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锦集

发布者:狐狸鱼 2021-11-13 02:42 来自: 文章吧

《直面不确定性》是一本由大辉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一):一本来自干货公众号作者的多元思维模型卡片书

《直面不确定性——如何从危机中获益》这本书的作者是互联网创业者,公众号“行为设计学”的创始人,大辉。他是一个十足的芒格粉,也是思维模型与行为设计学践行者。

虽然这本书的题目是《直面不确定性》,但是正如作者所说,“不确定性是生活的常态,是世界的普遍规律”,而思维模型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塑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这本书主要功能是介绍多种思维模型。

本书共涉及35个内容,划分在六个章节之中。

这35个模型基本都来自现下比较有效且流行的方法或者模型。大辉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简化,令生涩难懂的理论变的简单易读。同时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仍然保留了公众号的写作风格,每个篇章专注一个知识点,用更多的篇幅通过案例去填充和说明相应章节的知识点,有效的降低阅读门坎。篇章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模型都是独立的,读者不用找整块时间从头读到尾,完全可根据自身喜好,挑任一模型阅读。

但是这些优点同样会成为这本书的制约,整本书的内容经过作者的二次加工,会失去很多细节,通俗但缺乏深度。同时整体的逻辑关联不大,结构松散。

真因为此,有些读者认为这本书是“拼凑”而来。

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本书从写作方式到呈现形式都是作者有意为之。整本书的构架正对应了他第一章第一篇的内容:“模块化思维:对应复杂问题的利器”

多元模型思维原本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模型的学习与积累,模块化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模块化系统中,每个模块是系统的一个独立单元,模块内部各要素紧密相连,而与其他单元要素的联系相对较弱。”

《直面不确定性——如何从危机中获益》这本书的作者使用模块化的卡片写作方式,将分散的灵感一一记录,最后再根据逻辑进行整合。

采用这种模块化的结构写成的书,读者可以按照实际问题像查字典一样寻找自己对应的内容。读者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按照作者的写作逻辑反向操作,将内容一一拆解入自己的素材库。

紧接着第二章,作者给出了本书的使用方法——运用类比,举一反三。将书中的模型进行类比运用。

总的来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多元思维入门级读物,可以作为思维模型的原始积累或者内容学习导读。读者可以仅仅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也可以按照书籍内容的指导继续深入挖掘学习。

推荐分数:75/100

《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二):后疫情时代,如何直面不确定性?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2020的黑天鹅事件让人们措手不及,不确定性已成为生活的常态,未来一至两年,我们将生活在后疫情时代,而和不确定相处成为我们生活的课题。

识别不确定,需要训练敏锐的反应力。在看待事物发展时,再也不能以单一因素决定论去看待事物的变化,要以多角度、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永远保持DAY 1心态

商家奇才亚马逊CEO贝索斯的口号是“我们永远在DAY 1".在贝索斯心目中,创业分两种状态,一种是DAY 1状态,就是创业的一天,事业启动,有压力有迷茫,但是在最原始的创业冲动下,有极大的创造力和颠覆思想。而在DAY 2,则是功成名就,事业到了一个稳定期,有不错的的团队和市场份额,企业目标是保持当前状态。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永远保持自己是第一天来上班时的心态。而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更应该保持着DAY 1心态,因为事物发展变化太快,一旦陷入保持当前状态的舒适区,企业的明天也许就会被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行业所颠覆。例如:曾经的胶卷霸主柯达,因为不愿意放弃胶卷这一巨大的市场份额,而被数码相机颠覆了整个行业。

终身成长的时代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必须以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才能面对复杂多变的事件。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无比的便捷。书籍、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咨询,你可以花极少的钱去找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学习。

超强的行动力

过去我认为只有准备好了,才能开始。但这个时代变化快到无法想象。就从自媒体的发展来说,从文字博客时代,到图文时代,再到短视频、直播的时代,作为内容创作者,也必须用超强的行动力迅速转型。每一个人都是新手,拼的就是行动力。

这是一个分享时代

你帮助的人越多,你获得的财富越大。写文章是分享,做短视频是分享,分享得越多,影响力越大。为什么要分享?

1.分享能增强理解。好的输出可以倒逼输入,只有你能够把知识跟别人讲清楚,你才算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

2.分享可以获得有效反馈

3.分享是一种推广方式

4.分享可以打造个人影响力,创造更多的连接。

当风暴来临时,最先倒塌的就是那些根基不稳的树。在面对不确定时,那些最先瓦解的也是最脆弱的,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感,晴天的时候就要修好屋顶,这样在雨季来临时才能安然无恙。

《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三):如何戒掉坏习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吸引了——高级黑,太美了!

书本封面

打开这本书,我翻到第五章“超强行动力:利用危机弯道超车”开始阅读了起来。

为什么我会选这一章节阅读呢?因为我刚刚经历了创业失败,最近还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我想改变。

受疫情影响的创业失败

2018年年底,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活动策划工作室,开始了我们的创业之旅。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和多个社区达成了合作关系,开始承办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这一年,我们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家都付出了很多。

2019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开了一个年终总结会议,在会议上,我们一起展望了未来,想象着明年我们将开始盈利,可以把工作室业务发展得更好,做得更大。

正当我们壮志凌云,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2020年的春节到来了。19年的春节,我们接了龙岗本地一个村的春节联欢活动策划,而2020年的春节,我们迎来的是一场全国性的疫情。

我们被告知全国人民不能聚会,所以,我们也不能接任何活动了。

在家里待开工的我们,每天都期望疫情赶快过去,我们可以早点开工,然而,疫情缺迟迟不走。

2020年4月份,我们依然还不能开工,我们开始承担不了工作室的房租水电和员工的工资了,于是,我们商量着关了工作室。

就这样,因为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工作室关门了,这也意味着,我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

为了减压而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家里待业的这几个月,因为担心工作室的发展,担心创业失败变得一无所有,我觉得压力特别大。为了减压,我玩起了网络游戏,一开始每天都要花至少2小时去玩,经常把看书的时间都挤掉了。

在网络游戏里,我可以找到几个愿意听我聊天的小伙伴,听着我讲创业失败的经历,他们会给我鼓励和安慰,这样感觉心理压力能得到缓解。另外,因为在玩游戏的时候,游戏世界的奖励特别多,特别吸引人,让人觉得很愉快。所以,我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

当我不玩游戏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压力特别大,所以,后面开始增加玩游戏的时间,每天至少4小时。没人打扰的时候,我还可以一天都拿着iPad玩游戏。

最近我发现我每天花在玩游戏的时间太多了,我甚至无心去规划未来,去做职业规划。但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大家都开始复工,我也得去找份工作或者重新计划创业呀。于是,我下定决心,决定把网络游戏戒了。

如何改掉坏习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这本书告诉我们四个消除坏习惯的策略:

1、避开触发线索

触发线索会暗示大脑发生问题行为。让习惯停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消除提示。

我为什么会每天都准时打开网络游戏呢?因为我们有个游戏的扣扣群,里面会有人喊我一起,每次看到有人喊我就会上游戏。所以,要避开触发线索的话,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屏蔽这个群,看不到信息。

2、替换行为,用新习惯排挤老习惯

用习惯来替换坏习惯,具体应该做到两点:

(1)当线索出现时,刻意做其他事情

(2)坚持这种自主的转换行为,直至养成新的习惯

我是怎么做的呢?刚开始的时候,当我想玩游戏的时,我就拿出心经来抄写,但是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写不下去了,不想坚持了。

最近几天我换了一个简单的替代行为,就是涂鸦,我之前很喜欢乱涂乱画,我觉得涂鸦能让我们放松心情。我发现这是真的管用,我能一个上午轻松愉快地涂涂画画。

我还给自己画了一副未来蓝图,给自己做了一个视觉化的职业规划。

书桌上的涂鸦作品和未来蓝图

3、有意干预

习惯的干预(形成)需要意识的参与。

我在书桌上摆上了我的涂鸦作品,还把未来蓝图贴在了墙上,当我拿起iPad想要玩游戏的时候,我就看一眼我的涂鸦作品,这样可以提醒我不能玩游戏。这时,我会打开绘画软件开始画画,有时会打开学习软件开始听课。

4、增加行动难度

动机和能力结合起来才能触发行为,如果让玩游戏变得更难,那么这个行为就没那么容易发生。

于是,我把游戏账号登陆信息清除了,也把APP卸载了。当我想再玩游戏时,我就必须先下载APP,再输入游戏账号密码——因为我经常忘记密码,所以必须多按几次,还不一定对。哈哈,最近几天我反正是没有再想去玩游戏了。

如果你也想改掉一些坏习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那么你也可以试试以上的这四个小策略,让我们一起加油,成为一个自律又快乐的人。

《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四):21世纪,要克服对“确定性”的追求

这是宸鸣第146篇文章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类天生就被赋予了一些潜意识模型,他将此命名为“原始模型”,这些原始模型是集体遗传的无意识观念、思维模式和意象,普遍存在于个体的心灵之中。

比如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坏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都是潜意识模型。因此,识别模型、建构模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对于模型思维,最著名的倡导者就是巴菲特的好伙伴查理·芒格,他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谚语这样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直面不确定性》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只有一个锤子,我们需要一套组合工具箱,一套思维模型工具箱,在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所以,作者在书中解析了很多思维模型,例如:比较时髦的杠铃策略、量级思维、自催化效应、升维打击等等……

这些内容对于如何引导我们更好的行动,如何通过设计环境、优化具体行为帮助人们达成目标,可以说是一套科学行动的方法论。

当然,作者也把这些思维模型按照训练敏锐的反应力、适应力,行动力;深度学习、高效决策以及反脆弱等不同的角度分章节描述。

就像书名一样,贯穿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对不确定性的解读。例如新冠疫情、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灾……

不确定性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这既表示了缺乏安全感,还意味着不可预知、无法控制。不确定性已成为世界的普遍规律,也是科学的核心。科学技术是人们发明出来较少不确定性的工具。

我们面对复杂事物、复杂过程的抽象和计算的过程中创造了模型。科学发明,都源于科学家构建了理想的模型。

模型是真实世界和科学理论间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塑造世界。

所以,模块化思维,是我们应对复杂问题的利器。

书中提到了几个模块化思维的体现:

例如:韩信的模块化带兵。《孙子兵法·兵势篇》第一句这样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你想率领大部队和带一个班一样,凭借的是“分数”,分数就是对部队编制,对人员进行模块化。我想现代的军队编制体系都是从古代慢慢演化来的。

再譬如模块化写作。作者说这本书就是模块化写作的产物。先通过在公众号更文的几十个模型和平时的笔记,积累基础素材;然后再制定规则、设计结构和整本书的框架、章节安排;

有了总体设计规则后,每天再抽出一些实践整理思路,寻找合适的素材,对素材模型进行增加删减、排列组合,最后就形成了一本书。

事实上,很多著名作家浩繁的著作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要不然想想都头大。

本书作者是一位致力于思维模型和行为设计研究实践的专家,书中有很多案例都是人们经常会犯错的思维模型,

例如:直径8寸的大西瓜10元1个,直径5寸的小西瓜10元3个,你选哪个?

我想,很多人的惯性思维会选择10元3个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圆的体积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买三个小西瓜是很吃亏的。

不但体积没有10元1个的大,而且西瓜皮的面积还远远超过10元1个的西瓜。

在刘慈欣的《三体》这本书中,提到了降维打击,原意是将攻击目标本身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让目标在低纬度的空间中无法生存,以实现毁灭目标的目的。

构建思维模型是我们提升认知维度的最要方式,也是在不确定中,把握未来的要义。

书中说了这样一句话: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想要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就会置于被淘汰的可能。

事实的确如果,那些稳定舒适的平台,遮蔽了多少人的眼睛,最终被迫离开时跌入万丈深渊;

刻意追求高底薪的工作,是在逃避自身的无力,因为你的高薪是别人的成本;

稳定与安全往往就像硬币的两面,我们要学会如何在不确定中做决策。

这本书告诉我们,对确定性的追求,是需要克服的天性。

搭建思维模型体系,让思维模块化,把危机变成机遇,是一种需要磨砺的稀缺能力。

《直面不确定性》读后感(五):500篇136万字:想要通过写作副业赚钱,一定要明白这7点

小冒坚持原创的504天 写作心得分享。

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不少人在这次冲击之下,才真正意识到:一份看似稳定的工作和固定单一的收入来源,是多么脆弱;发展副业,成为斜杠青年,不是高阶人生追求,而是生存刚需;将自己的收入来源,也拓展为多类型多行业,也是一种保障。这其中,内容创作无疑是门槛最低的一种,尤其是写作,无疑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自我投资。

写作可以很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投入产出比更高。原本用于网络闲逛的时间,创造出自己思考的产物,可以充分享受作为”创造者“的高级快乐。写作使得逻辑思维更缜密,更具洞见/insight。社会压力急剧加重,新一代人面对的是收入/职业生涯/思维认知的多重危机。

这种普通人也能驾驭并成功变现的写作方式,也就是适用于屏读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文章,具有“速度快,频次高,碎片化”的特点。比起文采,更在乎写作背后体现出的思维能力,会用户思维,能抓住关键,巧妙引发共鸣。这种复杂综合的底层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锻炼的。我将结合这本《直面不确定性》,谈谈自己坚持写作500篇160万字的心得,如何用应对不确定性所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来进行刻意写作练习。

第一部分:如何运用应对不确定性的思维工具,下笔成文?

(一)如何积累素材——训练敏锐的反应力和观察力,灵感堆肥

对不确定性的敏感,会让我们学习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当我们无法笃定地认为什么是确定的,那就接受所有不确定性,理性地看待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这种经过了内化吸收的内容,才能成为稀缺的干货内容。

一方面我们要保持独特辨识度,不轻易随大流,制造正确的废话,才能脱颖而出;

所谓的爆款文章,其实也有正面的“热点写作”。 我们可以兼顾,既要写自己想说的走心文字,但也要洞悉读者诉求。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用户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思维,要将“写作+传播”结合起来。

避免写感动自己的文字,多去表达读者心声,去反映能引起高度认同的观点和话题。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只是一味输出自我观点,要学习如何引发好奇心和关注,多运用“倾听”逻辑,多表达大家关心的,良性互动也是很好的动力。日常的 “灵感堆肥”,我们可以:

用心观察——保持敏感性,多吸收新鲜事物;深度阅读,大量输入——勤做笔记,深入思考发问:这些知识和信息有没有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作者的观点我们是否认同?书中学习的道理如何运用,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抓住机会,刻意练习——小到一次朋友圈和微博,也是公开表达的尝试。这种细碎但经典的小段创作,可以方便日后反复引用。

(二)拆解写作法——运用模块化思维,来应对复杂问题

所谓的“模块化思维”,就是指要解决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第一步,对复杂系统或过程进行分解,拆分成不同模块,逐个击破;第二步,将分别完善过的模块,重新整合在一起,保证功能的一体化,完整性,兼容性。运用在写作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拆解写作法”。 当我们抱怨自己没空写作时,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写作也可以被拆解为碎片化。有点类似于我们上学时,在写作文之前,先列提纲的最基础的方法。我们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一段一段写;或者保存起来,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卡片”。需要的时候,不断从素材库里调用卡片,只需要将卡片内容,进行排列组合,进行润色,一篇文章的初稿就完成了。

别小瞧这种看似投机取巧的基础写作方式,钱钟书先生也经常采用这样的“卡片写作”方式。“阅钱锺书《谈艺录》,博闻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叠,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即使这种方法存在争议,但钱钟书先生的产量,效率,写作质量和口碑,都毋庸置疑。模块化写作,当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但同时,对写作新手来说,也具备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当我们重温自己积累的丰富素材时,温故知新,还可以二次创作,以灵活的结构激发和促进创意,更有效率,拆解后更容易坚持和达成小目标。

(三)巧用类比,丰富说明,引人入胜

类比是一种分类和迁移,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由过去到现在。创造类比的5个步骤:第一步:找到已知的将要用于类比的原概念(喻体);

第二步:将新概念(本体)跟原概念(喻体)比对;

第三步:评估新概念和原概念间的吻合度;

第四步:将已知事物的概念推衍到未知事物上;

第五步:提取二者的共通性不同点。

作为一个坚持写剧评+书评的生活杂博,我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包括我年读110本书的体会,都融入这些好的影视剧作品里,让书评更加有意思,让剧评更有深度思考。

在写作技巧上,类比的运用比比皆是。就像《奇葩说》里,虽然选手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在用“金句+讲故事”的方式,趣味横生,引人深思。 如果回归辩论本身,一味讲清楚是非,分清楚结果,那这个节目的可看性,存在感以及商业价值,都会大打折扣——没有人喜欢听别人夸夸其谈讲道理。金句或许不易得,但是写故事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以情感为线索,多采用案例,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用金句升华主题,说服力和冲击感更强。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情实感更打动人。表达克制不啰嗦,不过度发散跳脱。先让读者明白你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观点。

不仅如此,任何内容的写作或知识的学习都是如此:我们既可以运用类比法分析问题,举一反三;又可以把枯燥晦涩的新知识转化为更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

(四) 坚持第一性原理,抓住事物的本质

仅仅依赖类比,容易让文章浮于表面讲故事,看热闹。如果我们能在乐趣之余,恰到好处,一针见血,提出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客观规律,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干货丰富,读者粘性也很更强。

这就需要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与其根据参照物去推论,不如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写作也是如此,发散过后,一定需要突出中心思想,在结尾进行升华。最重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来吸眼球,而是诚恳永远大于新意。

要对自己和读者诚实。自己不拧巴,不拔高,不矫饰,带着个人思考和经历的文字,能让人记忆深刻。

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说过:“没有任何场景本身是所谓老套过时的,只有单调乏味的、没有想象力、词不达意的作者。赋予你的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你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就不会落入俗套。”

逻辑清晰,言之有物,提纲挈领,才能被读者看见和记住。

第二部分:如何在各种变化中坚持写作——培养超强的适应力

(五)目标导向:目标越小,越容易达成

任何事情,我们需要目光长远,但更要学会化长期目标为短期目标,化大目标为可执行,可量化,可评估的“微目标”。

我自己的写作目标有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写作量。首先培养起每天都写的习惯。不论如何,每天坚持写一定数量的文字,不管能不能成文。这是我参考村上春树的每日定量写作的方法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一开始只有日更1000天的想法,有没有人认可,有没有回报,我都没考虑。

第二个阶段、阅读量。当我开始觉得自己的水平有了提高,文章也算言之有物,自然很很想熟人圈以外的人的认可。平台竞争很激烈。这个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是严重被分散的。所以单枪匹马的个人创作者,一开始不要对自己有太大预期,因为容易失望;但也不要因为一直毫无起色的阅读量反馈,就轻易放弃。记住一句话,你看到的那些KOL,在此之前,很多都是从业十几年以上的资深纸媒媒体人。先打磨出真正的好文章,再多尝试渠道方法,不会一直不被看到的。

第三个阶段、影响力。这和阅读量也是有关系的。一开始多尝试,多摸索平台的不同规则,系统打造个人品牌,每个平台的定位,受众,规则,扶持政策,都不一样。可能你的文章更适合其中一个平台,就能更快得到阅读量和影响力的正向反馈,也更容易坚持。慢慢挑选反馈比较好的少数几个平台,作为重点深耕平台,认真打磨。

第四个阶段、变现能力这是每个能够稳定输出的写作者都想实现的目标。头条对流量写作和深度写作都有不同的奖励机制,门槛很低,容易达成。

第五个阶段、自由职业。能不考虑收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大概是所有社畜的希望。

随着打卡进步,目标和步骤会越来越清晰,自己也会越来越有底气。

(六)精力管理——打破固化思维,寻找最优方案

完成一篇质量尚可的深度书评,我最快的用时是6小时:2.5-3小时阅读(精读+泛读+素材)+0.5小时找重点反复读+2小时4000-5000初稿+0.5小时修改与其为抽不出整块的6小时苦恼,不如想想,如何将有限的业余时间扩展为双倍,甚至三倍? 我利用三个时间段来进行写作日更。

1.固定时间一开始养成自己写作的固定生物钟,每天准时进入写作状态,不要拖延或放弃。初入写作,绞尽脑汁几小时不见得有一篇文章的雏形。我们可以先用几天的固定时间,完成一篇文章。

2.碎片化时间琐碎时间可以做些不怕被打断的事:构思,列写作大纲,列写作主题清单,查找素材笔记,查找资料。细碎时间可以修改文章,但不建议用在写作。进入状态是需要较多时间,还没等状态重启,就已经结束,得不偿失。

3.暗时间我特别擅长一心多用。比如通勤的路上放着电视剧,一边记录剧评灵感点,一边看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学习;闭目休息的时候,在脑海中提前构思。几种对专注度要求不高的事,可以并行。

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曲线救国,都不失为一种寻找突破口的尝试。

(七)自我寻找激励机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即使知道提升写作能力是一种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短期之内很难见到成果,长期一定有所帮助;但长期孤独写作,又得不到外界给予的肯定和奖励,一定会容易灰心。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畏难情绪主要为以下三种,也各有“三字经”对策:

怕写不好: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没有人是一口气能写出来诺贝尔奖,也不是写得好的人才有资格写。创造一个简单,干扰最少的写作环境,专注进入沉浸式的“心流”模式。写得不好,也可以尝试。

怕进步慢:不怕慢,就怕停。

微小进步强过毫无进步。自己设定“进度条”,先树立一个小目标,像升级打怪一样,自我点滴积累成就感。村上春树几十年来,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写4000字,没有灵感或者灵感迸发都只写这么多,为的就是培养规律性和持久性。我的习惯是,如果我“下笔如有神”,会一鼓作气,写到时间用尽,灵感用完。因为以我的写作量和爆发写作强度,远达不到作家要保留体力“持久战”的极限。我们可以把这些小目标与自己的一些物质需求挂钩,一方面可以激励自己,并奖励自己的完成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自己的消费欲,囤积癖和过度物欲。

表达纠结:先完成,再完美。

写完再去审视。哪怕初稿很不满意,大不了推翻再来,好过什么都没有。

很多人都觉得,早就错过了写作的风口;现在才开始,太晚了。文字远没有视频来得风生水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辛辛苦苦,刻意练习写作?

首先,写作本身可以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即使需要才华加持,灵感偏爱,最重要的仍然是长期训练出一种写作的“肌肉记忆",不然下一次风口来袭,依然是来不及。

其次,好的视频创作是文字创作的升级版。很多时候,高级和低级之间不见得有很明显的高下之分,是金子总会被看见。何况做任何事物,想要进阶高级层面,都需要打好底层能力的基础。

最后,十年前开始写作最好,其次是现在。开始也许晚一步,不开始很可能就会晚终生。

通过《直面不确定性》一书,我总结了自己走上写作当做副业的心得,然而,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内容还是,透过“黑天鹅”反复地警示着我们:人类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对确定性,对稳妥,对完美计划安排的追求,则成为我们需要克服的一种天性。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世界高度不可预测,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我们还需要按确定的行为和目标去努力吗?答案毋庸置疑。就像约翰·列侬说的:“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有直面不确定性的勇气,把危机变机遇,是一种稀缺的能力。不仅需要敏锐的反应力、超强的适应力、快速的行动力,更需要多个备选方案。

当我们把自己准备好、设计好后,所有看似消极负面的变化,也有可能成为转机。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2020一季度:28本书,30+好剧,9部电影盘点

盘点20位可爱又迷人的经典反派角色,存在感爆棚

长假剧推:来自剧评团认证作者走心推荐

2019年复盘:我的十佳韩剧榜单

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

盘点20位可爱又迷人的经典反派角色,存在感爆棚

盘点经典剧中9位温柔如水的可爱女

推荐阅读
  • 晨读美文100篇!背下来写作就厉害了

    晨读美文100篇!背下来写作就厉害了

    晨读美文100篇!背下来写作就厉害了

    11-12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