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和平 珍爱生命——读《拉贝与中国》有感

发布者:明湖映柳 2024-6-6 09:15

【光明书话】

作者:于孟溪(研究出版社编辑)

约翰·拉贝先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记录者和难民保护者。1937年秋冬,面对日军对南京的空袭和进犯,已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的约翰·拉贝先生,决定留在南京。他在日记里写道:“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我的东道主国家遭遇了严重的困难,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救一些人吧。”他的日记《敌机飞临南京》,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收录了大量图片、简报、信函等资料,为世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南京大屠杀史料。

由约翰·拉贝先生的嫡孙托马斯·拉贝教授编写、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团队翻译的《拉贝与中国》一书,近日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约翰·拉贝的日记手稿及其亲友提供、授权的相关史料文献,完整反映了约翰·拉贝在中国30年的经历,以及拉贝家族与中国绵延至今的友谊。

《拉贝与中国》 托马斯·拉贝 著 阮祥燕等 译 研究出版社

该书作者托马斯·拉贝教授以拉贝后人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再现了他的祖父追求和平的一生,以及他的家族为维护历史事实与和平所做的努力。作者虽不是历史学者,但是选取、引用的资料都做到出处清楚,有凭有据。虽非个人档案集,但多数内容均可以当成档案文献使用。

书中介绍了约翰·拉贝的生平,包括了他的出生、童年、学生时代、在汉堡接受商业培训以及在东南亚的商业经历等。1908年,约翰·拉贝乘火车抵达北京,此后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近30年。1911~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中国分公司工作,先后居住在北京(14年)、天津(6年)和南京(7年)。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留在南京的20多位外籍同事,共同建立了南京安全区,救助了数十万难民。约翰·拉贝还将自己的住所作为难民的收容所,保护了650名难民,那些受到他帮助的人们感激地称他是“活菩萨”。然而,1938年在他回到德国后,却因向民众公开讲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而受到纳粹的警告和调查。约翰·拉贝在残酷的战争中,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点燃了温暖人性的灯火。时至今日,约翰·拉贝为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仍然被我们铭记在心,我们仍然感念他对生命的大爱。

约翰·拉贝对生命的大爱在他的嫡孙托马斯·拉贝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缘也在托马斯·拉贝这里得以延续。

多年来,托马斯·拉贝不间断地追寻着祖父在中国的足迹,他收集整理了约翰·拉贝写的20余本手稿,并在本书中做了很好地呈现。托马斯·拉贝指出,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约翰·拉贝是谁?他取得了什么成就?他内心的驱动力是什么?甚至约翰·拉贝的朋友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拉贝与中国》一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些问题最好地解答。托马斯·拉贝说,通过阅读祖父的日记,他了解到祖父与中国的情缘,同时也看到“作为一个人,面对死亡,祖父内心肯定也充满恐惧,但他更有坚定的信念”。“当一个人胸怀道德勇气和人间大爱时就能创造奇迹,特别是当这个人能够将志同道合者团结在一起时,就能将一切伟大的愿景变为现实”。

托马斯·拉贝与他的祖父同样践行着对生命的大爱、对和平的追求。他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授,更是一名妇产科专家,多年来他始终在专业领域与中国的学校和机构保持密切合作。特别是他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的阮祥燕教授团队携手,建立了国际生殖保护中心、中德妇产科学会、国际跨学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等多个项目,创建了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不仅填补了中国生殖领域的学术空白,更为无数家庭迎来新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该书的译者阮祥燕教授与托马斯·拉贝是同行,都是妇产科医生,都是主攻生殖与妇科内分泌领域的专家。她和托马斯·拉贝相识于2010年,他们的友谊已经延续了10多年。10年前,阮祥燕教授曾邀请托马斯·拉贝来中国进行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相关问题的国际研讨,同时还请他做了一场“约翰·拉贝与中国”的报告。托马斯·拉贝不仅与中国同行们分享了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是表达了他想要延续这份中国情缘的想法。这次报告感动了当时所有的参会人员,同时也拉开了托马斯·拉贝与首都医科大学,与北京妇产医院特别是与阮祥燕教授团队深度合作的序幕。此后,两位生殖与妇科内分泌领域的专家先后合著了4部学术著作《妇科内分泌学热点聚焦》《生殖内分泌学热点聚焦》《生殖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疑难病例评析》。在他们合作的10多年里,北京妇产医院更是在更年期、妇科内分泌与生育力保护方面获得了20多项创新性项目成果,比如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的组建、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成功移植以及中国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后首例自然妊娠以及健康婴儿的诞生等。阮祥燕教授说:“托马斯·拉贝为这些成果的取得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是对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他心中对生命的大爱,更是他践行心中信念的完美呈现。”

当托马斯·拉贝计划在中国出版《拉贝与中国》一书时,阮祥燕教授和她的研究生组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团队,他们怀揣着感动和热情为这本书的翻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该书中文译稿历经四年、近百次的修改,终于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拉贝家族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从历史故事背后的苦难与抗争到新时代的国际医疗合作,让读者从故事中感受到了跨越国界的生命大爱与人性关怀。

自约翰·拉贝1908年抵达中国开始,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缘已经延续了115年,托马斯·拉贝的父亲在中国出生长大,托马斯·拉贝在专业领域、文化领域都与中国有着深度的合作,托马斯·拉贝的儿子正在学习中文,拉贝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已经延续了四代人。正如托马斯·拉贝教授所说:“拉贝家族四代人与中国的合作,是拉贝家族与中国,或者是德国与中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联系的证明。”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06日 11版)

推荐阅读
  • 《热辣滚烫》观后感

    《热辣滚烫》观后感

    百度百科将《热辣滚烫》归于喜剧电影,看完之后我觉得将它归于励志电影更合适。感触点1:你赢过吗?哪怕一次!也就是这句广告语和被误以为的爱情激励着杜乐莹,让她坚持完

    07-02

  • 过年有感

    过年有感

    眼看就要过年了,人们都在兴奋的谋划着如何度过一个团圆祥和的新年,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送走那些过往的时光,在爆竹声里满怀着希望迎来新的一年。年末人们用各种奖赏不断的

    06-21

  • 择高处立 向宽处行——读《教育的理由》有感

    择高处立 向宽处行——读《教育的理由》有感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书者,使人悟其意。阅读《教育的理由》(王彬武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一书,总感觉像是有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用文字静静地指引着读者沿着

    06-20

  • 张馨予追《玫瑰的故事》 谈观后感:希望玫瑰赶紧断舍离

    张馨予追《玫瑰的故事》 谈观后感:希望玫瑰赶紧断舍离

    搜狐娱乐讯 近日,由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正在热播中。演员张馨予也在追这部戏,并且还并发长文谈了自己的观后感,称:“希望玫瑰赶紧断舍离。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去试

    06-19

  • 第一次和女友看电影,看完后让我写一篇观后感,就离谱

    第一次和女友看电影,看完后让我写一篇观后感,就离谱

    这个周末,和女友第一次一起看电影,我们选择了一部备受好评的影片。看完后,她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让我们互相写下观后感,并交换看看我们的价值观是否一致。电影结束后

    06-14

  • 《警钟》观后感 2篇(研讨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警钟》观后感 2篇(研讨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警钟》观后感范文(1)公司一直注重党风廉政工作,把党风廉政作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贯穿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06-11

  • 读《生活对我下手了》有感

    读《生活对我下手了》有感

    《生活对我下手了》。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对我下手,有时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毫无征兆地将我淋得湿透,让我在狼狈中努力寻找遮蔽的屋檐。工作上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

    06-09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范文 篇1  今天是九月一日,开学的第一天。在开学典礼完了后,老师就把我们带回教室,观看每年一次的“开学第一课”。  主持人带领我们一起领略

    06-06

  • 理想引领 扎实前行——郭向绒老师读《教育的理想与现实》有感

    理想引领 扎实前行——郭向绒老师读《教育的理想与现实》有感

    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书籍,这本书由知名教育家崔干行所著。它深入探讨了教育的理念、实践与挑战,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对我的启

    06-06

  • “不”就要大声地说出来!

    “不”就要大声地说出来!

    职场性骚扰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有关女性成长的话题,值得关注。在2023年的娱乐圈有部作品可圈可点,它是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之所以说受害人不完美,是因为

    06-06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