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下午照例在图书馆读报,第一次是没有将昨天出版的《南方周末》24版内容全部读完,则是因为看了第五版的“屋主屋檐下,家政阿姨撕裂的“分身”生活”一文,看的时候用心,读完以后的思考,让我对其他版的内容无法安静的读完。
家政阿姨,旧时称作“佣人”“保姆”,现在则称“阿姨”,她们一群人的生活也时不时的在网络上,或各种媒体上会出现,好像正面形象不多。据称,国内现在从事家政工作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500万人,她们从业的内容时间不同,有的是钟点工,一天要为多家雇主服务;有的则是住家阿姨,是根据合同内容对雇主全方位服务的;有的则是陪伴或是月嫂,是专门负责老人的日夜陪伴和对产妇和婴儿护理;还有众多医院的护工也应该算作“家政阿姨”这一行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家政阿姨”这360行中一行基本决绝(极少大户人家还有),改革开放以后的九十年代起逐步在主要大城市出现,进入21世纪以后,家政行业逐步兴荣而走了百姓家庭,应该说,家政行业也是社会分工的一行,当下无法取代,将来可能还会以各种形式进入你我他的家庭。
关注家政行业和阿姨的文学作品,可能由于我的接触面不够,看到的不多,特别是舞台上自己演自己的更是少见,“雇主屋檐下,家政阿姨撕裂的分身生活”一文是介绍北京第三届家政工艺术节剧目《分•身》舞蹈,这是由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组织的,有专业舞者廖书艺编排的,有多位家政阿姨参与演出。
家政阿姨跳舞蹈本身就是一条新闻,但是,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并不把他当着新闻来发布,而是通过努力,让家政阿姨的形体语言来反映演示城市家政阿姨的工作、家政阿姨和雇主的关系、家政阿姨的内心感受和家政阿姨对家庭对子女的愧疚,剧本没有说教,而是让这群阿姨自我的表现来实现作家的本意,从而使人们对家政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对家政阿姨有了更多的尊敬。
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人们的生活,赞扬美好,崇尚正义,鞭挞丑恶,揭露黑暗,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而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