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在家无事,到电影院看场电影吧。手机搜索一下影讯,喜剧片《末路狂花钱》正在上映,演员有贾冰、小沈阳、李琦,其他演员不熟悉不认识。看场喜剧,放松一下,挺好,37元钱的票价(打折的价),也不算贵,到饭店喝点小酒,随便点一个什么菜也比这贵。
时长近2个小时的电影,自称喜剧的电影,观后,没有喜悦感,没有轻松感,反而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记得有人问香港著名导演王晶,为什么拍这么多的烂片?王晶回答说有一帮兄弟跟着我吃饭。是的,烂片也能养活演职人员,无可厚非,就像火车站附近的小饭店,口味差,价格高,人所共知,又没有办法,有时该进去还得进去,填饱肚子第一。
要不要吐槽几句?人要积点得德,不要坏人好事。升斗小民,发几句感慨,就像一粒沙子,丢进大海,掀不起波浪,就连一个波纹都不带有的。犹豫了几次,还是说几句个人的看法吧。电影情节不去述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影片没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看着像很久以前的事了,影片基调十分昏暗,窗内装修妥妥的几十年前的风格。不明确故事发生的年代,就可以随便胡编了吗?
墙上的奖状,分明是“勤俭之家”,但对“勤俭”不是颂扬,而是无情的“讽刺”。中国历朝历代对“勤俭”都是持正面态度,怎么现在“勤俭”反而不好了?
儿子对父亲在商场开游乐小火车,感到“羞耻”,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传统的道德观到哪去了?父母的职业,难道是可以嘲笑的吗?难道,只有西装革履,坐办公室,挣大钱开豪车的父母,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勤劳朴实善良,就不能,就不配获得尊重了吗?记得有一首“酒干倘卖无”的歌,感动了无数的人,收破烂养活孩子的,不也得到了子女的真爱,子女的尊重吗?孩子人生观不正确,可以去教育,影片中不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不知是为了增加卖点,还是拖长时间,影片中有一些打架斗殴的场面。学生为心怡的女生打架,长大了,为暗恋过的女孩打架,这样的场面好吗?
影片,生怕观众看不不懂,不时插入对后面情节的提示,真是拙劣。
唉,喜剧片,情节烂一点不要紧,来点美丽的风光也好啊,却偏偏把大段的场景设置为殡仪馆、墓地,让人不适。喜剧片,情节烂一点不要紧,来几个美女,养养眼也好,女主却偏偏不怎么好看。可能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审美观,小眼睛,厚嘴唇。
其实,片子烂,不要紧,最起码,“三观”要正,才能给社会带来点好的作用。讲的是兄弟感情,其实是对金钱的膜拜。
为了缓解观影的不适,回到家,我又把星爷的电影《功夫》,在手机上复习一遍。不论是情节,还是演技,还是拍摄的技术,还是思想性,《末路狂花钱》都不能和《功夫》相提并论。
一代不如一代,电影院没人,也就不奇怪了。和我看同场电影的不足十个人,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