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志愿者走进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开展“跨越无声,共筑星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在踏入那扇通往特殊世界的大门之前,我的内心被忐忑不安的情绪填满。我暗自揣测,在那无声、无光、无法言语的世界里,孩子们或许早已被命运的捉弄打磨的性格孤僻,怯于生人,如同被囚禁在黑暗角落的精灵,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勇气。然而,当我真正与他们相逢,所有的担忧犹如晨雾般瞬间消散。我看到的,是一群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灵魂。他们的逻辑思维,宛如夜空中闪耀的星辰,丝毫未因身体的不便而黯淡。
活动开始,我们身着汉服登台吟诵,希望盲聋哑学生们能通过我们的声音和服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安静乖巧地坐着,虽无法即时回应,可我看到他们仰头微笑,手指轻敲膝盖,那是对世界无声又炽热的热爱与好奇。
紧接着,我们化身手语学徒与聋哑学生两两组队。这些纯真善良的聋生们,摇身一变成为耐心十足的小老师,逐字逐句、一招一式地引导我们学习基础手语对话。只见一双双灵动的手在空气中上下翻飞,“你好”“谢谢”“朋友”“爱你” 这些简单而饱含深情的词汇,在指尖轻盈流淌,看似无声的交流,却在彼此心间激荡起层层温暖的共鸣,让现场满是温情。他们的笑容,纯粹而灿烂,恰似春日的暖阳,直直地暖到心底。
接下来,盲生们则带着认真又耐心的神情,手把手地教我们辨认盲文。他们轻声讲述着如何借助盲文搭建起与英文单词的桥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未涉足的知识之窗。在盲生细致地教导下,我指尖轻触,感受着盲文的凹凸起伏,一笔一画,慢慢掌握了用盲文书写自己名字的方法。而与哑生通过书写、手势交换生活的琐碎与梦想时,他们字里行间、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坚韧与乐观,更是深深震撼着我。
这次经历,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们常常在生活的琐碎里抱怨连连,却对自己与生俱来的沟通能力视若无睹,仿佛那是理所当然的馈赠。而这些孩子,即便被命运无情地束缚,却依旧对生活满怀热忱。他们,是被上帝吻过的天使,带着独特的使命来到人间,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
此刻,我愿成为那一抹微光,用绵薄却坚定的行动,为他们的世界增添几分明亮与温暖。(郑州轻工业大学 钟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