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双深情的眼睛——读谢德才散文集《张家界的眼睛》有感

发布者:紫気東來 2023-4-14 23:18

3月上旬,在桑植参加湖南省音协首届歌词创作高研班暨青年词曲作家采风创作活动,我见到了二十年未见的毛泽东文学院第三期作家班同学谢德才。我要他送我一本他的散文集《张家界的眼睛》。匆翻其中的文字,一下子把我给深深地迷住了。

这双眼睛饱含深情。在谢德才的笔下,万物皆有情,皆是人格化了的,像是他的化身,他是他们的代言人。比如,“苞谷长得帅”“这里的水,不固执,少自我,是一种融合而神秘的存在”“糖香的胆子够大,悄悄地拥抱了我”。比如,风很懂味,“当你吃的时候,风再忙,也要悄悄地从山那边翻过来,看你,亲你,吻你,抚摸你。你的浑身像刚擦过清凉油一样凉爽。”(《南岔的鱼》)比如,树对大山的忠诚和坚守,“山里的树不提进城的事,也不想进城。他们宁愿终身与小木屋为伴,死都要死在这大山里。”(《林中的小木屋》)语言叙述,看似平静安宁,却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他的几篇亲情散文更是把我读哭了。他的《父亲》一文,写到父亲是一名民办教师,在他15岁时,为筹集学费上山砍柴从几十米的山坡上滚下,永远地离开了他………那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痛!

这双眼睛很独特,总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被这双眼睛触动摄入眼眶后酿成的文字,时时让你感到前所未见的新鲜、惊讶。书中“语不惊人始不休”的文字俯拾即是,令你目不暇接。如“这里的风,泼辣。”(《白石的冬天》),“河的宽度,一座石拱桥想丈量它,也只能选择最窄的位置。”(《人潮溪的雾》),“象吃错东西一般反胃,头晕脑胀”“司机象医生给病人注射脉管一样小心翼翼。”(《孩子,痛爱在我心叶》),难受的心情、山路的陡峻可想而如。这双眼睛,有时也有几分俏皮。比如,他写桑植男人喝酒“喝着喝着,不过瘾,拖出酒瓶、酒壶、酒鼓,抱着喝,恨不得泡到酒缸里去”描绘得活灵活现,多么可爱的桑植男人!谢德才还特别善于化用,比如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他用在桃子身上,说“一方山水养一方桃”,(《蹇家坡的桃》),用在茶身上,说“一方茶水养一方人”,(《西莲的云雾茶》)风趣幽默又传神。

透过这双眼睛,我领略到桑植民歌的无穷魅力。“一种力的歌,一种情的歌,一种展示人生百味的歌”、“来到这里,你会知道这晨的山上冒民歌,树上长民歌,地里种民歌,锅里煮民歌,河里流民歌”(《桑植民歌》),让我对桑植民歌如痴如醉。在我的朋友圈里,分享了好多桑植民歌的视频,《马桑树儿搭灯台》都会唱了。

在这双眼睛的逼视下,我内心深处,涌出太多自责。我也是喝澧水长大的,出生在澧水尾闾的津市市。可当我长大后,就慢慢有些嫌弃自己的家乡,向往外面的世界。这些年来,我冷落了家乡,冷落了哺育我长大的澧水河,冷落了澧水河边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和澧水河边的那些亲人们。我没有好好地爱他们,没有用美好的文字记录他们。对于文学,我时而远离,时而偏离,时而若即若离。谢德才同学始终对家乡对文学的不离不弃,让我深感羞愧。

(图为高中教师教学散文《上河溪的“启炸”》)

见过太多人口口声声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可当他们大学毕业之后,或是回老家工作一段时间后,想尽千方百计离开自己不够发达的家乡。他们生活的大城市里,偶尔思念家乡,便写点文字表达对家乡的回忆和歉意,有些矫情。谢德才这个朴实历经苦难的桑植男人,是从骨子里深爱自己的家乡的。他一直没有离开生育他养育他的那片红色的神奇灵气的土地。他扎到生活的最底层、最深处,切身感受桑植这片红色土地最能打动他的东西。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现这里的景物、人物、风物。桑植纯净无污染的山水,一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他,给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那里是他的根和魂。他深爱着桑植这片土地,不停地往深里走,往深里创,这片红土地是他永远也挖不完写不尽的宝藏……谢德才虽没离开过桑植,他的散文却飞得很广很远,飞到全国的许多大报大刊上,飞到许多城市的考卷上,飞到无数人的心里,还飞进海外中华儿女的心房……读了《张家界的眼睛》,我感到以前的自己太浮躁,浮在生活的表面,虚掷了大把大把的光阴。感谢谢德才,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现在能够沉下心来安静读书、用心写作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桑植有那么多的美食,利塔福的糖、芭茅溪的汤、河口的豆腐……书中优美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得老高,让我对舌尖上的桑植美食充满向往。读了《五道水》,使我明白为什么桑植的食物那么好吃,因为,那里是澧水北源的发源地,那里的水好,土好,纯天然的水土养育出来的苞谷、大米、花生、茶叶、鱼不需要怎么特殊加工,自然口感好,营养。

可能是年纪大了,我越来越爱忆旧。在《张家界的眼睛》中,我读到了好多久违的澧水流域的方言。“前客让后客”“糠桶跳入米桶”“巴掌大的一块坪”“天一黑,鬼打得死人”……土味十足,勾起我几十年前的儿时记忆。近些年来,随着老人长辈们一个个离去,我在老家很难听到我小时候听过的方言俗语了,而在这本散文里我看到澧水北源头如此纯正的方言,我突然有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每一个桑植人似乎都是我的远房亲戚。我爱上我的桑植亲人了!

桑植,有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白茶恋歌》,是谢德才作的词。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很美。谢德才写这首词一气呵成。我觉得他的文字像极了桑植白茶,“长在山里,藏在雾里,”没有繁复的加工,不一惊一乍,不过分夸张。保留着自然的香气。“天地灵气,芳香四溢”。喝起来,清新淡雅,杯杯味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我看文章有一个习惯,当看到特别喜欢能引起共鸣的句子,就在文字下画条波浪线。读《张家界的眼眼》,我感觉可以画波浪线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不是一句两句,有的时候是整段整段的文字。我常常画了几行,忍不住又重画起来………不知不觉,一篇文章几乎被我用笔画满。旁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记满自己当时的感想与感悟。放下,又拿起的这本《张家界的眼睛》,让我欲罢不能。

因为这本书,采风活动结束后,我赖在桑植不肯走,想想是周末,一个人又在桑植呆了两天,去了洪家关、看了五道水。因为这本书,刚回常德才几天,我在网络上又看到桑植举办张家界首届桑植民俗文化旅游节,坐高铁又到了桑植,赴了一场从未体验的桑植民歌、民俗的盛宴,还买了好多好多的桑植土特产。

我还会去桑植。我要把《张家界的眼睛》中写到的桑植的地方都走上一趟,写到的桑植美食都吃一次。

说实话,张家界、桑植于我,上瘾了。

(作者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民盟常德市委会机关干部)

推荐阅读
  • 《坚如磐石》爆火,上亿网友热议:人一生最该看透的7个真相

    《坚如磐石》爆火,上亿网友热议:人一生最该看透的7个真相

    作者:洞见yimo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这几年,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大爆。《扫黑风暴》《沉默的真相》还有《狂飙》,都掀起了全民讨论的热潮。但其实有一部电影远...

    12-17

  • 许欣忠:读《管仲》有感

    许欣忠:读《管仲》有感

    古今中外,有四个人的经济思想影响深远。《资本论》的作者,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国富论》的作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春秋时期微观经济的鼻祖“商圣”范...

    12-17

  • 纪录片 《定风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那个同行人

    纪录片 《定风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那个同行人

    元符三年(1100)六月,流放海南三年的苏轼终于接到朝廷大赦的诏令,准备北返中原。谁料,准备渡海那天,终日风雨大作不能成行。入夜之后,天色忽然放晴。船夫说,不如趁此...

    12-12

  • 观《志愿军》有感

    观《志愿军》有感

    昨天,我走进影院看了电影《志愿军》,有一段我看了特别有感触。“三连的,还有活着的没有?”四周一片静默。“三连的,还有能继续战斗的没有?”片刻寂静后,一只手缓缓举...

    12-12

  •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像战士一样战斗前行——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像战士一样战斗前行——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院校校长给今年的大学新生送出了第一份礼物——经典红色读物《把一切献给党》。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吴运...

    12-11

  • 新民艺评丨徐兴正: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找到美——中篇小说《不安》创作有感

    新民艺评丨徐兴正: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找到美——中篇小说《不安》创作有感

    中篇小说《不安》主人公小安,他是一位摄影师,去一个叫安寨的地方拍摄泥石流景观,目睹了一场垮塌。为了写这篇小说,我了解了一些摄影家及其作品,其中包括荒木经惟这样的...

    12-04

  • 缙云丨向欣:命运的裂缝——电影《小镇岁月》观后感(文艺评论)

    缙云丨向欣:命运的裂缝——电影《小镇岁月》观后感(文艺评论)

    新重庆-上游新闻 命运的裂缝——电影《小镇岁月》观后感(文艺评论)文/向欣《小镇岁月》是一部“艺术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电影”不是商业片,而是一些追求更高...

    11-26

  • 问故出新——临《张迁碑》有感

    问故出新——临《张迁碑》有感

    《张迁碑》拓片整体图《张迁碑》拓片局部放大《张迁碑》拓片局部放大【学书心得】《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立于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是为了...

    11-19

  • 《读<简·爱>有感》

    《读<简·爱>有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渴望寻找一份真挚的情感、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一个不屈的灵魂。而《简·爱》这部经典名著,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角落,让我...

    11-07

  •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序言父亲解放战争时期真实经历,十年前父亲81岁时曾经投稿刊登在《沈阳晚晴报》,原文内容如下:《张大爷三天治好我的病》沈阳 刘庆林平津战役时,我在四野骑兵师一团任宣...

    10-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