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ingdz.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2501/08/keuresitynj.jpeg)
作为中航工业“逐梦蓝天”讲解团队的一员,我参与了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近距离地感受集团公司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与世界共享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成果的盛会。
我从小在中航工业枫阳厂长大,在荒芜偏僻的贵州山区,从半岁到5岁,“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三线建设”口号,伴随着我的童年萦绕在脑际,虽然当时终究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老一辈搭建的“干打垒”房子里生活、在大山深处小桥流水旁父母工作的设计所、车间周围玩耍。从小到大,飞机好像离我很近,但又离我很远。熟悉,是因为沈阳所、成都所等名词,虽不知道它们准确地代表着什么,却充斥在父母日常的聊天中、家里座机电话的谈论里、三五亲友做客家中的闲侃时。
工作后,我对“强军首责”有了更多了解。今年10月,在众多的候选者中,我有幸被选为集团公司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逐梦蓝天”讲解团队的一员。
能够一睹本届航展倍受瞩目的中国航空工业先进装备,并且通过自己的讲解和互动,呈现中国航空先进装备,光是想一想,都令人感到热血沸腾。长达6000余字23分钟的讲解词,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消化理解、脱稿讲解、立体呈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对解说词已经基本掌握、熟悉的情况下,我抽出时间上网搜索关于航展的报道。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讲述航空人“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奉献精神的采访视频,以及“中国航空装备为人民遮风挡雨”“多型飞机炫舞苍穹,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等受访感怀,在引发网民们强烈共鸣共振的同时,也仿佛是在为我加油打气。11月初航展开幕前,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倍受瞩目的中国航展现场,来到中国航空工业馆。
面对着大气磅礴、精彩纷呈的展馆展陈,我与各展台展品的技术负责人沟通,一遍遍熟悉展品内容、模拟讲解路线、理解展品的特性和功能。临展前,我和其他讲解员小伙伴们利用午餐间隙,通过相互试讲,不断加深对解说词的熟悉程度,确保所阐述的展品内容准确无误。
六天的时间里,我为各类参观团组进行专业的讲解,也把型号背后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虽然不同的受众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参观时间也有长有短,但讲解过程中我都想方设法呈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为促进航空科技发展、推动共享空天成果、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尽己所能表达一代代航空人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的不懈努力和非凡成就。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悄然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但这段经历仍然让我反复回味、感慨万千。我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无数基层科研生产管理人员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默默无闻地书写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辉煌篇章。(聂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