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记》是一本由[日] 柏木博 / [日] 中村好文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盖房记》精选点评:
●结尾那里好感人,我都含泪了。
●啰哩啰嗦的,但还挺有意思的。挺佩服日本人的,从选址到最后的交房,都抱着那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羡慕羡慕!!!
●书的最后,中村有意味地记述了一次既天真又让人略感唐突的采访: 年轻的女记者问道:“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把房子建好了,在将房子移交给主人的时候,建筑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中村借小津的电影《晚春》打了个比喻,写道:“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笠原众饰演的父亲对着即将出嫁的女儿原节子用他那个独特的语音语调说道:“你一定会幸福的。”一看到这样的镜头,就叫人不禁眼眶湿润,备受感动。”
●抱着“中村的书看一本就少一本”的不舍,在日光下一会儿就读完了。用柏木博的话说,就是有“中村式的温馨和幽默”。一个能让人开始转变喜好,开始关注天气的住宅,应该是好的住宅吧。“好文组”真是可爱又令人向往~ 上一次这么喜欢的作者,好像只有吉本芭娜娜。
●日本的地也好便宜。买地盖自己的房神马的,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了TAT
●日本建筑师真是太细致了,而且我一直觉得只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建筑师才是真的建筑师。。。。
●应该买港台版 如果有|描写过于平淡 对“作品”和过程缺乏细节和深入 图片之少之小令人发指 总体感觉更像是一次二人合谋噱头;不过话说柏木博对中村等的意见也无保留哇好直接的
●很好看的一本书,讲述了在日本,如果拥有私人住宅梦,可以如何实现,以及其中的种种曲折和收获。作者柏木博本身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家里藏书无处摆放(400箱)而决定新建住宅。经过勘察和选址,买了一块地(私有产权的一大好处啊),委托建筑设计师中村好文设计建造,特别嘱托“大胆设计”。因预算原因(1500w日元,不到100w人民币!),地下书库被舍弃,第二版设计付诸实施,两层,每层约六十多平米。建房过程中的框架、箱式、构造,混凝土结构的隔热处理、木材的选用,细微之处无不印证着用心生活的态度,感动人心。二月开建,八月乔迁,试住月余,舒适贴合。最终,柏木博先生和柏太太拥有了他们自己房子,而中村好文也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结晶得到了善待和归宿。
●什么屌...图纸图片都没几张,通篇就是全能住宅改造王文字版你懂吗
●虽然影像的方形也很好 但是文字更能表达
《盖房记》读后感(一):导管材质墙壁
89的"导管材质墙壁"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豆瓣说评论太短。。。那。。。感觉上内容比较散乱,甚至有些段落重复。不知是因为翻译还是两位都不是作家的原因,口吻上有时会有比较古怪僵硬的情况。有趣的点有的过于罗嗦,有的应该详讲却没有展开,尤其是关于建造的细节。图片太小也太少,完全看不清楚,非常可惜。印刷一般。
《盖房记》读后感(二):好题材,有点糟蹋
内容不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原著的饶有趣味。可惜的是翻译一般,设计师那部分自述尤其没能把幽默的感觉充分体现出来。最为遗憾的是大量的图片资料只作为页眉附注了,糟蹋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大餐。
这本书如果换一家出版商,比如三联来运作,我感觉应该会更精彩。
《盖房记》读后感(三):建筑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平衡
封面、封底设计得很好看,纸张也是我喜欢的风格,因此拿到手的时候就很爱。
整本书的视角很好,以穿插叙述的方式,将一栋房子的建设过程,从概念、选地、盖屋、装修直到完工,都淋漓尽致地以建筑房屋的两个主体:委托人client(设计师反复强调的英文单词儿)和设计师的不同出发点来描述,使人能够充分理解建筑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平衡之美。
书中的建筑设计师不是以简单地设计为起点,而是更关心与人的沟通、项目的完成预算和建成的责任。这值得学习与钦佩。
《盖房记》读后感(四):改方案和背水一战
这本书图太少了,照片太少了,只能对照着两稿平面图不停地猜想,而且平面图并非最终实施的结果,比如封底照片上显示的,明显和平面上的不同。
第一稿方案做完以后由于超出了预算业主无法承受,建筑师同志被迫取消地下室,把书库移动到一层,然后微调了整个房子的轮廓。这个修改被他描述成一次“重大的挫折”,以至于做第二稿方案成了“背水一战”,去汇报的路上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可是我心里真的在想,就这特么也能叫挫折。。。。。。。。被他这么一讲,这个故事变得又搞笑又愉快,也有点温暖。
《盖房记》读后感(五):或许失败的编排设计毁了一本书
从微博得知一个好友在看这本书,还附了书的封面。那是一张半白半清水混凝土毛坯房照片的封面,真的是“Less is more”,我买这本书是因为好友的品味也是因为这张令我喜欢的封面。好奇怪,把书买来以后我竟有了一点点虚荣心,觉得这样的书拿在手里很有“范儿”!哈哈哈哈。
当然虚荣归虚荣,我也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老实说这本书我个人不喜欢,因为太像一本建筑师流水帐式的心情笔记。掺和丰富的“语言表情”或许是大和民族文人的一个通用习惯,就像日本人在吃东西时经常发现新大陆似的捧着汤碗睁大眼睛,微点一下头,“由衷”地赞美说:“おいしい”(太好吃了!)一样。当然,其他读者或许认为这可以看出真正建筑师对待造房这件事的态度、观点、理念、做事风格Blah blah blah,而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我不是一个学建筑、搞建筑的,有关建筑的知识极少,平时只是喜欢看看房子。所以,说真的,我倒是对此书页眉里的小字注解比较感兴趣,里面有关建筑特别是日式建筑的信息相对丰富,比较实用——瞧,我也是个“功能主义”者。另外,我不知道这本书的排版装帧是不是和日本的原版一样。总觉得除了封面,它是我见过编排设计最失败的书籍。该有插图的时候没有,需要这种插图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插图。好的建筑是赏心悦目的,好的书本也理应如此。如果作者没有准备相应的信息,出版商必须补足这一工作。
很可惜,作为建筑师的作者说:“建筑,真的很有意思。”我能从书中的字面上看到经常看到,但是无法真正全方位地感知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