魄极客技术翻身、投资大佬敏锐嗅探、技术宅男只身抵抗整个行业。 这个世代的每一次改变都担负着巨大代价,用一个产业的落寞来佐证另一个选择的正确,当然,每一次追根究底的原因都能归结“莫欺少年穷”时,有意无意的荒唐轻视。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读后感(一):为蔡兄点赞
一发行就入手了,冲这个题材,也冲译者在这个圈子里的理所当然和日积月累。这几天刚拿起来看了三分之一,实在是妙。故事本来就写的精彩,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丝合缝,外加翻译很精准也传神。尤其要赞的是译注的骨灰级老卵,完全展现蔡兄的硬实力,光把这些讯息整理出来就无愧上海地区人肉allmusic。
今年最佳。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读后感(二):《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
音乐是免费的吗?在互联网初始阶段,不免费的东西都没人用,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付费软件和音视频越来越多,譬如现在不花钱有些音乐就无法听到,有些视频就看不到……但是,整体来说,大部分音乐还是免费,这得益于三点: 1.MP3技术的普及:MP3之父勃兰登堡在1995年底将MP3的编码软件放在网上免费下载,从此以后MP3播放器就变得普及起来,而付费CD唱片就越来越少人买。 2.资源分享&盗版亚文化的盛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有很多小众的社区,其中就有分享盗版资源和破解付费软件的社区,正是这些社区的广泛传播让盗版音乐变得盛行并免费。 3. 唱片业的自身局限:莫里斯作为唱片业的曾经领军人物,却一直与消费者脱节,并不断错过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的机会,最终被免费的互联网音乐所取代。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读后感(三):不仅是音乐问题,其实是全球电子化的结果
底层厂工、厂妹作为关键的“钥匙”---Dell Glover
Dell Glover,一个美国十八线小城里的底层黑人职工。他的主要职责是从CD制造工厂里偷走未发行的唱片。再通过互联网将它秘密的放到私有服务器上,在我们不知道的灰色地带里、看不见的网络中存在着无数个非赢利性组织,所有的成员都沉溺于拥有自己的电子资料库,希望自己能成为偷跑食物链顶端的人。即便有部份人从这个私有服务器中获利了,但这些和真正的唱片从业者对比来看,只是九牛一毛而已。Glover 是普罗大众的一员。他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也是一个极客,从修理小玩意到利用互联网上传下载资料。在整个音乐盗版化,其实也是音乐数字化的进程里的那一把关键钥匙。盗版音乐、便携式播放器和实体唱片三者,形成了一种暧昧的关系:在便携播放器数量少的情况下,盗版音乐会促进实体唱片的销量。在便携播放器数量足够多、足够方便的时候,盗版音乐抑制了唱片业的发展。因为唾手可得,随时随地可聆听大量音乐,这一个苹果可太诱人了。Oink’s Pink Palace 和 the Pirate Bay,国内也有无数个这样的论坛。在论坛里大家发着帖子。帖子内容无外乎就是资源的下载地址。论坛本身不提供资源,只是又用户提供指向资源的链接地址。现在这些资源通常都存在网盘里。音乐发烧友们对"OppsU"都不陌生,可以把它称作大陆的Oink’s Pink Palace。网友们将自己的正版音乐通过音乐论坛分发给全世界的人。大家都可以免费偷听到喜欢的音乐。
重要的电子化音乐的技术---MP3之父 Karlheinz Brandenburg
技术是无罪的。Karlheinz Brandenburg 创造了MP3,书中花了许多笔墨来讲述MP3发展的历史,从教授们对心理声学的研究,到压缩无数次的《Tom‘s Diner》,再到技术圈子内的政治阴谋,再到MP3的创始团队们将这一技术所衍生出的工具免费开放,让万千普罗大众有了将实体唱片里的歌曲压制成MP3的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永远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革。MP3的出现也是,以往的CD里只能塞进10首歌曲,试想一下回到30年前,你想听Katy Perry的《one of the boys》,下一个钟又想听 Taylor Swift的《Lover》,你要么听完一张后更换下一张唱片,要是你想让她们两的歌曲轮番播放,那么你可能会崩溃。MP3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以当下技术来说,你甚至可以把从古至今的所有音乐都塞到一台可携带的设备里。但是科技在进步,显然已经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流媒体和所谓的云音乐其实已经占据了我们的时时刻刻。音乐的载体从黑胶到CD、到通过iTunes商店进行AAC格式的贩卖,以iPods为载体进行播放。Jobs抓住了贩卖音乐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也是音乐作为一个单独的商品进行贩卖的最后的垂死挣扎,因为时代的车轮不停滚滚向前。现在已经进入流媒体时代,大家给诸如Spotify、Apple、QQ、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支付会员费,平台再向各个唱片公司购买歌曲版权,你在线聆听一首歌,这首歌追根朔源到所属艺人或唱片公司都能有一定收入。只是整个消费从买整张专辑、买一首完整的歌曲到单次聆听。付费的方式完全改变了,付费的精细程度也到达了极致。
音乐产业金字塔顶端CEO---Doug Morris
不得不说,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讲述了Doug Morris的工作经历,任职了华纳、环球再到现在的索尼。整个职业履历金光闪闪,那国内IT行业打个比方,你十年前做了百度的CEO、5年前做腾讯的CEO,现在都已经79岁高龄退休了,还被阿里巴巴雇佣为CEO。他也抓住了无数次机会,从简单的销量来预测唱片的火爆程度。还有多年的对音乐的敏感程度,知道什么歌曲会成为当年流行。但也错过了一些机会,比如Jobs的iTunes商店。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视频流媒体如火如荼之时,他联合Google创立了Vevo。通过在音乐视频里贩卖广告来创造营收,在唱片行业的逐渐没落之中,转换一个新的思路来盈利。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伴随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全球化、还有互联网这个巨兽的凶猛增长,以及音乐数字化历程。单独把他的个人事迹拿出来写一本书也不为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整个音乐变免费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实体电子化的过程。网络拷贝带来便捷以及成本下降足以毁灭一个行业,电子化是一个历史的进程。没有那个行业能幸免,音乐行业不过是整个进程实现的先驱。上面的每一个人或事件的缺失都不会让现在的聆听音乐的方式有任何改变。千千万万个长工、厂妹可以用低风险的方式获得未发行的唱片。而且在整个实体唱片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即使没有MP3技术,也有其他适用于互联网高速传输的音乐格式。再就是整个音乐产业的变化和唱片销量的萎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实体或电子介质来聆听喜爱的音乐了,更乐于在现场面对面的聆听歌手的声音。
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的蛋糕不是只能由大唱片公司瓜分,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只要你有网络,有电脑,就可以制作音乐并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分发。寡头垄断的巨型唱片公司的利益或许只是被无数个小人物瓜分罢了。
音乐本身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回归唱歌本身这件事。所有人都想身临其境的观看栩栩如生的欣赏歌手的声音。MR、全息投影、5G技术的发展,都会给整个音乐市场带来变革。包括现在推出的许多线上演唱会,它们并没有给观众带来线下的体验,诸如演唱会氛围啊、在现场与演出者的互动之类,所以在我看来,线上现场会其实和普通视频并没有太大区别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读后感(四):宝丽金的一个最底层员工,毁掉了整个世界的唱片产业
第十一条记忆断片
在上一条宝丽金记忆断片《第十条宝丽金记忆断片:老CD别扔!如果还有这些宝丽金的碟,你就发财了!》里我提到,早年宝丽金公司的内地引进版CD唱片有一部分是在香港压制的,如今这种“港压”CD在二级市场上身价扶摇直上,而鉴别是否为“港压”的方法是在CD背面靠近中心圆孔的地方用放大镜寻找一行极小的蚀刻字符,如果是“IFPI 09XX”,那就是可以卖大价钱的“港压”碟了:
各位,能找到“09”吗?图源:金太郎这几个蚀刻字符,唱片行业里叫“mould SID”码,通俗地说就是CD唱片的“出生地证明”。比如带有以上“09”开头的字符就表明这张碟是在香港的Sonopress压碟厂制造的,即不管唱片是什么版,这张CD本身是“Made in Hong Kong”。又比如如果这个字符是“40”开头,那就是日本JVC公司制造的,是很多发烧友认为“靓声”的“Made in Japan”:
“40”线上制造的碟靓不靓声另说,人家这做工就真的没得比如果这个码是“94”开头,就说明是奥地利的Sony压碟厂制造的:
“94”,来自Sony DADC奥地利公司。图源:网络如果这个码是“E1”开头,则说明这张CD是杭州大自然光电有限公司压制的,是“Made in China”:
“E1”,表明生产厂商是杭州大自然光电有限公司等等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也发现了,这个mould SID码是全世界通行的,其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可以对正版碟追根溯源,反过来便能防范盗版碟。
那,如果一张CD的这个mould SID码是“03”开头的,它是哪里生产的呢?
这个“03”背后,是传奇一段答案是:宝丽金唱片美国公司旗下的光盘生产工厂。从八十年代开始,这家工厂主要为宝丽金唱片公司(1998年之后为合并后的环球音乐)出品的专辑的美国版制造CD唱片。这家工厂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南部一个叫“国王山”(Kings Mountain)的小镇上,所以人们习惯把这家工厂叫做“国王山工厂”。
谷歌地图上的“国王山工厂”外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传奇故事。有趣的是,现在这个厂房属于一家叫“Uniquetex”的公司,根据资料显示,它是佛山必得福无纺布公司和温州朝隆纺织机械公司在美国的合资企业,而这一阵,应该里面在没日没夜制造口罩吧?图源:网络我们今天的这第十一条宝丽金记忆断片的主人公戴尔·格罗夫,是一个居住在国王山镇西北20分钟车程的小城谢尔比(Shelby)的黑人,1993年勉强读完高中后,于第二年被招募入上图中的这座国王山工厂,承担厂里最没有技术含量、最尾端和最底层的工作——CD唱片塑料封膜包装。
在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托拉斯企业——宝丽金这艘巨型航母上,戴尔·格罗夫无疑是一颗最卑微、最不起眼和最可有可无的螺丝钉,但就是这颗螺丝钉,最后却把宝丽金这艘航母掀翻,更有甚者,他其实搞倒的不光光是宝丽金一家,而是整个全球唱片业——世界音乐行业今天的各种怪状,以及我们如今在听音乐这件事上的所有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可以说都拜这位唱片包装工戴尔·格罗夫先生所赐。
搞垮环球/宝丽金的包装工人戴尔·格罗夫。图源:网络格罗夫到底干了什么造成那么大的后果?其实很简单,他把在国王山工厂光盘生产线上制造完成的CD唱片从戒备森严的工厂里偷出来,压制成MP3,交给一个网上秘密的数字音乐盗版小组——“RNS”发布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下载。因为格罗夫偷出的都是刚刚制造完成的CD,还没有交付给宝丽金唱片(1998年之后则是合并后的环球音乐)入库,更还没到官方公开发行的日期,因此如此“免费”+“超前”的“超级大餐”自然极受欢迎。
进入新世纪后,宽带网络催生了点对点文件分享软件的兴盛,全世界几乎每一个乐迷都能很方便快捷地享受到这份超级“免费午餐”(如果本推送的读者经历过新世纪最初十年,那基本也都享用过),这让环球唱片蒙受了千亿美元的损失。网络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类似RNS这样的盗版小组在网上也越来越多,一个又一个戴尔·格罗夫渗透进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里——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偏僻小镇的一个蓝领工人始作俑的盗版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唱片业由此应声而倒。
戴尔·格罗夫在八年时间里从国王山工厂里偷运出超过2000张的CD专辑泄露到网上——这几乎是宝丽金/环球这八年里所有出品的专辑品种,全世界每一台MP3播放器、每一台iPod、每一台家用电脑和每一部能播放音乐的手机里几乎都有经他手的盗版歌曲,这当然引起了执法部门的注意。在与国际刑警组织、FBI、国际唱片业协会和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反盗版组等等执法单位玩了多年的猫鼠游戏后,2007年 戴尔·格罗夫终被FBI抓获,但他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已经种下,而且至今仍非常巨大,可能未来也无法真正消弭了。
我的这个关于宝丽金光盘制造厂包装工人戴尔·格罗夫惊世传奇的宝丽金记忆断片,发生于2015年,出自美国作家斯蒂芬·维特当年出版的非虚构文学作品《How Music Got Free》:
《How Music Got Free》英文原版封面。图源:网络当我那年年底拿到这本书开始阅读时,第二章的第一句话就出现了“宝丽金”(PolyGram):
“PolyGram”这个词在英语里属于“非我族类”,所以显得特别突出而宝丽金底层员工戴尔·格罗夫的故事让我在那几个星期里几乎手不释卷,仿如沉浸在了一部惊悚探案美剧里,非要一口气看到结果不可。更令我惊叹的是,戴尔·格罗夫还只是这本书其中一条故事线而已,作者在书里还写了另外两条故事线,三条线平行发展然后相互交缠,看得人酣畅淋漓、不停拍案叫绝。
今天的第十一条宝丽金记忆断片之所以会说《How Music Got Free》这本书,是因为它的简体中文版《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已经由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了: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封面而翻译者,就是……我。
能翻译这本书,绝对是我和宝丽金之间的缘分,虽然其中经历了一些波折,不过好在它终于上市了,现在,希望你们也能象四年多前的我那样为这本书深深着迷。最后是广告时间,也就是购买指路啦:
京J东D自营:
当D当D自营:
河南大学出版社官方微W店D:
河南大学出版社天T猫M店:
(本文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读后感(五):关于这本书,我有一番掏心窝的话,要说给你们听
关于这本我翻译的《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我有好多掏心窝的话想向所有对这本书感兴趣、支持了这本书、购买了这本书和/或阅读了这本书的朋友讲……
掏心窝话之一:关于翻译的最初动机
其实我2016年读到《How Music Got Free》这本书的时候,私底下就已经在动手翻译了。当时的动机很单纯,就觉得这本书写得好,想让身边更多朋友,尤其是音乐行业里的朋友能够读到。当然,由于完全出于自发,没有类似deadline的催促,拖延症严重的我,当时的进度那是极慢的。
掏心窝话之二:关于正式出版
一开始还真没想过正式出版这回事,因为在我的概念里这书的题材偏小众,只对音乐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参考价值,如果自己翻译完了也就是通过“私域流量”传播一下。这本书今天能真的正式出版简体中文版,源于2017年年底一次极其偶然加极其巧合的微信群聊,而从定选题到书最终上市的两年三个月里又经历了多次波折反复——所有参与到这些巧合和波折里的人,每一位我都心存感激。
掏心窝话之三:关于感动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正式上市至今两个多月,很多朋友都问我“一版一刷印了多少?“销量怎样?”“会不会二刷?”之类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心,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短短两个月里,我收获了太多感动。有朋友一上市就买了连夜看完写评论,有朋友是我早就说好送样书的却自己买了,有朋友自己买不算还买了N本送朋友,有金V大号老师多次直播带货,有KOL老师自己出钱买了做赠书最后因为需求太大还追加掏钱再买,有朋友仔仔细细阅读划重点做笔记每一章都发表感想,有资深音乐人前辈含泪购买含泪阅读,有行业高管自己掏钱购买让员工学习,等等等等。以上这些还只是我知道的,还有更多令我感动的事我并不知道,然而我又何德何能能够收获那么多感动,只能归因于Stephen Witt的原作太好。
掏心窝话之四:关于各种不同意见
比如简体中文版的书名,人家原来好好的《How Music Got Free》凭什么就翻成了《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我偶然从别人的朋友圈转发里看到著名作家、编剧东东枪老师就发出过如此的灵魂拷问:
图源:东东枪微信公众号这事赖我。
因为一开始在签翻译合同时需要定书名,出品方上河卓远问我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脱口而出“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这几个字。真要探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那些年公众号写多了,满脑子标题党思维,标题要长,长,长,要吸睛,吸睛,吸睛……
另外,简体中文版的封面也多有人吐槽难看。
这个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毕竟众口难调,一个设计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更何况《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的封面的确算是相当前卫的。看看豆瓣上音乐人传记类书籍的条目,很多封面设计都不错,但基本上每本书下面都有吐槽封面难看的,所以其实大多数普通读者对于“好封面”的概念依旧停留在“大头照片”的审美里,没法接受另类一点或者前卫一点的设计。
《How Music Got Free》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地大约有近20个语言版本,大多数版本封面都和美国原版差不多:一张CD或者一张碎片化的CD,表现实体唱片被非法数字音乐分享盗取,一派机场书店里卖的成功学书籍的味道:
《How Music Got Free》部分版本封面。图源:网络我很惊讶很多人觉得那个封面好,而依我的审美观来看没有比原版封面更丑陋的设计了。我敢说简体中文版的像素化海盗骷髅头封面绝对是这本书所有语言版本中视觉冲击最大的(乌克兰有一版封面是汽车派对,很炫,但完全不知道和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这个抓眼而前卫的封面来自设计师看完整本书后的理解,去年年中当编辑把封面设计初稿给我看的时候,我激动坏了,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封面。有人不喜欢,我只能摊摊手:too bad,没办法。
有机会的话我很想做一个实验,把这本书的繁体中文版和简体中文版并排放在书店的新书架上,看看顾客会先把手伸向哪一本:
你的手,会先伸向哪一本?以我的脑补,多数顾客肯定是先去拿起简体中文版的,因为它足够吸睛。不用回避书籍出版在这个时代的这片土地上过得非常艰难,所以请给予“标题党”和“吸睛封面”一定的容忍和理解。退一万步说,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数字音乐非法分享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造就了如今这奇怪的媒体和出版环境——要怪,请先责怪我们自己。
掏心窝话之五:关于人名翻译
作为一本音乐产业类的翻译书籍,《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被吐槽最多的部分一定是歌手乐队的译名,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名字翻成中文啊,留着原文不行吗?”
还真的就是“不行”,外语人名必须翻译成中文是国家对正式出版物的规定。算起来,翻译这些歌手乐队的名字的工作量几乎占到我整个翻译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其实我自己也根本不想翻译人名,但没办法,如果不翻,根本不能出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翻译人名非常简单,按发音对上相应的汉字不就好了,哪用花那么大的精力?这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有一整套外语名字翻译的规定必须遵守。比如人名翻译中姓名首字尽量避免使用中国百家姓中的常用姓氏,因此本书作者Stephen Witt,在简体中文版中必须翻译成“斯蒂芬·维特”,而不能是繁体中文版使用的“史帝芬·维特”——当然,这个部分书的责任编辑会把关。
“斯”和“史”之别,并不仅仅因为两岸习惯不同但最重要的是,流行音乐类外文人名乐队名等等在中文语境尤其是内地的简体中文语境有其特殊性,首先我们没有像日文那样有一套用片假名标注外来语的统一规则,同时在历史(威氏拼音、汉语拼音)、地域(两岸三地、方言)以及民间惯用vs官方确定等等不同的领域里造成的翻译混乱在音乐行业特别突出,反映在我们的音乐类翻译书籍里,某种程度上就是造成这类书籍几乎出一本就被读者吐槽一本的窘境的最大原因之一。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一个负责任的译者只能拉出自己的标准和底线,然后去认真实现它。我给自己拉出的标准是:以近四十年来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在内地引进版或者内地演出给出过的官方译名为优先,顺次兼顾衡量台湾地区版本、民间惯用和常用法和歌迷粉丝昵称等,在最准确的前提下,做到尽量让大多数读者能够看到译名时命中原名不那么困难和困惑(另外也会附上原文注释或原文脚注)。
比如第三章中,1995年时任华纳音乐北美公司CEO道格·莫里斯手中那张令他信心满满的专辑——Hootie & the Blowfish乐队的《Cracked Rear View》,直接按字面及读音当然可以翻译成“胡缇和河豚鱼乐队的《破碎的后视镜》专辑”,但如此翻译的译者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真正了解欧美流行音乐在内地流传的乐迷。
我的翻译是“混混和自大狂乐队的《混淆视听》专辑”,无他,正是因为这就是这张专辑1997年国内正式引进时印在磁带和CD封面上的乐队和专辑的官方中文译名:
1997年金典引进华纳唱片引进版CD,首版这也是当时电台和报纸杂志等媒体都在使用的译名,每一个真正经历过九十年代欧美流行乐巅峰时期的读者直接可以命中是哪个乐队的哪张专辑,甚至直接就会哼出《Only Wanna Be With You》的调调。
值得多提一句的是,《Cracked Rear View》专辑其实在2004年由天凯唱片在内地重新引进过一次,这个在“华纳·格莱美典藏系列”下的再版引进版,专辑名字依然是“混淆视听”,但乐队名字变成了“胡啼与布罗飞矢”,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中文译名种种乱象的实物表现之一:
2004年天凯引进华纳唱片引进版CD,再版虽然这个版本也是华纳授权在内地的正版,但基于惯用原则(加一点点收碟人的“首版情结”),我绝不会使用“胡啼与布罗飞矢”这个译名。
同样地,有朋友诟病的Lady Gaga翻译成“嘎嘎小姐”,以及John Legend翻译成“约翰·传奇”等等,其实都出自官方翻译:
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正版引进的Lady Gaga和John Legend专辑,官方翻译是我首要参照标准。图源:网络另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一章里提到的Tracy Chapman。按有关部门的规定Tracy是要翻译成“特雷西”的(这也是为什么川普在我们这里官方翻译成特朗普),不过在天凯2004年引进的“华纳·格莱美典藏系列”里,Tracy Chapman官方翻译是“崔西·查普曼”:
2004年天凯引进华纳唱片引进版CD虽然和规则有冲突,考虑再三之下我还是决定跟随这个引进版使用“崔西”,就像如果我有选择权,我肯定也不会用“特朗普”这个译名。
当然,还有些歌手乐队的“民间译名”已经非常深入人心,用官方的译名反而会令人一头雾水,那就从善如流了。比如Eminem,翻译成“埃米纳姆”绝对让人要多想几遍,“痞子阿姆”大多数人就一眼知道是谁(“姆爷”则又太“民间”了,而且估计没法通过审查)。
顺便一说,为了符合以上我给自己拉的人名翻译标准,我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去做核对工作。而在这个核对工作中,除了手中现有的实体唱片之外,我发现最实用的工具是——
淘宝。
掏心窝话之六:关于译注
除了人名翻译,我一直觉得市面上的音乐类翻译书籍之所以被吐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重视译注。类似音乐类尤其是音乐人传记、音乐产业类这种“垂直类”翻译书籍不加大量译注的话,阅读体验一定是相当差的,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当属著名音乐传记类书籍翻译家董楠老师翻译《滚吧,生活》时做的译注被编辑认为没有必要而删掉后,董老师一气之下自己掏钱印了一本译注补遗单行本,在圈中传为美谈。
图源:网络我为《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做了约200个译注,衷心感谢上河卓远几乎全数保留了这些译注,我个人认为这些译注正是大多数读者觉得这本书翻译还不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译注中,部分是为人名加注原文并对此歌手或乐队做简单介绍,解决的是“掏心窝话之五”里提到的那个痛点。其他大多数的译注主要是对音乐产业中的一些架构、名词、职务和现象等等之类的解释,标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不解释的话大多数读者会对文中的内容理解有困难的部分,比如:
披头士乐队的苹果唱片公司和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如果不加译注,普通读者基本会混淆另有几个译注是我斗胆对本书作者原文中疑似的错误的挑刺:
原作者有不少错误,虽无伤大雅,但我尽力去求证改正这200个译注,除了要再次感谢上河卓远非常专业地几乎全部采纳保留,我也要谢谢我自己30年来对于音乐/唱片产业和知识产权知识的不断积累,虽然我几乎从来没有真的身处在这个行业里,但这些年来这些知识积累能被行业里的从业人员认可甚至参考学习,最后还能够汇聚在这本书里成为某种“二次创作”,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掏心窝话之七:关于繁体中文版《谁把音乐变免费》
2017年年底和上河卓远定下《How Music Got Free》翻译意向后没多久,就发现台湾地区2017年年中时已经出版了繁体中文版《谁把音乐变免费》。在此要再次感谢上河卓远的信任,当时最终决定还是由我来翻译简体中文版,而不是直接使用繁体中文版译本。
繁体中文版《谁把音乐变免费》出版社是归类在“财经企管”类书籍中的:
注意繁体中文版的分类目标读者可能更多的是企业家或者喜爱成功学的人士,大概因此繁中版翻译就比较讲求实效,不对音乐、唱片和互联网行业等等做更多注释,另外音乐行业里的一些特殊专有名词、行业状况和企业层级架构有一些翻译错误:
“只要音乐产业类翻译书把‘music publishing’翻译成‘音乐出版’,那基本上这本书就可以扔垃圾桶了。”——蔡哲轩虽然老生常谈,但我还是在简体中文版里译注了“music publishing”的真正意思但总体上我很敬重繁体中文版的翻译,译者柯安琪中文素养很高,时不时有神来之笔,比如第二章的这句“几杯黄汤下肚后”让我翘大拇指:
而我只能翻出“灌下几杯酒之后”:
简体中文版《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书目分类是“纪实/音乐研究”,目标读者群因此和繁体中文版有些区别,在音乐和音乐产业的角度上比繁体中文版更信和达(雅的境界太高了)不仅是出版公司权衡用繁中版译本还是用内地译者新译的主要考量,也是我给我自己提出的要求,但愿最后是达到了。
当我2016年读到《How Music Got Free》这本书的时候,私底下就已经在动手翻译了,当时的动机很单纯,就觉得这本书写得好,想让身边更多朋友,尤其是音乐行业里的朋友能够读到,而四年之后,这本书通过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发行,读到它的人远远超过了最初我的预想——这是《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这本书为我留下的最好的一部分,感恩每一位读过它的人,你们都是这一部分里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