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有话说》是一部由李敖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敖有话说》精选点评:
●喜欢看他有理有据地骂人。
●“狂童之狂也!且!”
●我是不主张全面黑李敖的,总得来说从他这里得到的,正面的抵消掉负面的,有所盈余。狂狷也是进取
●看过李敖先生的北大演讲,先生提出教育应全面西化,以及如何应对追求个人自由:不是要英勇就义,而是去融入他感受他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放在今天也是颇具智慧的。
●逻辑清晰 思路透彻 观点犀利 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电视评论了
●他在我心目中的影响,难以言喻
●李敖有话说: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8723740 —— 12.04 晚偶然在B站推荐看到《康熙来了》第一期节目,点进去观看,嘉宾刚好是李敖(2004.01.05康熙來了(第一季第1集上) 群星會-李敖: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000688);12.06 晚看完了第二期(2004.01.06康熙來了完整版(第一季第1集下) 群星會-李敖: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027736),本想找《李敖大哥大》观看一下,没搜到,于是就看看《李敖有话说》。
●当年李敖参选台湾领导人,没被选上,说明台湾群众还是有分寸的,可能是偏见,李大师像是另一个维度的特朗普,不乏智慧,以直率示人。
●今天回看,李敖简直会算命。。。
●李敖有话说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一):《李敖有话说》读后感
对李敖的认识很零碎。感兴趣去查网络资料,各种人对其评价和举证也褒贬不一。我觉得,人都有两面性,万不能对任何个体报完美的期待,尽量截取每个人好的一面启发自身,并努力做个好人。 这个节目集结的书看了。不知道是否在凤凰台而有所收敛或美化。还是如他晚年别人的评价那样,软了膝盖。整个书对内地官方的评价是很积极的。骂人之处集中在台湾和美国日本。 其中,比较有启发的是开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阐述和对如何有方法的做个有好人的解答。譬如,共产主义理想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要“有办法的提出主张”;“解决问题,弥补错误,重新活下去,而不要生闷气,不要叹气,不要诅咒,不要空骂,不要认了,不要跑”,“自由是要争取的”等。多少可以发人深省。 李敖的厉害之处,在他真的知识储备大可以随时引经据典为己所用。看了他在电视节目上的表达,觉得他对大家有能力应尽社会责任的期许很令人感动。特别是回首自己受了二十几年的教育,面对社会和生活压力,大半时间是忘了可以在关注自我生存之外,是要做些社会贡献的。
李敖对自己的生活把控的也很严格,吃什么做什么都坚持的很好。想做个有贡献的社会人,严于律己这一条就很难了,大概也可以作为每个人最先的努力方向。
总之,看了此书,大概激发了一些思考,希望也激发一些行动。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二):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这老爷子
李敖写过一首歌,给一个电视剧做配乐来着。叫«只爱一点点»,摘几句歌词: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似海深,我的爱情浅" "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写了后呢把这个电视剧夸一通然后说自己的词是写得最差的,作曲的,演员,剧本都比自己好。 其实夸别人可以理解,上小s的节目也得夸夸小s聪明,蔡康永是个文化人,博学。蔡康永算个pi的文化人啊。 李敖的择偶标准广为流传,四海皆知,"高瘦白秀幼"。和"台湾第一美女"胡因梦的那段短暂的婚姻也被人津津乐道。有一些很经常被这老爷子说的细节,比如胡因梦拉屎涨红脸,穿生活装不化妆看起来完全没那么美,一生都在诋毁自己的前妻。 而胡因梦早已走出,退出演艺圈,从事翻译,出版工作。我也看过一些胡因梦翻译的关于占星学和佛学的书,很是佩服这个繁华落净,回归质朴生活的美女。 张幼仪在接受谈话回应徐志摩文章是用了"artist"这个词,翻译时被翻译成了"文人",倒也符合,这都是文人的毛病。 其次,论老爷子做的节目我也不喜欢。太多叫嚣,反反复复说来说去就那些东西。 你说你是现代白话文第一人也好,谈当年日军"高头大马"来到东北,自己在台湾怎么和国民党抗战,多直言不讳,神州行回大陆演讲在北大清华说话多厉害都行,但弄个电视节目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我实在欣赏不来。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三):不能闭嘴
购入本书是因为在微信群的网友推荐,读这本书最大记忆点,是2/3阅读后,坐在地铁笑成了一个傻逼。李敖对蒋姓家族的嘲讽以及对台独的讥讽入木三分,字入人心;如果我是坐在电视机前看他的评论估计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书里有段话说的很好,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了,才有温饱,有了温饱才能拥有更多上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去争取最大自由。这里的有限范围,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论哪一种体制,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存在绝对的自由,绝对自由就意味着绝对混乱。自由这个词一开始就应该加上引号,人从出生到接受教育成年性别工作,都是不自由,一切都受社会环境和人们意识环境的制约。但是,倘若看到损害社会契约范围的事情,一定要谨慎且坚定的争取应有利益。以前看到微博上有一句话写的特别好,这也是我至今,面对不公时不断告诫自己的:“只要有一个人无助而死,其他人就都成了幸存者。只要有一个人遭遇不公而未得正义,其他人就都是在为同样的命运排队等号。”正因为去争取属于自我和未来的自由,才会让社会持续进步,才会让颓废平淡的生命闪耀光芒。
再一个审查制度,主观的人查主观的思想、主观的影像,个人偏好太重了。它从来不是一种可以拿到明面,有正规条文规范的东西。可是却让所有人深受其害,往前10年可以谈论风花雪月,现今连妓女都不能再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唏嘘不已,可惜每个人都只能带着镣铐缓慢行走。
发声或思考都习惯从个人出发,为小家考虑或为与自己契合的群体争取,但总有一天在审查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只能考虑或必须考虑大家,并强行告诉你只有这样才符合规范、才是正确。如今我仿佛看到这团巨大乌云的影子了。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四):第494集(20060126)讲的论语
论语乡党第十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不管是主公家的马棚还是自己家的马棚失了火,孔子退朝得知就问伤到人了没有。“不问马”有三种解释:不去问马;回答说没伤到人孔子才问马;问完伤人之后才问马。
前两种解释很常见,第三种解释是李敖提的,说这里的“不”应解释成“后”。写《丧家狗》的李零说李敖的这种说法没有训诂依据。
李敖举的例证是,顾炎武的一句话“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李敖说松柏在岁寒时也不凋,所以后字应解释成不字,我想说有可能顾炎武就是认为松柏是最后凋的;而且这句话是把后字用成不的意思,也不能旁证论语里把不字解释成后字;再者说,顾炎武离孔子太远了,汉字的意思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再再者说,照李敖的理解,鸡鸣不已于风雨应该解释成鸡鸣在风雨之后吗?我觉得顾炎武就是想说风雨天气鸡就不鸣了,虽然实际生物学上对于鸡鸣的原理解释并不这么简单。
第二个例证出自国语,“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一般的解释是共工怂恿防风氏怠慢大禹,所以他来的慢,这大概也是解释的通的,防风氏觉得这么多诸侯总不会全按时按点去到吧,自己先观望观望呗,于是就迟了,大禹就要杀鸡儆猴呗。而且,这个例子也是把后用作不,而不是论语里把不用作后。
就算是这两个例证能证明先秦的古人确实有时候会把不当后来用,那我也可以找出更多的先秦文献就是把不当不用、把后当后用的。
同样是论语,“丘未达,不敢尝”应该解释为“后敢尝”吗?论语里太多不字了,最可能的情况还是把不问马就解释成不问马,而不应该去单把这一句的不解释成后。
李敖是大师,我很敬佩他,看了这么多集,终于挑出了点毛病,是对大师致敬,不是贬损。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五):谈谈对李敖的认识
李敖,一个狂放不羁的人,一个终身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勇士,一个火药味十足的文学批评家,一个老顽童 我眼中的李敖,颇有几番魏晋风骨,有竹林七贤的狂放不羁,不拘礼数,有陶渊明的铮铮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能够在时势压迫之下,任不为所动,从容自然,这是我欣赏他的地方,但他有时有未免过于偏激,批评起人来从不留半点情面。 不论名动中外的大文豪,还是与他同辈的作家,只要他认为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一律不留情面,因为这个,李敖遭受了许多围攻与非议,但他扔我行我素。也许因为这样,李敖永远还是李敖。 李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胡适和钱穆先生多曾夸赞他的文学才华,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下去,李敖应该和他的文学先辈一样,成为一名“本分”的作家,但结果并非如此。 他始终怀着一颗“躁动”的心,眼里容不得半点丑恶。这种“不安分”最终使他拿起了笔,抨击许多为时人所推崇的文学家虚伪的一面,抨击国民党的专制与黑暗 。 这样的李敖当然是为国民党和道学家所不容,于是他遭受他们的围攻和迫害。为了一个文字工作者的独立与尊严,为了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他两次入狱,但虽身陷圄而矢志不改。国民党的迫害,不但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同国民党斗争到底的决心 李敖就是这样,做别人不敢做的,说别人不敢说的,直白的令人害怕,坦率的令人尴尬。他搅乱了台湾的文学格局,但同时搅活了它,他刺痛了国民党,同时也刺醒了国民党,让其明白,言论自由是不可剥夺的,政治压迫和暴力手段是挡不住台湾民众的悠悠之口的。 这就李敖,一个狂放的,无畏的,有独立人格和读书人尊严的人,一个永不停歇的民主斗士,自由战将。 李敖,一个有点顽皮,有点幽默,眦睚必报的老小孩。 2015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