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大尾巴猫 2021-11-13 02:46 来自: 文章吧

《走出白色恐怖》是一本由孙康宜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白色恐怖》精选点评:

●补记

●虎头蛇尾的一本书。其实一篇王德威的序就够了,越写到后来越鸡毛蒜皮,算是打着大时代的旗号写博客吗?

●感念人情之暖

●写得很白描,有如命题作文一般。估计跟作者长期不用中文写作有关系。人家的母语已经是英语了。

●书名可以改成《我是怎样跟我表哥结婚拿到美国绿卡并把爹妈也接来的》

●从吞恨到感恩,这是孙康宜经历白色恐怖后个人的情感历程。相比齐邦媛的女性视角的羸弱叙事,孙显然走得更远、更坚定、更踏实。没有抱怨,没有戾气,面对人性的恶,渺小的个人所能做的,唯有以善去化解。

●只有一部分文章是对题的,剩下的算是夹带私货?

●和齐邦媛《巨流河》、王鼎钧《文学江湖》对照读。

●不错的书,期待大陆早日出版记录时代的同类图书。

●《巨流河》中一笔带过的部分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同时孙康宜和王德威在序里强调的“走出”的意义尤为重要

《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一):读《走出白色恐怖》

故事让人唏嘘是自然。

特别喜欢作者“感恩”、“感念”、“感怀”的心境。

看完之后,印象特别深的还有那《一粒麦子》的故事。

新约《圣经》:“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子来。”生命历程要达到化境,事实是一种死而复生的道路,一个人必定要像那粒种在土里的麦子一样,必须经过土里腐烂、破碎、挣扎的过程,才终究可以得到“重生”。

孙康宜在《走出白色恐怖》一书中提到了父亲为纪念母亲而写作的那本书《一粒麦子》。

很喜欢,这个书名的寓意。她的父亲经历了白色恐怖,在绿岛监禁十年之后,一生艰难无数,后来虔诚信教,志愿布道,心灵归于沉静。是否由困难走进宗教,能带来人生的另一境界?

宗教能让人达到自由沉思,能使人在心灵上超越现实环境的束缚。真好。

《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二):走出白色恐怖

1949大陆江山易主,国民党败退台湾。其时国民党反思大陆成败,认为败因在于放松了对社会的管控和思想意识的控制,决意强化对最后寄身之地的控制。国民党对台湾实行高压统治,罗织罪名,株连无辜,许多人捕处死或长期遭受监禁,误入冤狱者数不胜数。日后这被称之为台湾的“白色恐怖”。

台湾这一页并不光彩的历史,难以翻过。孙康宜围绕着白色恐怖所讲出的亲身经历,似乎不足以让人动容。父亲无辜入狱十年,母亲艰难维系生计,兄弟姐妹成长经历的酸辛自不待言,然之所以不足以让人动容,在于与彼时大陆生民生存境遇相比,到底还是幸运的多。苦难终究是不幸的,对于每个受苦的人,他们的苦难都是最大而无法量化比较的。

但读完本书,却被字里行间浓郁的感恩与澄澈的心态所打动,很心酸的经历,但却以平和温婉的语调追忆,期间的曲折复杂尽管催泪,但却没有沉湎于泪水和怨怼,相反在以博爱和宽容的心态来追忆不堪回首的历史。

祥林嫂说故事的教训我们都铭记在心,以喋喋不休,自怨自艾的口吻来述说历史的风险何其之大,于沉默中咀嚼创伤,使过往逐渐被遗忘似乎最为妥当。往事已然如烟,但又则能让这几缕轻烟就这么飘散在风中。那一代中国人遭受的暴力与不公,他们的创伤与自我救赎,当事人尽管可以忘怀于心,后来人却得有道义勇气来面对这样的心灵挑战——我们是要走出白色恐怖,还是要遗忘白色恐怖?

《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三):沥去苦难 惟见感恩

苏亦(落叶张)

刊于2012年7月13日《京华时报》

1949年,在“二二八”事件过去的两年后,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发布了戒严令,开始了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据资料显示,在此期间共发生两万九千余件政治案件,涉案人数达14万人,其中约3000多人遭到处决。

《走出白色恐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一本由“白色恐怖”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作者孙康宜是美籍华裔汉学家,她1944年生于北京,两岁时随家人迁往台湾,其父孙裕光于1950年因莫须有罪名入狱10年,其母陈玉真带着她和两个弟弟避居南部,艰难度日。

童年所经受的打击和磨难,在作者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裕光被捕,是因为其大舅子陈本江乃1950年代初期台湾岛内最大左翼武装根据地“鹿窟”的领导者。没想到的是,相隔两岸的爷爷一家也因“台湾关系”遭到政治迫害——孙裕光被说成是“曾为蒋介石开飞机”的台湾高官,作者的姑姑被两次关进精神病院,叔叔被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差点自杀。

一家人被战争分为隔海相望的两家人,尽管一边“赤色”、一边“白色”,竟然经历了类似的命运。半个多世纪后,孙家的苦难终于可以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不过,作者心里的悲欢离合在历尽了时间的洗礼后,已然成为温馨的人性流露。沥去那些过往的苦难,我们惟见一颗满怀感恩的赤子之心。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并非控诉文学,也不是伤痕文学,相反地,这是一本“感恩”的书。

作者的回忆,一次次聚焦于那些小故事,那些帮助作者一家的好心人——“二二八”事件中父亲帮助本土人,母亲费心操持生活,探监时遇到的车夫、“雪中送炭”的蓝老师、保护家族的二姨,甚至是作者从小记恨的大姐姐、抓父亲入狱的“谷先生”,在作者平缓而质朴的讲述下,他们都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作者在感恩中完成了心灵的救赎,“走出”了“白色恐怖”。

这样具体的个人回忆,用细腻的情感书写展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的另一面,让空洞的政治概念有了真实而直观的质感,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从受难者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窥见那段过去的艰苦岁月,也可以坚信,在任何时候,人性总会发出它照亮周围的光芒。

《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四):威权政治下的个人悲剧

威权政治下的个人悲剧

杨津涛

刊2012年5月19日《新京报》,题为《大历史下的个人叙述 》

耶鲁大学汉学家孙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与台湾作家亮轩的《飘零一家》相仿,同是一家人因两岸政治隔绝,被迫长期分居,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重逢的故事。孙康宜的父亲孙裕光是天津人,母亲陈玉真则出身台湾高雄,他们留学日本时相识,后来生活在北京。

1946年,国内局势不稳,孙裕光与陈玉真带着两个孩子迁居台湾,他们当然不知道,与大陆亲人的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大陆陷于内战,台湾也并不是世外桃源。孙康宜一家南渡台湾的第二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先是被激怒的本地民众在岛内打杀外省人,身为基隆公务员的孙裕光在朋友的保护下才安然无恙;后来政府军登陆台湾,外省人报复性地屠杀台湾人,陈玉真又身处险境。在孙康宜的记忆中, 当时一听到枪声,母亲就会带着自己和弟弟仓皇地躲起来。

孙家真正的劫难还在后面。1949年,台湾发布戒严令,从此进入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时期。在这期间,台湾执政者为维护稳定,制造了大量的政治冤狱。据前“立委”谢聪敏统计,自1950年起至1987年解除戒严为止,台湾共发生29000余件政治相关案件,涉案人数达140000人,其中约3000—4000人遭到处决。就在戒严令发布后的某一天夜里,孙裕光突然被军警带走,判刑十年。后来才清楚,原来孙康宜的大舅陈本江是所谓中共在台“鹿窟武装基地”的领导者——事实上那不过是一些理想主义青年的积聚而已,其中还包括有著名作家吕赫若。

迟至1979年,作者从美国回访大陆,获知爷爷一家也因他们的“台湾关系”而饱经苦难。失去工作的爷爷留下一个字条后出走,再没有回来,而姑姑与叔叔都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前者两次被关进精神病院,后者一度想要自杀。尤其吊诡的是,在台湾以“匪谍”入狱的孙裕光,却被大陆说成是“曾为蒋介石开飞机”的“台湾政府高官”。两家的故事正是向读者说明,在上世纪的某一段时间,处于非常状态下的两岸政治曾如出一辙,一方面因草木皆兵而不问是非,另一方面更是大搞株连。相比之下,台湾或许还稍好一些,所以孙康宜的叔叔不无庆幸地对她说,很高兴她爸爸没有留在大陆,否则以他那种正直而不屈服于权势的个性,很可能活不过1957年的反右运动——即使能活下来,也一定不能安全地度过“文革”的十年。

孙裕光先是被关在绿岛,后来转往台北,因为老人对这一段经历保持“沉默”,使得女儿孙康宜对相关情况也知之甚少。但是柏杨的回忆录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他对自己的监狱生活有着详尽的记录,当初柏老之所以结束二十一天的绝食,就是抱定一个信念:“我要活下去,好记下我的遭遇!”无论是受难者本人的回忆,还是他们子女的记述,都是威权政府对知识分子政治迫害的珍贵史料。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之外,个人历史的书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名词背后细微的真实,所谓“白色恐怖”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让读者有了直观的体味。孙康宜《走出白色恐怖》与三联书店同系列《巨流河》、《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

在台湾早已结束“白色恐怖”,实现民主化的今天,对那段曾经的艰难岁月,孙康宜没有充满怨念的控诉,有的只是无尽的感恩,含辛茹苦的母亲、收留他们的姨妈和姨夫,以及好心的蓝老师,甚至于将孙裕光抓捕入狱的“谷先生”——当时在台湾负责对大陆情报工作的谷正文,因为曾给孙康宜姐弟的转学和留学开具相关证明,因而也得到了作者的谅解,否则的话,她就不会在书中隐讳其名了。孙裕光没有留下自己的回忆录,但他在阅读张光直的自传后,称赞那是一本写人的书,“它一方面写人的懦弱、阴险及其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写人的善良、勇敢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其实这也是对孙康宜这本回忆的最好评说。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5/19/content_339540.htm?div=-1

《走出白色恐怖》读后感(五):王德威:从吞恨到感恩——见证白色恐怖

孙康宜教授是美国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 Chace ,56讲座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孙教授专攻古典文学,主要领域在六朝诗歌、唐宋词学、晚明遗民文学以及女性文学,除了个人专著多本外,并曾主持《中国女性诗歌诗论传统》,以及《剑桥中国文学史》等巨型出版计划。在英美汉学界论治学之严谨、任事之认真,孙教授是公认的模范。

孙教授丰姿优雅,诚恳谦和,永远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然而这样的学者风范下却藏着一个忧伤的故事:她曾经亲历台湾的白色恐怖,而且是受难者的家属。

白色恐怖是台湾政治史的一大污点,有多少年也是岛上的禁忌话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言禁大开,以往的斑斑血泪浮出地表,成为社会共同追记、反思的宿业。但在世纪末又一波政治风潮的影响下,白色恐怖真相未必大白,反而成为不同阵营叫嚣辩争的口实。

与此同时,孙康宜教授在海外默默写下《走出白色恐怖》。比起台面上涕泗交零或义愤填膺的控诉,这本回忆录乍看之下如此直白单纯,未必符合一般想象。但孙康宜要说的是,白色恐怖的曲折复杂何足为外人道?而在泪水和怨怼的尽头,什么样的悼亡追忆方式才有持续的意义?“走出”白色恐怖,真是谈何容易。孙康宜教授的回忆录不厚,却是她蓄积多少年的勇气才写出的见证。

走入白色恐怖

一九四九年大陆变色,国民党撤退台湾。为了坚守最后的弹丸之地,在岛上大举肃清异己。五月十九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戒严令,六月,“惩治叛乱条例”、“肃清匪谍条例”开始实施。这段高压统治主要发生在五六十年代,日后被称为“白色恐怖”高峰时期。当时被捕处死或遭受长期监禁者,保守的估计约有八千人之谱,军事法庭受理的案件将近三万件,而被罗织株连,或遭误审冤狱的例子,更不在少数。

白色恐怖的打击对象包括知识分子、文化人、军人、农民、工人;左翼和社会民主运动分子则首当其冲。在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初期,这样雷厉风行的行动有其历史缘由,但因此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却不是几句简单的政治解释所能涵盖。已经过世的考古人类学权威张光直先生(一九三一——二○○一)在一九四九年只是中学生,就曾因为思想问题被捕,一度甚至有生命危险。当代中国诗词研究的大老叶嘉莹教授五十年代初受到家人牵连,也曾入狱。日后雷震(一八九七——一九七九)借《自由中国》杂志鼓吹民主自由遭到长期软禁,陈映真因为参与读书会而锒铛入狱,都是知识界耳熟能详的例子。

一九八七年台湾“解严法”生效,为时三十八年的白色恐怖正式告一段落。但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各样的记录、回忆层出不穷,让我们想起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的狂潮。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有关见证的问题:创伤能够由历史的后见之明来弥补么?亡者已矣,幸存者有什么样的资格代理那些永远沉默者的发言权?还有,伤痕叙事也必须推陈出新么?我们都还记得祥林嫂说故事的教训。归根究底,述说历史不难,述说历史的“难以述说性”才难,因为那是永远的心灵挑战和道义承担。

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走出白色恐怖》提供我们又一次思考现代中国暴力与正义,创伤与救赎的例证。孙康宜的父亲孙裕光先生(一九一九——二○○七)是天津人,母亲陈玉真女士(一九二二——一九九七)出身台湾高雄。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两人都是日本留学生(孙裕光是早稻田大学的学生,陈玉真则就读东京高女),他们相识相恋,之后回到祖国完婚。孙裕光曾在北大担任讲师。然而这是乱世,再美丽的罗曼史也难逃命运的拨弄。国共内战开始,孙裕光有感时局不稳,决定带着孩子回到妻子的故乡——台湾。与他们同行的有孙前此在北大的同事、也是台湾人在北京的精神领袖张我军先生(一九○二——一九五五)。

一九四六年春天,年轻的夫妇和两岁的女儿康宜还有出生刚满三个月的长子康成来到台湾。孙裕光在基隆港务局谋得一职,原以为找到安身之处,殊不知厄运才刚刚开始。隔年“二二八事件”爆发,时任行政长官陈仪(一八八三——一九五○)施兵镇压,大开杀戒,一时风声鹤唳,本省人外省人一同遭殃。这场事件也埋下日后台湾省籍纠纷的祸根。四十年代末国共内战局势逆转,台湾一夕数惊,就在此时,白色恐怖的阴影来到孙家。一九五○年春天,孙裕光突然遭到逮捕,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判刑十年,家产尽被查抄。如他日后所写:“大祸忽然临到我们全家,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一夕之间坠入忧伤痛楚的流泪之谷。”

这年孙康宜六岁。她所记得的是半夜军警突然闯入家中,将父亲用手铐押走的混乱;是母亲走投无路,携带三个年幼的子女逃到高雄乡下避难的惊恐。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经验对一个刚懂事的孩子所带来的惶惑与屈辱。以后十年,孙康宜随着母亲还有两个弟弟避居台湾南部,有寄人篱下的日子,也有苦中作乐的日子。她的母亲坚此百忍,付出一切心力维持家庭。与此同时,孙裕光先被遣送绿岛,再移回台北监狱。探监成为这个家庭最重要的假日节目。一九六○年孙裕光刑满获释,此时孙康宜已经高中二年级了。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时间过了三十五年,九十年代中期,孙康宜偶然发现她的大舅陈本江(一九一五——一九六七)与台湾五十年代鹿窟事件的纠葛。鹿窟位于台湾北部山区,五十年代初期曾经号称为岛上最大左翼武装的根据地,一九五二年为国民党军警歼灭。而鹿窟的领袖之一正是陈本江。

陈本江留学日本时期与孙裕光成为同学好友,也促成了孙和妹妹陈玉真的一段因缘。抗战后期陈本江也来到北平,一直到一九四八年才回台湾。陈浪漫多才,留学期间显然已经倾心左翼理想,他的中国经验尤其让他体会革命之必要。五十年代初他奉命进入鹿窟,伺机行动。就在此时孙裕光被捕,原因无他,保密局希望从他身上套出陈本江的下落。

凭着迟来几十年的线索,我们终能拼凑出孙家悲剧的来龙去脉。一个中国天津来的青年和一个台湾高雄来的青年在日本结为好友,他们的友谊后来发展成姻亲关系。然而造化弄人,他们各自见证了台湾白色恐怖的不同面向。孙裕光和台湾妻子在战乱中结为连理,他们没有政治企图心,但时代的纷乱却将他们卷入政治漩涡。另一方面,陈本江是典型的浪漫革命家,为了心目中的理想,牺牲一切上山打游击。何其反讽的是,鹿窟事件的严重性远远被夸大。而事件之后,陈本江只坐了三年牢就被释放,用以作为国民党宽大为怀的样板,反倒是孙裕光坚不合作,被判刑十年。无论如何,白色恐怖为两人的生命带来重挫。陈本江的后半生无限颓唐失意,英年早逝。孙裕光皈依基督,一九七八年辗转来美,成为大学教师和志愿传道人。

孙康宜笔下遭受白色恐怖经验的其实不止她的父亲和舅父。前文提到的张光直也出现在她的回忆录里,张光直的父亲就是当年和孙家一起渡海回台的张我军。张光直是张我军的次子,一九四六年同家人回到台湾。一九四九年,还在念“高三”的他对左翼思想发生兴趣,结果被捕入狱,经过一年之后才得释放。这一年的牢狱之灾让张光直直面人性最坚强,也最丑陋的两极;他于是竟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另外,孙康宜在探寻陈本江的鹿窟冒险时,发现他与“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一九一四——一九五一)生死与共的情谊。吕赫若一九三五年崛起台湾文坛,同时在声乐界一鸣惊人;尽管前程似锦,他却更钟情左翼运动,也因此结识陈本江。一九四九年吕还曾举办过音乐演唱会,不久后神秘失踪。多年后证实,他追随陈本江进入鹿窟,一九五一年前后意外遭到毒蛇咬伤,竟因此而死。

在台湾“解严”以前,白色恐怖是不能闻问的禁忌,幸存者守口如瓶,罹难者则根本死无对证。张光直日后成为名满天下的哈佛教授,但一直要到上个世纪末才写出十七岁那年的遭遇。吕赫若的名字和作品也是九十年代才重新受到注意,他的死因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孙康宜的大舅早逝,她的父亲对自己的过往也多半保持缄默。

白色恐怖最后的恐怖是,哪怕客观环境改变,也永远让生者无言以对,逝者不能瞑目。缅怀往事,这是孙康宜最艰难的挑战。为她的至亲之人,为她自己,她要如何走出白色恐怖?

走出白色恐怖

孙康宜是白色恐怖间接的受害者。她六岁那年的遭遇要等到半个多世纪以后才得以述说,这漫长的等待可能包含了什么意义?如上所述,台湾一九八七年“解严”以前,官方对白色恐怖刻意抹煞,当事人也多半讳莫如深。何况孙康宜本人早在一九六八年就离开台湾,与事件发生的现场和关系人自然有了隔阂。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对她的父母辈而言,往事不堪回首,就算有话要说,也有不知从何说起的困难。失语的痛苦不只是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更是因为当事人内心驱之不去的创伤。

孙氏夫妇在一九七八年由子女协助来美定居。回首前半生的经历,他们必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孙裕光此时已是虔诚的基督徒,甚至改名孙保罗;他们宁愿以宽恕的心面对过去。但作为人子,岂能容父母和他们那个时代所曾经受的苦难就此湮没?往事不能如烟!

然而一旦提起笔来,孙康宜才了解她自己又何尝不深陷失语的痛苦?走出白色恐怖的第一关就是说话问题。孙康宜生于北京,在说京片子的环境中长大,即使到了台湾,也依然随着父亲京腔京调。一九五○年父亲入狱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高雄乡下避难。“印象中,到了林园之后不久,或许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我很快就把北京话全忘了,此后一年,我整天只说台语。”南台湾是闽南语系居民的大本营,孙康宜入境随俗,自然讲起了台湾话。但是她的北京话这么快就“全忘了”,当然事出有因。失语的悲哀也是失父的悲哀,这是书中最令人揪心的部分。一年以后,孙康宜又开始学起“国语”,但因为老师生就有本地口音,这次学得的国语是台湾腔的“台湾国语”。“严格说来,它应当是我的第三母语。”

这一口台湾国语成为孙康宜成长过程中伤害的印记。国民党政权推动文化正统性时期,全民说国语是首要目标,相对于此,台湾话是方言,是粗鄙落后的语音象征。孙康宜的尴尬是,父亲是外省人,又生于北京,理应会说“标准”国语。她的台湾腔其实是后天环境使然,或者更吊诡的,是推行标准国语的国民党所强加于她的。但外人疑惑或轻视的眼光不会因此稍歇。有很长的时间,这使得孙康宜自卑甚至自闭。多少年后她到了美国,得以尽情地说英语——她的第四母语,她才摆脱了台湾的“语言的牢笼”。

这语言的牢笼不也正是白色恐怖——或任何颜色的恐怖——的症结?在威权政治统治下的人是没有随心所欲的说话,或不说话的自由的。孙康宜的大舅陈本江为了表达革命理想,不惜放弃大好前程。孙康宜的父亲因为没有说出保密局要听的话,落得十年监禁。他日后在基督信仰里找到与上帝对话的管道,即使如此,他始终不能从人间失语的症候群里复元。

但《走出白色恐怖》最值得注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挖掘、哀悼那曾经使人失语的原因或痛苦而已。透过这本回忆录,孙康宜更要探问,一旦理解了失语的前因后果,我们的下一步是什么?西方从事浩劫文学研究的学者已经一再告诉我们,任何想还原现场,控诉不义的努力都带有内在的悖反性。就算千言万语,我们又怎能够僭越受难者永远被剥夺的说话位置?暴力之所以“罄竹难书”,正是因为暴力所带来的恐怖已经超过了语言文字的表意范畴,直指文明的非理性黑洞。

但即使如此,伤痕见证者还是得勉力找寻述说的方式。这里的逻辑是,哪怕暴力带来的恐怖难以述说,我们也要说出这恐怖的“难以述说性”,以为抗衡。孙康宜教授的强项之一是六朝文学,可以指出一千五百年前写《芜城赋》的鲍照(四一四——四六六)就已经有了类似认知。《芜城赋》描述的是宋孝武帝因为内乱而在广陵肆行屠城,带来大毁灭。鲍照触目惊心之余,只有浩叹“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在“失语”和“发声”不断搏斗的过程里,我们揣摩逝者的心声,也同时承认自己的局限。问题是,书写难道只能慨叹天道无亲,记录一次又一次“吞恨者”的憾恨?在这一点上,《走出白色恐怖》做出相对积极的响应。诚如孙康宜所言,她的回忆录不必只见证不义,诉说伤痕。她更希望写出一本感恩之书,感谢那些在孙家最苦难的时候,对他们施予救助的那些人。

换句话说,孙康宜不愿意只扮演“吞恨者”或为“吞恨者”发言的角色;她更要做感恩者。她要强调在暴力的彼端,更有强大的救赎力量——家族的,社会的,甚至宗教的——值得述说,而且同样是无论怎么说,也说不尽。这,才是“走出”白色恐怖的关键。

阅读《走出白色恐怖》,我们于是理解在种种有关迫害、离散、监禁或死亡的叙事中,亲情的表述——尤其是夫妻的恩义之情,家族和手足的呵护之情,人子的孺慕之情——如何为冰冷的历史注入一股暖流。孙康宜的父亲入狱后,她的母亲却傲然独立,不畏旁人眼光,教养三个子女,等待丈夫归来。她在乡下开洋裁班,挣来辛苦钱养活一家;她不辞舟车劳顿,一次又一次带着孩子到北部探监。母亲一向被称作美人胚子,但对孙康宜而言,她的美来自她坚毅的性格,她对家、对生活本身的信念。

孙康宜的父亲在监狱中历尽痛苦,以致在绿岛服刑期间曾经企图自杀。但在偶然的机缘里,他竟在岛上发现一颗台湾少见的红豆——相思豆——并且珍而藏之。多少年以后,这颗红豆转到孙康宜手里,此中无限的情义传承,从夫妻到父女,不问可知。孙裕光逐渐从《圣经》里找到寄托。苦难开启了救赎的契机。一个被屈辱的灵魂在另一个天地里发现信仰与爱的真谛。当他出狱时,他已经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家是外省人和本省人共同组织的家庭。孙裕光落难后,全仗妻子的家人伸出援手。即使偶有龃龉,家族的力量应该是让孙家撑下去的原因。白色恐怖中外省籍受难者有太多在台湾无亲无故,他们生前死后完全无人搭理。比起来孙裕光毕竟是幸运的。尤其台湾在经过“二二八事件”后,孙家的故事有了一层族群相互扶持的深意。孙康宜尤其感谢二姨一家的关爱,后来二姨的次子张钦次博士竟成为她的先生,这是另一段亲上加亲的佳话了。而张钦次营救孙裕光夫妇离开台湾,过程的曲折复杂同样令人感动。

孙康宜的有情之笔更及于家族以外的人。她的老师同学,教会长老,美国友人,甚至萍水相逢的三轮车夫,他们或是见义勇为,或是出于恻隐之心,及时给予帮助,陡然使孙康宜的世界充满温暖。这是她书写的最终目的吧。往事不能如烟:不能忘记的不只有苦难和冤屈,还有仁爱与自尊。

比起许多白色恐怖受难者的遭遇,孙康宜父母的故事有个苦尽甘来的结局。而最让我们动容的不只是她的父亲与母亲相互信守的深情,也是他们各自在极度孤绝的情况里,所焕发的自尊力量以及超越苦难的决心。这一力量和决心也许来自传统的影响,也许来自宗教的信仰,无不显示一种对人与人间亲爱精诚的信念。《圣经·以弗所书》的话:“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

过白色恐怖正犹如走过死亡的幽谷,孙康宜以她父母亲的经历,记录了一个不义的时代,却也是一个有情的时代。但她何尝不也为自己所得自父母的言教身教,做出殷殷回顾。他们的委屈和抗争俱往矣,但他们的子女终要以最素朴的方式来诉说。政治的激情有时而尽,伦理亲情的曲折绵长,反而成为记忆现代中国历史的另一种资源。从吞恨到感恩,这是孙康宜给我们的启示。

(《走出白色恐怖》,孙康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一一年十二月出)

来源: 《读书》

推荐阅读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