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是一部由木下惠介执导,田中绢代 / 高桥贞二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楢山节考》观后感(一):走向死亡,走向新生。
其实这是一部舞台剧。木下惠介对于色彩的应用简直无敌。处处充满原始的野蛮的诱惑和活力。生从来都是和死连在一起的。
细节之一是电影中的角色常常在走,通过各种脚步,路过的细节,喻示着人从生到死一路走来,生生不息。
《楢山节考》观后感(二):和男朋友一起看Narayama bushiko
这部电影是和男朋友一起看的,整个过程心情并不明媚..
很惊诧在看电影时,我竟分不清,人和动物最基本区分.
有点不敢相信这部电影的表现力,竟然可以颠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
陈旧定律..
强烈推荐,一定要看...
《楢山节考》观后感(三):电影的形式
阿基的芬兰影片放映故障换到下一场1958年的楢山节考。
早就听说这部,只是对这苦涩故事有点抗拒。
当时的舞台美术具有更极致的形式渲染力,放到现在也不过时,逐渐隐进黑暗里的老者,根据不同情绪安放的滤镜,吟唱出的诗句,使得电影的情绪隐隐流动,又非常简洁明了,具有节制的美感。
带着忧伤的悲剧。
《楢山节考》观后感(四):心念楢山,画地为牢
1小时33分,奇迹还是没出现
就是缓慢却必然到来的衰老和死亡一样,从第一秒钟起,我们就知道了电影笃定的结局。就如grace is gone一样,即便早早知道结局,依然阻止不了悲伤如手一般紧紧扼喉。或许也该积极地看到,人性的某些东西,是超越死亡的,尽管大部分是那么不堪。
灯光和色彩运用是一绝,可是,沉浸在悲伤的故事里,难以再对其它东西作评价。
《楢山节考》观后感(五):“孝”和“快乐”可以装出来,但是残酷现实只能用母爱来化解
我记得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老人过了70就被丢弃,后来看电视也说中国古代有“弃老”习俗,没想到日本也有这个习俗,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电影中用了一个山神美好的故事,将残酷的弃老现实包装起来,让他看上去像是体现孝道的现象。其实真的很残酷,但是母亲却依然让孩子背自己上山,这是多么伟达的母爱啊。整部剧,压抑、矛盾,种种的欢乐就好像对“生”的祈求。一切快乐像是对残酷现实的掩饰。
《楢山节考》观后感(六):向老艺术家致敬!
木下的看过,今村的还没看。
木下的期望值较低,看后赞不绝口;今村的期望值较高,正在期望。
木下的种种好就不多说了,就说一点——阿玲婆的扮演者田中绢代,她在这部片中的表演,是深深吸引我90分钟一气看完的重要原因。
最后总结一句,该片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元素:三味线、场景切换、极简、田中绢代和最后的火车。
《楢山节考》观后感(七):背老入山
和1983版比起来,1958版,更日本化,更古典主义。
当然,这是说导演手段,事情的本质,依然一样!
背老入山,这个和因偷窃而遭全家坑杀比起来,哪个更有违人的本意?
算了,都是扯淡,一年收获,刨土所得,尚不能果腹全家。
因此,人老入山,窃粮被诛,都是为了其他人可以活下去罢了!
行者自不全知,负背者,亦不全知。
世界就这么,在一个山村年复一年,人类在地球亦这么轮复一轮!
《楢山节考》观后感(八):牙没错,米饭没错,老也没错
北影节180414 楢山节考#58年版 日本舞台剧风格
完全分不清日本舞台剧配乐有啥区别 电影配乐和唱词响起来总觉得是身毒丸场景 白石加代子和藤原龙也飙戏
牙没错,米饭没错,老也没错,永远是观念在束缚人和伤害人。
那些你认为跟你无关的迟早会跟你有关。伤害的观念在传递,去伤害迟早会被伤害。
现代文明如此重要。宪法第三十八条太重要了。
别伤害,永存善心。
人与人的羁绊,怎么可能强制被切断呢。
《楢山节考》观后感(九):一个故事的两种诠释 看木下惠介的《楢山节考》
木下惠介
是一个真正的日本本土导演
是一个真正给日本人拍片的导演
是一个真正尊重日本文化的导演
于是 这部 楢山节考 是一部很日本的片子
从场景到配乐
是因为古老还是什么呢
这部片子没有摆脱舞台的影子 很戏剧
完全的棚里戏 远景是绘画 你可以看到帷幕 灯光追着演员
那吟唱的旁白听着是有点难受 但是很日本
导演是在讲命运吗 人生就是一出戏 注定了结局
谁快来跟我讨论一下~~
《楢山节考》观后感(十):楢山节考:赤贫的魔咒
看了木下惠介这版的《楢山节考》,觉得导演把舞台剧与配乐诗朗诵结合得很不错,个别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无线TVB拍摄金庸武侠小说的简陋置景,当时的美工也就这个水平吧。
《楢山节考》是对赤贫年代恶俗的讽刺,人过70岁,不但不被尊敬,反要送到山里去,明摆着等死,这就是为了给原来贫穷的家庭减少一张吃饭的嘴。那位老婆婆的自我牺牲不过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家庭及其在村落中的名声。片中儿子的挣扎,儿媳的同情,孙儿孙媳的不孝,与老人的苦心,构成了一幅心酸的浮世绘。最后,火车通过,遗弃老人路牌定格,很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