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是一部由那达夫·拉皮德执导,汤姆·梅西尔 / 昆汀·多尔马尔 / 露易丝·谢维洛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义词》影评(一):拨出根的痛
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就象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入地下,你摆脱你原来的环境,成为一个新环境的人,就象把树根拔出来一样,是多么的痛楚,破碎以及背离。这些根分别是你的亲情,乡情,文字,语言,饮食,宗教,音乐,历史等。这些根,以前时刻在你身边,你不在乎,当你想摆脱的,突然会发现多么的痛。法语和希伯来语的同义词,尽管意思一样,但它不是你的.…
《同义词》影评(二):文化冲突下自我回归
影片除了男主角裸露之外,更多想表达多种文化冲突下个人应对和调整。通过主线情感呈现出主人公自我内心矛盾,回归平静后将去何处!
在成为法国人进阶的道路上主人公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和方式,这又是一种矛盾,到底要什么内心是无解的。
影片总有种荒诞的影子,即便导演通过摄像机特写镜头仍有流漏。这或许想表达所谓的高卢雄鸡也并非是理想国。
《同义词》影评(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
看完了这部拿下今年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的以色列电影:《同义词》,太一般了,可能是我对欧洲近几年的反犹主义不了解也无感,总觉得这部电影在故作深沉,故弄玄虚! 资本主义虚伪做作的双标主义在这部电影中被讽刺的体无完肤,巴以冲突永无宁日的现状让人深感无奈! 移民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融入与被接受是一件看起来容易实则难于上青天的事情!走出自己文化体系的束缚,接受异域文化的熏陶洗礼,渐渐地可能连自己也会迷失在这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浪潮之中!
《同义词》影评(四):所有的都是想象
共和国的行为准则 芝加哥冬天会下很大的雪,对还是错? 秋游就应该看到红叶,对还是错? 在高速铁路上不能吃汉堡,对还是错? 自由并不是免费的,对还是错?
直到有人问 红色药丸或者蓝色药丸,你选择哪个? 梅子果茶或者铁观音拿铁,你选择哪个? 暴力或者和平,你选择哪个?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冲浪的人其实是跟着浪潮,对还是错? 地球旋转或者月球引力,你选择哪个? 接受比反抗更容易,对还是错? 对还是错,你选择哪个?
撞不开那道门,回家还是继续留下?对还是错?
总有一天,我必须回答
《同义词》影评(五):…
那达夫·拉皮德执导,故事讲述一名男子从以色列逃往法国仅靠著法语字典来与人互动、生活,却在最后感受到被异地拒绝的故事。 以色列退伍士兵约亚夫(汤姆·梅西耶 饰),一心向往自由开放的法国,却在来到巴黎后惨遭洗劫。眼看即将沦落街头,约亚夫遇到一对生活富裕的情侣—作家艾米勒和女友卡洛琳,因而幸运获救。 一无所有的约亚夫,索性决定脱胎换骨,从此当个法国人。他开始拒说希伯来语(母语),并通过背诵同义词方式,积极学习法语,全力融入这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度。有趣的是,他过去在军中的悲惨遭遇,却成了艾米勒笔下的绝佳题材;而他媲美罗马雕像的健美身材,也沦为卡洛琳每晚的意淫目标,永无止尽地利用他满足性欲,三人于是发展出一段极其微妙
《同义词》影评(六):第一眼看到你的样子,我就知道我们迟早会上床。
用体温温暖冰男。
——我还不起啊。——我不在乎。
憨厚男穿过两个跳舞的女人。
我曾心动于芬芳的爱情。
你好,能帮我系下领带吗?好让我顺便吻你。
在地铁里对着法国民众脸贴脸哼以色列国歌,法国人民很克制。
欧洲是恐怖主义的温床。
边跳舞边吃面包,吃面包舞?
人尽可夫是什么体验?
第一眼看到你的样子,我就知道我们迟早会上床。
变态拍照者。
法国公鸡勇敢、强壮,又早起。
法国国歌《马赛进行曲》歌词“将那不义之血填满我们的沟渠”本身就很暴动性。
用头开门。
针对移民的归化课程。
移民的水土不服。
三星半
《同义词》影评(七):一种高级
《花》娄烨 对生活失望不是需要羞愧的事情,小聪明只能让日子舒坦一点,叛逆偏执不再是成本低廉的褒义修饰。语言文字的贫瘠和狡诈,不再作通行的作用。 凝视出现的暧昧,本身存在一种危险,一种无性向的迷糊,突破传统男性气质的符号性设定,(在夫妻面前一种外来侵入者和被压制者,在攻击者面前又是低姿态的)因此在我是谁上做了更多探讨。 创作者保持和主角的距离,在符号隐喻系统和语言、身体之间去考察当下人际关系、感情的实验。并且取消掉了男主的道德保障,以建立导演对于角色的一种旁观性,混合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上帝视角。 一种打造和剥削的态度,进入另一语言系统的壁垒无法突破,看似第一世界对文化语系到身体的剥削,实则是双方的封闭,到被动者自尊心的蚕食,都形成了一种社会寓言。一种接受阉割,一种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讲的并非一方文化的封闭,而是双方的封闭。
《同义词》影评(八):你所向往的法兰西并不真的存在
本片用约阿夫在法国支离破碎的经历故事讲了一个以色列人想移民法国却最终放弃的故事。约阿夫赤条条的来到法国除了健魄的身体一无所有。他拼命的咒骂军国主义笼罩的原生国家以色列并积极想融入向往已久的自由、民主、文明的国度法兰西。然而在法国的一遭遭经历让自己最终放弃。一起工作的极端分子好友被人利用并被警察无情杀害,像对待牲口般毫不留情,救过自己的当地人女主卡罗琳仅仅是肉欲泛滥痴迷自己的身体,富二代埃米尔也只是对自己在以色列的经历感兴趣,道貌岸然的接纳移民但是并未真正关心移民和并不能够真正成为朋友,工作中碰壁不得已在一个艺术家那里当模特,遭受了事实上身体和精神上的猥亵与强奸。这一切和自己在移民课教室里被宣扬的法兰西民主、自由、平等对比是如此的讽刺和嘲弄。他冲到女主的交响乐表演现场冲她呐喊,冲整个乐队呐喊,然而回应的只是冷漠的音乐。所以理想的浪漫法兰西并不真的存在,至少对移民他是冷漠无情的。
《同义词》影评(九):自由相对
男主向往的就是那个自由自在的巴黎吧,就像我们所有人羡慕的一样,那个浪漫时尚之都,但男主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在于他之前作为一个以色列人,作为一个犹太人被浸没在他想要逃离的环境中,精英主义,绝对服从……这从他以往的军队经历中可以看出来,因为他处在叛逆的状态,所以他想逃离,逃离自己的国家。而当他发现自己做梦都想融入的巴黎其实并不是他梦想中的自由的姿态时矛盾凸显出来了,这一点从开头他的全部家当被偷就是序幕,好朋友被杀,一直发展,并且矛盾越来越精彩。这部电影以学习法语为载体,表现的是男主作为一个外来文化者想要融入法国巴黎环境现实下的疏离与无力感,不仅是语言,文化、背景、历史原因都是面前的冰山,况且自由也是相对的,男主拼命想融入的巴黎不过也只是围城,只是外面的人想进去。当然对于“同义词”的含义,男主的映射还有很多种方式的理解。
但这部电影被打上同性和LGBT的标签有失偏颇,同性的意味不太明显,女主的方式也只是当成性解放的解读。
《同义词》影评(十):《同义词》:女权主义时代,男性的身体被消费
《同义词》必然成为各位女性,特别是腐女的大爱。男主汤姆·梅西尔穿上衣服如同一个时尚模特,脱下来衣服如同一个羞涩的小男生。身材非常好,是那种女生看了就想扑上去,心动的感觉。
不少观众估计都忙着意淫梅西尔跟另一位男主昆汀·多尔马尔之间的基情,整部电影里疯狂暗示,结果俩人没在一起,反而跟同居的露易丝·谢维洛特搭上了。我是因为这部电影爱上了(我果然是颜控,嘿嘿)露易丝,即使再花的姑娘,长得漂亮就行。
影片的立意很好,通过以色列小哥yoav裸着,进入法国社会,表现他从一开始到后面,就一直再被掏空。不光是他的身体被消费,为了生存在法国,灵魂也在耗尽。特别是yoav后面跟露易丝演的caroline闪婚的时候,真感觉到了一丝恶心,因为俩人不是因为相爱而结婚。结尾也有点戏谑的感觉,只不过个人觉得不如《魔方》里耍猴那段疯狂。
最后提一嘴摄影,感觉有时候有点随意,从主视角的晃动,不安,到后面旁观者的那种平稳。难道是我们的视角变得越来越冷静,无法同情男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