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者:齐州胡子 2021-11-13 02:14 原作者: 文章吧

《普通人》是一部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唐纳德·萨瑟兰 / 玛丽·泰勒·摩尔 / 蒂莫西·赫顿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通人》观后感(一):颇有动人的力量

1981年第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值得一看的一部好片。

那个年代的好莱坞跟今天相比,显然尚未彻底工业化,作品更富社会责任感、具人文关怀、直抵人心,不刻意取悦观众,亦不追求大团圆。

演员出身执导演筒,其影片中角色的表演都属实力派,不温不火、可圈可点,颇有动人的力量。

《普通人》观后感(二):这道题太难

亲人意外死亡这道题目,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太难了。每个人都很难去面对。逃避也逃避不了,它一直在每个人的心头,无时不刻都在流露,无比沉重。可能只有一起去面对,才能真正放下。这故事太真实,1980年的人们不肯谄媚观众,真实地写下了这种境遇的人生。选择用谎言粉饰的女孩,死了。还有假装坚强的妈妈,可能永远也无法走出这伤痛。

《普通人》观后感(三):慈父严母

一种浓厚的80年代奥斯卡影片感觉,不知道是80年代奥斯卡偏向于这种风格,还是文化差异,或是翻译组做的太差,总感觉很多剧情和台词有些无厘头,有些情节还是很琢磨不透,可能是伟大的作品都需要看很多遍吧……毫无疑问,《普通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艺术片,独特的剪辑方式和蒙太奇风格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多线性叙事手法,充分展示了罗伯特雷德福的导演功力,影片在主题上偏向于男性角度,符合当时重男轻女的奥斯卡风向,从心理角度深度呈现了男性在爱情和家庭中的责任和使命感,男主的演技不是很出色,很容易让人看着出戏。

看完,总觉得最佳影片应该颁给《愤怒的公牛》

《普通人》观后感(四):豆瓣分太低

母亲自私、虚伪,偏爱的长子之死使她悲痛欲绝,但故作镇定,不愿坦诚的与丈夫沟通,还做出一副一切都好的样子,提到长子总是转移话题,迁怒于幼子,令人讨厌;幼子自责于哥哥的死,自杀未遂,还承载了母亲冷漠、好友自杀等压力,求助于心理医生,最后走出阴影,遇到的女孩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活力;幼子的病友和母亲相似,不愿意承认自己还没有摆脱之前的困扰,然而她的大叫暴露了她心理的恐惧;父亲维系着出了问题的家庭,拜访了幼子的心理医生后,质问妻子:”为什么在参加长子葬礼的时候,你还在关注我衣服和鞋?“看到妻子对幼子的拥抱毫无反应,终于哭诉着说她谁也不爱,最后妻子第一次哭了,出走。

《普通人》观后感(五):普通人

和大部分家庭一样,杰瑞特一家人过着稳定而又平静的生活,卡尔文(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不仅是一个工作上矜矜业业的正直律师,同时也将父亲和丈夫的角色扮演得十分出色,和妻子贝丝(玛丽·泰勒·摩尔 Mary Tyler Moore 饰)结婚二十余载,两人的感情分外稳定。

身为杰瑞特家的大儿子,伯克(Scott Doebler 饰)享受着更多的关心与爱,身为小儿子的康纳德(蒂莫西·赫顿 Timothy Hutton 饰)对此却并不在意。一次意外中,伯克溺水身亡,悲痛欲绝的贝丝迁怒于当时和伯克在一起的康纳德,这让后者十分痛苦与自责,好在有卡尔文的陪伴和关心,他内心的创伤才渐渐治愈。然而,当他再次鼓起勇气向母亲索取温暖的时候,贝丝的举动却让他的心再一次坠入了冰窖。

《普通人》观后感(六):很好的片子

这么好的片子,一是没想到看过的人会这么少,二是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写点评论的人。

刚刚看完,很好的片子,尽管是出自于初次执导的导演之手,但从其质量来看,获得奥斯卡的奖项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个人的感觉,前者比后者更棒。

可能跟自己学习过一点心理学的皮毛有关,在看片的过程中感觉到导演在处理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是比较真实到位,而不是在故弄玄虚或瞎编滥造。故事情节的平实叙述可见导演的自信和功力,而悲剧性的结局则更加增添了影片的张力。

呵呵,早期的奥斯卡获奖片中还是有很好的作品的。

《普通人》观后感(七):怎么做一个普通的人

有人说影片讲的事情和人其实不普通,可是我却觉得电影想要说的就是普通的人面对生活中一个重大变故的时候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不单单是社会的影响,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是一种自己不愿意承认并且有时候甚至意识不到的东西。

影片中最可怜的我觉得是Beth,她最后也没有能够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还尽力维持着表面的正常,就像conrad在医院时的病友一样,她不愿意承认自己还没有摆脱之前的困扰,努力装出自己已经完全康复的样子,在和conrad最后一次见面即将离开的时候,她那么大声的喊叫暴露了她心理真实的恐惧。

人都会有其脆弱的时候,可是为什么我们都要表现得强大到自己迷失了自己呢?

人说琐碎的生活是会让人改变的,这点我承认,可是在什么方向改变和在哪些地方保持原始的自己,真的很难把握。

而我辈普通人往往是被推着走,总是会忘记曾经的那个自己,那个我们向往又陌生的自己...

《普通人》观后感(八):普通人的考验

大概是九十年代初,还是个小学生,老爸有一本介绍奥斯卡的书,那时对外国电影还没有多少概念,尤其是带有大奖的光环,多半也只有让我感到晦涩。可我特别爱看附在书后的历届获奖影片的剧本简介,说是简介却也不太短,足够长到让一个小孩子当故事看。只是他想不到,十多年后的奥斯卡已渐为滥俗,十年后的自己在一个个午夜独自重温朦胧的记忆。

《普通人》的名字起的很棒,我懒得去查原著小说究竟如何,但就此片荣获最佳剧本这一肯定而言,是否忠于原著就不那么重要了。我总习惯于以最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人们的想法,尤其感情等意识流的东西,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选择不同。大儿子溺死这一家庭悲剧像是一个考验,父亲、小儿子、母亲各有自己的成绩。父亲还是那么 "love everybody",承担起责任;小儿子的自卑和愧疚暴露出来,但还是努力走出阴霾;一切不再“neat and easy ”,母亲在考验中没有和丈夫站在一起,爱也都随同大儿子一起埋葬。这是普通人的成长,不完美,没答案。有的人挺住了,有的人选择了离开。

《普通人》观后感(九):恰好

我说恰好的原因是近来情绪低落,恰好看到了这么一部电影。

我现在这个时候正好处于转变的节骨眼上,一些事总会扑面而来,让我应接不暇,于是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极其疲倦,经过了一个月的实习,回学校,照例找个电影看,于是就看到了这么一部电影,只看了一遍。

从我看得这么多电影来说,与此类型相同的也不少,我感觉摸到了美国电影的一些规律,大抵是由某种大事引出,然后从细节与剧情发展入手一步步得拜托某种困境,尤其是细节,确实令人佩服,但是我终究观察力不行,也不能全看出。对于剧情,主人公要么是拜托自己的心魔,要么是拜托外界的困难。

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知道当代所谓心理分析家基本上都是弗洛伊德的徒弟,弗洛伊德提出的所谓内心外心与本心我感觉也有所体现,关于性的可以从男主所说的手淫中看出。

它虽然聚焦的大部分是那个有芥蒂的亲情,但是爱情与友情都有体现,什么理性与感性这个已经不值一提了,因为很容易从中找到这些观点

有些人总会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伤心的时候哭泣,开心的时候就大笑,有些人却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变成了内心的桎梏,因压抑人类总会将自己逼入极端或者冷淡的境地,而有些错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一辈子都不可能解开的心结,固执,感性,理智,偏激,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

情节就不必说得太清楚了,毕竟电影中的事一定要有转折感

总归,是好电影

《普通人》观后感(十):庸人自扰

一个原本和睦的四口之家一天突遭变数,两个孩子外出钓鱼时遇到了风浪,落水之后哥哥为了救弟弟而不幸溺水身亡,于是平时溺爱长子的母亲便视幼子为仇敌一般,家庭关系也面临了分崩离析的危机。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必须同时面对被悲伤冲昏头脑的妻子和被自责逼得几乎精神失常的儿子,在家庭和生活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普通人》当年能够以大黑马的姿态击败《愤怒的公牛》,成为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恐怕就是因为他反映的平常人的生活琐事和情感问题比起世界拳击冠军更加能够获得共鸣和打动人心。在这个电影中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举,既没有像奎多林那样为保护儿子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没有诸如一个智障者争取夺回女儿的抚养权的故事那样令人心潮澎湃。他只是一个曾经蒙受伤害、如今夹隔在矛盾的家庭成员中的一个无法拜托困境的小人物而已,但是他对于我们又是如此的熟悉,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正处于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的“夹板”生活之中,孩子们逐渐进入青春期,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而且叛逆的性格使得两代人的沟通也成了问题;而自己已经进入暮年的老父母亲可能还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善意和好意来干涉本来已经纷乱无序的生活,如何处理与父母,与妻子,与子女的关系,或许还要加上本来就压力重重的工作问题,使得在这个阶段的男人无比艰辛,无比痛苦。

曾经有人说过,家庭如同在大海上航行,最困难的并不是要面对狂风巨浪的袭击,因为在这个时候,每个成员都会自觉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而是在大风大浪过去之后,在宁静地水面之下的暗流。就如同《普通人》里,对于家庭最艰难的日子不是儿子过世的悲痛,而是事后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变化,自责、痛恨、反悔、漠视,各种各样的情感交错在一起,使得原本是和谐的家庭逐渐面临分崩离析。

《普通人》虽然是一部反映平常人的电影,但是它在父亲电影中却是一个另类的作品,编导并没有刻意地塑造一个伟大的父亲,却在不经意之间,通过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描绘了一个负责、坚强的父亲,他不让自己永远沉溺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而是努力帮助妻子和儿子脱离怨恨和自责的情绪,因为生活永远是向前的,只有更加勇敢。更加快乐的生活,我们才对得起那些离开我们,深爱我们的人。

生活中有好多事情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因为我们其实都是一些平凡的庸人,庸人常自扰,庸人常陷入一个小水坑却不见整篇海洋,幸亏我们还拥有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可以依赖的背影,一盏夜幕下的灯塔。

推荐阅读
  • 《读<简·爱>有感》

    《读<简·爱>有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渴望寻找一份真挚的情感、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一个不屈的灵魂。而《简·爱》这部经典名著,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角落,让我

    11-07

  •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序言父亲解放战争时期真实经历,十年前父亲81岁时曾经投稿刊登在《沈阳晚晴报》,原文内容如下:《张大爷三天治好我的病》沈阳 刘庆林平津战役时,我在四野骑兵师一团任宣

    10-19

  • 观后感来啦!参观完北京冬奥赛区 欧洲青年怎么说

    观后感来啦!参观完北京冬奥赛区 欧洲青年怎么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艳、邢颖):参加“欧洲青年冬奥行”活动的青年们,在这几天参观了北京冬奥会赛区,了解了筹备情况和办奥理念,听听他们有什么“观后感”。绿色北京冬

    10-19

  • 临渭区胜利小学:关注人性做真教育——田继伟老师读《教育的本色》有感

    临渭区胜利小学:关注人性做真教育——田继伟老师读《教育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是李镇西老师所著的教育随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从怎么对待孩子、教育常识、教师自我成长与规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饱含育人情怀和责任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10-18

  •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范文 看开学第一课2020有感500字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范文 看开学第一课2020有感500字

    《开学第一课》已经播放了,想必很多小朋友大朋友在9月1日晚上都已经观看了,接下来就是要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今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呢?有哪些范文可以参考呢。20

    10-12

  •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说说关于电影的这件事!1. 有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都是单亲家庭。有一天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跟你去看个电影,可以吗?妈妈回答说:好呀。什

    10-10

  • 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文| 观后感点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一场偶遇,改变了他的一生程远志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剧本,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

    10-08

  • 江雪-有感

    江雪-有感

    瞧那江面,宛如一面未磨的镜,倒映着天空的深邃与广阔。而在这镜面上,一叶孤舟悠然漂浮,如同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却又承载着无尽的故事。舟上老者,身披岁月的蓑衣,头戴风

    10-05

  • 《开学第一课》收看链接来了!附观后感指导+优秀范文

    《开学第一课》收看链接来了!附观后感指导+优秀范文

    2024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8点开播,大象新闻将同步直播。今年《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从历史、现实、未来贯通的时空维度,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

    09-23

  • 《甪端》观后感

    《甪端》观后感

    一部儿童剧是否拍得好,私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观剧的孩子们是否沉浸于其中;二是主创人员的意图是否忠实呈现;三是剧目的演出是否长久不衰,始终在舞台上保持着它

    09-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