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者:梦醒小径边 2021-11-13 02:18 原作者: 文章吧

《牺牲》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厄兰·约瑟夫森 / 苏珊·弗利特伍德 / 艾伦·埃德渥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牺牲》观后感(一):我们都牺牲吧

献给我的儿子

那个新生儿

也可以是救世主

和我一样

我没有完成的任务

他将要继续

开始

我与父亲种树

等待生长

结束

我一个人等待成长

中间

过程

混乱

历练

《牺牲》观后感(二):`

呜呀 吾不是神经病 吾烧房是为了还愿呀……哎呀 这么大的愿不烧房行吗?……你怎么就听不懂呢?这么说吧 吾不烧房你是会倒大霉的……对不起 对不起 呃…吾不是神经病 吾要是神经病 就不会让吾儿种树了……种树有木材呀!以后等吾儿长大挣钱了不就又可以盖房了嘛……呜呼呀 汝焉何如此对待吾 房奴就不是人吗?

《牺牲》观后感(三):云端

塔可夫斯基,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宽广的目光和对广大人民悲悯的心。

我们,看这个世界,都是站在平地上去看,眼前的再宽广也只是地球上那么狭小的一块儿。

而塔可夫斯基就不是,他站得是那样高,高过了喜马拉雅山,直直的耸入云端。

我们爬山爬得再高,也无法企及塔可夫斯基的高度。

因为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几乎没人会那么做。

但是塔可夫斯基就是那样的人。

他站在云端。

看清了这个世界。

艺术是可以拯救生灵的。

他坚信这一点。

《牺牲》观后感(四):放了又放,终于还是看完了

圣三位一体的宗教情结和人文关怀,果然缺少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啊,只能看看经典的长镜头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总是以一种特别的,非常真实的感觉去触动,即使中间说的核灾难,也依然是如此真实,我们怎么才能充满希望和信心,去给一棵快要枯萎的树,坚持每天浇水,即使一天只能浇一桶水,从日出到日落,是否愿意以这样一种愚笨的方式,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拯救爱人,拯救你们,我爱的人。最后一幕烧毁的家,是说的救赎吗,看评论里面说,完成自己的许诺,我无法拯救自己。只有最一无所有的状态,才能迎接你。

《牺牲》观后感(五):羽化与封神

这是一部大于我现有理解的影片,至少是看过一两遍不能妄谈的。可以说,这部影片每个镜头,每段对话都值得翻回去再看,这是高度凝炼和高度浓缩,关于人生、信仰、救赎、爱与希望……

影片的形式、技巧,甚至于美学角度的遣造都已经不重要了。当内容与精神高高凌驾于外在形态之上时,可说这就叫“羽化”了,西方叫“封神”。

对于“仙”和“神”我们只需膜拜,因为这就是绝对高度。比其他更近数学定义的完美理型,虽然没人能看到绝对,但无限趋近。也正因为如此,没有10分。

《牺牲》观后感(六):片子还是不错

片子还是不错。只是可看性实在不高,整部片子看下来,把人累个办死。看到中间的时候,我都不断的在质疑自己,是否知道这些人在里面说的是什么,导演到底想说什么。实在是太累人了,从故事情节,到叙事的手法,都让人不堪重负,有近乎崩溃的感觉。看完之后,个人认为从主题而已,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内容太凝重了些。现代社会的错误,应该受到深刻的批判和重建,在绝望和无尽的窒息背后,只有毁灭后的重生才能带来新的生机。抛弃语言,断绝掉与过去的联系,在新的生命身上,我们才能够找到新生,希望和信心才是导演的期望。

《牺牲》观后感(七):塔可夫斯基最后的命运仪式

这是塔可夫斯基最后的生命仪式,一切的构图,场景,人物,语言和沉默都是塔可夫斯基精神图景中的一部分,是塔可夫斯基私人宏大精神世界里的一个环节。一座荒芜的岛,各自孤独的人,审判日式的恐惧,末世降临前各自生命的状态,简单的画面和长镜头,心理意象画面的剪辑和人物面向镜头与观看者诉说的独白,便营造出真正的人类末日来临前的命运仪式感。只是,造成这末世的,是人类自身。但无论如何,塔可夫斯基,在最后依然给出了他的答案,孩子,树苗,他依旧愿意相信生命,愿意在崩塌式的绝望中浇灌希望和人性的生命之树。

《牺牲》观后感(八):献祭

1.我不愿意把他理解成一个梦境,我更愿意相信那是虔诚的祈祷和忘我的牺牲。

2.牺牲,原义舍弃。更可理解为祭品,与上帝的交换条件。

3.诗意的长镜头和舞台感的对白,戏剧般的回归。

4.巧合吗?《芬尼与亚历山大》(1982)《永恒的一日》(1998)《牺牲》(1986)在我最喜欢的电影中,男主角都叫Alexander。

5.大一的时候在学校里认识一个摆摊卖碟的文青(那时候还真是文青),借我书碟,《雕刻时光》也在内。但我一页没翻,后来又原原本本地还给他了。想起来,老塔的电影若是在那个时候看,可能也无法理解。

6.希望还在。

《牺牲》观后感(九):葉問.食飯.世界末日:從《一代宗師》、《都靈之馬》到《犧牲》

夜越暗,星越亮。悲觀盡頭,是希望還是絕望?

王家衛、葉問、尼采、貝拉.塔爾和塔可夫斯基可以怎樣拉起來一塊兒講?那根串起來的線是人世之苦難。這篇文章就是有關電影藝術中,人面對苦難的不同面貌。

這也一個悲觀但不想抑鬱的人的掙扎式思考 http://wp.me/p8iPwg-gFu

《牺牲》观后感(十):空间魔术师

他的电影不仅有空间,而且空间里有情绪有呼吸

比如给空间一个被风聊起的帘子,空间就有了情绪

什么样的风,什么样质地的帘子,带来的空间印象是不同的

在自然环境中同理是风吹动树叶或者草地

小男孩睡在床上,白窗帘被微风鼓动,透着仅有的微光,这空间就不再是现实中的空间,它变得奇妙。

还有窗户,烟雾,水,玻璃瓶子,灯这些都增加了空间的奇妙感

那些意向,按赫胥黎的话说,具有传送作用——把人传送到另一个世界

画外音引导人

人引导空间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入画出画,成为前景或者变换着景别

摄影机的移动使得人物入画或出画,景别和前后景关系的魔术开拓着空间的可能性

于是空间千变万化像是在呼吸

画外音/音效,

那种语调,回眸的特写——时间的墨水滴到空间里——梦境感

万能调度大师

推荐阅读
  • 春江有感:

    春江有感:

    初春夜晚慢步江边,清风微拂,水波微荡,遥望初生明月,倒映碧波之中,步入长亭,忽想起一词牌名(西江月)有感而发,为此特出一上联:凭栏远眺西江月,有请高才对出下联。...

    04-03

  • 清明有感

    清明有感

    马上要清明节了,在家乡有提前扫墓的习俗!刚从老家扫完墓归来。巧得很小宝贝也刚学完清明这首古诗,在复习默写这首诗时突然好感慨!杜牧笔下的清明节满显愁绪情怀敬意,扫...

    04-01

  •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幕,清一色复现了极具历史感的三部经典作品,其意义究竟何在?记忆,只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谁是我们?历经千百年人间沧...

    03-29

  •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反抗,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持。意大利电影周在上海举行,看的第一部是索菲娅·罗兰和她的银幕老搭档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主演的《意大利式...

    03-29

  •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郑州市育才小学六三班 张静怡 指导老师 韩琳瑞自从那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儿子问自己分到斯莱特林该怎么办之后,哈利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是自己...

    03-29

  • <色眼识人>有感

    <色眼识人>有感

    最近读了乐嘉的《色眼识人》,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新大门,收获满满。书里把人的性格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分类。红色性格的人特别热情,充满活力,跟...

    03-27

  •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刚接触电影观后感写作的新手朋友,是不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写作技巧,轻松迈出写作第一步。1. 沉浸式观影,挖掘深层内涵:观看电影时,...

    03-24

  •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观看《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深感其幽默与深意并存。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但它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悲壮情怀来展现那段历史,而是以一种...

    03-23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你所见到的我就是我,我说再多在你看来也是辩解。

    03-23

  •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原创情感文章)读《眸中藏情: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观后感

    解锁女人真心的密匙:眼睛在两性情感的领域里,宛如置身于一片迷雾森林,真情与假意相互缠绕,难以分辨。若想知道一个女人是否对你倾心相待,着实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不...

    03-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