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深觉自己对于宏观经济学知识储备严重匮乏,尤其是在从事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级智库单位工作,出身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我急需突破专业边界,加快涉猎经济学知识,提升宏观思维逻辑的高度和格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兰小欢教授撰写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是我读的第一本经济学专著,前前后后磨磨唧唧花了二十多天时间看完,个人觉得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中国政治经济入门普及读物,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兴趣,驱使我将继续深入研读中国政治经济高阶读本。
全书一共七章,分成上篇微观机制(1-4章)和下篇宏观现象(5-8章),上篇主要介绍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微观机制,包括基本事务、财政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这些概念与知识是理解下篇宏观经济现象的基础。下篇则介绍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重土地、轻人”“重规模、重扩张”“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三大特征,并从公共服务供给、高房价高负债、地区与贫富差距、国内经济机构、国际贸易冲突等方面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
一、本书主要观点
本书主要讲的是政府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因而在中国不能将政府与市场相割裂,脱离政府谈经济发展是滑稽荒谬的。
(一)微观机制
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体制特点。事权划分的三种理论,即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这三种视角自当不足以涵盖现实中所有的复杂情况,但可以为理解事权划分勾勒一个大致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目前事权改革的方向。而根据这些事权原则的所获得权力的各级政府,便可利用自己享有的能力,来深度参与到地方的资源生产分配与经济发展中去。作者在书中谈到了一部我很喜欢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开场第一集便是大明朝的阁老们在嘉靖帝面前核算国库赤字和财政预算,而算着算着悄无声息地就看到了刀光剑影,原来所有的政见冲突和人事谋略,都隐秘于这几两银子的账目之中。
2.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我国城市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之前,乡镇企业崛起,农民离土不离乡,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进城大潮形成;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一系列改革的陆续推行,城市化的重心开始逐步从“土地”向“人”转移。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的财政资源开始降低,而中央的收入增加,因而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压力而发展出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一方面,补贴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房价带动地价,但仍不足以撬动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因而土地财政嫁接了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化身成了“土地金融”。政府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以未来的土地收益为抵押撬动大量银行贷款,来进行投资以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
(二)宏观现象
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有很多外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还债需要借款人手中实打实的现金,虚的效益没用,可融资平台投资回报率低,入不敷出还债艰难。但往往实际情况是由于有地方政府背后支持,城投类公司只要能还上利息和到期的部分本金,就能靠借新还旧来滚动和延续其余债务。
1.“重土地、轻人”的发展模式推高了房价并加剧了居民债务负担。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但缺点同样不可忽视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地区房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人口大量涌入的大城市,居住用地的供给速度远赶不上人口增长。收入差距则是由于城市相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低技能人员难以在城市立足。低收入群体在国家整体经济高速增长时,表现出对贫富差距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但一旦经济放缓,社会对不平等的容忍度将会大大降低。因此,近年来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非常重要。
2.“重规模、重扩张”的发展手段加剧了企业债台高筑和整体金融风险。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虽然可以快速推动企业成长和整体工业化水平。但地方政府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地价和房价飞涨,也让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政府通过或明或暗的担保来帮助企业借款,使得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债务负担大大加重。企业、地方政府、居民三部门积累的债务互相作用,加大了经济整体的债务和金融风险。任何国家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新时代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再通过过分强调规模经济、盲目扩张的手段,尽早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思维模式。
3.“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的发展战略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虽然通过加大投资,大力发展制造业可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扩大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强国,但也随之带来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对内,资源向企业部门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对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居民收入较低、民生支出不足、房价上涨过快等,这些趋势必然要求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模式,进一步壮大国内市场,实现“市场—研发—迭代—更大市场”的良性循环。当然,这与中美之间的外部失衡、贸易冲突、地缘政治的兴起不无关系。在我看来,经济结构调整这一改革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推进城市化,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民生支出,降低生产性支出;三是发展直接融资渠道,扩宽居民财产性收入。
二、心得与体会
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的解读。现象复杂多变,偶然因素非常重要,过往并非必然,未来亦不确定。比较数据和表面现象容易,但若研究数据产生的过程以及经济现象背后的机制就很困难,而这无疑是最难能可贵的发展经验,这是贯彻全书的核心观点之一。
在我看来,《置身事内》是一本中国政治经济入门读物,力求简明扼要,突出主要逻辑和重点事实,不会过多展开细节,但小欢老师很贴心地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补充了“扩展阅读”书目,为我们继续深入研读提供了方向。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的,由一本好书激发兴趣,进门之后会发现拥有无数本好书,即使这些好书目前还躺在书架上,但也足以令人兴奋神往。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或因为了过审,书中有些表述含糊其辞,有些观点浅尝辄止,有些批评蜻蜓点水。因此,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此外,对于抽象和一般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很多人可能对具体的做法和模式更感兴趣,而本书则恰好介绍了很多具体案例和政策,如京东方,光伏产业等,读来甚觉酣畅淋漓,对于我这种经济学的门外人,仍会产生诸多新认知和新格局。
写在最后,我们都是置身事内的时代一粒沙,既要抬头远望波澜壮阔,也要低头细数生活琐碎。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