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者:虹云 2021-11-13 02:31 来自: 文章吧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由[德] 康德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5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粹理性批判》精选点评:

●译本很好,逻辑清晰语言干练

●翻译的云里雾里

●哲学

●康德认识论旨在回答“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是怎样一种可能”。首先,康德将知识理解为形式与内容的组合,一方面理性作为非经验的物构成知识的形式;另一方面,物自体通过现象作用于认识主体而产生的经验构成知识的内容。然后康德将问题转移到“自在之物与现象的同一是否可能”上:一方面现象作为被感性直观的对象形成被知性以范畴为工具而被思维的质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物自体作为只能被思维的对象是无限的,而我们不能从有限中推导出无限。最终康德以存在与思维的对立为基础对以上两个问题均做出否定的答案。 给我的启示在于,康德的思维能应用到统计学上,统计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局部的数据来提高对某一结果做出准确预测的概率。为什么不是绝对?与数据的局限和真理的无限有关吗?也许我能在之后的学习和应用中找到支持或者反对康德的答案。

●总算在这个悠长的春节假期里读完了这本书,收获很大但还远不及读懂。 有一个对读本书比较实用的经验是,当在某一章节某一段论证中卡住时,跳到下一章节读完开头部分再回顾,会有很大帮助。以及不要担心那些在啃要素论时盘桓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迷雾,坚持下去等进行到方法论部分时,自会豁然开朗。

●匆匆忙忙结课了

●半本,暂时告别,期待重逢。

●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希望”的哲学。据说康德的原著本身就有艰深晦涩、句型结构复杂的特点,这版翻译已经比之前的中译本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旧是我目前为止读过最最难读的书之一。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读完之后的收获也让我觉得这些努力没有白费。

●精致而典雅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一):这是在自淫吗?你们

我会嫉妒的。。。。。。。。。。。。。。。。。。。。。。。。。。。。。。。。。。。。。。。。。。。。。。。。。。。。。。。。。。。。。。。。。。。。。。。。。。。。。。。。。。。。。。。。。。。。。。。。。。。。。凑了点字数,现在评论都要跟写作文样吗?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吧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啊好气哦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二):康德思想之艰深

虽然没有看过李的版本无法做比较,但看完了邓的这个版本觉得译者的态度挺严谨的,感觉还不错。就是康德的思想实在是太高深了,理解力表示很吃力,所以目前只看了完第一遍,尽管明白此书值得也必须多读几遍,但也只好留待日后再慢慢重读了,希望那时会有更多收获! 另外少给的一星是给自己的,因为还没理解透彻。所以与书和译者无关。

而且觉得很有必要读完三大批判的另外两本,既然已开了头,另外两本还是要买邓的译本看,只是目前还没入手。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理性之光

康德摧毁了理性的虚妄,从而拯救了理性。

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这也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这里没有跟随前人独断论的舒适,也没有怀疑论的庇佑,康德花了十一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在这条路上开荒拓土,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批判哲学。

读完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站在巨人肩上,视野辽阔,一览众山小的畅然快感,我通过康德的眼睛间接目睹了传统形而上学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新的形而上学一步步开始启蒙。

“概念无经验是空的,经验无概念是盲的”,这句贯穿全书的主旨把理性从现实生活的悲惨遭遇中拯救了出来,切断了经验世界的阻碍,让道德在理性世界中有了自己的正统出身,从而挽救了道德。

“如果读者曾带着好意和耐心和我结伴漫游过这条道路的话,那么他现在就可以判断,如果他情愿为了使这条人行小路成为一条阳光大道而作出自己的贡献的话,那种许多个世纪都未能做成的事情是否有可能还在本世纪过去之前就得到完成:就是说,使得人类理性在它的求知欲任何时候都在从事着但至今都是白费力气的事情中达到完全的满足“。这是属于作者与读者的亲密交流。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四):启蒙了的理性,一个自我思想的思想

上学期因为康德开始喜欢哲学,在决定转到哲学系的这学期的期末读完纯批。

以前一直以为纯批要解决的只是认识论的问题,实际上康德也确实直到建筑术一章才明示纯批在整个哲学体系之中到底是什么地位和作用。哲学是理性的立法者,要从原则上解释其他理性知识和理性的终极目的之间的关系,这一终极的目的就是至善的实现,哲学归根结底是道德学。纯批则是理性在真正从事自己的事业之前,对理性本身的批判和限定,以免理性的事业陷入独断论的玄谈或是怀疑论的无痛死亡,也正是通过这一批判明确纯粹哲学——形而上学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这一批判也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

去思想思想,这才是启蒙真正的精神。独断论是理性的幼儿期,怀疑论是理性的青少期,而理性对自己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的明确意识,这样一种经批判启蒙过了的理性,才是真正成熟的理性。此即真正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性,即走出强加给自己的蒙昧状态。人不能学会哲学,只能学会哲学思考,“保留着理性对那些原则在其来源上进行调查,认可和抵制的权利”。对康德的攻击,对主体性,对普遍性命题,对系统化理论的怀疑和消解……这些其实不都是康德所言说的启蒙精神之继承吗?哪怕康德认为他已经给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全部先天原理,相信他会欣然接受对他的判断的批评和超越——毕竟没有人可以真正学会“哲学”。我们当然也不能学会康德哲学,但是可以学会这种时刻对理性本身保持警惕的批判的谨慎态度。而这绝不意味着对理性本身的放弃,批判是为了能真正运用理性,无论是为了思辨还是实践的利益。如果以消解掉一切确定性和对善的期望本身为目的的话——理性必须回答由自己本身提出的问题——那只能是哲学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哲学事业本身的自杀式攻击。那么不如只停留在一般人的健全知性之上——事实上,一般大众也从未在乎过哲学家的思辨。

康德带来的认识论的哥白尼转向提交出的是一个被彻底祛魅的自然。自然作为主体的先天经验条件所能表象出的可经验物的总和,可以被主体拿着其自身的知性的法则进行彻底地拷问和探究。然而,康德的物自体和中介意识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主体只是在认识自己的表象,因此必须对自己的认识的主观性保持警惕,不把主观的规定等同于物本身的规定,所以要追溯知识的来源和有效性;同时主体本身并不等同于自然物。作为物自体之主体的意志有它的自由。内感官的活动需要外感官表象出的肉体的承载,同时肉体的外感官之先天形式限制着人的认识能力,但内感官之中活动着的精神本身不等同于肉体的机能,这精神只在表象中向我们呈现。作为生物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尽是自然。另一方面,人并非可以直接通过概念认识现象,而要确定概念是如何达到现象的,我们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概念?作为时空之综合的数字所能认识的只是被时空所规定的一般物理对象,当我们用数字去衡量和计算人的行为,人的情感的时候,人在我们心中变成了怎样的东西?

对自然的祛魅最终蔓延到了对自然之中的人自己身上,对自然的全面认识和技术控制反过来控制了人本身。理性太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忘记自己的界限,扩展自己的领域。这个去思想思想的维度本身没能被守住,那么沉溺于权力和控制的快感之下的人,其傲慢的理性就将反过来宰制他自己。以健全知性面目出现的现代科学在把形而上学扫进垃圾桶以后,也把形而上学所守护的人一起丢掉了。

纯批本意是要为守住人的道德和自由奠基,只有解释出理性之超越经验运用的自然倾向才能为理性在实践运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划分出物自体的世界才能在自然律所不可及的地方找到自由。经验意义上不可穷尽的自然最终也将指向道德的上帝,只有在对至善的信仰之下我们才能同时解释自然和自由的可能性。而我正是因为自然奥秘之不可穷尽却又充满秩序,因为道德理念和道德感的自明性,我才相信一个至善的理念,相信有一个最高的存在者。问题是,这一理性的辩护只能起到否定性的作用,如果人们彻底丧失对整体性之把握的追求,彻底丧失对道德的朴素的关注,哲学作为理性的立法者还能如何把特殊科学都作为实现幸福之手段统一起来?专门科学通过直接转换为技术实现了对自然乃至人的操控,问题不在于理性知识而在于实用的技术;幸福不再与德性挂钩,随着对人之本性的知识的建构,变成对物质的满足,而非物质的东西则作为不可被纳入体系加以驯顺和利用之物,和自明的道德感一起,被扫入纯粹个人性的无关紧要的领域——个人和主观性实在是一个方便的垃圾堆。如果说自然曾经因为不可控而带来了人们在实践中对道德的天然兴趣,技术对自然的宰制和作为真理的形式化的科学就不可避免地扼杀了道德。在巨大的控制快感和被技术证明了的真理对被阉割了的世界的担保之下,来世和上帝不仅没有威胁作用,甚至不被认为不可否定。

不再批判自身的理性。启蒙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只有启蒙精神自己能关上。

康德对主体的肯定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伏笔。人们从来偏爱简单易得的实效,而对艰难烦人的谨慎和批判缺乏兴趣。这是人类理性本身的弱点。这还是权力和理性的复杂相互作用下一个难解的迷。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五):《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讲课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作为康德的“第一批判”,主要讲认识论。

《纯粹理性批判》提出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也可以说“科学如何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将这个总问题分成四个问题、四个层次:

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数学面对物质世界,是形式上的计算、演算,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书中“先验感性论”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认识中对应感性的能力。详见笔记“一”)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自然科学面对物质世界。(书中“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中”问答了这一问题;在认识中对应人的知性能力。详见笔记“二”)

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

以前的形而上学是作为自然倾向的。(书中“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辨证论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认识中对应人的理性能力,但是为消极的理性。详见笔记“三”中“(3)”)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未来的行为上学是作为科学。(因此康德另一本书《未来形而上学导言》被认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缩写本);(《纯粹理性批判》书中“先验方法论”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认识论中对应人的积极的理性。只有人积极的理性才能对未来的科学,特别是道德的形而上学成为可能,才有它作用的范围。)

【康德之前,人们一般认为认识只是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康德将认识分化出四个层次: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理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

Q1: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直接结论见A1)

首先康德认为:一切认识基于判断,知识以判断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这朵花是红色的、这个金属是铁的)。

判断分为两类:

1、分析判断:谓词包含在主词中。(例如:“物体是广延的”。物体中本有的概念包含广延的,即有应有之意。这种判断的极限(最高)状态:A=A,同一性命题。)

2、综合判断:谓词没包含在主词中,是假如的,因为是加上去的,所以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例如“物体是有重量的”。形成物体的概念不需要有重量的概念,非应有之意。)

【通常分析的判断,只可能是先天的,但有些先天的判断非分析的判断;而综合的判断是后天的、经验的判断,通过经验给概念加入一种属性。】

分析的判断与综合的判断的特点:

分析的判断:

长处:有其必然性,因“本有包含”。

短处:不能扩展我们的认识,知识把已有的知识清楚的表达。

综合的判断:

长处:可以扩展知识。(例如“花是红色的”,要通过经验(看)才能发现 是红色的。)

短处:没有必然性。(并不是所有花都是红色的。)

分析判断是形式逻辑;而综合判断没有必然性,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知识。

那有没有知识,既有先天的必然性,又能扩展我们的知识?

A1:先天综合判断才能使经验材料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这种判断既有先天的必然性,使其形成规律;又能扩展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获得新知识。这就是新形的判断形式:先天综合判断,也就是谓词没有包含在主词中,但可以与主词相关联结,才可以为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例如:在数学以及自然科学中,就有这样的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正是纯粹数学得以可能的判断)。

纯粹数学:几何学、算数:建立在公理、公式的前提下,为先天的综合命题。

(例如:“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通过直观得到的判断;例如“7+5=12”, 7+5没有包含12的概念,而是通过经验的方式得出。)

纯粹自然科学:原理建立在纯粹的原理之上。

(例如:因果律:“一切的发生都有原因,否则自然科学不可能”,就是先天的综合命题,结论具有普遍必然性,但又不是分析的判断。)

【未来的形而上学要建立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首先就要着手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理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

一:感性(Sinnlichkeit):先天感性论,人的认识的“接受性”,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是一切直观对象条件,首先是数学对象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人在认识前首先要接受一些东西,作为认识的材料、感性的材料(感觉、知觉、印象等的原始材料),是一种被动的认识,从经验开始。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这一小点同经验派一致),但康德认为知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也就是说人心并非一块白板,完全被动去接受外界的刺激。人首先具有感性接受的能动力,最起码、最基础的认识能力,也就是先验的感性能力。

从先验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

(1)先天的接受能力

(2)后天的刺激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取决于感性中先验的(先天的)成分能否得以说明。感性总的来说是被动的,但有先天的能动性,那这先天的成分是什么?

从感性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

(1)内容(质料):红色、冷热、硬软等感觉、知觉、印 象,质料是后天的,具有偶然性,康德认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心理学层面,而非哲学。

(2)纯粹的形式:直观的形式,纯粹的形式是先天的,纯粹的对立面是杂多,后天的经验都是杂多的,而把杂多的质料排开后,得到的纯粹的东西是先天的、永恒不变的,具有必然性。

【作为认识论,我们主要研究的就是“先天”的这方面。】

先天的直观形式:

(1)空间

(2)时间

空间与时间在任何感性中都隐含着,也就是说在感性中的感觉、知觉、印象中都先天的包含了空间与时间的要素,而这个要素是先天的,不是在感觉中抽象出来的,这是一切感觉成为可能的前提,没有空间、时间感一切感觉都不可能。那么,空间和时间作为一切直观的对象,首先是数学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几何学考察空间、算数考察时间。所谓数学就是考察经验对象它的感性中的形式层面(空间、时间),所以“纯粹数学如何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因为我们人作为主体先天的具有直观的空间、时间的形式才使数学得以可能。

时间与空间相互的关系:

分工:

(1)空间是几何学可能的条件

(2)时间是算数可能的条件

但是在对象方面他们的分工:

(1)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感知外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 (如五官中的感官在空间中获得)。

(2)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感知内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昨天、今天,时间的区分在内部体会到)。

【牛顿物理学设想的是空间、时间是客观的存在,即实在的存在。空间是万事万物装入了一个客观的空间,万事万物在空间中叠加,空间与空间也可以继续叠加,空间是三维的;时间则像一条河,万事万物在这条河中流淌,时间是一维的。而康德看来,空间与时间从它本身的性质来说同牛顿的物理学设想一样,但康德将其纳入主体中,作为主观结构,或者说主观能力、主观形式,取消了它的客观实在性/先验实在性,而认为空间和时间只是“先验的观念性”,在先验方面不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关于先天感性论,康德提出了两个原则:

1、先验观念性原则:先验观念只能断言主观性。

2、经验性的实在性原则:空间、时间是形成感性直观的条件。(驳斥了休谟的怀疑论)

先天感性一方面具有先验的观念性,一方面具有经验的实在性。即:主观的观念(先验的观念)运用于经验对象(经验材料)时,它构成了经验对象,也就是说所有的经验对象都是由这些主观的观念所构成,但这并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因为康德强调了经验性的实在性,也就是一旦先验观念充实经验的材料,那就成了客观对象,具有实在性(现象)。【主体能动性(先天的条件)+客观事实(经验对象/自然科学的对象)=客观存在(现象)】

在此,我们需要说明下“先天“与”先验“的区别

先天:是逻辑意义上的先天,在认识过程中源于主体本身的那些要素,他们是逻辑层次上先于经验性的东西,而不依赖于后天经验的知识。例如形式上的逻辑,它可以不考虑对象。

先验(a priori/transcendental):特指这样一种知识,他们虽然逻辑上先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但他们正是有关经验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知识。先验的逻辑即认识的逻辑。

一切“先验的”都是“先天的”,但并非一切“先天的”都是“先验的”。

形式逻辑是思维的工具,但它不考虑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认识论是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认识是关于思维与对象的。

从“先天“与”先验“的区别,康德建立了先验感性论。

(例:数学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数学研究自然科学(自然对象/经验对象)的形式方面。在虚数提出时,当时认为无意义,而霍金发现宇宙中的虚时间,数学与物理世界是密切相关的,数学作为经验世界(自然科学)的形式。数学被认为是知识,是其早晚都能成为物理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我们称数学为科学,是认为真正的科学是有关经验对象的科学。 )

二:知性(Verstand)(先验逻辑的系统):知性是建立一种原理、概念的能力,而感性是一种接受能力,知性是自发的能动性能力(理性是更高级的能力,后面会讲),知性是要以感性为前提,即以空间、时间为前提,才能够加以运用,知性是建立概念、原理的能力。

从先验的感性进一步探讨到先验的逻辑,即知性(Verstand),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感性作为初级的认识能力,仅停留在事实,不能把握规律,而借助知性可以把握事实的规律。

知性与感性的关系:知性与感性共同回答了“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知性不能离开感性经验的作用,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是思维对象。自然科学不能离开感性提供的数学原理,同时也不能离开自然哲学的必然规律。在数学所提供的原理之上寻求经验对象本身运行的法则,则构成了自然规律,也就是感性与知性联合作用。

书中“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中”所探讨的关于“知性”的问题。

先验分析论分两个层次:

(1)概念分析(即下面所讲范畴)

(2)原理的分析

一切自然科学的知识都是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1)感性的内容:

(2)知性的形式:这里知性的形式是感 性的内容的形式,感性自己本身有其形式,空间、时间就是感性的形式,而知性是更高级的形式,相对于知性,感性成了质料。

康德认为知识,是由思维与直观两方面构成——“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的思维必须要有经验的内容/直观的内容;直观必须要有概念加以整理,否则它是盲目的。

Q2:知性如何对经验的对象加以思维?

知性,是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能先天的自发的提供出一整套“范畴”。即:人为自然界立法,人为自然界建立规律,而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规律。这个集中的体现在知性的阶段。

范畴:是一系列的知性纯粹概念。范畴构成一个从低到高的层次井然的严密系统,即“先验逻辑”的系统。各种范畴所表明的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形成一个客观对象及其经验知识所必须的条件,因而他们构成一切经验知识本身内部的不可或缺的层次。

知性纯粹的概念叫做范畴,范畴是最高的概念,哲学的概念就是范畴,哲学概念是具有最大普遍性的概念、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范畴是可以运用于所有事物之上的概念,例如因果性、属性等。

古代亚里士多德所讲的“范畴”是从自然界获得的,是源于经验偶然得到,从经验收集来的,这些范畴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康德认为范畴既然是最大的概念,他们本身就应该有先天的必然关系,先天的系统性。

康德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中找到范畴的根据,即量、质、关系、模态方面的判断,康德对亚里士多德这些逻辑判断表进行了整理和改造。首先是在亚里士多德基础上对判断表进行划分,也是形式逻辑的划分。

1、康德判断表划分(形式逻辑的划分):

康德判断表划分:仍然是以亚里士多德的量、质、关系、模态四个层次进行划分,但是将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以整理。

判断表:

量的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是考察主词的外延)

质的判断: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无限判断。(是考察谓词的内涵)

关系判断:定言判断、假言判断、显言判断。(是考察主谓词关系)

模态判断:或然判断、实然判断、必然判断。(是考察中间的“是“,这个系词的状态,是可能的”是“,还是必然的”是“)

【这里面都有逻辑关系,有逻辑上的层次关系。每个判断中第三个则是前面两个的综合,前面两个总是一正一反,第三个是正反合,三个都呈现出“正”、“反”、“合”(有后来辩证逻辑的意思了);形式逻辑的判断构成了严密的系统,四个层次之间也是有层次的,量是最低层次的,在量基础上探讨质,质和量基础上的关系,在关系基础上考察它的模态(样式、样态)。】

2、康德的范畴表(先验逻辑的划分):

康德的范畴表依照判断表的划分,构成了从低到高的层次井然的严密系统,即“先验逻辑”的系统(区分与形式逻辑)。

“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分量、质、关系、模态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也是分三个范畴。

区别:形式逻辑的判断是不考虑对象的,它只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本身的规律,它不考虑思维与对象(存在)的关系;而先验的逻辑需要考虑与对象的关系,判断表中的判断一旦从对象的知识方面对他加以考察,即认识论上加以考察就形成了范畴。

所以“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主要区别在于形式逻辑的判断表仅仅是形式上的,本身不考虑认识的对象,只考虑正确性,不考虑真理性;先验逻辑是关于真理的逻辑,关于我们的认识与对象是否符合的知识,即认识论。

形式逻辑是单纯的逻辑,而先验逻辑即是逻辑又是认识论,逻辑和认识论在这里是统一的,那么逻辑与本体论也是统一的(这里的本体论是现象界的本体论,不是物质体,而是现象界的存在)。逻辑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认识对象本身的客观结构(比如认识对象的因果性、实体性)。

先验逻辑是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讨论真理,讨论思维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范畴表:

量的范畴: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范畴(全体性是包含多数性在内的单一性)

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范畴(限制性是作为否定性的实在性)

关系的范畴:实体性、因果性、协同性范畴

模态的范畴: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范畴(必然性是作为可能的现实)

【也是“正反合”的辩证关系,康德将判断表针对了经验对象就形成了范畴表】

A2:知性依赖范畴(先验逻辑)对经验的对象加以思维:

康德所提出的“范畴”相比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更有优势,康德的范畴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用来形成一个客观对象,以及有关客观对象经验知识所必备的条件。这是知性的功能,知性就是用这十二个范畴形成一个经验对象的。这一套体系构成了一切经验知识本身的内部的不可缺少的层次和结构,任何对象通过经验方面加以科学的考察,都需要用到以上范畴,这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体系,万物逃不了这个法,是人类认识之网,各个范畴是这个网上的纽结,我们通过这个网去捕捉进入我们经验中的感性材料,然后将他们综合起来构成对象,也就是构成了这个对象的知识。对象能够被认识是因为它们符合我们认识的结构。

我们有关经验对象的知识和有关对象是统一的,因为它们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认识能力建立起来的。

Q3:知性对经验对象的规律如何探讨?(先验的范畴如何必然能够运用于一切后天经验性材料之上?即范畴如何可能这一问题)

先验演绎:说明“先天的先验范畴如何必然能够运用于一切后天经验性材料之上”这一问题。(我们的认识、知识具有先验的观念性,比如说范畴,十二个范畴如空间、时间一样具有先验的观念性,那么这样的先验的观念性的范畴如何运用于后天经验性材料之上。)也就是说范畴表如何运用?(康德称为“先验演绎”的“演绎”指追索、推导,找出先天的证明,证明这些范畴有资格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证明其被运用的根据。)

经验材料要成为认识对象,必须要依赖于这些范畴。最起码的感觉、知觉、印象(感性)开始,再通过空间、时间(先天直观形式)中综合起来,确定这一印象,而不是梦,这种确定性,需要有记忆将其保留下来,而不是过眼云烟的不确定的,记忆通过想象力保留下来,想象力有它先验的条件(先验逻辑),它可能是经验的,通过联想,但后天的想象力(“再生的想象力”)必须有先天的想象力(“创造的想象力“)作为其前提,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先验的创造的想象力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反映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的想象力起了综合的作用,这种综合作用最终要有统一性,才能统一成对象。涉及到对象则需要范畴了,想象力只能将其综合起来,但只有范畴使综合起来的对象成为了统一的,也就是说范畴使认识与对象成为统一的(知性的范畴提供综合的统一)。q:而范畴综合的统一的能力从何而来?

a:康德认为来自于主体先验的“统觉”:即先验的自我意识(非“我是张三”这种来自经验的自我意识),而是抽象的,是代表一种主体自发的能动性,它通过统觉将各种材料构成一个对象。

A3:先验的范畴必然能够运用于一切后天经验性材料之上是因为“先验自我意识”:先验的范畴如何能必然的运用于所有的经验材料之上,最终是通过先验的统觉来解决的。所有经验材料(现象界的存在)能够被认识是因为里面都有“我”,所有经验材料都是由统觉所建立构成起来的。先验自我意识中“我“的一切知识里面都有”我“,能将所有知识统一在一起,这个”我“不仅是自己,也构成了对象,经验对象的结构与我认识的结构相符合。但所谓自我意识,也体现在”我“和对象不同,这个区别开来是自我建立对象的过程,将自己获得的东西建立成对象。

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有“本源的综合统一”的功能,具有主体能动性,对象才得以被建立起来,这是现象,现象中的认识对象,而不是物质体是我建立起来的。凡是在现象中能够被认识的对象都是“我”建立起来的,靠我的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建立起来的。

这个先验自我意识是形成各种范畴的根源,先验自我意识即知性本身,是理性认识的根源,这在笛卡尔时就建立起来的“我思故我在”的思路,康德将其继承。

在现象界之外的物质体,这些范畴是不能运用的,范畴只能运用于现象界,而不能运用于自在之物。脱离经验,运用范畴是“非法的”,就会失去经验性的实在性,而落入先验的实在性(即独断论)。虽然我们知道有自在之物,但我们凭我们的范畴不能认识到自在之物是怎样的。先验的范畴是先验的,只能做内在的应用(内在于现象界的应用),但不能做先验于实在性的应用。应用它必须有经验的材料,所有知识都是两方面构成的:后天经验的材料+先验的范畴。

人不能应用范畴把握物质体,是因为人只有感性的直观,而没有知性的直观。知性的直观,是自发能动的创造,不凭借经验的材料就能获得直观对象,也许上帝会有,上帝说有光就有光,这种创造就是凭借知性的直观,而人是没有的,人的知识只能借助用感性直观,来运用知性的范畴。

上述是探讨的“范畴如何可能?“这一问题,下面要探讨”范畴如何运用?”

Q4:如何操作“范畴”?(判断力)

知性范畴可以运用于经验的材料,已经被证明了。但关于具体操作问题,是关于判断力的问题。范畴虽然来自于判断,范畴也是需要作出判断的,那如何运用于经验对象,对于判断力的学说是如何操作这些范畴的学说。

先验分析论两个层次:

(1)概念分析(即上述所讲范畴)

(2)原理分析(概念运用于经验材料上时需要遵循哪些原理?进 行判断时需要遵循哪些原理?)原理分析又叫做“图行说”

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上,必须要有个中介,人做判断时需要借助的中介。因为范畴来自于主体先天的观念性,而经验的材料来自于后天直观,先天的观念要运用于后天的直观之上,将以上两个来源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概念、一个是感觉,结合在一起则需要中介。这个中介即具有范畴一样的先天性,同时又与感性想通,这个先天性康德认为就是“时间”,他称为“图行”(有的翻译成“图式”、“构架”)。一方面它是图(具有感性的经验内容),一方面又是图上的形式(具有先天性)。通过“图行法”来进行判断,以“图行”为中介来进行连接。

时间是感性的,但在感性中有先天的层次,即先天直观形式,但是时间、空间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可以代表空间起到连接作用,是最高的直观条件。对时间加以把握需要想象力,以及后天的经验材料;但是如果时间没有后天的经验材料,想象力对时间进行想象时,它可以提供出先验的规定(创造的想象力),这不是凭空想象的,想象力对时间做规定时有先验的规定,“时间图行”即想象力对时间所做的先验的规定。但想象力的作用是综合,它在认识活动中代表并且服从于范畴。但想象力在范畴的“命令”下,对时间可以做出先验的规定。

时间图行:

量的图行(想象力对时间按照量的范畴做出先天的规定):利用时间的系列:量的范畴即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来构成时间的系列,想象力在运用于经验对象量的方面,都受到量的规范,也就是说任何感觉的材料首先就是受到量的规定。(例如:数数)

质的图行(想象力对时间按照质的范畴做出先天的规定):利用时间的内容(程度、密度、高度等):质即所谓量的程度,“量”本身是外延的“量”,而“质”则是内包的“量”,通常也称为“度”,而所谓科学则必须是精量化的科学,例如“温度”,说“热”是不确定、非科学的命题,而使用“38度”则可纳入科学的考察,这个量,也恰好表达了质。科学考虑的质都是在量的基础上形成,要在量上形成则需要时间,时间在经过系列的规定后(“量的图行”),还需要内容的规定(“质的规定”),所以时间图行经过想象力先验的规定,即时间的内容,将质的范畴(肯定、否定、限制性)加以了先天的规定。

关系的图行(想象力对时间按照关系的范畴做出先天的规定):利用时间的次序:关系的范畴(实体性、因果性、协同性),“实体”一直在时间中延续、“因果关系”在时间中有先后关系、“协同性”即同时起作用的关系。这些关系的范畴都是通过时间的次序而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

模态的图行(想象力对时间按照模态的范畴做出先天的规定):利用时间的包容性:时间“无所不包”,所有的东西都在时间中,但包容的方式有不同,它是有“可能的”即无所不包、“现实的”即正在经验到的、“必然的”即前两者的综合(无所不包但可以现实经验到的则是必然的)。

A4:范畴(先验逻辑)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需要借助“中介”,即“时间图形”,也就是说“借助想象力对时间进行先验的规定”。

“图行”就是知性各个范畴运用于经验材料上的不可缺少的中介,因此康德认为知性范畴不能离开时间的图行而有任何先验的运用,也就是说只有依赖于时间图行,知性范畴才能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

经验材料要构成知识必需要时间图行(以时间图形作为先天条件),时间图行要构成知识因为借助了想象力,而想象力作为一种思维就涉及到认识,也就是涉及到先验逻辑(范畴),所以时间图行又必需要以知性范畴作为先天条件,这是知识形成的三个层次,也就是所谓“判断力的学说”。

【关于知性提出的三个问题的层次,即上述Q2A2、Q3A3、Q4A4三个问答的层次:Q2知性如何对经验对像进行思维——A2依赖范畴(先验逻辑);Q3范畴(先验逻辑)如何必然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A3因为先验自我意识,使经验对象的结构与认识的结构相符合,所以自然科学才得以可能;Q4既然A2A3(说明了范畴的概念并且证明了范畴可以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那么如何操作范畴(判断力的问题)——A4范畴(先验逻辑)运用于经验材料之上需要借助“中介”利用“时间图形”(想象力对时间作出先天的规定)】

“判断力的学说”(知识形成的三个层次):范畴(先验逻辑)+时间图形+经验材料

判断力的学说通过“图行说”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原理:

(1)直观的公理

(2)知觉的预测

(3)经验的类比

(4)模态原理(一切经验思维的公式)

【这四个层次对应于四大类范畴(也对应于四个不同层次时间的图行)】

(1)直观的公理:一切对象都在量中得到规定,都必须在时间的系列中得到规定,这是考察自然科学对象时首先要确定的基础,即定量化的自然科学。这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第一条“大法”。

(2)知觉的预测:康德所谓“质”、“质的范畴”、“质的图形”并不是心理感觉,这里的知觉的预测是建立在量基础上的预测,在很多偶然量的积累的情况下,具有了预测程度的能力。知觉的预测是在性质方面按照程度对经验对象进行预测,即定性,这种定性是可以预测的,没有预测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完全被动了。

(3)经验的类比:实体范畴包含实体和偶性,因果范畴包括因、果,协同性就是诸多事物互为因果,交互作用。因果性的原理即经验的类比,因果性的原理是不确定的。(1)(2)为“构成性”的原理(即数学的原理),(3)(4)为“调节性”的原理(虽不一定的,但有引导的作用)。通过类比找到“果”的“原因”,但因、果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其他的原因也可能造成这个“果”。经验类比的作用,是确定“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这是普遍性的原理,这是人为自然立法的意义。

(4)模态原理(一切经验思维的公式):可能性:形式逻辑强调凡是概念上不矛盾的就是可能的,即抽象的可能性;但先验逻辑的可能性必须考虑经验条件,一切符合经验条件的都是可能的,因此先验逻辑的可能性必须考虑到时间图形,即一切符合时间图形的都是可能的,即实在的可能性(经验的实在性)。经验对象是否能符合时间的图形,必须考虑:能不能纳入时间的系列?能不能成为时间的内容?能不能具有时间的次序?能不能被时间所包容?(凡是符合经验的可能性条件的都是可能的,凡是已经在经验可能性条件中存在的都是现实的,凡是可能在经验的可能性条件中存在的都是必然的。)

以上十二条范畴都是知性建立起来的法则,人为自然立法的法则。知性具有建立概念以及提供法则的能力,理性是推理的能力。在形式逻辑中有概念、判断、推理,知性提供概念和判断,判断具有判断的原理(直观的公理、知觉的预测等知性提出的定理),知性提出的定理构成了“知性的法庭”(也称为“理性的法庭”)。有了这个“法庭”,即使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因此自然科学才可以健康的发展。一切自然科学的对象都必须拿进“理性的法庭”进行考察。

三、消极的理性(超验的理念):探讨以前的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

理性的理念:理性就其本身而言它的性质是超验的,就其对于自然科学范导作用而言是先验的作用。理性虽然它不能直接当作知识用于经验中,但是可以在经验之外对经验进行范导作用,理性的这种作用是先验的,就像先验范畴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一样,但它却不是像知性一样能作为知识而被认识,理性只是起到调节性、范导性的作用。

理性理念在自然科学知识中的作用:

(1)辅助作用:引导自然科学达到最大的统一,但这种统一本身不是知识,但可以引导我们扩展知识。

(2)正当作用:超验的理念,是有关物质体本身的概念,但不是有关物质体本身的知识。理性作为物质体(自有之物)的理念,超出一切经验对象之外(经验对象之外的即物质体),所以称其为“超验的理念”即“超经验对象外的自在之物的概念”,所以理性作为先验的理念是有关物质体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本身不是知识(因为知识是知性范畴借助于时间图形作为中介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形成的),只是可以通过这个理性去思考物质体,如果把认识到的客观存在(现象界的)当作物质体(自在之物)本身的知识,那就是纯粹理性的“幻相”(schein,即“表面表现出来的样子”,有的翻译成“假相”)。“幻相”是虚假的伪知识,但是这种伪知识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上帝、灵魂等当作知识、客观的东西去追求它,后面会讲这些幻相不是出于认识的目的,而是出于道德的目的。

幻相:幻相不可避免但可以澄清。知道幻相本身不是知识,但需要明白它的原理,这正是它的范导作用,比如在道德和宗教方面。

幻相有三种:

(1)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

【谬误推理是反驳独断论,就是大陆唯理论派(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学派),大陆唯理论形而上学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灵魂的学说,称为理性心理学,而一般心理学是经验的,属于是自然科学,经验的心理学是研究“灵魂的现象”,作为自然科学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自然现象;而理性的心理学这种唯理论的学说,探讨“灵魂的本质”,通过推理来规定灵魂的本质,比如说“灵魂是实体”、“灵魂是单一性的”、“灵魂是不朽的”等命题。大陆唯理论派最基本的根据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我”作为实体,康德对于笛卡尔派“我思故我在”的推论,做了逻辑上的清理,他把它们称为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古代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实体认为是只能被其他东西描述,而不能描述其他的东西的,即实体是“绝对的主词”,理性派把这作为公认的大前提;小前提则是“我”这个概念只能作主词;所有的知识都是我的知识,所有我的心理都是我的心理,而我不属于任何别的东西,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属性、功能、性质等,所以结论“我是实体”,这是理性心理学的三段式推论。】

这个推论康德认为是谬误推理,认为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思”中的那个“我”作为逻辑上的主词那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我”是先验的我,他是一种“统觉”综合统一的活动(先验自我意识),这个活动的主体是逻辑上的主词,而非实体(是现象界的客观存在,而非自在之物的那个“我”);但笛卡尔“我思”的那个“我”是“我思”这个活动的承担者,他是经验之外的,即物质体,那么“我”作为主体本身也是个自在之物,所以是不可被认识的(超验的),它可以用来认识一切其他的东西,但你却不能认识它本身,如果你要用某种经验去认识“我”本身,那这个“我”就不是先验的主体的“我”,而是经验的客体的“我”,比如心理学研究的“我”就是经验上的“我”,是作为客体的,而这不是笛卡尔讲的“我思”的那个“我”,“我思”的那个“我”其实是先验逻辑中作为前提的“我”(是先验于实在性的那个“我”),而经验中的那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具有功能性的意义,不具有实体性的意义。

所以康德认为笛卡尔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是“我思”作为“逻辑的主词”,“我在”作为“实在的主体”,这两者之间有“先验的”和“经验的”区分。作为实在的实体“我在”是经验的,因为实体的概念是范畴,范畴只能运用于经验之上,所以“我在”作为实体来看只能是经验的;“我思”若把它只作为主词来看,只能是逻辑上的主词(subject),作为主体(subject)来看它则是认识论中的实体,康德认为笛卡尔正是混淆了subject的两重含义,而造成了概念混淆,而导致的谬误推论,三段论推论中造成的释名词的逻辑错误。“我思”作为主词来看是形式逻辑中的主词,本身不具有时间的图形,也不具有经验的内容;而“实体”是先验逻辑的主体,要求有时间的图形和经验的内容。所以“我思”不能作为纯粹理性的形式逻辑前提推理出有关一个有实体经验对象的知识,没有经验的内容,没有时间空间的内容,任何概念都不可能成为实在的对象。

康德认为尽管“理性心理学”的推理是错的,但他们所提出的那些命题并非无用,虽然作为认识来说是荒谬的,但你不把他们当作知识,把他们作为“幻相”,在另一方面却具有实实在在的作用,比如在道德、宗教、法律的领域。因为一旦要追究“我”的责任,必须要把“我”作为实体。

(2)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宇宙论也是理性派形而上学的重要内容,康德根据“范畴表”整理出来四种“二律背反”,通过宇宙的量、质、关系、模态方面加以考察。

q1: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没有开端和边界?(从宇宙的量考虑)

正:理性派:认为有,理性派的特点就是总体把握,因为要把握宇宙的知识,只有把它作为有限的对象加以考察。

反:经验派:认为没有,理性派指出的开端,最终都能在经验派中加以扩展,使其无穷无尽,以至于认为时空没有边界。经验派不求对整体加以考察,无需对知识设定边界。

q2:宇宙万物是由单纯的东西构成的?还是由复杂的东西构成的?(从宇宙的质考虑 )

正:理性派:万物由单纯的实体构成,莱布尼茨认为万物由单子所构成,这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宇宙。

反:经验派:认为“单纯”的东西不可能,坚持经验对象万物无限可分。

q3:这个世界上是否有自由?(从宇宙的关系考虑)

正:理性派:世界上除了有自然因果律以外,还应该有自由的原因(即理性派的“自由因”,充足理由律的证明即万事万物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能存在),最后推到的终点即自由。一切原因的原因即自由,人的自由意志。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事物的充足原因找出来是不可能的,否则事物的发生无法解释,因为充足理由律一直推下去是无穷无尽的,但事实上事情一旦发生,我们由这个事情一旦发生,通过理性认为它的发生已经有了充足的理由,包括所有的理由,所有的原因,所有原因的原因,那就是包括整个宇宙了,所有这些事物的原因的总和是没有原因产生的,即“自由”,因为只有“自由”是“没有原因的原因”。理性派认为“自由”是“上帝”,这个“自由”是“自由先验的理念”,用来把握所有的原因,但并不进入万物的经验的因果链条,因此这个先验的自由本身并不是知识。

反:经验派:经验派重视科学实证,认为如果设定有自由的原因,那么一切物理学的因果联系都被中断了,宇宙外是否有最高自由的原因,存而不论。经验派认为按照经验是没有先验的自由的,一切经验对象都是因果律,一切都是必然的,所有被认为“自由”的,在因果律中都是必然的。

q4:世界上是否有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从宇宙的模态考虑宇宙的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

正:理性派:世界上有个绝对必然的存在着的必然性。理性派一方面承认自由,另一方面又承认绝对的必然(绝对的自由,比如上帝的自由就是绝对必然的)。理性派认为的绝对必然性与自然界因果律的必然性不一样,因为自然界因果律的必然性是偶然的,虽然有自然的必然规律,但具体到自然界中每个经验对象,自然规律发生作用都是偶然的形式,这个规律有其必然性,但发生作用(前提)却是偶然的。

反:经验派:坚持经验的证据,宇宙没有绝对的必然性,所有认为必然的东西都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才是必然的,而这些条件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所有必然的东西都是以偶然为条件的。

【康德认为以上四个二律背反,都有根本的错误,都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理性派把“自在之物”当“现象”,经验派把“现象”当“自在之物”。理性派想探讨自在之物,但是却用现象界的法则去规定它,比如现象界中的时间、空间、因果必然性等这些范畴去规定自在之物,把自在之物当做了现象去认识;经验派中看到了现象,但把现象当做了自在之物,认为这就是事物本身,认为经验到的科学知识(现象)就是自在之物。这样的混淆,使他们都失去了共同的标准,即“经验的标准”,一旦涉及到自在之物,就超越了经验,若探讨超越经验之外的对象,就失去了经验作为标准。】

从科学知识的立场看,知识需要扩展、前进,那么反题是正确的,因为要把知识看作偶然性的基础上坚定起来的必然的自然规律,就需要不断的探讨偶然的经验世界。

(3)理性神学的“理想”Ideal(本体论的证明:说明以前形而上学是作为自然倾向是如何可能的?)

设想整个宇宙的理由,那就只能是“上帝”了,但康德认为宇宙论证明需要借助本体论的证明,依靠“偷换概念”,也就是宇宙的理由需要在概念里(认识中)。自然目的论(“TELO”)的证明(即自然神学的证明),是最古老的柏拉图时代的自然证明,即所谓万物都有合目的性,推出一定有“上帝”在安排这些自然规律,这种原始的拟人化的方式将宇宙看作合目的性的。所有这些证明都是依赖本体论的证明,即所有设想最终都是从概念中推出来的(即从经验材料中推出来的)。

这样的证明方式,康德认为是因为人类的自然倾向,也就是人的道德倾向,所以才将自然界看作合目的性的(“合乎道德的”),这是人出于道德的目的设想出来的“上帝”,这其中隐含着某种启发性,隐含着对上帝道德的证明。康德没有将上帝的存在看作知识,而是将上帝的存在看作道德上的假设,看作是人类的自然倾向。这就是“形而上学是作为自然倾向是如何可能的?”。

人一直不停的证明上帝的存在,其隐含着人本身具有道德的倾向。这是一种“实践的假设”,道德上的需要,将上帝的存在作为一种假设(悬设),悬在那里对人提出要求,虽然人在自然科学中通过知性无法证明上帝,但人需要一个上帝。虽然康德推翻了上帝的知识,但并没有完全否认上帝本身,上帝属于物质体的领域。当上帝作为道德上的假设,是无法从知识角度反驳的,只要把握住它并不是知识,通过理性超验的理念推理出的“自在之物”即上帝的存在,在道德和宗教方面可以满足人的自然倾向,我们悬置我们的知识,为信仰留下地盘。这样就过渡到了“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

四、积极的理性:探讨作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先验的方法论):

(1)纯粹理性的训练

(2)理性的法规

(1)纯粹理性的训练的四个层次:

a、防止“独断论”:对形而上学中提出命题的时候,防止独断,因为这些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有关自在之物的,不要以为所提出的命题就是对这种自在之物的知识。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陷入了独断论,唯有休谟的“怀疑论”跳出来了,但是没有建设性的“成就”,又陷入了怀疑。

、利用休谟的怀疑论:陷入“怀疑论”不要紧,把怀疑当作理性的一种练习,用怀疑论对抗独断论,这是纯粹理性“论争”的训练,比如二律背反,当独断论提出的命题,我们可以从怀疑论的角度,提出针锋相对的命题,若无法驳倒,则说明都具有片面性,是否混淆了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别等。这是怀疑论最大的作用:可以制约独断的狂妄。这种对理性的训练,正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作用,康德将人的理性提升到了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台阶。

c、提出“假设”的训练(Postulat包含“要求”的意思,即“有假设在那里要求你的意思”,也译作“悬设”):如何认定命题的价值就需要提出假设,作出假设的训练:将互相矛盾,陷入辨证论的命题不把它当作知识的命题,而把它当作悬设。比如在道德的领域,它不是知识,就需要有一种作悬设的能力,提出纯粹理性的悬设,以此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

d、证明的训练:在二律背反的证明之中,人往往只能通过反证法、归谬法对形而上学进行证明,未来的形而上学必须从正面加以证明,这种正面的证明并不是将它作为科学知识加以证明,而是要对你所提出的命题进行“先验的演绎”,即追究它的合法性的资格。这是未来形而上学所要关注的:说明理由、根据。

【以上这四个层次的训练,使纯粹理性趋于成熟:首先避免独断论,然后经过怀疑的训练,懂得提出悬设,最后对悬设要进行先验演绎的证明。这是未来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理性需要进行的训练。】

(2)理性的法规:

前面所讲的知性在认识论上有它的法规,先验逻辑的分析论就是知性的法规,是正面的积极意义上的法规,如“人为自然界立法”;而理性在认识论(科学知识)上没有它积极意义的法规,因为它不能作为知识而被认识,只有范导作用,理性只能帮助知性建立知性的法规。纯粹理性的法规只能在实践中建立,纯粹理性的实践应用方面有三个层次:

a、人的幸福:在实践中,人的实践理性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在这方面理性有其法规,但幸福本身作为后天的、感性的、经验的它没有法规,没有普遍的定律。幸福只有一个普遍的法规就是服从于道德律。

、道德律(道德的法规):道德的法规可以当作幸福的法规,有道德的人才配得幸福,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幸福。不论是幸福还是宗教,都需要道德作为基础,因此理性的法规是在道德的领域建立起来,而知性的法规是在认识(可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领域建立起来。道德的领域是纯粹理性法规,只考虑纯粹理性,而且比认识更加纯粹理性,知性的认识作为纯粹理性考察人先验的成分,但知性仍然需要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而理性在道德领域则属于超验的理念,完全摆脱了经验,考察的是物质体(自在之物:具体就是有关“人的自由”),我们不再是认识它,而是把它当作行动的法则,道德的法则是超验世界的法规,所以纯粹实践理性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彻底的理性,完全撇开了感性,只需要按照自由的法则去做(这就是道德的法则,即道德律)。

c、宗教的法规(道德与幸福一致):也是从道德的法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德福不一致是不符合纯粹理性的,所以需要设定“来世”和“上帝”,也就是必须要设定宗教,这是按照纯粹理性本身的法则,人必然要设定一个来世、上帝。德福一致也就是“至善”(也翻译成“圆善”)。

【这些法规对人类提出了三个问题,即康德全部哲学的三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对应着人的幸福、道德和宗教。人的幸福是属于知识的领域,但是从实践角度,人的知识是为了人的幸福。所以从实践的角度,将人的知识(“我能够知道什么?”)当作第一个层次,在这个认识论的层次上面,我们可以找到纯粹理性的法规;为了找到这个法规还必须上升到第二个法规“我应该做什么?”,即对于道德律(实践理性批判);最后“我可以希望什么?”,即对于宗教学,是关于上帝、来世的问题。】

所有这三个问题康德总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 “人的知识”、“人的道德”、“人的希望”都归结于人的问题,总和起来是属于人类学的,但这是先验的人类学,而非经验的人类学,即人先天的素质、能力需要解决的人的问题。

康德认为纯粹理性的法规体现为三大悬设:

(1)自由意志(是根本的):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假设、认定,有了自由意志的认定才会有道德。

(2)来世(灵魂不朽)

(3)上帝

【这三大悬设不但建立起了道德,还建立起了宗教,但这个宗教是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是一种上帝的诫命让你非相信不可。】

纯粹理性批判最后一部分已经向实践理性批判过渡了。实践理性批判即康德的道德哲学了。

推荐阅读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清欢。 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绵延不断,奔波不停,都是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得到幸福。 幸福是人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一

    05-01

  •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寒城,花总是迟的。漫山遍野的芳菲浪漫,是别人家的灿烂故事。我们的花开,总要等到春很深很深时才来。四月荼靡,方为春始。再等几天,花苞才会勉为其难的苏醒,惺忪的坐在

    04-14

  • 美文: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

    美文: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

    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在时光的长卷中,那些花儿如诗如画,如梦幻般绽放。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姿态,演绎着生命的绚烂与美丽。春天,是花的盛宴。桃花灼灼,

    04-1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