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四个人的经济思想影响深远。《资本论》的作者,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国富论》的作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春秋时期微观经济的鼻祖“商圣”范蠡。宏观经济创始人先秦法家管仲。
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最好先了解他的生平,这样能从中探寻思想的轨迹。为了读懂管子,在市图书馆借阅到《管仲》传记。
管仲辅佐齐桓公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子》认为礼、义、廉、耻维系社会的精神支柱,其提出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揭示了道德教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管仲的经济思想,他推行的以农为本、欲之于取、宏观调控、消费刺激等政策,乃至期货、储备等经济措施,初步具有了现代金融经济的雏形,至今读来仍有借鉴意义。
带着疑问读书,总会有意外的发现。感悟管仲的哲学、政治、经济思想,不免感慨于管仲的功名。人成功的因素,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管仲之成功,当然,离不开鲍叔推荐与齐桓公的赏识。
“管鲍之交”这个典故足以证明。《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人,管仲之贤,而多在鲍叔能知人。
齐桓公亦是如此。齐桓公建立霸业,开始自己并不自信,至少当初没有这种想法。甚至连鲍叔也不看好他,不愿意为其傅。他自己似乎也承认,其中与管仲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他曾不好意思地对管仲谈到自己的三个缺点,其一,喜好打猎,整日在田野里奔跑,使者不能当面致意,百官无法当面汇报;其二,嗜好饮酒,经常通宵达旦;其三,好色,连姑姐都留着不嫁人。即使这样,管仲仍然回答,只看他是不是优柔寡断,有没有上进心。优柔寡断则无人拥护,没有上进心就成不了大事。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鄄地盟会,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43年冬天,齐桓公卧病不起,易牙和竖刁把寿宫的门窗封死,外面筑起围墙,不许人进去。齐桓公无吃无喝,蒙衣而死,一世英雄,落得这般下场。
易牙可是一个齐桓公信任的人,一次,齐桓公问做厨子的易牙,知不知道人肉的味道,他记住了这句话,回去后把三岁的儿子宰了,做成包子给齐桓公。齐桓公不应只感受易牙的忠诚,更应隐隐感到一种可怕人性的湮灭。易牙这样一个够狠的角色,真是人心叵测啊。
管子强调“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管仲崇尚“义”,说到管子之义,在近乎完美的管仲身上,好像也留下了那么一点缺憾。至少他不及同时辅佐于公子纠的召忽,召忽烈士不事二主,为公子纠拔剑自杀殉节的义举为人赞叹。他们一个完成了德行,一个实现了功名,恐怕德行与功名也不可兼得。
历史上总有相似的人。西汉时期的陈平,以其智谋和政治才能著称,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显著的贡献。尽管他贪财且曾有过争议的行为,即使所谓成功的人,也非单纯的道德完美。
难怪明代张岱《祁止祥癖》中说,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真无气也。意思是说,人没有瑕疵不可以与他交往,因为他没有真气。人无痴亦不堪用,况世间哪有无缺点之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也不要苛求人的完美,人性有人性的弱点,人有人的缺点,只不过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是了。
作者简介:许欣忠,山东临邑人,从事金融工作,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多篇作品发表于期刊杂志及网络平台,著有金融文集《银海泛舟》(东北大学出版社)。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