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头鹅》是一部由赫伯特·罗斯执导,黛安·基顿 / 伍迪·艾伦 / 杰里·莱西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呆头鹅》影评(一):一部向鲍嘉致敬的电影
WeekeeNoah的评论相当精彩,不过他对译名《呆头鹅》的赞美我不太赞同,有点偏离电影主题了,《北非幻影》更贴切。伍迪·艾伦不仅仅开头和结尾都模仿了《北非谍影》,虚构的鲍嘉还自始至终穿插地出现在影片中,即便英文片名也用了《北非谍影》中的经典台词“Play It Again, Sam”。全片看完,让人有种想把《北非谍影》找出来重看的欲望。
《呆头鹅》影评(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1.完全老电影开头【其实像《严肃的男人》那样另起一段,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关系紧密的开头也不错。】
2.拿伟大的电影表明立场,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和平淡的生活完美对比,凸显生活的恐怖。
3.大段自我心理独白,像极了后来的查理·考夫曼。
4.“你喜欢电影,是因为你只喜欢旁观生活。”【这也算是和虚拟人物对话。】
5.“世界上女人有的是,你要做的就是吹起口哨。”
6.充满液体的透明瓶子在高处,处于“薛定谔状态的时候”,总是极易引发焦虑。
7.吃米饭的时候“她喜欢我”,盲目的自信会有特别的笑点,也容易营造戏剧冲突。umumm
《呆头鹅》影评(三):呆头鹅
这是一部讲述爱情与友情的故事。我的观影习惯会期待几位俊男靓女表演一出爱恨情仇,因为人好看,他们的感情也会格外令人缠绵悱恻。不过由伍迪艾伦自己出演男一号的各种爱恨情仇都不大会让人悱恻起来,我甚至会觉得这个小丑般的人物遭受的各种磨难是如此理所应当,而且,怪谁呢,你那么话多,还多动症,笨手笨脚,好色,总把事情搞砸,没有女人爱你那是再自然不过的。至于友情,象伍迪艾伦这样的人,就别指望你能信任他什么了,犹太人所有的缺点他一个没放过全披挂在自己身上当招牌,他是破罐子破摔的彻底实践者:反正人都长的丑成这样了,就更不客气的把所有性格缺点也都搬来,人丑怎么了,我还就招人讨厌成这样了,又怎么了。
这部电影最后伍迪艾伦还是选择了忠诚于友谊,那时的他还有少年单纯的一面,被《卡萨布兰卡》的结局打动不已,再后来的电影中他就逐渐变成彻底的老油条了。伍迪艾伦是一个成功的超级自恋狂,他的碎嘴子天分碰上了几分命运就成了被人推崇的大师,我不喜欢他,但是他与现实合谋,享受现实的人生观值得借鉴,跟现实对着干,我们就会被现实揍个鼻青脸肿,学习伍迪艾伦的接受现实和享受当下的油滑态度,我们就会好过多了。所以不妨照着镜子,然后对自己说:我丑我笨我坏,我就是我,那又怎样?我要尽情享受我的人生。
《呆头鹅》影评(四):Diane Keaton 和 Ingrid Bergman 也就差了 Woody Allen 和Humphrey Bogart 比那么多
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得不看
还是不习惯这种没高潮拉锯式的相声表演
感觉射手座做事会更注意"进程"而非"效果"
太沉迷于每个具体细节不能自拔而使片子没有重点或者很难整合
一直觉得woody allen就是英语版蒲松龄
非常不和谐的堆砌用绿豆汤换来的八卦和段子
再不知疲惫的频繁更换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供自己YY
只不过Allen是蓄意人前行淫
看看本片海报和他电影里常常出现的自我调侃式的心理分析就很清楚了
其实整个片抹掉大量的包袱和woody allen的自慰情节就讲了一个事儿:
旁观和参与。
现代大众媒体对人的异化体现之一为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生活中的一切物化并且习惯将自己抽离开来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凝视之
而正因这个距离的存在, 人通过自身感官直接体验到外部世界的机会变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从媒体上通过文字或者其他媒介获取的经过处理的经验
当这些体验在脑海中再次浮现并交织于眼前现实
使我们难以分清其中界限然后将错就错的默认其为自己的体验
于是一种近乎于"我已经曾参与其中"的错觉就此诞生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解释
对loser们来说
YY是比真刀真枪更实际的获得满足感的方式
《呆头鹅》影评(五):唠叨又习惯性自言自语,艾伦也是我本人无疑了~
纪念一下。这是我看的伍迪艾伦的第一部电影。影片时长1小时25分,讲的事情及其之简单,就是艾伦离婚了想找个对象,朋友之妻竭力帮助他的同时,两人产生了感情,最后朋友之妻意识到真爱还是原配,于是艾伦放手。 一开头就是卡萨布兰卡,自我英雄主义的充满喜感的憧憬欧嘉的形象,渴望成为欧嘉。艾伦不时跳出与电影转为与心中偶像欧嘉以及前妻交谈泡妞心得,也时常跳脱出生活自言自语,大家都一样噢~我也经常自我劝说,自己跟自己对话,也爱看电影。啊~伍迪艾伦,说是唠叨,一部电影下来,感觉没讲实在是没讲什么事情,但是却感觉电影特别快,马上就没了,看完了,还没过瘾呢。。。。。。
哈哈哈哈,就是我了↑↑↑
《呆头鹅》影评(六):《呆头鹅》: 一个伍迪艾伦早期风格的代表作
《呆头鹅》是由伍迪艾伦自编自演的一部电影,虽然本片导演不是伍迪艾伦,但整部电影都具有伍迪艾伦的风格,准确的说是他早期的风格。伍迪艾伦早期总是扮演那种有点神经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做什么事情还优柔寡断的知识分子形象。当然,这也可能是他真实人生的写照。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基本上会被别人当成窝囊废,但在文艺作品里,他会给人带来欢乐和自省,毕竟,谁都或多或少有他的某些方面特征。
《呆头鹅》的开头就是《卡萨布兰卡》的结尾,亨弗莱·鲍嘉扮演的男主角护送英格丽·褒曼扮演女主角和她的爱人离开卡萨布兰卡。影片结束后,伍迪艾伦就开始絮絮叨叨起来。影片的展现比较随意,当伍迪艾伦叙说某件事的时候,影片就会展现那件事的片段,这总让人想起他的经典作品《安妮霍尔》。
艾伦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艾伦天天宅在家里观看电影,一点不向往运动和远方而离开了他,幸好他的两个朋友上门劝慰艾伦。其实,像艾伦这样的人,可能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后来,两个朋友带来一个女性朋友与他见面,他打扮自己时,一会儿踌躇满志,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在陌生女子面前,他时刻想装酷,却总是在出丑。到了最后他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觉得别人看上他了,非得送人家进屋,结果自己吃了闭门羹。
不敢与女人说话,也不知道和女人说什么,好不容易主动地和陌生女子搭讪,还总是被女人拒绝,艾伦可以说是我等废柴的真实写照。
影片中的亨弗莱·鲍嘉是艾伦想象出来的,准确地说应该是艾伦想象亨弗莱·鲍嘉对这件事怎么看,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想象出来的鲍嘉总是在鼓励着艾伦克服自己的恐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是他欲望的化身。但艾伦总是在犹豫不决,他总是缺乏自信,否定自己,而且还可能由于他看的电影有点多,他总是在脑补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电影片段。
影片许多片段可以算是艾伦意识流的展现,最经典的就是艾伦对黛安娜·基顿扮演的女主角的告白。女主角是艾伦好朋友的妻子,由于好朋友业务繁忙冷落了她。而艾伦与她又整日待在一起,渐生爱意。这天晚上,好友出差,女主角上他家做饭。可以说天时地利都具备了,就差人和了。艾伦准备了烛光营造暧昧的氛围,但又把它吹灭了。他对女主角时而拒绝,时而又献殷勤。他对女主角又有所行动,女主角有一点拒绝的意思,他就会找各种借口,但当女主角有点同意的时候,他又有点得意忘形,一副贱贱的样子。
影片的最后又致敬了《卡萨布兰卡》的结尾,可以说是首尾呼应。艾伦像亨弗莱·鲍嘉一样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但他不再需要想象中的鲍嘉,他已经决定成为他自己。
《呆头鹅》影评(七):Play it again,Woody
看早期的Woody Allen电影,可以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喜剧演员,由于有过几年Stand-up Comedy Show的锤炼,他的表演动作和表情都有板有眼,很有马克思兄弟和卓别林的神韵。说他是一个编导演俱佳的才子,可以从他早期的作品中得到印证。80年代往后由于他将作品的重心转移到研究女性身上,手法上也尝试使用流行的多线叙事法,编导功力更深厚了,但扮演的角色却不再那么吃重,基本上固化成典型的患有焦虑症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了。
《呆头鹅》这个译名是基于片中伍迪艾伦饰演的Allan对戴安基顿饰演的Linda的爱意浑然不觉,正如《梁祝》中祝英台手指梁山伯笑骂对方是“呆头鹅”的情境,这个译名很有韵味,想来译者也是个妙人。而本来的英文片名“Play it again,Sam”其实是《卡萨布兰卡》中英格丽.褒曼来到旧情人亨弗莱.鲍嘉的的酒馆后,对故友黑人钢琴师Sam说的话。这句台词在2000年被AFI评为百大电影台词第28位(有的版本中是Play it, Sam. Play 'As Time GoesBy.'),事实上这部战时主旋律影片有6句台词都被电影学院被选入百大台词,证明了该片对美国社会文化曾经造成的巨大影响力。而片子的男主演亨弗莱.鲍嘉,在AFI同年进行的“百大演员”评选中力压加里.格兰特、詹姆斯.史都华等翩翩美男,夺得“最佳男演员”的荣耀。这个长相普通甚至有点凶残的小个男人,早期是一个一直扮演强盗、囚犯、流氓角色的“反派专家”,直到在41年的黑色剧《马耳他之鹰》中饰演了侦探Sam Spade之后才一炮打响,他塑造的圆帽加风衣的造型成了几十年后所有侦探角色的定妆。自此以后,他接连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成了美国人的偶像,他的口音、动作、甚至略显僵硬的面部表情都成了粉丝们模仿的对象,鲍嘉风潮席卷美国的年代,正是童年的伍迪.艾伦流连在布鲁克林大大小小的影院之时,鲍嘉在无数片子中展现的硬汉形象,同样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个敏感羸弱的犹太知识分子,艾伦在自己的一切作品中都不吝笔墨的进行自嘲,在电影中,他安排无数美丽的女演员对他的身高、长相还有那些蔫坏的小算计进行无情的奚落嘲讽,将人类的一切偏见加诸自身。从早期的恶搞片《007之大破皇家夜总会》到后期的《解构爱情狂》,他塑造了一个个懦弱、猥琐、自卑却又尖酸刻薄的知识分子形象。从疯狂荒诞的《香蕉》、《性爱宝典》、《傻瓜抢银行》到深沉内敛的《安妮霍尔》、《曼哈顿》再到古井不波的《汉娜姐妹》、《开罗紫玫瑰》,从费里尼的马戏团式的狂欢梦幻到伯格曼宗教式的沉郁压抑,我们目睹他一步步变老,但那种语带哲学意味的讥诮台词还是会连珠炮般从这个戴眼镜的小老头嘴里冒出来。当然对自己出身和信仰、个性和行为剖析的越细致,对这个世界的荒诞无稽的批判也就越辛辣,他早期的脱口秀、给杂志撰写的小品文中,总会冒出一些令人捧腹的警句,笑过之后,还能让你深深思考。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能拍出哲学意味的电影喜剧的导演,这也让他成为唯一一个在电影艺术观念分歧较大的欧美两地都有大量拥趸的导演。
这部片子就属于伍迪艾伦的“马戏团时代”作品,也是他和戴安.基顿的定情之作。虽然故事的走向有点俗套,严格遵循了好莱坞三幕剧的格式,台词和表演都有点用力过度,但可以看出此时他独特的喜剧风格已经基本成型:连绵不断的俏皮话燃烧着观众的大脑,人物个个内心纠结,充满怀疑和迷茫,几乎所有的感情都走向破裂,热情湮灭消亡,但是这个毁灭的过程却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这就是老头子的深厚功力所在。
1970年代-80年代是伍迪喜剧电影的巅峰,这个时代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几部喜剧电影每部都能激起强烈反响,《沉睡者》、《香蕉》、《傻瓜入狱记》、《安妮霍尔》、《曼哈顿》都被选入AFI百大喜剧电影,使他成为入选作品最多的导演,甚至比卓别林还要多一部,而这几部片子都是他在这10年中制作的。可惜伍迪在喜剧上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却在80年代开始转型,模仿费里尼《八部半》而作的《星尘往事》播出后让万人空巷看伍迪艾伦新作的纽约城沸腾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厌烦了整日拍喜剧片娱乐观众的导演抛弃一切去追求人生真谛的故事,带有明显的自白色彩。这种对观众热情的抗拒遭到了广泛的批判,就连最温和的影评人也要忍不住提笔抨击,而以毒舌出名的影评人宝琳.凯尔更是说道:“If Woody Allen find success very upsetting and wishes the public would go away,this picture should help him stop worrying”。而倔强的艾伦对所有批评置若罔闻,在80年代竟然成功转型,鼓捣出了《汉娜姐妹》、《开罗紫玫瑰》、《百老汇的丹尼罗斯》、《犯罪与不端》等厚重而精巧的正剧。在多数风格化导演转型失败的案例中,让人不得不敬服他这个特例。在90年代相对沉寂一段时间后,新世纪老头子又迎来新一波爆发,《赛末点》、《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蓝色茉莉》等吸引了新一批小观众,让他这个老文青竟然在古稀之年拥有了13-60的观众群,真算是一个影坛奇迹。
今年出品的《蓝色茉莉》风评甚好,很有可能为老头再夺一个小金人,金球奖也决定给他颁发终身成就奖,虽然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也肯定知道他到时绝对不会亲临领奖——他除了拍电影的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就是写剧本、跟老友们吹单簧管或者看尼克斯的比赛,电影的商业化推广一概不过问。当然,如果有人胆敢向他的片子伸出剪刀手,那将绝对不会得到原谅,近日就有新闻讲因为不满片中吸烟镜头受到审查上的刁难,老头子干脆将影片从印度市场撤走,全然不顾这个庞大的电影市场可能会给他带来的几百万美元的分红。
伍迪艾伦出生在一个长寿家庭,父母都活到百岁,按他出道来一年一部的速度,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可能陪我们走到中年,让我们在衷心祝愿老头子能长命百岁的同时,再恳求近年来已经退居幕后的老头儿一句:“Play it again,Wo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