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是诗歌的过客,也是归人,评郑愁予诗歌《错误》有感

发布者:大好河山 2023-6-9 00:53

评读诗歌

原文

错误

文/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赏析

《错误》是诗人郑愁予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读诗前,先来看看此诗的创作背景: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来自网络)。

先说读感,这首短诗读起来是如此顺滑,没有丝毫的卡顿,就像一股旋律在涌动,婉转悠扬,有愉悦身心的感受,这就是诗歌音乐美的体现吧。总看到有人评论:无韵不成诗,这个有必要谈谈。现代诗即新诗,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不同,现代诗不拘泥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注重意象经营,通过意象的营造传达诗人的情感。如果非要拿古典诗歌那套来要求现代诗,那就有点迂腐守旧了。郑愁予的《错误》这种有古典的音韵美感,但是超出了那种格律限制,有了自己特殊的音效,这与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但不是所有好的现代诗必须有这种音乐美。出色的意象、内涵,也可成就一首现代诗。

回到此诗,第一节,诗人以第一人称,采用叙事的方式展开,交代了时间地点,诗人路过江南,触景生情,“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如果是以诗人母亲为原型,那么就尽显世事的变化之快,诗人发出如此感慨,与经历是分不开的。

第二节,诗人运笔之妙,不来,不飞,可谓是相当传神了,一因一果,展示了自然的魅力,拟人的手法,让景物活化,诗人作为第三者,将世事看得清透。父亲上了前线,诗人一直跟随母亲生活,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母亲孤独的心绪,没有父亲的陪伴,通信不便,父亲也生死未卜,这一切,让母亲的心更加紧锁,心事无人倾诉,母亲成了一位住在心城的孤客,就像黄昏中的青石街道一样孤寂。把母亲的内心比作空无一人的黄昏街道,更增添了许多的悲凉,不免让人伤感。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又是一对因果关系,如果街道上没有足音的响动,即使到了三月,春天依然不算到来,而母亲的心窗也是不会对外开启的,暗示着,如果父亲不回来,母亲的心又如何能开心呢?这一切,诗人都看在眼里,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借景抒情,排遣心中的郁闷,这些都是时代的伤痛造成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时也,运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

第三节,诗人好似在说,赶了一路,到了这江南,看到这样的景象,想到旧时悲伤,心中更加惆怅。即使悲情顿生,路过江南就是个错误,但是这个错误,诗人乐意领受,也很享受这个错误,就把它比喻成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它给了诗人心灵上的安慰,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暗示了诗人还将继续漂泊,哪里是归属,诗人也无法确定,暂时只能当作一个过客。人生就是不断地漂泊,回乡,漂泊,回乡,循环往复着,最后的省略号可以说省略了万言。

这首经典作品,是值得反复读的,它的艺术特色值得反复玩味。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将现代诗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见识有限,在此浅评,如有疏漏,欢迎读者朋友补之。

我们既是诗歌的过客,也是诗歌的归人!读诗,让我们找回自己。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关注诗者格命草,下期诗评见!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