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演员“三度创作”的奥妙——读奚美娟散文集《独坐》有感

发布者:狐狸鱼 2023-10-25 08:39

陆绍阳

奚美娟的散文集《独坐》收录了她十年来发表的文章,内容涉及她和师友的交往、创作札记、观影体会,以及游历寻访的足迹。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奚美娟善于从细节中发现生活的美,对形象、造型、场景有较高的审美力,当她进行散文创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和职业习惯带进来,形成了观察细致、表达细腻、情感饱满的特点。

艺术家的散文集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他(她)对自己所从事的创作活动的心得,因为在所熟悉的艺术领域里,他(她)最擅长、最有成就,也最有发言权。奚美娟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从话剧《于无声处》中的何芸、《柔密欧与幽丽叶》中的幽丽叶、《寻找男子汉》中的舒欢、《中国梦》中的明明、《留守女士》中的乃川、《家》中的瑞珏到《北京法源寺》中的慈禧;从饰演电影《假女真情》中的王玉娟、《一棵树》中的朱珠、《红色康乃馨》中的蓝思红、《月圆今宵》中的凌宇、《法官妈妈》中的安慧,到《妈妈!》中的冯济真,奚美娟在话剧、影视剧中塑造了100多个艺术形象。那么在她眼中,表演艺术“三度创作”的要义在哪里?答案在她的这本散文集里已窥豹一斑。演员的工作称为“三度创作”,是在编剧、导演工作之后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把文字的东西最后化为一个立体的、可信的形象,如何把这个形象变得富有光彩、深入人心,奚美娟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深刻理解角色。理解人物是塑造角色的第一个台阶,如果没能够正确地理解人物,即便投入最大的创作热情,有最好的技巧也可能无法塑造好人物,无法体现剧本的思想内涵。当然,有的角色是演员可以调动生活和表演经验去感受的,但有些角色超出了她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这时候怎么办?奚美娟在塑造《妈妈!》中女儿这个角色时,就遭遇到她表演生涯中的一次难关,主人公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处于清醒与失忆之间的游移状态,像这样的人物就很难用常规的方式塑造她。奚美娟从这个人物的身份,以及她家庭的创伤入手,最后用“双重叠影”这个词来界定这个人物的特点,当她清醒时,是一个孝顺、知性的知识女性,当她病情加重时,这个显在人物背后的另一个魅影就出现了,“双重叠影”就是这个角色的秘密所在。书中《在角色的未知性中寻找人性之根》一文,就道出了她的这种大胆尝试的秘诀,“我在表演过程中,有些时候只是凭着艺术直觉,让自己无意识地慢慢进入到另一个‘自我’的世界。”在这样理解角色的前提下,特地设计了能够体现人物状态的戏,比如冯济真在摆放先父喜欢的各种礼物的庭院中,不顾大雨,忘情起舞,她似乎听到某种召唤,这样的戏既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又触摸到人物最内在的天性,呈现了一种充满张力、本能与理性、激情与解脱交织的美的形式。

其次,进入角色的途径不止一条。演员塑造角色不是简单地把台词说出来就可以,这个阶段需要艺术家调动所有的生活积累,艺术积累,才能以更准确的方式呈现艺术形象,实现编导的意图。这个阶段,奚美娟认为要完成“建立生活”,体现恰当的“台词状态”两大任务。所谓“建立生活”,就是要通过演员真情实感的表演,让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有机统一起来,把书面化、戏剧化的台词和人物的生活行为自然融合,建立起一种逼真的艺术生活状态。而艺术家在诠释角色时,依据自己的文字理解能力、文本解读能力、语言表现风格,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体现这个人物特有的“台词状态”。

好演员有着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具备了体察这个世界种种幽微之处的能力,他们在注重剧中人物的心理逻辑和外部行为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再寻求一种独特性。这个时候可以有两条途径让人物“立”起来,一种是从外部进入,一种是内部进入,而奚美娟认为不管是哪种方式进入,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演员把握的地方,要找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如果没有找到符合人物行为的心理依据,或者心理依据不对“榫头”,他(她)的外部动作就不能和表达内心世界的言语一致,观众就很难认同她、接受她。

有的创作者认为不同风格的作品,处理的方式也要“找不同”,写实有写实的一套语汇,风格化的作品就有风格化的表现手法。而奚美娟认为,这两者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她举了一个当年黄佐临先生带他们排练《中国梦》的例子(见《他手中握着一把神奇的钥匙》一文),无论像《中国梦》这样的写意话剧,还是她演过的大量写实类的作品,一旦演员找到了行为的心理依据,都可以根据当时具体人物隐秘的心理线索去自然地安排外部动作。反之,就容易造成台词无目的性,情感线索缺乏连贯性的后果。在《我怎么走进芳西雅这个角色》一文中,奚美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体验到真实的力量,那么,无论你是翻着筋斗,还是屏息凝望上苍叩问大地,都会打动人心。反之,如果演员只是一根空心萝卜,因为不知为何要翻筋斗,不知为何要屏息仰望天空,才会造成身手垮塌,目光虚无这样的表演。”

再次,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即兴表演成分。演员一旦进入状态,往往会处于兴奋状态,即戏剧家丹钦科所说的会颤动的“特殊神经”中,经常会有下意识的“灵光”出现,艺术的魅力有一部分就来自于此。艺术家面对编剧给你的规定情景时,不要依样画葫芦一样去描摹,而是要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在这一点上,奚美娟甚至常常大胆突破编剧在剧本中提供的动作提示,因为她认为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演员会根据角色,更深入地去体验,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这种灵光一现的感觉体现出来的外部行为,是准确的、生动的、有生命气息的,恰恰是演员梦寐以求的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表演。

在这个部分,奚美娟举了两个自己创作实践的例子。比如她当年出演话剧《洋麻将》芳西雅一角时,最后一场戏的“意外惊喜”,男主角魏勒嘟囔着对芳西雅说,要再陪她打一把洋麻将时,表面上看这句台词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这个人物性格刻画来说,却完成了一次升华。这是剧中唯一一次,魏勒打洋麻将不是出于打发时间,而是为了安慰同样晚景凄凉的老妇人。芸芸众生,皆是微尘,此刻,这个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却出现了那么一点人性的光亮。那天演出时,当奚美娟听到男演员说出这句台词时,突然觉得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成分,就忍不住破涕为笑,这个苦涩的笑容完全是即兴表演的,但它是以复杂的角色定位和坚实的内心体验为基础的,一下子丰富了芳西雅角色的棱面,也还原了两个老人本真的一面。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拍电视剧《原乡》时,有一场和前夫的告别戏,原先的规定情境是奚美娟饰演的阿茶说完台词“多写信啊”,就转身离去,但奚美娟觉得此时此刻,面对35年未见,但仍然彼此牵肠挂肚的前夫就这样分别,不能够完全表现两人间的情感浓度,于是,演到这里时,她情不自禁地往前迈了一步,把头埋在了前夫胸前,再一次听到前夫的心跳,阿茶的心这才似乎安定下来,然后转身离去。这个“靠”的动作,跟前面笑的行为都是临场发挥,演员根据当时的情景而添加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表演,表达了桑榆晚景中的情感眷恋,又传递出世事如烟的淡淡忧伤。

“三度创作”绝对不是一种“搬演”,而是一种创造,是演员结合这个人物的特点,自身的领悟,比较了各种方法后,寻找到了一种更闪光、更灵动,更符合“这一个”的表演方式!表演和写作都是一种抵达,抵达她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次内心的对话,寻找美和有价值的人生,当奚美娟把自己40多年的创作经验,通过一种自由、随性、散漫的表达方式书写出来时,带给读者和专业工作者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独一份的!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推荐阅读
  • 春江有感:

    春江有感:

    初春夜晚慢步江边,清风微拂,水波微荡,遥望初生明月,倒映碧波之中,步入长亭,忽想起一词牌名(西江月)有感而发,为此特出一上联:凭栏远眺西江月,有请高才对出下联。...

    04-03

  • 清明有感

    清明有感

    马上要清明节了,在家乡有提前扫墓的习俗!刚从老家扫完墓归来。巧得很小宝贝也刚学完清明这首古诗,在复习默写这首诗时突然好感慨!杜牧笔下的清明节满显愁绪情怀敬意,扫...

    04-01

  •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幕,清一色复现了极具历史感的三部经典作品,其意义究竟何在?记忆,只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谁是我们?历经千百年人间沧...

    03-29

  •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反抗,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持。意大利电影周在上海举行,看的第一部是索菲娅·罗兰和她的银幕老搭档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主演的《意大利式...

    03-29

  •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郑州市育才小学六三班 张静怡 指导老师 韩琳瑞自从那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儿子问自己分到斯莱特林该怎么办之后,哈利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是自己...

    03-29

  • <色眼识人>有感

    <色眼识人>有感

    最近读了乐嘉的《色眼识人》,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新大门,收获满满。书里把人的性格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分类。红色性格的人特别热情,充满活力,跟...

    03-27

  •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刚接触电影观后感写作的新手朋友,是不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写作技巧,轻松迈出写作第一步。1. 沉浸式观影,挖掘深层内涵:观看电影时,...

    03-24

  •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观看《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深感其幽默与深意并存。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但它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悲壮情怀来展现那段历史,而是以一种...

    03-23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你所见到的我就是我,我说再多在你看来也是辩解。

    03-23

  •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眼睛在两性情感的领域里,宛如置身于一片迷雾森林,真情与假意相互缠绕,难以分辨。若想知道一个女人是否对你倾心相待,着实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不...

    03-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