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发布者:九连山老人 2021-11-13 02:23 来自: 文章吧

《假面的告白》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一):《假面的告白》(假面自白) by三岛由纪夫 ✓

“或许我无法阻挡我的心走向死亡、黑夜、流淌的鲜血。”

假面的告白9.1[日] 三岛由纪夫 / 2020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本是自传体小说,但更像是三岛本人的自传。戴上“假面”剖析自己的内心,是虚构的小说也是真实的自我,在虚实真假中向读者倾诉,这种感觉还挺微妙的。

小说讲述了身为性倒错者的“我”的内心的迷茫与挣扎。“我”经历了两段恋爱:

第一段恋爱是从幼年时就发现自己对强健男子的肉体的向往,而对同班同学近江产生迷恋,“我”对自己孱弱的身体感到自卑,同时又对近江的健美心生嫉妒,这种嫉妒甚至超越了“我”对近江的爱;第二段恋爱是与同学的妹妹园子,“我”因为渴望“正常”的恋爱而尝试与园子交往,但无论怎么努力,“我”都对无法对女人产生情欲,只得放弃与园子结婚。而在战后“我”与已为人妻的园子重逢,“我”对园子萌生的这种没有情欲的爱因背德而让“我”迷醉,仿佛自己真的“爱”上了园子,但最终“我”又轻易地被男人的肉体勾起了情欲。

如果说《禁色》是讲“少年美学”,那《假面的告白》就是讲三岛的“死亡美学”。在这本书中他不断强调自己对暴烈的死亡的向往,也难怪三岛选择用切腹自尽的极端方式自杀。

(三岛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引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对于美的论述,哈哈哈好亲切我刚看完)

在这本书里,“我”为了迎合他人而戴上假面,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在违心地表演,就像在文中说的:

“于是我不得不违心地表演。别人眼中认为我在表演的,实际上是我想归回的真正的我;而别人以为自然状态的我,才是我表演出来的。从这时起,我开始模糊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一玄机。”

“而且,在这里,不言不语中我被要求是个男孩子,开始了不称心如意的表演。从这时起,我开始朦朦胧胧地理解反映在人们眼里的我的表演,对我来说是一种要求回归本质的表现,只有在人眼里反映自然的我,才是我的表演的机械论。”

或许,对于三岛本人来说,能在自己的作品里反过来审视自己也是一种勇气。

三岛的很多比喻都用得太精准了,截了几段私以为妙极的比喻:(哎可能这么直接看看不出来但在原文的情境之下就很绝!!)

“……但是,我实在不愿意这么想。我宁愿感觉自己是个被死亡抛弃的人。我宁愿像外科医生做内脏手术一样,集中微妙的神经,客客气气地凝视着想要死的人被死亡拒绝的奇妙痛苦。我甚至觉得,这颗心快乐得简直达到了邪恶的程度。”

“说来也怪,忽然间,分别对于我成了一种欢愉,就像捉迷藏时鬼一开始数数大家都各自跑向自己的藏身处的瞬间欢愉一样。”

“然而,我的内省却有着难揣测的结构,就像手捏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然后粘上两角而形成的圆圈一样,以为是正面却是反面,以为是反面却是正面。”

想起之前看《禁色》也是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比如:

“对这种背叛自己的行为.他却感到了欣喜;就像一个被可恨的主人差遗的卖苗人,经常去自己喜欢的客人那里,将所有的苗都贱卖出去时所感到的那种欣喜。”

“恭子很开朗,就像一个投盐湖自杀的人,不知不觉又让湖水浮起来得了救一样;不论她怎么做,就是无法落到自己感情的谷底,她甚至为此感到焦躁。”

“悠一灰暗的眼里洋溢着稍有倦意的热情。眼睛任何时候都忘不了天生的灰暗,瞧着它,仿佛听到暗渠里像箭一样湍急的水声。”

————————

啊…难以想象这是三岛24岁时发表的作品,人家在这之前还写了很多短篇…真的被他的才华征服,想到我自己明年就24岁了怎么觉得现在还是干啥啥不行呜呜呜…哎!还是要多读书啊…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二):同性恋则爱和疏离,异性恋则爱和悔恨,哀愁是青春的主题

三岛由纪夫的书,我先读的《金阁寺》。《金阁寺》满是一个“神经病”的心理絮语,三岛借主人公之口阐发自己的美学思想,但语言上并不漂亮。

所以读《假面的告白》,起初并未报太大期待,以为不过还是老调重弹。没想到读完十分意外。先读《金阁寺》,容易高估三岛的思想,而低估三岛驾驭语言上的才华。

《假面的告白》,前半截讲同性恋,后半截讲异性恋,前半截像《金阁寺》,绵密幽暗,后半截清新不沾牙,像嚼不会变淡的口香糖,让我想起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前半截涩,后半截清,但故事和人物心理,又有它自己的曲折。

一个同性恋,要谈一段异性恋,能不曲折吗。这个题材也好。

至于三岛的毁灭美学,这本书没大讲特讲,这是他步入日本文坛的成名作,作家的作品越靠后,越陷在观念里出不来了。

写这本书的时候,他还年轻,没到非要把思想说道说道的年龄。但正因如此,给我们贡献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轻盈又哀愁。

一、假面

假面的告白。一个同性恋者向自己无法爱的女人告白,他始终带着一层假面。他渴望正常,但又分明感到自己和正常之间的隔阂。

为了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他编织了大量的语言茧壳,做了大量心理暗示。在朋友面前,则装模作样地大谈女人。假面带久了,可以让他暂时忘记自己内心真正的冲动,误以为能从此和一个姑娘相恋相依。可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了,他勾引了一位少女,吻她的时候却怎么都硬不起来。

这个“假面”可以理解成小说里主人公的假面。

也可以理解成三岛的假面,这是一本半自传小说,某些情节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但不宜尽信,作家写的私经验必然要经过大量加工的。而且这种把作家人生和文本相比附的做法,没太大意义。但为叙述方便,我依然将主人公叫做“三岛”,但这个三岛,只是小说里的“三岛”。

二、同性恋和异性恋

三岛从童年写起。童年故事,讲了两个前提,实际是在开头便暗示了文章的两条线,“第一个是清厕夫、奥尔良少女和士兵的汗味儿;第二个是松旭斋天胜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

这成为三岛人生主题的隐喻——同性恋和异性恋。

两条线各有一个显题和隐题。

三、同性恋主题的显隐:爱和疏离

清厕夫走向三岛,他结实有力的下半身包裹在紧身裤中,三岛对这一形象如痴如醉。他还喜欢满身汗味的士兵,喜欢雄壮威武的骑士。男人吸引着他,激发了他内心里的某团火,尽管那时,他还年幼,男性形象不能直接引起他的性快感。

三岛喜欢男人,更喜欢毁灭中的男人。他从小偏爱毁灭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一定要是年轻男人。结实的身体在最美的年华走向悲壮的终局,最能激荡三岛的心。正因这种癖好,他的第一次射精献给了圣塞巴斯蒂安的画像。圣塞巴斯蒂安是年轻的罗马基督徒,却被异教的皇帝赐死。画像中,青年双手被绑住,吊过头顶,白皙的身体裸露在外,只在隐私处挂着一团松散的白巾,箭头深入腹部。1966年,三岛模仿那张画像拍了一张照片。

同性恋是他心心灵的显题。这个显题伴随着他的长大逐渐加强,寻觅着爱的对象。高中时候,他有了自己的初恋,一个桀骜不驯的捣蛋鬼。

恋爱是悄悄地进行的,暗恋折磨着三岛的心。不能说,不被理解和因此产生的疏离感是这个显题投下的阴影。

或许是天性,或许是控制欲过强的奶奶让三岛幼年生活过于隔绝,或许是他本能地感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总之,很小的时候,三岛便感到一种“悲剧性”。他望着清厕夫、彩电车司机、地铁售票员,也能从他们身上嗅到这种“悲剧性”,那正是他对个人命运的感受移情到别人身上。事实上,感到孤独的,只有他自己。

同性恋恋情的开展,是秘而不宣的。这种疏离越来越厉害,隐题的强度是伴随着显题的强度增长的,他们一起撞击着这个年轻人的人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道道隐秘的刻痕。

四、异性恋主题的显隐:爱和悔恨

幼年时,三岛会把自己伪装成危险、狂乱的女人的样子。成年后,他则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异性恋。这种假面活动,同样危险、狂乱、浸泡着罪恶。

三岛喜欢危险气味,大概是因为它们是通向毁灭的暗门。这种气味附着在埃及艳后和女魔术师松旭斋天胜的形象里,吸引过小时候的三岛。他穿着女人的衣服模仿她们。

但在心灵的最深处,他并不认同女人的形象。他更想成为一个男子汉。

三岛希望融入“正常”,弥合疏离。在朋友家初遇,他便被少女园子吸引。他希望自己能爱上园子。这个带着假面的同性恋者,不正是女扮男装的小孩的镜像吗?他们都是角色错位的人。

同性恋的异性恋是三岛后半截故事的显题。

而隐题同样能在童年故事里找到。

有一天,三岛玩松旭斋天胜的cosplay,兴冲冲地跑到家长面前。她们静默无言,所有人都感到尴尬。三岛感到“先于罪恶的悔恨”。罪恶就是扮演一个和自己本能相悖的角色。悔恨便是对扮演行为的悔恨。

这种罪感一直延续到和园子的恋情中。

一次电车旅行中,三岛和园子一家出发看望她参战的哥哥,正是在这次旅行中,他勾引到了园子。行动还未付诸实践,仅仅是在出发的车站上,他便早早感到“悔恨可以先于罪恶”。他明明不爱她,却已经要勾引她了。罪感一直折磨他。

园子爱他,但他无法回应园子的爱。每一次和园子的接触,三岛都能感到孤独和难堪,正像当年的cosplay,祖母和母亲用爱和怜悯的眼神看着他。“爱的目光下,孤独是如此的难堪”。

最终,他逃开了这段爱。园子另嫁。

五、正反合

三岛完全失败了。两个显题都走向了他们的阴影。

渴望炽热的同性恋,却又感到与社会的强烈疏离。渴望正常的异性恋,却又无时无刻不被罪感和虚伪折磨。三岛的爱情故事,蒙着一层轻轻的哀愁。虽然奇异,但又有普遍性,像极了很多人的年少时光:说不出,得不到,无结局。

这本书真好啊,给我们看了一个不一样的三岛。真他娘的好书。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三):《假面的告白》编辑手记

第一次知道《假面的告白》,还是初中听到蔡依林的那首同名歌曲。

豆蔻年华,脑袋里记住的只有“我不要爱,我不要爱”这句歌词。对“告白”一词的理解还仅仅局限在向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个层面。假面是谁呢?为什么告白的主体是假面呢?或者假面单纯只是修饰呢?这些都是我曾有过的疑问。

十几年后,当在日本文学史中读到三岛由纪夫在1949年凭借《假面的告白》正式步入职业作家生涯时,我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有幸参与这本一经问世便震惊日本文坛的作品。

《假面的告白》,粗看日文就知道它的翻译难度。当主编提出想让我寻找合适译者时,刚刚入职的我内心还是很激动的。毕竟这是我非常乐于做的事。那是九月下旬的一天。

提及北京的秋天,多数人的印象是郁达夫那篇《故都的秋》,不过那天傍晚倒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冷冷的。下班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把原书送到了译者老师的手上。一边期待着老师的译稿,一边像是完成一件很重大的工程般开心地坐上了回程的地铁。

老师很守时,在我们约定的日子提交了试译。读完,我们便很确定《假面的告白》的新版译文一定会很理想。为名篇找到合适的译者,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吗?真正敲定译者的那天是2018年9月30号。

2019年5月6号,我收到了老师的全文译稿。《假面的告白》是由两位默契十足的老师合作翻译的,她们既是同窗,也是好友,在翻译领域又有一致的追求,且都是十分珍惜自己羽毛的人。对待这样一部名作,两位老师自然十分谨慎,单看老师在临近截稿日期时发来的计划就知道了。

“一校是互相校,二校是找不会日语的读者校稿,三校是二人一起通读。”后来,老师发消息,说她们又修改了校稿计划,“二校稿子拿到后,又各自通读,变成校对后交换,由原译者再看后定稿。”

这样一来,译稿就变成了三校、四校后定稿。我想,译者自己四校之后再提交应该是很少见的。通读全稿,老师们的用心和谨慎也的确真真切切地传递给了我。三岛由纪夫那惊人的词汇量,被准确描摹的情绪也实实在在地印在了心里。这份译稿不论在对中文十分敏感的同事还是三岛的铁杆粉丝看来,都是上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环节就可放松,相反,更会要求我们谨慎、谨慎再谨慎。然而,我想自己的日语和中文万万不敢在老师面前造次。

原文是怎样的?老师的译文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成了我经常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对照着原文和已有的译本,逐字逐句地阅读、修改,遇到自己拿不准的便会叨扰老师。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回忆想和大家分享。一是有关第三章结尾的修改。

新潮社文库本《假面的告白》我拿过手抄件,来不及浏览就了解了事实。我不是指日本战败的事实,而是对我来说,只是对我一个人来说的事实——可怕的日子即将开始。有一个东西,仅仅听到它的名字都会让我浑身颤抖,我一直欺骗自己它绝不会来。那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而事实是,明天它就要不由分说地开始了。

编辑过程中,我们有两个疑问:一是是否要把“事实是”改为“事实上”,有小伙伴提出这样中文更为流畅;二是是否在在“不由分说”前加“我身上”,因为原文中有“私の上にも”。

“日语用长长的定语句和相同的名词来突出‘事实’两字,中文想突出力量,必须尽量短。显然,‘事实是’更有力量。”

“从内容看,只是讲战时那种随时有毁灭可能的环境不在了,并不是暗示我自身有什么变化。”

于是,我们放下了担心,尊重老师的想法,呈现为现在的模样。

另一个则有关小说中的引文。

《假面的告白》援引了斯蒂芬·茨威格《与魔鬼作斗争》里的话:

据茨威格的定义,“所谓恶魔性,是一种人人生而有之的不安定,它存在于每个人内部,驱使人冲出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无限”,又“仿佛大自然将其过去的混沌中某种不可剔除的不安定的部分保留在了我们的灵魂中”,而这不安定的部分带着紧迫感,“试图返回那个超越人类、超越感官的本原之乡”。当意识对此只具有解说的功效时,人当然也就不需要它了。

由于手边没有茨威格这本书,当问及这段话是否为原文引用时,老师的回复让我十分感动。

“关于那段茨威格的文字,我们讨论了很多次,也的确看过两个版本的翻译,不过无法完全引用。我们认为那段话是理解全本的关键。”

斯蒂芬·茨威格《与魔鬼作斗争》

距离交稿已半年有余,老师们还一直在琢磨茨威格的这段文字,且在我提问的那天,老师刚好又找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翻译。用心地在文档中做了标记,供我参考。看到图的瞬间,我的心思已不在这引文了,只剩下感动,为老师对译文、对细节的执着而感动。

斯蒂芬·茨威格《与魔鬼作斗争》

我不禁想起那些曾为读者翻译了整个世界的大家——杨绛、丰子恺、傅雷、朱生豪……也不禁思考翻译到底是什么——

翻译是一种学习,一种同作者的交流。作者想说的是什么,他写的我真的读懂了么?如果没有,那就必须要老老实实地找到对应资料品读、体会,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翻译可不只是把内容从一个语种转为另一种语种,某种程度更是一种再创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的驾驭一定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美感的追求一定是优秀译者对自己的要求。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假面的告白》的翻译过程,也是它的改稿过程,更是老师和同事给予我的深切体会。

现在的我对“告白”的理解也绝不同于13岁了。三岛的告白是彻底的,这场彻底的fake confession一定也会打动你。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四):三岛由纪夫:不管束自己,我会不小心诚实起来的

1959年,日本上映了一部名为《风野郎》的电影,导演增村保造是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主将,作品素以大胆前卫而闻名,在当时有着相当一批坚定的拥趸——不过,对于更多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却不是导演,而是它的男主角:三岛由纪夫。

在《风野郎》中,三岛饰演了一名深陷风波、意欲开启新生活而不能的黑道人物朝比奈武夫,片子的剧情如今看来已经意思不大,但三岛的出演却很值得玩味,这位一直以来追求刚健凶猛之气质的文豪,似乎用他的第一次银幕演出告诉了世人,他确实是那么一位名副其实的铮铮铁汉。

《风野郎》中的三岛由纪夫

问题在于,三岛在银屏上所饰演的硬汉形象,真的就是他的本色吗?还是说,就如“演员”这一词所暗示的,那只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盛装表演?

彼时的三岛,刚刚三十五岁,却已经是全日本赫赫有名的文坛大家。而这时,距离他发表那部震惊世人的《假面的告白》,整好隔了十年。

新经典版《假面的告白》

对于那些一直关注三岛的读者而言,他在《风野郎》中的登台亮相显然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不仅是因为多数人从未想过作家竟然还能演戏,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就在十年前,三岛崭露头角时,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一介文弱书生。

不过,这些读者恐怕很快便就能反应过来:无论是作家到演员,还是从书生到硬汉,对于三岛而言,无疑都是太过合理的转变——毕竟,所有的这一切,早在十年之前,就在《假面的告白》一作中被三岛明明白白地预告过了。

学生时期的三岛

与其他三岛的小说不一样的是,《假面的告白》有着极其浓重的“自传”色彩。而即使放眼世界文坛,这部作品中自我剖析的用力之深、泣血之多也实属罕见。

在《假面的告白》中,三岛真正是毫无保留地暴露了他人生的正反两面,也正因如此,但凡读过这本书的人,恐怕都会牢牢地记住这正反两面间的强烈的冲突,也都会记得那个永远十六岁的少年。

那是怎样的一种冲突呢?这位少年于书中这样说道:

人生就像是舞台,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但像我这样,从少年期即将结束时就一直被这种想法所桎梏的人恐怕为数不多。虽然我已经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毕竟人生经验尚浅,想法朴素,尽管我内心的某个角落怀疑一般人的人生不应该是以我这种方式出发,但还是有七分相信,其他人也都是这样开始自己的人生。我乐观地相信,只要想办法完成表演,一切就会落幕。(孙容成 / 戴焕 译)

对于三岛由纪夫而言,莎士比亚那句“世界一舞台,凡人皆俳优”已经不再是某种隐喻,而是一种深入骨髓、伴随他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自我意识。

他异常清楚,又或者说彻底迷失地作出了某种自我预言:我必须要戴上假面,我只有戴上假面,才能在那令人颤抖的“日常生活”中活下去。

三岛的“写真”

这部从睁眼时的记忆开始记录的作品,的确显示了三岛由纪夫在读者面前有多么诚恳。它缓慢、清楚而极具分量地告诉着它的读者,写作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撕扯,它如何将作者与读者近乎强暴地联结在一起,然后一点点地传递着血液。

因此,也就很少有一部小说,能像《假面的告白》那样让读者直达一个人灵魂的深处。

当人们读到那小说中的少年穿着母亲的衣物欢欣雀跃,或者望着圣塞巴斯蒂安的裸体像意乱神迷,又或者是因胆怯懦弱而忏悔不安,除了因其情感的力度之大而惶恐,可能再没有其他心情能更贴切地形容读者当时的触动。

三岛演绎的圣塞巴斯蒂安

三岛由纪夫就是这样明明白白地讲述了那位少年,或者说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小说中说:“我对导演尽了绝对的忠诚。”而在小说外,他则称:“《假面的告白》是一封遗书,我想把它留给自己迄今所住的那片死亡领域。写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反向的自杀。”

惯于戴着假面的三岛,自然与成为作家一样适合成为演员,台上如此,台下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可能就连三岛本人,也逐渐无法分清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无怪乎三岛称《假面的告白》是一封遗书,因为当表演不再具有任何迷惑性,当人们都知道表演是表演,演员和角色只能一齐死去。

“渴望死亡”的三岛

三岛由纪夫的银幕演出并未中止于《风野郎》。在此之后,他又先后演出了《忧国》《黑蜥蜴》《人斩》《三岛由纪夫》四部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他似乎一次比一次更沉迷于展现自我,又一次比一次更热衷于隐匿到假面之中。

可无论如何,他昔日的坦诚永远留了下来。

就在那部永恒的《假面的告白》中,永恒地存在着一位永远十六岁的少年。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五):“征服内心恶魔”的实验:再读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 ——北京十月文艺新经典新译本书评

此次新译本,孙容成、戴焕两位老师在高水平的日语翻译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切磋、讨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三岛由纪夫华丽又充满暧昧性的文字,让这部不论在日本还是世界文坛都颇有影响力的小说重新展现在国内读者面前,对于国内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属荣幸。

当我满怀期待,拿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系列出版的三岛《假面的告白》新译本时,我留意到书籍的封面——一个淡蓝色的、虚无缥缈的人形里,出现一片幻影式的森林,另一个人在其中寂寞游走……这一细心的封面,恰好符合了本书的主题:对“面具”之下的自我丛林的一次解剖式的深度探索,用三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要征服内心恶魔似的小说。”[1]第一次读这本小说,还是六年前一个潮湿多雨的夏日。六年之后,重读此书,经历了时间、空间与心灵的巨大变迁,内心早已是百感交集。此次新译本,孙容成、戴焕两位老师在高水平的日语翻译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切磋、讨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三岛由纪夫华丽又充满暧昧性的文字,让这部不论在日本还是世界文坛都颇有影响力的小说重新展现在国内读者面前,对于国内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属荣幸。

《假面的告白》是三岛由纪夫第一部发表的小说,也是奠定其一生文学创作基调的关键作品。从既有的史料来看,我们可以确定三岛开始创作这本小说的日期。1948年夏天,23岁的三岛辞去了在日本大藏省的职务,10月份,他接到河出书房的约稿,邀请他创作一部新的小说。正是这个邀约,使得三岛开始构思这部作品。当时三岛的心情非常兴奋,他说:“对我来说,这邀约正是扬帆顺风,适逢其时啊!”[2]从1948年11月2日三岛由纪夫寄给川端康成的附邮信函当中,我们已经能窥见三岛对《假面的告白》这部小说的构想:“这次想写的小说,暂定名为《假面的告白》,这是我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打算以波德莱尔‘既当死刑囚,又当死刑执行人’的双重决心,来进行自我解剖。……倘若有人说这部作品很美,那么这个人便是我最深刻的理解者。”[3]11月25日,三岛在夜里开始创作这部小说[4],到1949年4月27日,小说杀青,整个创作过程历时半年。从三岛后来的散文回忆来看,他创作这部小说时花费了相当大的心力:“我写这部小说之时,很有干劲和颇费周章,序文共写了18种,最长9张,短则1张,几经思量,最后决定不附序文。”[5]如今,我们已经不知道三岛在18种不同的序文里到底写了什么[6],但小说本身已经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遗产——文字意义的丰富性超乎寻常。当然,这也为后来读者提供了不同角度进行阐释的可能性。这部小说完成后,获得了日本文学界强烈的反响,“评论界对此击节称赞,将其誉为天才之作,正是这本书奠定了日后为世人所知的三岛由纪夫。”[7]那么,这部小说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它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作品和作家本人之间又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本文所要聚焦的核心问题。

一、表演与自我:三岛童年期与青春期的自我剖析

若要深度把握本书的主旨,我认为有两个核心的关键词,即“表演”与“自我”,二者之间形成了富有张力的辩证关系。三岛在小说中这样写道:“别人眼中认为我在表演的,实际上是我想归回的真正的我;而别人以为自然状态的我,才是我表演出来的。”[8]于是,“假面”(带着面具表演)可能是三岛所要回归的“自我”,“假面”词语的暧昧性背后,三岛有意识地模糊了真与假的界限。可以说,假面、表演、面具,从来都不止是虚构的、虚假的,在面具的前台与后台,有大量值得反复玩味的信息。乔治·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曾经写道:“面具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是极妙的感情回声,同时又是忠实可信的、谨慎的和至关重要的。与空气接触的有机物必须获得一层表皮,表皮并非心脏,这一点并不是对表皮的否定。然而,有些哲学家仿佛对不表示事物的形象、不表示感情的词语特别愤怒。词与形象均如外壳,与它们所覆盖的实体一样,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不过更适于视觉、更易于观察罢了。”[9]在桑塔耶那这里,面具成为一种忠实可靠的媒介,透过面具,我们言说自我。戈夫曼的表演理论也指出,“个体的表达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的表达(gives)和流露(gives off)出来的表达”,“个体‘真实的’或‘真正的’态度、信念、情感,也许只有间接地通过他的坦诚,或几乎是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行为才能弄清。” [10]戈夫曼的表演理论,对我们理解三岛的这部作品有帮助,因为三岛恰恰是超越了“表达”的维度而走进了“流露”,透过他的坦诚、写作中大量无意识的流露,我们得以看见三岛“真实”的信念与情感。

在小说中,三岛就像一个冷静的医师,将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当作解剖材料,十分冷静客观地对这些材料一一整理、解析。在童年时代,有三件事情对他影响深远:一是年幼时看见清厕夫的藏蓝色紧腿裤,那是他最早的“性倒错”的记忆;二是五岁时看见骑着白马、举着宝剑的贞德,他开始对英雄之壮美死亡产生向往;三是练兵军队的汗味,“让我躁动,让我憧憬,让我臣服”[11],这一强烈嗅觉建立起的回忆让人联想到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到的“玛德莱娜的小饼干”,成为作者“官能欲求的对象”。成长于祖母、女佣、护士包围的女性环境中,加之他从小患有“自体中毒症”,使得他从小就形成了极其敏感多疑的性格,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一种“悲剧性的生活”,对人生也充满了预定论和宿命论的预设,他说,“我一生中不安的总数如同菜单一般,在我还不能完全读懂它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12]作者相信童年经历存在着一种“限定”,未来的人生轨迹也可以从这段经历从看出端倪,那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更是将伴随作者一生。

进入青春期后,作者很快迎来了他所期望的“恋情”,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也是贯穿整本书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近江和园子。和近江的恋情发生在作者中学二年级的冬天,最初近江对作者的吸引显然是性欲层面的,不论是那个带着肉感的皮手套、显现肌肉轮廓的藏青色制服、还是近江那超过常人的成熟的第二性征,都对作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作者概括为是一种“野蛮灵魂的外衣”、“完美生命的定义”、“青春、生命和卓越的赞叹”。可是,有趣的是,这段作者的单恋却因作者对于其“强烈气势的肉体”的嫉妒而终结了。“这嫉妒强烈到我宁愿放弃对近江的爱。”[13]这种嫉妒,还包括了自恨与自恋的矛盾纠葛,作者认为他“绝不可能像近江”,因为这种不对等性,使他放弃了对近江的追求,转而期待将自我的肉体也打造成如近江一般强大,他者形象终究还是融入了自我图像的建构当中:“想成为近江这一愿望,实际上是我对近江的爱。”[14]而也是在这一时期,作者的“性倒错”也愈演愈烈,朝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中箭的塞巴斯蒂安殉教图、显克微支笔下流血牺牲的罗马奴隶,全都成为作者性幻想的对象和性快感的来源,这种异于常人的性欲,使得作者颇为苦恼和孤独。对于作者而言,近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他者,他的恋爱观、对爱情的初步体验,都是在与近江的互动中完成的。

而作者遇到的第二次恋爱,则是和朋友草野家的一位女子,也就是园子。根据三岛传记作者斯托克斯的说法,园子这个人物不同于近江,她完全就是虚构的恋情,“事实上,园子是三岛根据自己相识的上流社会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虚构出来的人物。”[15]“这些情节都不能看成是自传的一部分,但也是揭示三岛内心的重要篇章。”[16]与遇见近江那强烈的肉欲吸引不同,园子对作者的吸引更多是在精神方面,比如他们都共同喜爱小说,在来回赠送小说、来回互换情书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可是,在恋爱的过程中,作者始终被“离奇的,莫名其妙的不安”所控制,“不正常”的性幻想和欲望始终困扰着他,慢慢地,对园子的爱变成一个深渊,“因为爱她,我必须逃离”。作者对园子的爱仅限于灵魂的层面,园子是“正常、灵魂和永恒的爱的化身。”[17]通过两段恋爱关系的细致书写,作者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这其中既有“异常”的性欲无法得到满足的抑郁和自我憎恨,也有因发现自身异于常人的独特而暗自欣喜、欢欣的自恋情绪,在种种细致敏感的自我反思和检视当中,三岛带着面具的自我得以清晰揭示出来。因其远超常人的敏锐感受力、富有美感的文学语言,使得这部作品在日本文学史当中非同寻常。约翰·S·梅杰曾这样评价这本书的文学史意义:“他的个人情绪如此深刻地宣泄于作品中,以致它们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作品,其‘忏悔’也属于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18]

二、唯美至上: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语言和美学观

《假面的告白》这部作品之所以重要,除了上文提到的面具下自我的充分流露,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部处女作奠定了他一生作品的语言风格、美学观的底色和基调。三岛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美与毁灭”的关系始终交织在他的文本之中。在《假面的告白》开篇,他就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热心的忏悔》里的一段话:“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无从捉摸。而且也不可能捉摸,因为上帝设下的本来就是一些谜。在这里,两岸可以合拢,一切矛盾可以同时并存。”[19]正是在“一切矛盾同时共存”的美当中,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获得了无尽延展的空间,在不同的作品当中,他都着力去表现这种富有张力和矛盾性的美,并使其走向极致。小说中,三岛写道:“这无法阻挡我对死亡、黑夜和热血的向往。”[20]这三个关键词,也成为日后三岛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死亡,如《春雪》中少年清显在热恋消逝之后的死;黑夜,如《金阁寺》的主角在黑夜中放火焚烧了金阁寺这座“美的化身”;热血,如《午后曳航》中龙二“把自己逼迫到男子汉极致的沉重而甘美的力量。”[21]

在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意象是海洋。海洋是三岛文学最终极的精神家园,贯穿于其一生的作品当中,他最后的四部曲的名字就叫“丰饶之海”。在《假面的告白》中,海洋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象反复上演,最初出现于第13页,也就是士兵的汗味,源自“金色的海边的空气”。后来,在和近江的“恋情”结束后,他写道下天和母亲和弟妹去海边度假的场景,三岛坦诚海洋对他有着极强的诱惑力,“海的诱惑,在我内心顽固地滋长,常常撼动我。”[22]正是在这次度假的经历当中,三岛获得了一段与海洋独处的时光,他静静地躺在海边的大岩石下,目睹着海湾发生的一切,其中对海浪的描写让人感到惊叹:

“被斩断的浪峰随着撞碎的浪头翻涌而落,跃起的瞬间映照出至纯的蓝天。那是不属于这世界的湛蓝,宛若人临终时眼前所映出的一般。磨平的岩石群在波浪袭来的瞬间隐身于白色的泡沫中,而此时终于露出了海面,在后退的余波中熠熠生辉。”[23]

波涛汹涌的海浪,仿佛就是三岛的内心,他的精神世界与文学世界,从未是平静之海,而是波浪之海、翻滚之海,诸多力量在这大海中博弈,千万思绪犹如潮汐般反复席卷上岸,永无平息之日。三岛在海洋里看见了其内心的本质,海洋既是自然造物,也是心灵之物,三岛的生命与死亡都牵连着这片海洋,海洋是三岛文学真正的精神原乡。

在《假面的告白》中,三岛展现了他高超的文学语言艺术,这种超凡的文学语言,我将其概括为“思辨性与美学性的精密配合”。在《假面的告白》这本处女作当中,作者这一语言风格已经显露出来。比如,在第三章末尾,作者写到日本投降时内心的心理活动:“有一个东西,仅仅听到它的名字都会让我浑身颤抖,我一直欺骗自己它绝不会来。那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事实是,明天它就要不由分说地开始了。”[24]寥寥数笔,既包含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哲学反思,又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作者面对未来的内心恐惧和不安。类似的例子,在小说中可谓是比比皆是,这和三岛大量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不论是在小说还是散文中,三岛对欧美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的哲学、美学和文学创作非常熟悉,几乎达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这也使得三岛的小说的思想深度要超越同类作者,小说所具有的思考性和反思性融合了其独特的美学观念,这是三岛文学的关键特点。

三、余论:《假面的告白》对当代青年之意义

文本即媒介。《假面的告白》自1949年完成发表以后,在世界各国广泛翻译和流传,已经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中国,这部小说自80年代译介引入国内后,曾一度引发青年一代的“三岛由纪夫热”,人们痴迷于三岛精密的文字构造,也不断在阅读文本时反思个体生命。如今,我们在2020年迎来了《假面的告白》的新译本,这对国内读者而言实在是一大幸事。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小说自完成之后,就不再和作者有联系,它的解释权交由千千万万的读者——文本在和万千读者的人生经历对撞时,更能产生出超越文本自身的丰富意义。七十年前,三岛由纪夫在青年时代刚刚起步的岁月,勇于面对内心之海的波涛翻滚,带着面具表露内心的思绪。七十年后,当我们打开这部小说,亦是一次重新检视、体验、省思青春期与生命意义的阅读旅行,去坦诚面对内心的“恶魔”,去打开自我的内在丰富的张力,去思考面具与“表演”背后的自我图式,去勇敢地表露自己内心的脆弱性,这或许是《假面的告白》这部小说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意义之所在。

傳弘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五日

于海南海口家中

注释

[1] 三岛由纪夫:我青春漫游的时代,邱振瑞译,台北:远足文化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34页。

[2] 三岛由纪夫:我青春漫游的时代,邱振瑞译,台北:远足文化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30页。

[3]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许金龙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4] 斯托克斯: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于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5] 三岛由纪夫:我青春漫游的时代,邱振瑞译,台北:远足文化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32页。

[6] 感谢编辑老师提醒,部分自序手稿在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已经展出,其中一则序文的日文原文收录于《知日:这就是三岛由纪夫》第82-83页,部分段落写道:“我永远都是少年,永远都是十六岁。我说的一切也请不要当真。……我打算在这又丑又怪的告白上,赌上自己的美学。”

[7] 斯托克斯: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于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8]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24页。

[9] 乔治·桑塔耶那:《在英国的独白以及后来的独白》,纽约:斯克利伯公司1922年版第131-2页,引自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0]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1]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3页。

[12]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

[13]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67页。

[14]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02页。

[15] 斯托克斯: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于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16] 斯托克斯: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于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17]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201页。

[18] 费迪曼、梅杰:一生的读书计划,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19]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页。

[20]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9页。

[21] 三岛由纪夫:午后曳航,帅松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22]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71页。

[23]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73页。

[24]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孙容成、戴焕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180页。

推荐阅读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清欢。 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绵延不断,奔波不停,都是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得到幸福。 幸福是人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一

    05-01

  •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寒城,花总是迟的。漫山遍野的芳菲浪漫,是别人家的灿烂故事。我们的花开,总要等到春很深很深时才来。四月荼靡,方为春始。再等几天,花苞才会勉为其难的苏醒,惺忪的坐在

    04-14

  • 美文: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

    美文: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

    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浪漫了岁月。在时光的长卷中,那些花儿如诗如画,如梦幻般绽放。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姿态,演绎着生命的绚烂与美丽。春天,是花的盛宴。桃花灼灼,

    04-1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