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像牛一样劳作,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话剧《路遥》到此差不多已接近尾声,眼泪已浸湿了脸庞,这句话也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人民作家”路遥曾立志“做时代的书记官”,你看,他做到了,这个时代也做到了。
平凡的土地孕育着不平凡的精神。在一声声三弦说唱中,我们走进了八十年代贫瘠的大西北,呼啸的北风,一个人戴着眼镜、身着长衫,那是我第一次那么清晰的靠近路遥,这时的他,已跻身文学界小有成绩,已以作家自居,还有他那裹着白头巾、抽着旱烟的父亲,他那拾柴归来看到儿子喜极而泣的母亲,夸夸其谈的同学郭建海,还有为他指点迷津的曹老师、为他的文学事业默默一直付出的胞弟王天乐。天时、地利、人和,文学的种子早就在心里发了芽,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的言语不仅没有摧残他内心精神的枝叶,反而崛地而起,加速成长,直直的冲出了他的心房,到达了脑门,形成了一股不放弃的决心和韧劲,也让他在这荒凉的、平凡的土地上说出了:“在平庸的物质世界还有更加迷人的精神世界”的豪言壮语。黄土地孕育了他的身躯,他用枝繁叶茂的“精神之树”反哺了陕北的每一个嘎达角落。
平凡的路遥展现了不平凡的毅力。路遥太平凡了,他也会为情所动、为钱所困,会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他的父亲不畏距离来西安找他,以为他平步青云带着家人、乡亲的嘱托提了很多要求,可你仔细听听,老人的话语间没有一件事是为他们老两口,没有一件事说是外人的事。路遥细细聆听,作为平凡人的他明知事事为难、件件难办,他还是不断点着头,说着“大。你说的我都记下了”。
他与妻子程远以文为媒,本是一段文坛佳话,可他太痴迷文学了,太想为普通百姓写作、为劳苦大众写作、为平凡的生活写作,甚至不惜抛下妻女去下井、去乡村,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为阅读和记录没日没夜。所以才有了“你要像圣徒一样,把文学当做一生的伴侣”“人生是自己的,不需要所有的选择和决定都得到别人的支持”,甚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当程远面对病榻上虚弱的路遥对自己的万般牵挂却又小心翼翼,此情此景,她含泪背诵起《平凡的世界》的片段。这一刻,故作平静的路遥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掩面而泣,说道:“我再也没有遗憾了”。是啊,当家庭的琐碎不断传递到程远身上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喊着要卖牛仔裤、想干运输队的路遥,甚至差点因“有偿写作”失去了的作家底线。此时此刻,一个男人的率性与耿直、柔情与温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人不能什么钱都去挣,况且人活在世上,还应该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句句不说坚持,字字透露出的坚韧却显而易见,他的所思所想一一也践行在了实际行动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对家庭、身体的舍弃,最终都以伟大的作品回馈了,弥留之际,路遥看到了那些被他赋予了生命的角色,他们用美好的结局去完成了他的心愿,这何尝不是一种满足呢?
平凡的作品蕴含了不平凡的力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每个人最平凡的写照,《平凡的世界》正是描写了陕北最普通、最平凡人的形形色色的生活,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的故事,构成的这个平凡的世界,献给了正在这个时代过着平凡生活的我们,给予了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在在喧嚣浮华的世界里,这个时代里一辈又一辈的人不断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内心,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把这个时代带来的迷茫、焦虑、疲惫、不堪,研磨、揉碎转化成丰盈的内心世界和坚韧力量,转化成实际劳作后获得成果的喜悦和满足。而这是《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也是路遥用生命的代价传递给属于这个时代的我们的,让人们能清晰的认识到、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的碎片,让我们能心安理得沿着不同的路途去一片一片的捡起这些碎片,然后拼凑、组装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平凡孕育伟大。这不平凡的精神、毅力、力量成就了伟大的作品,成就了《平凡的世界》与世人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看到了孙少安的淳朴和善良,看到了孙少安的坚韧和努力,看到了田晓霞的纯真和坦荡,看到了……舞台最后,迎难而上的路遥背起了纤夫手中的绳索有节奏的“爬坡”向上,这一饱含寓意的表现形式无声地呼应着着:“活着,像牛一样耕作,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是的,路遥的身躯倒下了,但《平凡的世界》没有倒下,路遥的作品和伟大的精神延续到了每一个热爱它的人身上,无数个被路遥精神感染的人没有倒下,“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
嗯,我们继续出发。
供稿:彬州市 张瑜
编辑: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