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是一本由[美]玛德莲·范·赫克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盲点》精选点评:
●废话太多
●好吧,我对别人宽容了许多,发现到巨多我自己的盲点,也开始体谅别人的了~~
●思考推理过程的每一步
●无关聪明,我们总是喜欢自以为是,喜欢一时冲动,若学会自我反思,多从他人角度思考,想不通走不通的时候跳出自己,从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也许会少不该有的烦恼了
●一言以蔽之,不要狭隘,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要想当然的我执自以为正确;问题不止一面,试着从多角度解读,视野开阔些。
●159
●仍然是批判性思维,无新意
●盲点小到一生无法发现,大到足以影响一生
●很好,讲了几大人类思维的盲点,同时给了相应的方法用以改善。
●不同视角看问题
《盲点》读后感(一):人性的弱点——自以为是
作者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会有局限性,但有时人们对这种局限性却没有意识,这就造成了人性普遍存在的弱点——自以为是——用作者的话说是“盲点”!这种情况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信念上,最典型的体现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这也造成人际沟通的冲突。
这个问题从哲学上来说,人们总是自己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们的认知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实践范围,就像在没有环球航行之前,人们很难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但人也有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同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扩展自己的范围,这才是解决自以为是的根本之道。
与其说这是本心理著作,不如说是修身读物,不管你是否认同作者的技巧,或者她的技巧是否简单可行,最终的目的很明显——我们要避免自以为是,让自己拥有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宽广的心胸!
此书比较适合阅读,不会让你觉得阅读是一件辛苦的事,除了排版之外,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案例的选择不会让你觉得拖沓和深奥。
《盲点》读后感(二):没站起来,就别想跑
好多人和我说《不抱怨的世界》好看,我翻了,我日了,什么狗屁东西啊,美国人写的东西,不太适合咱们的国情,不抱怨,我能不抱怨吗?如果这是美国,我就不抱怨了。
话说回来,又有盆友给我《盲点》看,没怎么当回事,因为还是美国的,想让老子安静下来熟悉他们的思路,很难,俺是国粹派。
然后,我犯傻了,我就因为国粹派那仨字,我好多东西就看不到了,你们明白说什么吧,因为我自己完全没看到自己都瞎在哪里了。盲点咱们都懂得,就是看不到的地方,其实,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地方真的很多,这本书做了很到位的说明。
再说说这位作者,一个老师,但是说话像大妈,也许翻译是大妈,很通俗,很生活,你懂的,就是装满狗屎的脑子也能读个大概出来,额~~我也读懂了。。。
别人说我是书托,那我就大大方方说,我真是托,但是托亦有道,不能什么都托,脱衣服我就不会轻易干,这有损咱光辉伟岸的形象,然后,再说点什么呢?这本书,挺好,值得买回去好好看看,也告诉别人,别因为自己看不到没领会到就误了大事,得不偿失啊!
《盲点》读后感(三):我的一生都在向那些从来都不会怀疑我的人证明自己
我有一个女朋友,非常搞笑,我给她看《盲点》这本书,是期望她注意到我折过的某一页,那里写着“我的一生都在向那些从来都不会怀疑我的人证明自己”,我觉得就是在说她,但很可惜她没看到。
要是她多想一想,就会意识到她一直在向对她百分百信任的人挑衅,总是张牙舞爪怒气冲冲,总是证明自己有多好多靠谱,但是关键是,她证明来给谁看啊?
怀疑她的人她置之不理,相信她的人她反而一直针对着,就像《盲点》里提到的,“如果我多想一想……”
现在我才意识到:
我真应该多待一天,这样就不会遭遇暴风雪带来的交通堵塞。
在极力跟他们交涉日程之前,我应该消除参加会议的不满情绪。
其实产业发生变化的迹象早就显现出来了,可是我却一直没有在意。
如果我能把两个工艺流程联合起来,他们一定会干得更漂亮。
我的一生都在向那些从来都不会怀疑我的人证明自己。
我那个女朋友经常会说:“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现在才意识到当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时机,但是却没有花一点时间来考虑。如果她多想一想,何必整天在我们面前念叨她工作多么不如意心情多么差她付出那么多却得到那么少,因为我们都是站在她这一侧认同她心疼她的人啊!虽然是很好的朋友,但遇到这样倒苦水倒垃圾的时刻,总是不由自主地逃避,而真正要看她过得好不好的人,她却一直忽略~~~~
其实我也经常花很多时间做很多不对接的事,《盲点》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真正开始反省一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其实笨人都比较踏实,而所谓聪明人,耍小聪明居多。大智若愚的人在哪儿都是金子,那种沉默、沉静的思考、沉下心来分析的态度,真的很难得。现代人还有多少愿意慢活?还是喊着慢活标榜品味但连思考都慢不下来?多少人嘴比脑子快?破口而出却说错话,最后也做错事。
谁也不承认自己笨,但谁也不想再做一些无用功浪费生命了。
《盲点》读后感(四):本书告诉我们做事聪明和智商高是两码事
如本书题目所言,自认为聪明的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盲点,都会做一些蠢事儿,例如我会给别人发错文件,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就懒了检查的一步;今天我还退掉了一张国庆的火车票,只是因为过分自信能刷到新的时间更好的火车票,结果是在网上刷了2个半小时刷到了一张并没有那么好的火车票。如上所述,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下愚蠢的错误,而这本书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本书第一章简略叙述了下人为什么会犯傻,后面每章分别讲一个常见的盲点。说到人为什么会犯傻,最近我正在读另外一本名叫《思考快与慢》的书,结合这本书,人真的是有两个思考系统,一个直接,像似条件反射,一个深刻,但是很懒惰。而我们大多数人在思考时是靠第一个系统,他会自动过滤掉我们接受的一些信息,而且会以最快速度给出答案,像是贪婪算法,通过这个系统你能获得局部优解,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这里就不将10个盲点一一缀述,简单写下我学到的东西:
要想做出最恰当的决策,我们通常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有,将发生事情的条件列出,条件可能很复杂,尝试归类条件,哪些是值得怀疑的?在信息的获取中,避免出现情感导致的过滤,例如我不太支持观点A,那么我们很多时候会自动过略对A有利的信息;学会看清楚自己,从事件和他人那里得到反馈,有时候竞争者或者对手那里你能看到更多的反馈,因为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攻击你的弱点;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以己推人;在吸取别人意见或讨论时,不乱贴标签(及乱归类),要避免人格攻击,即对事儿不对人;必需在有充分的论据情况下才能做出结论,不要仓促下结论;不要将问题想当然地简单化;考虑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系统而全面地思考问题,避免从很狭窄的点上去想问题,而应该联合整体。
这本书总体还是不错,至少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做事做得聪明,思考是根本。
《盲点》读后感(五):照亮你的隐形盲区
我们每个人在洞见自己时,总有局限和盲点。
乐嘉这句话,点明了一个从专业心理学角度得出的结果——认识自己几乎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这不仅是心理学问题,更是一个几乎难倒所有人的哲学命题。上升到哲学高度有点夸张,但从平常生活中聊聊还是可以的。这本美国常青藤高校图书馆借阅排名第一的书,读起来会怎么样呢?如果你想看到各种艰涩心理学专业术语以标榜自己多么渊博那还是合上书本去看弗洛伊德吧。玛德莲•赫克是一个执业心理医师,同时也是一名教师,教师的循循善诱在她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序言开始,到结语,十一章用了十一个生活化的事例串联起来。
说白了这就是一本低级错误规避指南,读到一半的时候想起去年一件事。我妹毕业,我和她一起旅游。在车站我和她闲聊,说到某个学者,老妹表示“不知道”,我表示嗤之以鼻“不是吧你刚考完高考,你这都不知道吗?你好白痴啊!”很显然的,老妹生气:“我不知道而已,我为什么是白痴?”
你这都不知道,你白痴啊!
我不知道而已,我为什么是白痴?
这两句话,是大部分人自然而然的思维逻辑。但细细想来,后一种是对的。第一种,存在一种思维的盲区,“不懂”就是一种愚蠢吗?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把“不懂”等同于“愚蠢”,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会这样考量。比如学校里经常听到的“你连这都不懂你好笨”。愚蠢这个东西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愚笨、不聪明”,但不聪明和不懂是两个概念。现在想来,老妹是很精的,她不知道而已,她为什么是白痴?她当然不是,在这思维的较量上她甚至表现得比我更聪明,更能分析。而我只是听从了最简单也最直接当然也最容易犯错的直觉。
嘴比脑子快,说话没有经过大脑,当然我和老妹的争辩影响很小,要是当初为了逞一时口舌而得罪了客户、老板、上司、男朋友~~结果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在我自己的愚蠢经历中,无知占据了一部分,但是盲点也占据了一部分。其实,人们的盲点并不在于他们不知道某个东西,而在于他们不清楚自己不知道那些东西。相当可怕。甚至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会存在盲点。某种社会制度排斥另一种社会制度,某种体制排斥另一种体制,但未必被排斥的就是差的。很多时候人们无法总结出一种趋于完美的结论加以实施,只能是综合各项东西的优点。断然、快速、盲目地下结论,总是会陷入隐形盲区。
从思维方法上减少自己的盲区,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