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失到自我觉醒——读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有感

发布者:小叶子 2025-1-18 13: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张敏杰

作品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年),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悉达多》是其创作的中篇小说之一,1922年在德国出版。小说以印度社会等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悉达多一生对世界、对人生、对寻求自我与内心平静的思考与追寻。

《悉达多》是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中年时期的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其哲学深度和思想的广泛性,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读者,更有人将它称为“救赎之书”。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是小说主人公悉达多寻找自我的经历,也是作者本人在经历个人与社会动荡时期的自我疗愈。

《悉达多》讲述了一个关于个人觉醒、追寻智慧和寻找自我的精神成长故事。通过小说主人公悉达多的成长与觉悟,探讨了关于自我认知、人生意义和精神追求等现实问题。小说的作者赫尔曼·黑塞曾经生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那个时期的欧洲正在经历时代的剧变。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打破了黑塞的田园梦,把黑塞抛进了残酷的现实之中。随后,家庭的困境,个人的挣扎与迷茫,让黑塞产生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在黑塞的笔下,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贵族之子,拥有英俊挺拔的外表,招人喜爱的性格。他出生在高贵的婆罗门世家,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婆罗门女孩们仰慕的对象,拥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财富和荣耀。然而拥有一切外在优势的悉达多却始终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他的精神世界与这个凡尘俗世格格不入。悉达多唯一的目标就是堕入虚无:无渴望,无愿望,无梦想,甚至无悲无喜。为了超脱所谓的世俗,去寻求更高的精神世界,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家,踏上了寻找内在之“我”的道路。

在书中,离开家的悉达多加入了苦修的沙门,他从沙门那里学到了很多摆脱感性自我的方式,通过自愿受苦、克服疼痛、饥饿等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折磨得骨瘦如柴,四处流浪。尽管他努力修行,但他除了学会忍耐和麻痹痛苦之外,没有得到任何的进步。在迷茫之际,他遇到了被众多人所追随的觉悟者乔达摩,与他同行的朋友乔文达选择跟随乔达摩修行,而悉达多却拒绝了。他说,“只是一味地学习别人教授给他的知识,永远无法证悟自己的道,只有当自己真正去体验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再次踏上了独自寻找自我的道路。

随后的他决定进入尘世去体验世俗的生活。在遇到迦摩罗后他开始放飞自我,品尝淫乐、权力。一向被他鄙夷的世俗和唯利是图将他囚禁,他逐渐沉迷于享受荣华富贵,挥金如土。随着时间的流逝,悉达多发现这些世俗的享乐也并未给自己带来内心的满足,反而是无尽的空虚。

书中的最大转折点发生在悉达多与一位船夫的相遇。悉达多从苦行到享乐,从年轻到逐渐衰老,这一路始终没有找到自我。然而在他遇到曾经善意对待他的船夫之后,他决定不再上路,而是成为船夫的学徒。悉达多与船夫一起生活、在渡口学习摇橹、闲来无事时便随着船夫去稻田耕作,捡木头、摘芭蕉,学制船桨,学补船,倾听水流和自然,过着平静的生活。渐渐地,他学会了如何倾听自己的内心,学会抛弃期盼,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智慧。

全书只有100多页、7万多字,悉达多的成长在黑塞的笔下娓娓道来。每一个人物不仅是情节中的推动者,更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无论是追求独立思考的悉达多、依赖权威和他人的乔文达,还是代表着追求享乐和物质的迦摩罗,抑或是顺应自然,享受平静的船夫瓦稣迪瓦。作者通过不断让悉达多经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对立,让悉达多明白幸福和智慧不是来源于外界的物质和规训,而是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平和。

悉达多的经历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对外界有所求而不得的满足,困在对各种欲望和名誉的追求中,不断寻求外界认同,生活在一个虚幻的圆满世界。《悉达多》让我们看到,我们不应该将这个世界与我们所期待的圆满世界做对照,而应该选择接受这个世界。既要有不断尝试的努力和勇气,也要有勇气面对不断的失望。无论生活在顺境还是逆境之中,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的财富。

正如书中所说:“我是我接触过的人,触碰过的物,感受过的情爱,迷失过的痛苦等,所有的这一切才成为此刻的我,少一点都不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面对繁忙而复杂的生活,学会独立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接受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安然面对内心的空虚与不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

如果你此刻正处在迷失之际,不要害怕,赫尔曼·黑塞用悉达多的一生告诉我们迷失是走向自我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浮躁且快节奏的社会,让我们放慢脚步,仔细思考自己的内心,找寻生活真正的意义吧。

(作者为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推荐阅读
  •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幕,清一色复现了极具历史感的三部经典作品,其意义究竟何在?记忆,只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谁是我们?历经千百年人间沧...

    03-29

  •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反抗,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持。意大利电影周在上海举行,看的第一部是索菲娅·罗兰和她的银幕老搭档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主演的《意大利式...

    03-29

  •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郑州市育才小学六三班 张静怡 指导老师 韩琳瑞自从那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儿子问自己分到斯莱特林该怎么办之后,哈利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是自己...

    03-29

  • <色眼识人>有感

    <色眼识人>有感

    最近读了乐嘉的《色眼识人》,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新大门,收获满满。书里把人的性格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分类。红色性格的人特别热情,充满活力,跟...

    03-27

  •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刚接触电影观后感写作的新手朋友,是不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写作技巧,轻松迈出写作第一步。1. 沉浸式观影,挖掘深层内涵:观看电影时,...

    03-24

  •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观看《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深感其幽默与深意并存。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但它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悲壮情怀来展现那段历史,而是以一种...

    03-23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你所见到的我就是我,我说再多在你看来也是辩解。

    03-23

  •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眼睛在两性情感的领域里,宛如置身于一片迷雾森林,真情与假意相互缠绕,难以分辨。若想知道一个女人是否对你倾心相待,着实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不...

    03-20

  • 李家超发表《哪吒2》“观后感”

    李家超发表《哪吒2》“观后感”

    截至北京时间3月15日11时42分,《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达150.21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

    03-20

  • 观“张竹筠书法作品展”有感

    观“张竹筠书法作品展”有感

    近日,“张竹筠书法作品展”在北航校友之家开幕。此次展览由北航校友总会承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为本次展览题写展名。展览展出了张竹筠60件作品...

    03-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