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骄傲# 看王家卫导演的《繁花》观后感
我看《繁花》到今天早晨我看了7集,一般来说当天晚上看一集繁华的普通话版,第2天晚上再看央视8频道,下午3:30的下一集沪语版的《繁花》,我觉得沪语版的繁华,挺有味道的,有一股怀旧情节涌动在心间。
90年代初期黄河路、乍浦路,我都同友人慕名去吃过饭,回头看来,友人中也不乏成功者!
心中暗暗慨叹,黄河路、乍浦路,却不属于我的经历,因为那时我们刚刚从外地返沪,只看到上海的风起云涌,却没敢亲身下海弄潮!
我想我那时如果立足上海的话,我敢不敢去买原始股?
敢不敢买“认购圈”?
敢不敢投身外贸,挖第一桶金?
在我们这些受过“正统”教育的人身上,条条框框束缚太多,太多了!
导致错过了很多机遇……
真的不是每一位上海人都有这种胆识!
细细想来,我恐怕不具备这种胆识!
所以我到了上海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了文化实业,虽然曾看到过胜利的彼岸,毕竟没有到达!
不能怨天尤人,说到底,终究还是道行不够!
看了繁花的前几集,我有一种落伍的遗憾!
那时候我已经置身事外,不属于局中人了,却看到了有些黄河路和进贤路上的食客,也渐渐的分化落伍了!
混迹于黄河路进贤路的那些商人们,现身于人前的是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也要有抖抖抖抖哗哗的挨剐的胆识,成功谈何容易!
上海的“繁花”开的再好,至少不属于我,不属于大多数上海人!
恐怕也不属于剧中的那些人物,时代的浪潮不断翻滚,后浪推着前浪,前浪正好死在沙滩上……
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电视剧,
上海演员在《繁华》集中演绎九十年代的上海,在我的眼里是挺成功的!
胡歌饰演的宝总出身于平民,不靠爷娘靠自己一路闯荡,自寻门路投靠在刚出狱的老爷叔门下,一路闯荡实属不易。
他被老爷叔调教的人模狗样,有腔有调!
穿西装面料必须是英国的;
西装版型样式必须是英式三件套;
那个头丝流光水滑;
说话有腔有调。
初具旧上海十里洋场的上海富有商人的范!
90岁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让我惊到!
他是众多上海演员中,上海话说的最地道的一位上海演员了!
他把躲在幕后操控黄河路商业人物动态那种指挥若定、神定气闲的气势,操盘股票的股神范,拿捏的非常有分寸,他是九十年代上海“繁华”的幕后推手!
这个老爷叔是新旧上海富有阶层的一个承接和延续。
或许这就是王家卫导演设置这个人物的巧妙之处和良苦用心。
这正是王家卫眼中不一样的90年代的上海。
这个人物的设定和用游本昌来演绎这个人物,导演王家卫用心了!
马伊俐的上海女人玲子,有点姿色,有点精明,有点上海女人小精明的聪慧!
还有点上海女人的“作”!
马伊琍的沪语表达把上海女人善于弄情的声调,善于弄情的眉眼,善于弄情的身姿,展现的那么精致!
那么淋漓尽致!
在此地只能用上海人特有的词汇“嗲”字来形容了!
唐嫣饰演的汪小姐入职于权威的外贸部门外滩27号,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唐嫣把小职员借权借势逞威风,演绎的活灵活现!
就现在看的七集电视剧来说,上海演员演绎《繁花》是成功的!
是值得慢慢的看,慢慢的细嚼的,真的很有上海味道!
上海是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和特殊腔调的氛围感的,那不是刻意的营造出来的,而是上海人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现在,连讲上海话的人都没剩多少了,还有多少上海人骨子里有这样的味道呢?
上海现在还有老爷叔那样的传承者吗……
或许电影电视里还能看到吧?!
不过,为上海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作为上海人来说总有那么一丝丝的骄傲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