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家魏巍写过一篇经典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做学生的时候就读过,并为之深深地感动。我当老师以后,每当讲到这篇课文,我还是会被文中的某些语句,某些段落和细节继续感动着……
这篇散文中描述了抗美援朝初期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三连也几乎全连牺牲,可是他们,坚守到了主力部队到来,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可是我们的战士们,却永远把自己的鲜血抛洒在了这片朝鲜的土地上……
我之所以在文章开头提到这篇经典文章,提到这场惨烈的松骨峰战斗,完全是受到今天下午刚看完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志愿军》)的触动,这部影片,第一次把松骨峰战斗的惨烈场面搬上了大银幕,我一边看着电影中的一幕幕战斗的场面,一面就不自觉地想到了魏巍的这篇经典散文,确实,只有那些英雄们,那些可爱的普通战士们,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影片一开场就气势十足,那种紧张感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到了那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1950年代,是啊,面对美帝的疯狂挑衅,新生的共和国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打吧,正如那位军工科学家所说,中美差距太大,打起来,不可能赢!不打吧,用一句俗话来说,人家都骑上脖子拉屎了,你还没反应吗?
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深刻体会到了当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伟大魄力和顽强不屈,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豪情,这一战,必须打,还要必须打赢!
我看着这部电影,一直在暗自比较它和《长津湖》《水门桥》两部电影的异同,确实,这三部电影太像了,而且上映时间还这么接近,肯定会让人拿来比较一番。
首先,《志愿军》的叙事会更清晰一些,而且视角也更宏观,它不像《长津湖》那样,以七连的视角来展开战争,《志愿军》更多元,它既展现了决策者,也展现了各兵团,普通战士,尤其是伍修权去联合国控诉那一段,拍得很好,很新鲜,很提气。
抗美援朝虽然是一场战争,但是又不全是战争,《志愿军》拍出了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包括总理去苏联面见斯大林请求对方给予空中支援的情节,是原先的影视剧里从来没有过的,从这一点来说,《志愿军》更贴近历史真实一些。
如果这部电影在《长津湖》之前上映,那么我敢肯定,它的票房一定会超过《长津湖》的票房,可惜,陈凯歌似乎就是这么个命运了,这么一部好电影,国庆档期又遇到了他的老对手张艺谋的《坚如磐石》的阻击,想要在这个档期票房夺冠,真是有些难度了。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是表现我们这个国家曾经的苦难和不屈的抗争的文艺作品,不管它拍的怎么样,我都觉得值得鼓励,赞赏和鼓掌,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时代,我们太需要这些“精神钙片”来给我们补补了,最后我要说,中华民族,是永远不会被打倒的,就像国歌里唱的那样: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的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