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世间》,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发布者:六月禾 2024-10-19 10:12

看《人世间》,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1、亲家不见面

剧中郝冬梅的父母和周秉义的父母一直没有见过面,直到周家二老都去世,郝冬梅的母亲也没有出现。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到底给双方父母带来了什么,周秉义在外是人人羡慕的对象,学习好,工作好,又是省长的女婿,可对于周家来说呢,周秉义就像是个客人,每次来就是转一圈,除了周父临死前在周家住了一晚上之外,从未在周家过过夜,理由是家里地方小,不够住。

周秉义把所有的好,所有的孝顺都给了郝冬梅的父母,在郝冬梅父母眼里是个好女婿。他对周家人的看法其实和郝冬梅父母的想法是一样的,郝冬梅的父母不和周家父母见面,是怕周家今后抱着他们这颗摇钱树不撒手,怕周家有事没事来找他们帮忙,说白了,就是怕周家沾惹上他们,到时候周家有事求到他们,他们不帮也不是,帮也不是。说到这儿,我不禁想问一句,郝冬梅家就没有穷亲戚了吗?她父母都和他们的穷亲戚断绝关系了?

其实,周秉义也是怕周家去麻烦郝家,从而让郝家更加低看他们周家,这就会让周秉义在郝家抬不起头。记得有一年暑假,周秉义和周蓉都回来了,暑假结束临走的时候,周秉昆去车站送他们,郝冬梅说今后家里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她,可看周秉义一个眼神,周秉昆就明白了,他说不会去麻烦郝冬梅的。其实,周秉义能这么想,也是因为蔡晓光的那件事情,当年,因为蔡晓光上大学的事情,请了郝冬梅的父亲帮忙,郝冬梅的父母本来就不愿意和周家有来往,结果因为一个蔡晓光,还是拐了好几道弯的关系,郝家就更不愿意与周家来往了。觉得周家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都要找他们,还不如断绝了来往好。说实在的,如果不是郝冬梅不能生育,恐怕郝家早就让郝冬梅离婚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系还不如没关系,本来没关系,什么人也不认识,按章办事,如果没有办成,你可以去闹,去告,别人给你办好了,是为民办实事。如果有关系,为了避嫌,本来符合条件的,都不敢办了,怕别人对他说三道四。

周秉义是周父寄予厚望的孩子,是周家的长子,可对于父母来说,他就像是个客人,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就像周母说的那样,从69年他们走,就感觉他们是真的走了。周家父母最后去世,郝冬梅的母亲也没来,既然活着的时候没有见过,死了更没有必要见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养儿子就像是给别人家养儿子一样,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却去了别人家当儿子,去别人跟前尽孝。有像周秉义这样的,其实和入赘差不了多少,一直住在丈母娘家,百般讨好丈母娘,对丈母娘比对自己媳妇还要好。还有一种是父母用全部积蓄给自己在县城买了房,最后却让丈母娘一家住了进去,自己的父母花钱买的房,却没有享过一天的福,儿子一家一直和丈母娘家住在一起,娶了个媳妇,相当于娶了媳妇全家,从这方面看,养儿子怎么看都是亏本的买卖。

2、作为父母的矛盾心理

在周父眼里,周秉义和周蓉是最好的,让他的脸上有光,可光说出去好听就有用吗?子女好,那是他们的人生,周秉义在郝家住着大别墅、享受着郝家富足生活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父母在两间岌岌可危的土坯房里吃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周蓉把自己的孩子扔给娘家,一扔就是十几年,周蓉每次哭着说冯玥的时候,说的都是孩子几岁之前的事儿,都是小时候在贵州的事儿,再往后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因为冯化成的事情,周母脑溢血,瘫在床上好几年,周蓉后来放假回家,看见摊在床上的母亲,也就掉了几滴泪,之后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没看出她有多伤心。假期结束就这样走了,在母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自己的生活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反观郑娟,在周秉昆坐牢的半年时间里,一个人要带三个孩子,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要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这些,一个还未进门的媳妇做到了,可自己引以为傲的女儿却做不到,难道那时候不允许休学吗?

作为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了有出息,一方面,又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让孩子围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触,从小我弟弟学习好,考完本科考研,从上大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平时,一个电话也没有,总说自己忙。我呢,就平平淡淡地上了个学,毕业后在老家找了份工作,离父母家很近。父母隔三差五的什么事情都找我,就这还不算完,最让我伤心的是什么呢,就是我父母在外人面前总说我弟弟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出息,说我怎么怎么不好,我就纳闷了,既然人家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和人家过去啊,为什么一有什么事情都找我啊,还说什么家里今后财产都是我弟弟的,没有什么事儿,说的太让人伤心了。我是既出钱又出力,最后还没有落个好,父母都有退休工资,可他们平时抠得很,都是给我弟弟攒的,平时就是坑我。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偏心,难道在他们心里,不优秀就是不孝顺,就是不好,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人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人,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子女再好,远在天边,其实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了,尤其是越有本事的子女,越与父母疏远了,一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二是嫌弃父母丢自己人了,还有就是内心的自私,不愿意照顾父母。他们只想着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把父母的问题考虑在内。

身为父母,我们自己也要反思,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子女,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能一方面指望孩子优秀,另一方面又让孩子时时刻刻守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

3、兄弟姐妹长大,就不再是一家人了

在电视剧中,周秉昆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帮忙的,他的哥哥和姐姐没有帮过什么忙。反而是周秉昆一直把他们当做最亲的人。有一年暑假,周秉昆听说他们都回来,咬咬牙花八十多块钱买了一个电风扇,怕一大家子人挤在家里热。可结果是什么呢,周蓉和冯化成去住旅馆了,说是冯化成补发了一大笔工资,那既然冯化成补发了一大笔工资,那为什么不给弟弟秉昆一点呢,哪怕意思意思呢,毕竟弟弟替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养孩子是需要花钱的。周秉义还是照旧住在丈母娘家,后来周秉义当了军工厂的一把手,然后是副市长,按说他工资不低吧,就算不能亲自照顾父母,那给弟弟一点钱,也算是一种自己不能床前尽孝的一点心意。可周秉义呢,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关心过父母的需求。

周秉昆为了改善全家人的生活环境,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套房子,他把全家都接过去了,他不仅要让父母以自己为荣,还要照顾父母,他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改善全家人的生活,他做到了。可他的哥哥姐姐呢,好像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们的优秀,到最后却成为了他们逃避责任的最佳说辞。

4、周家三兄妹的人品

周家三兄妹都是在光字片长大的,按理说,都因该有自己的发小或者同学、邻居。可看到40几集了,周家一有什么事情,都是周秉昆的这几个好朋友在帮忙。周母瘫痪、周秉昆坐牢的那半年,都是周秉昆的那个兄弟在帮郑娟的忙,乔春燕教郑娟按摩。周父去世之前,是周秉昆的这几个兄弟拉着板车把周父送到医院的。他们是普通老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很深。

周秉义的朋友,都是官场上的,他在兵团时的老战友姚立松,为了钱,可以帮助骆士宾,站在骆士宾那一面,前来劝说周秉义,让他劝周秉昆把孩子还给骆士宾。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友情,他们之间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其他的,在剧中并没有体现过周秉义的其他朋友了。

周蓉的朋友,感觉自始至终就一个蔡晓光,还是因为蔡晓光一直暗恋着周蓉,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周蓉怕是没什么朋友了。周蓉是那么很自私的人,一有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她那个时候才19岁,就一个人从东北到贵州大山里去找冯化成,从未想过父母的感受。到后来冯化成为了在诗歌大赛中得奖,去给周蓉的导师送礼,而周蓉却跑到导师家里想要撇清和冯化成的关系,极力想说明冯化成送礼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她对自己的同床共枕的丈夫都是这样,更别说对别人了,况且,周蓉骨子里特别高傲,她觉得谁都没有她强,她看不起任何人,包括整日伺候她父母,没有什么文化的郑娟。所以说,周蓉没有一个真正交心的朋友并不奇怪。

5、婚姻需要崇拜

在这部剧中,我很认同的一句话就是婚姻需要崇拜,崇拜是婚姻的基础,尤其是男人,男人更需要崇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从民国开始,有那么多的师生恋。周蓉从一开始不顾一切地去贵州找冯化成,那时候就是纯粹的崇拜,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爱,当时只是感觉这个男人很有魅力,他写的诗很有魅力。在一起生活了多年之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耗尽了冯化成的魅力,并不是说冯化成本身没有魅力了,而是在周蓉的眼中,冯化成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魅力,因为在后来,周蓉成了副教授,她的导师也是很有名气的人,冯化成就算再有才学和魅力,在周蓉眼里也不值得一提了。

冯化成之所以能那么很轻易的出轨,而且在出轨之后,没有一丁点儿的愧疚之心,而是很坦荡地说出了离婚。是因为他在周蓉这里找不到存在感,与之相反,王紫很是崇拜冯化成,崇拜感才是冯化成迫切想要的。在他妻子眼里,他的荣誉是靠送礼送出来的,而在王紫眼中,冯化成是有真才实学的,是很有才华的,尤其是在看冯化成朗诵诗歌的时候,王紫的眼睛里全是崇拜。

对男人来说,婚姻需要崇拜,对女人来说,婚姻需要示弱,就比如冯化成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做饭,做的饭也很好吃,这一点,周蓉心里却是想当然,忽视了冯化成对家庭的贡献。在这一点上,女人应该夸赞自己的丈夫几句,表现出小鸟依人,离了你就活不了的感觉,让丈夫有存在感。可周蓉呢?感觉两次都是自己分的房子,就从心里看不起冯化成,导致两人一直争吵不休。有时候,假意的崇拜和示弱也会增加幸福感,生活没必要那么针尖对麦芒。

6、对于周楠的争夺问题

对于争夺周楠的这个剧情,我刚开始还能理解,可到后来越来越不能理解,周楠小的时候吧,骆士宾来抢孩子,希望能把孩子交给他抚养,周楠是骆士宾强奸郑娟而来,从来也没有管过孩子,和郑娟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在郑娟眼里,骆士宾就是个强奸犯,他来抢孩子,郑娟当然是不愿意。但是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周楠18岁高考后,考入了清华大学,在这之后两家又因为抢孩子开战,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周楠是成年人了,就算没有骆士宾这么个爹,他照样要去外地读书,要工作,要结婚生子,照样是离父母越来越远,这就不存在什么抢不抢的问题啊。

现实社会中,我们有很多父母离了婚的,孩子长大后也要过自己的生活啊,我做父母的尽到自己的抚养责任就够了,为什么非要控制孩子的思想呢。他如果想和他亲爸过,那是他的人生选择,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选择的权利,那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路应该由他自己做主。

周楠考上清华,之后想出国,以郑娟和周秉昆的本事,是没有那个实力送孩子出国的,难道母爱就是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吗,他既然选择他爸,那就让他爸负责他的学费,让孩子飞的更高这不是更好吗。毕竟,谁也不能一直陪孩子到永远。

以上是我对《人世间》的几点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展开全文
推荐阅读
  • 清明有感

    清明有感

    马上要清明节了,在家乡有提前扫墓的习俗!刚从老家扫完墓归来。巧得很小宝贝也刚学完清明这首古诗,在复习默写这首诗时突然好感慨!杜牧笔下的清明节满显愁绪情怀敬意,扫...

    04-01

  •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幕,清一色复现了极具历史感的三部经典作品,其意义究竟何在?记忆,只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谁是我们?历经千百年人间沧...

    03-29

  •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反抗,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持。意大利电影周在上海举行,看的第一部是索菲娅·罗兰和她的银幕老搭档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主演的《意大利式...

    03-29

  •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郑州市育才小学六三班 张静怡 指导老师 韩琳瑞自从那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儿子问自己分到斯莱特林该怎么办之后,哈利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是自己...

    03-29

  • <色眼识人>有感

    <色眼识人>有感

    最近读了乐嘉的《色眼识人》,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新大门,收获满满。书里把人的性格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分类。红色性格的人特别热情,充满活力,跟...

    03-27

  •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刚接触电影观后感写作的新手朋友,是不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写作技巧,轻松迈出写作第一步。1. 沉浸式观影,挖掘深层内涵:观看电影时,...

    03-24

  •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观看《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深感其幽默与深意并存。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但它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悲壮情怀来展现那段历史,而是以一种...

    03-23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你所见到的我就是我,我说再多在你看来也是辩解。

    03-23

  •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眼睛在两性情感的领域里,宛如置身于一片迷雾森林,真情与假意相互缠绕,难以分辨。若想知道一个女人是否对你倾心相待,着实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不...

    03-20

  • 李家超发表《哪吒2》“观后感”

    李家超发表《哪吒2》“观后感”

    截至北京时间3月15日11时42分,《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达150.21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

    03-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