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该剧全片都在讲中国是如何走向共和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没有走向共和
重要概念解读
共和制(英语:Republic,拉丁语:res publica),是一种国体。与神权及君主制政权的正当性、取得方式和政体形式不同,该政体下国家的最高执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选出的最高执政者[1] [2]。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3] [4],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义指以共和制治国的一种意识形态。在现代国家兴起后,共和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及理论发展上各异,但大多数有几项特征:人民不是统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属品,并且大多拥有一个有效宪法确保人民的基本权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
整体脉络
19世纪末,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已经组建完毕,但却因为清廷未及时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但是其实力不如其吹嘘的那么强大.在阅兵仪式上通过造假给列强以为中国水军实力很强.同时也让日本警惕.日本人内部达成共识,想要发展必须脱亚入欧,而旁边体量巨大的中国不会轻易同意,所以日本和中国必有一战. 于是,日本内部包括天皇卧薪尝胆,艰苦卓绝地准备,筹建,包括购买当时最先进的吉野号. 而此时清廷仍在内耗中,虽然有李鸿章这种洞若观火的辅政大臣在.但是每个人都在唯上唯尊地阿谀奉承慈禧太后.即便有人敢仗义执言,但仍旧不能让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身为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没有忧患意识,充满了傲慢.慈禧本人擅长驭人平衡之术,但对国家国际形势鼠目寸光,这也是其导致清廷最后覆灭的原因.当时买一艘最先进的水军舰艇需要200万两,而慈禧本人财产至少就有6000万两. 而当时在后来打败中国的日本也不过有20艘. 为了买吉野号,天皇愿意出让自己的财产来置办. 真是相形见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其实看到这,我很疑惑,既然李鸿章这么懂国际局势,为什么不把真实情况和慈禧说明呢?他是不敢吗?还是说他觉得讲了也没用,毕竟财政大臣的职位被他的死对头翁同龢把持着. 我们来推演下,如果李鸿章在慈禧面前仗义执言,向慈禧太后说明日本水军实力已经强盛至此,如果再不行动,大清王朝就将覆灭. 慈禧太后会作何反应呢? 她首先会斥责李鸿章,扰乱人心,我大清平稳发展300多年,这么多年的好日子都过来了.日本区区一蕞尔小国,怎么就能敢与我大清掰手腕. 傲慢!傲慢真的会带来灾难.
李鸿章确实不容易,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由他签署,留下卖国的千古骂名.即便其竭尽全力为当时的清廷谋取利益,但依然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