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访有情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者:燕语声声 2021-11-13 01:45 原作者: 文章吧

《追访有情人》是一部由边赫执导,李政宰 / 沈银河 / 赵宰贤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一):追访有情人

此类电影注定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包括我在内,或许对于专业的电影人或是电影专业的学生或绝对的电影爱好者来说来说,这部是一部可以说很多的有着实验性质的影片,像公民凯恩一样,但我不认为普通大众会对它抱有极大兴趣,那么电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而对我来说,花5个小时的时间,在一个无聊的周末,在睡觉与醒来的过程中坚持看完影片,也说明了自己的偏执与无聊。起码,通过百度,我了解了Dogma95。作为一个传播学的研究生,实在有点名不副实。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二):这应该算是文艺片吧

我觉得这部有很多的呼应呀;

1,银西在法国时拍的电影里女主角在墓地前说的话与,与永喜在男友的墓地前说的话一样.

2,银西说不相信命运之爱,但他在法国拍过永喜和男友的跳舞时,应该就爱上她了吧,或者对她是很有印象的,所以现在对于永喜是非常执着地去接触,想要探究她的故事吧.

3.永喜跳的舞也许她的现实生活有预示.

4,那位名导演说的话也就是银西拍永喜的镜头,用最真诚的语言说出来的话却不是真实.

在完时,银西还在看当时拍永喜跳舞的画面,也许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是她吧,但他从没有追问,也没有评论,只是慢慢地靠近她,让她自己走出来.

里面有很多小的镜头,看似突兀,可也正是这样才让人感到印象深刻

这部剧真是长呀,125分钟.而且 里面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但我觉得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物拼凑出爱的面貌来.

沈银河真是漂亮,现在觉得李英爱也许不是完美的,但她真是完美的,纯洁的氧气.

最近看韩国综艺,说<观相>出来后,出现了李政宰逆主流,就是现在回看他以前的戏,我也正是这样子的做的,觉得他很有演戏,因为他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拼命拍戏,但天生的优雅气质,使得他总有种雅痞的味道.不知道谁能收复他.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三):因为一个人

因为一个人,去看一部片子。这是不是喜欢?

看这个片子是因为沈银河。

看完片子感觉看这个片子的理由,没有错误。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本是打算听那首last interview 来着,无奈因为过期而无法播放了。

确切地说,这片子是记录片的模式。通过采访,受访者讲述自己的爱情,追访受访者的爱情,来展示爱情。至于说所谓的答案,没有。记录片只负责呈现真实,呈现存在,不负责答案。

沈银河是我最喜欢的韩国女演员,没有之一。这部片子中“永喜”是一个从出境就可以看出有故事的女人,整个身体,整个眼神,浑身都透着平淡,出世,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没故事呢?

时间是伤痛的橡皮擦。对于“永喜”也好,对于《追访有情人》故事中所呈现的悲伤也好。一切终将过去。“永喜”重新回到舞蹈教室,Last Interview 因为过期无法播放。生活终究会继续。

喜欢韩剧中一如既往的唯美,秋天发黄的银杏树;女主套在浅灰色毛衣外的黑色大衣;法国的墓地中墓碑上的图案……舒缓的音乐,慢慢浸没上来的伤感,不紧不慢甚至有些拖沓的情节

它适合一个人,把灯调暗,坐在电脑旁,让音响外放。

它适合你,在假期的夜晚,忘记了外面世界,穿着睡袍,头发还滴着水滴,漫不经心地。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恰逢这样的场合,就请欣赏这样的她吧。

否则,还是放弃了吧。因为你会觉得她乏味,而我,又觉得你辜负了她呢。

2000年的片子,是4月1日上映的,有点旧,也有点巧,难道“永喜”在撒谎吗?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四):有情人

这几乎是近年来看到的最佳韩国电影之一,既有对电影真实性的追问,又有对人间真爱的肯定,更难得的是能够在复杂的结构和思考中保持充沛的情感.虽然由于影片主题略有分散,结构纷繁复杂,叙述视角多变,造成作品有很多雕琢和做作的痕迹,但就这样一部影片的雄心,和他所实现的程度来看,这还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

赵银西在塔尔科夫斯基墓碑的照片上写着:"你来找真理?"关于赵银西那次拍摄的背景,影片没有交待,但几乎可以肯定,那是对大师,对真理的一次近乎绝望的追寻.在影片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李永喜在男友的墓前,同样的悲痛欲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语气和句子,二者表达的是同样的绝望--"你来寻找爱情吗?"李永喜寻找的也许是永远逝去不回的爱情,赵银西却试图用镜头前的"真理"来寻找真实生活中的爱情,他找到的是什么?

虽然影片中是讲一个电影拍摄的故事,涉及到很多关于影片本体的思考,以及诸如塔尔科夫斯基之类的电影潜台词,甚至大段大段的DV影象,但这决不是一部小众影迷自娱自乐的:孤芳"作品.关于爱情的几个被采访者的故事,虽然没有过多影象描述,而只是通过采访的方式加以复述,但都能带出浓厚的感情味道,在片刻的时光中给观众以感动.

当然,最核心的故事,也就是李永喜的爱情悲剧和赵银西的爱情悲剧.赵银西试图通过拍摄这部采访电影,寻找人间真爱的存在,当他找到令他感动的爱情时,才发现这段爱情其实并不属于他.但他的追访也不是毫无帮助,至少他让这些被访问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无论是现在的,过去的,曾经拥有的,即将失去的.而在影片最后的潜台词中,不难看出,李永喜又希望重新站起来生活,赵银西的真爱也许就在将来.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五):关于<追访有情人>与Dogma 95

边赫的《追访有情人》是亚洲唯一一部打上Dogma标记的影片 也是我迄今能够看到的唯一一部Dogma影片

Dogma 95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场电影运动。它除了向时尚平庸的技术至上主义提出挑战 同时 甚至对30多年前的法国新浪潮发出了尖锐的批评

对于Dogma的精义 以我现在的水平 必定是领会不多的。电影的技术与操作上我亦没有什么资格发表什么 我仅对于Dogma所提出的“非个人主义电影”表示一些质疑。

Dogma认为 电影人不应是一个艺术家 他的责任仅是将最为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 艺术加工则是一种多余的累赘。他们屏弃了灯光师与布景师 拒绝任何电影音乐 甚至不允许导演的名字出现在演职员表上

想要脱离以粗俗的动作戏为噱头、用高技术含量带来的浮华效果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于电影的反思与革命。而所谓否认电影的艺术性 对我等这些将文艺视为生命的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至今 能够吸引我的导演 往往都有非常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我难以想象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影片都成了这糟糕现实毫无意义的翻拍。不过正如Dogma创始人后来解释的一样 其实你可以违反所有《Dogma 95宣言》的规条 他们只是想恢复电影制作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意义和感觉

要说边赫 我看过一影评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借着Dogma的牌子让自己咸鱼翻身 还大打沈银河的招牌 宣扬这是她的封山之作。我着实只看过这一部Dogma片子 实在做不出任何比较 但《追》至少引起不了我的共鸣 看的出来导演花了很多细节上的心思 这应当是Dogma的禁忌 而剧本与故事其实亦无特别之处 被说成平庸也不为过。唯一值得赞赏的是 沈银河 这个不动声色却入木三分的主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六):谁又会追究Rose和Jack如果活下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幸好Jake死了。

追访有情人。很久以前看的一部韩国文艺片。说的是李政宰演的一个导演拍一个有关爱情的纪录片,沈银河在里面扮演一个理发店的店员,说了一个关于她的爱情故事。在她的口中,她的爱人最后死了,直到死的那一刻他们仍然相爱,他们的爱情因此而永恒。

可惜她并没有说实话。现实中她的男友抛弃了她。她原来是一个舞蹈演员,在经历这一场变故以后,她放弃了自己的舞蹈事业回到韩国重新生活,想要忘掉那一切,甚至不惜虚构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也不算欺骗,在她的世界了,确实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了,也只能当他消失在这个世界。至少是她的世界。

现实往往比电影残酷,所以铁达尼号会经久不衰。因为人们需要传奇。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爱情之不可靠。经历了那么多背叛和伤害,人们需要有传奇故事作为精神寄托,在那个万分之一的几率中,我们或许可以遇到灵魂之伴侣,可以为之付出生命,至死深爱。就像沈银河在这部戏里演的那样,诉说一个想象的故事,想象那人并不是抛弃了自己,他只是死了,不能再爱了。他直到死的那天还深深,深深的只爱她一个。

其实这也好。谁又会追究Rose和Jack如果活下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革命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幸好Jake死了。一个爱情传奇诞生了,总好过在朝夕相对以后磨光所有的命中注定。

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文艺片,有点冷门。里面有一段舞蹈非常美,纪录片里其他人的访谈也很有意思。当然还有美的不可方物的沈银河。她在息影之后再也没有新闻出现。银幕上的惊鸿一瞥,银幕后的岁月静好,这也算是现实中的传奇了吧。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七):请时光为我镌下温柔

有一些字词是我特别喜欢的,例如镌刻、蕴有、暗涌、沁入、沉淀……我喜欢它们所表达的淡定和质感。

《追访有情人》的碟从遥远的山东邮寄过来,封面上有沈银河的侧脸。沈银河是我所见过最美丽的亚洲女演员,我所喜欢的那些字词可以全部用来描摹她,但又不足够。甚至在看《丑闻》的时候,我会揣想她出演郑氏的样子,全度妍是卑微谦恭的样子,但沈银河如空谷幽兰般矜持而清雅,采撷这样的女子,才会使花花公子赵原眩晕吧。

相比之下,影片的中文译名还是过于花巧,它其实只叫做《采访》INTERVIEW。切着采访的主题,影片由头到尾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茫然,如开端处一群人围坐着讨论着要如何给他们的纪录片开头,嵌套得奥妙,真实与虚构来回穿插。摄像机是冷酷而真实的记录者,然而胶片被剪辑得迂回曲折,抽丝剥茧之际,我们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底里的真实,抑或极致的虚幻。

今次,镜头里的沈银河,正面看略有浮肿憔悴,没有《八月照相馆》或者《爱的肢解》里好看。但那种深入骨髓却只淡淡挥发出的哀伤,非常动人。《东邪西毒》里,欧阳锋说换作别人的身份,有些事便不难说出口。杜撰一个谎言静静讲述,是不是可以沉浸在温柔里,不面对触目惊心的惨烈呢?一份理发店助理的平凡职业,一个入了伍当大兵的男友,杜撰出来,好似得不到的爱情有了沉实的走向。这仅仅是我猜测的,她说谎的理由。

摄像机是冰冷的机器,人心却百转千回,导演仁赫就不能只是静静地旁观,他的方式是追问。他不明白一年前那个灿烂的舞者,如今为何在镜头前扮演着另一个人。亲身践行就意味着沉溺,背负着过去的女人好像总是对冷静敏感的男人有吸引力。他的摄制组在拍摄身边千姿百态的爱情,华丽的质朴的,执信的怀疑的,凝重的轻薄的,而他追溯着一年前舞者的脚步,跌跌撞撞迫近了所谓的真相。在所有采访片段中,唯有这则以谎言起头的故事,教人牵记追寻。

在便利店这样一个极生活化的环境里,沈银河闭上双眼,缓缓说出爱人的名字:余崇正;之后她睁开眼睛复述一遍,说我已经好久没有提起这个名字,眼里已有泪光。这是我所见影片里最情深动容一幕,她旋即又因为客人的叫喊而回复到现实。刻薄一点地去看,这镜头之前的功夫过于做作,这是电影中的真实,却未必是现实中的真实——你身边可曾出现过如此优柔而悲怆的怀念,又带有文艺性的美感?这样的女人如天边烟花寂寞开放遁入无形,还是从未曾存在?

墓前的独白,与一年前那出电影全然吻合,但无疑现实里失去爱人的人更为真实而刻骨。结尾里导演回到摄影棚重播起那场华丽的舞蹈,两人翩翩起舞,她在他的身边仿佛化为羽毛,他痛苦萎谢而死,她呆住,万念俱灰。宿命点到之处,谎言与真实握手言和。一片萧条秋色中,银杏树孑然独绿,仁赫说美的东西总是很悲伤,情到深处人孤独,沈银河是这种寂寥深沉之美最佳的诠释者。

但我仍然觉得影片始于茫然,终于虚妄。追问其实并没有答案,我看完了整部影片,沈银河出演的仍是没有姓名的女子——李蓉绮是真实的理发店助理的名字,那不是她。空谷幽兰静静开放在胶片之中,漾出爱与哀愁。这也够了。

她说,在面对镜头讲述的时候,仿佛死去的爱人复活了,她便不再那么难过,她真希望那是真的。我终于明白自己一次次打开powerdvd,任影像滤过心底的意义。

在那些时刻,我心里的温柔复活了,我希望那是真的。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八):沉默的倾听者——《寻访有情人》观感

最近的观影记录几乎全是韩国电影。

喜欢那种缓慢的节奏、诗意的画面、含蓄的情感,静心体味的感觉是动人的。

昨日看的《寻访有情人》,或许有点闷,有实验片的感觉,但有味道,沉下心来细心观赏,才会感觉到在貌似平淡和破碎的情节中深蕴着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李政宰长发造型,很有气质的俊美,表演含蓄细腻。沈银河也是,很耐看,把一个以艺术和爱情视为生命的女子的凄美、哀伤、孤独演绎得非常到位。喜欢。

影片通过采访各色人等,来探讨爱情这个主题。但其实最核心的是李扮演的导演对沈扮演的女舞蹈家的情愫,虽然是通过片段式的不连贯的情节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得极为克制、含蓄,但正因如此,其中蕴藏的深情才更令人感动。

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当舞者已从失去爱人的痛苦中解脱,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她走出泥淖的导演,孤独地坐在机房里,她美丽的舞姿以不同色彩映现在大大小小的显示器上,形成一种笼罩着他的巨大的张力,他的身影被包围其中,显得那样孤独。令人不禁生出无限的怅惘。

比起之前看的李政宰和全智贤演的《触不到的恋人》,这部片子没有那么唯美和浪漫,但更深沉和耐人咀嚼。

舞伴兼爱人的逝去给女舞蹈家带来深重的打击,自杀未遂后,她也离开了舞台,在迷茫中不知如何生活下去。

而李政宰扮演的导演,正在拍摄一部以真人访谈为形式的爱情主题纪录片,正好就碰到这位女子,邀请她受访。在一种莫名的心理下,她接受了采访,却没有坦白自己的身份和生活,而是借用听到的一段发型师的话,为自己建构起虚饰的身份、生活乃至爱情。然而她终究不能伪造得天衣无缝,甜美的爱情一点点露出凄凉的色彩,对生活的描述总是不自觉地转移到那深埋心中的艺术情怀……

导演其实早就认出了她,却从不戳破她的谎言,反而默默地通过采访倾听她假象丛生的叙述,她渐渐习惯,并且渐渐流露自我,最终袒露了真实的自己。而他没有评论,没有指点,甚至没有安慰。他只是默默地陪伴,默默地倾听,甚至怕她难以当面倾诉而特意将DV给她,让她自拍。

其实他并非冷漠,事实上他已爱上这个美丽忧郁的女子。然而他深怕言语哪怕有一丁点触犯,都会让她刚露出缝隙的心门闭拢。这该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吧,因此尽管他的内心极为痛苦,但他宁愿独自承受。

于是他选择以沉默倾听的方式陪伴,而她的创伤便在这一次次倾诉中,慢慢淡化、愈合,最终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

这是无语却温暖的沉默,让观者的我心中也生出温柔;却也能体会他独自的痛楚。

在这芸芸众生的星球上,人群密集,孤独却依然深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人人都需要倾诉,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有一个温柔的倾听者。于是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寻觅,你是否是我沉默的倾听者?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九):镜头之前——关于《追访有情人》的漫笔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一年多以前。DVD、电视,还有碟,都是别人的。电视的效果不是太好,也许那张D版的画质也有问题,但这些都还不重要。看了十几分钟,朋友们开始不耐烦。尽管那时电影的韩潮已经风起云涌,朋友中也不乏盛赞《漂流欲室》的,然而他们似乎总觉得韩国电影还是欠些火候,于是,在朋友的闲聊里,电影艰难地展开。他们聊着,抽空瞄一眼屏幕,或者在剧中一个出人意料的露点镜头之后开始感叹为什么韩国电影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吸引人的眼球。嘈杂之中,我没有吭声,匆匆并且无奈地扫完了镜头。还无法说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心里蓦然有点难过,虽然和朋友们的嘲笑没什么关系。

一年多以后,我有了自己的D版,找了个没人打搅的夜晚,手拿遥控器,在不断地倒退与换字幕中,独自看完了这部电影。片尾CAST出来的时候,我感到的好像不是喜悦,兴许还有一点凄凉。这一年多,我在网上只找到了两篇影评关于这部电影。而当我看完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想的竟然是:什么时候再看一遍吧。

这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韩国电影中的一部,但看得还挺认真,因为不认真就怕那些有助于理解的字幕一闪而过,仿佛曾经与你近在咫尺的幸福从此消声匿迹,电影的的确确象某些大师说得那样,本来就是很不自由的阅读方式,而遥控器似乎就成为我们对抗电影时间、把握自己方向、直扑电影要害的简单武器。

看得认真还因为这电影做得也实在认真。电影里假若叙述者隐身了会怎样?只是一段一段的DV影像的排列与重组又让人怎么理解?这部电影以其自足自立的思考展开了这些问题。但还没完。这种种举动无非是想探讨什么是爱情,而这,会有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吗?无论是做电影的还是看电影的,对此都没有把握。电影所能做的就只是让叙述在一段段访谈中游走,忐忑不安的却不仅仅只是与这部电影有关的人群。当赵银西选择用一部记录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说:每个人都想寻找自己命中注定的爱情,我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才拍这部电影。他只是想通过电影的记录寻找对问题的证明。其实,这么做并不是没什么疑问的,尽管塔科夫斯基在影片里充当了对真理追寻的象征,然而同样也存在反对的声音。赵银西远在法国的一次采访中就得到另一个导演索库廖夫截然相反的回答:只要端起摄影机,镜头前的故事就不可能是真的,只要镜头参与到他所拍的东西中间去,其实就是有问题的。那么,影像的真实性何在,电影里所叙说的爱情还靠得住吗?

在李永喜透过自拍影像向赵银西诚挚地道歉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把赵银西的影片逼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境地。在一部记录电影里弄虚作假,实在是对镜头的无情嘲讽,影像内容的真实早已颜面扫地,然而,虚构了一件事情并藉此表达一份真挚感情究竟是不是站在了真实的对立面,的确是大可玩味的。李永喜的声音犹在耳边:也许那时候我是在讲一种比任何事实都真诚的话。真诚地造假恐怕无法见容于世人,但却奇妙地在电影的世界里站稳了脚跟。镜头往往只能保证自己面前可以触及到的表面,保证将它们的一切尽收眼底,至于更深的真实感,那就看你能不能适当地穿透一些东西,观察到你所想要的了。赵银西看完李永喜的自述,仍然默默地制作自己的电影。按照一个电影人的素养,明白这一层道理应该不难。只是当那张写着“你来寻找真理”的照片从墙上飘落,并且毫不犹豫地打出字幕的时候,会让这一刻的你在为镜头悲哀之余,感慨万千。

写到这里,我开始抑止不住地想起托纳托雷的那部《星探》。同样是在镜头之前,西西里的贫苦人民把自己平日里不愿启齿的情感纷纷投向了摄影机。镜头不但催化了他们对现有生活的情绪,而且寄寓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两相比较,分辨孰深孰浅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只是,在影片叠映出一张张镜头前饱经沧桑的面孔的时候,你不由得开始相信摄影镜头的可贵,开始对星探实际上并不没有记录下来而且漠然视之的行为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此相似,贯穿《追访有情人》首尾的大段大段的DV镜头也非常希望带给观者一股静默中的感动。DV所联系起来的几个小故事适时而起,总能在需要的时刻烘托起观者的情绪,说整部电影始终情感充沛,似乎并不为过。只是絮言片语所编织起来的这片貌似张力十足的真情告白,似乎总是游离于影片对电影镜头的思辩之外。我不知道,本片的导演是有意勾勒出电影真实性主题的双重结构,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于镜头背后的一丝茫然无措。在这里,电影的步调逐渐显露出不尽一致的地方。对于爱情理想的无比渴望,完全可以支持着申硅浩借8mm底片上的模糊影像怀想初恋,同样也赋予了赵银西以制作电影的勇气与信心,那么,那些不尽完美的人所营造的不尽完美的爱情又能怎样呢,他、她和他们引来了导演的注意了吗?

我不禁有些困倦了,在这寂寥无人的夜晚。或许还是陈玉勋的《爱情来了》略微有些暖意?

《追访有情人》观后感(十):爱很美

韩国电影《인터뷰》(<Interview>)中文译名《追访有情人》,个人也觉得翻译得有些太过复杂,无非就是“爱”,以Interview的形式记录爱情,讲述爱情。

四年的专业学习换来的是在电影观摩途中大脑里蹦出来的那么些个零星的专业术语:新现实主义?戏中戏?交叉蒙太奇?当卸下一切武装,电影就只是电影,我妄图在构思一篇影评出来的时候发现,它其实就是一篇电影观后感。

《追访有情人》是亚洲唯一一部打上道格玛95标记的电影,它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于1995年提出,强调电影的纯粹性,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本身的表演。所有规则的提出并不是为了恪守,而是为了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归宿,或者说规则的提出是为了遵守,只不过在执行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被打破了。从第一部道格玛影片开始,它所设定的规则就已经开始不被完全遵循了。《追访有情人》影片的最开始是一群人在讨论电影的开头如何设计才能更吸引观众并列举了《公民凯恩》等拥有绝妙开头的经典电影,这段长达两分多钟的电影开头显然是对众人讨论的“五分钟定律”(或者称之为“三分钟爆点”)的一种“二律背反”,导演似乎以此来强调道格玛所追求的电影的真实,这段讨论以一个男人说“导演到底想说什么呢”结尾,紧接着字幕便出现了导演的名字,这与“道格玛宣言”所提出的“导演名字不在片头片尾出现”明显相悖,以及讨论中出现的无声源音乐也与其宣言中所提到的“取消无声源音乐”不符。另一方面导演以采访形式讲述故事,这就在演员自身表演上提出了较大的要求。而这也是道格玛所标榜的。正如道格玛95官网所说,这得看导演如何解释这些规则。

en-seok在巴黎一座墓园中无意中发现了塔可夫斯基的墓,这位苏联导演被葬在异国他乡,于是en-seok怀着对电影的探寻和对大师的执着在塔可夫斯基的墓的照片上写下:“你是来寻找真理吗?”当en-seok在采访被称为塔可夫斯基精神的继承人的索科洛夫时,这位导演对于电影给出了看法:当你拿起摄影机时,镜头后的一切就不可能是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像豆瓣一位网友说的导演在借此来探寻电影的意义和真实性,但en-seok在一次玩笑般的录影中说出了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契机:他不知道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爱情是什么,所以他想知道。导演在电影中反复地述说真实,镜头的真实,爱情的真实,采访的真实,在最后工作人员询问时也坚持用”Interview”作为电影的片名,但另一方面专业演员的存在又在暗示作为电影的不真实性,即使在cast中出现的电影中接受采访的人都是使用真实的名字,也不代表故事就是真实的;即使采访是真实存在的,也只不过是纪录片和电影的杂糅罢了。

影片伸出多条线来讲述与爱情有关的事情。en-seok的爱情和电影相联系,失去爱情继而对爱情产生怀疑,想通过别人的视角来了解爱情,于是他通过自己手里的摄影机寻找答案。可是他连自己手里的摄影机是不是真实的都不知道,又能否通过它来证明答案的真实;yong-hee的爱情和舞蹈有关,爱情死了,舞蹈便跟着死了。当她蓄了长发,再次回到原来的舞蹈教室时,表明她已经走出了那场死去的爱情;职场夫妇的爱情通过孩子来维系,孩子的降生为爱情赋予更深一层的意义;大龄未婚男青年有过三场爱情,最难忘的还是那段8mm胶片的初恋,也成了他心口的朱砂痣;朴龙和静华的爱情因病痛分离,过尽千帆之后依旧不忘初心,也揭示了爱情的一个真谛:比我爱你更重要的,是在一起。

关于那场en-seok在巴黎一幢白色建筑里拍摄的舞蹈,它可能只是一场舞蹈,为了映衬yong-hee每夜每夜做的那个梦,男女舞者的脸上蒙着面纱,告诉我们他们可以是任何人,这场舞蹈只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故事里的男女相爱,他们十指相扣,耳鬓厮磨,然而有一天,男人死了,女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倒在死去的男人身上。面纱被摘了下来,露出yong-heel的脸,她伸开手掌,扔掉了那颗象征爱情的玻璃珠子。当yong-heel接到男友去世的那通电话时,她将用来擦拭脚伤的酒精来治愈心伤,当心伤无法治愈时,她扔掉了象征生命的玻璃珠子。

yong-hee走进了理发店,看到了和自己同名的美发师助手,听到了她的爱情故事。店长叫了yong-hee的名字,理发师助手抬起头来,变成了yong-hee自己。这就是yong-hee在电影中撒谎的原因。她没有了爱情,只有借助别人的爱情,才能继续存活下去。由此我们便可以分辨哪些是她自己的爱情,哪些是别人的故事。当谈到别人的故事时,她会不安,十指交叉,请求要一杯水;当讲到自己的爱情时,她会闭上眼睛,缓缓地说出爱人的名字。

yong-hee通过采访认识了那对幸福的夫妇,在便利店打工接触到更多的人,这些时候会慢慢发现yong-hee的变化,她已经不是一潭死水,会在举了很久的灯光后揉着腰皱眉小声地抱怨,会笑会惊讶,渐渐地有了表情,直到在男友的墓前,她会哭。这是第一次我们看到她在男友死后哭泣。她有很多话要说,en-seok便将摄影机留给她。她讲自己的爱情,讲谎言,哭泣,然后放下。

朴龙和静华的婚礼片段让我蓦地想起香港电影导演云翔的《爱很烂》,两个婚礼场景莫名地相似,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和爱情有关的人几乎都出现在婚礼现场,照这样的话<Interview>可以改叫《爱很美》什么的,而这也达到了en-seok采访的目的。

爱是什么。

爱很美。

推荐阅读
  • 问故出新——临《张迁碑》有感

    问故出新——临《张迁碑》有感

    《张迁碑》拓片整体图《张迁碑》拓片局部放大《张迁碑》拓片局部放大【学书心得】《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立于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是为了

    11-19

  • 《读<简·爱>有感》

    《读<简·爱>有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渴望寻找一份真挚的情感、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一个不屈的灵魂。而《简·爱》这部经典名著,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角落,让我

    11-07

  •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读父亲的回忆文章有感

    序言父亲解放战争时期真实经历,十年前父亲81岁时曾经投稿刊登在《沈阳晚晴报》,原文内容如下:《张大爷三天治好我的病》沈阳 刘庆林平津战役时,我在四野骑兵师一团任宣

    10-19

  • 观后感来啦!参观完北京冬奥赛区 欧洲青年怎么说

    观后感来啦!参观完北京冬奥赛区 欧洲青年怎么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艳、邢颖):参加“欧洲青年冬奥行”活动的青年们,在这几天参观了北京冬奥会赛区,了解了筹备情况和办奥理念,听听他们有什么“观后感”。绿色北京冬

    10-19

  • 临渭区胜利小学:关注人性做真教育——田继伟老师读《教育的本色》有感

    临渭区胜利小学:关注人性做真教育——田继伟老师读《教育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是李镇西老师所著的教育随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从怎么对待孩子、教育常识、教师自我成长与规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饱含育人情怀和责任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10-18

  •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范文 看开学第一课2020有感500字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范文 看开学第一课2020有感500字

    《开学第一课》已经播放了,想必很多小朋友大朋友在9月1日晚上都已经观看了,接下来就是要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今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呢?有哪些范文可以参考呢。20

    10-12

  •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

    一部电影引发的观后感。说说关于电影的这件事!1. 有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都是单亲家庭。有一天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跟你去看个电影,可以吗?妈妈回答说:好呀。什

    10-10

  • 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文| 观后感点1985年我探亲路上和局长女儿一见钟情,她一个结婚条件,吓退父母 一场偶遇,改变了他的一生程远志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剧本,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

    10-08

  • 江雪-有感

    江雪-有感

    瞧那江面,宛如一面未磨的镜,倒映着天空的深邃与广阔。而在这镜面上,一叶孤舟悠然漂浮,如同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却又承载着无尽的故事。舟上老者,身披岁月的蓑衣,头戴风

    10-05

  • 《开学第一课》收看链接来了!附观后感指导+优秀范文

    《开学第一课》收看链接来了!附观后感指导+优秀范文

    2024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晚8点开播,大象新闻将同步直播。今年《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从历史、现实、未来贯通的时空维度,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

    09-23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