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9:寡妇制造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者:燕山桥下 2021-11-13 01:35 原作者: 文章吧

《K-19:寡妇制造者》是一部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哈里森·福特 / 连姆·尼森 / Sam Spruell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一):有些人死了,但他仍然活着

自己付出了,没有回报不说还要保持沉默,接受审判

电影最后,苏联解体那一刻看的出来他一定很伤心

我想无论他为他的祖国付出再多他也不会后悔,至于承认和回报,我想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二):军人的职责

军人的职责——为了战友,为了身边的人,付出生命;从懦弱走向勇敢,从害怕到主动进入辐射区进行工作,他们拥有信念更愿为国捐躯

苏联虽然解体,但苏军仍然是史上最强的军队不在于武器装备如何而是一种敢于牺牲的精神,值得称道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三):不错的电影

还是不错的一部电影,虽然是美国拍的。

看到有人说情节有这种或那种问题,或者说什么票房毒药……

我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尽管确实含有煽情的成分,但相对其它美国大片而言,它更多地体现了人性的一面,这是唯一一部自90年代以后给我内心带来震撼的美国电影……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四):一部在意识形态上很克制的好莱坞苏联片

跟《追击红十月》和《红潮风暴》相比,本片在意识形态上是十分克制的,没有直接攻击苏联的政治制度(当然暗讽是免不了的)。导演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政治说教,使得影片的可看性大增;比俄国人自己拍的以库尔斯克号沉没为背景的影片,更能彰显人性,以及海军的传统,比如迷信,纪律,责任,同舟共济。值得推荐。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五):关于duty

我时常会问自己:“如果由我来指挥这样一艘破船,我是否能做得比剧中的captain更好?和他比较起来,我还缺些什么?”

毫无疑问,K19是一曲关于duty的英雄主义赞歌。但当在一个team里,大家对各自duty的理解都不能统一,各自打着小算盘,甚至于互相拆台,互相看笑话时,我还能做些什么?我是否有足够的授权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惩恶扬善”呢?

能带领一个属于army的team是幸福的,因为完全的服从能确保你能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胜利!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六):无题

三星半

很多人说美国把敌人拍得这么好怎么怎么样

如此浓的政治意味看不出来么

里面的苏联高层都显得那么白痴,狂妄自大

明明是很重要的实验,儿戏得一塌糊涂

不知道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姑且一看吧

再回头看看那些潜艇上的人

基层的士兵,军官

或许犯过错,但展现出来的精神还是值得尊敬的

不能说是多么众志成城,只能说是面对危机时,人类的一种选择

舰长,一个太硬,一个太软

不过,我还是冷血了点

看电影就是看电影吧,没那么多代入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七):真正的英雄

影片给我只有一个词“震撼”,面对巨大危险的时候,他们没有背叛祖国,依然在竭尽全力的抢救潜艇,哪怕为此付出生命,当回到祖国,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他们依然彼此忠诚,并没有卖友求荣。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审判席上Captain Polein对这船长说:“It would be an honor to sail under his command again.”这是同生共死的情谊,这是军人之间的忠诚,尤其是结尾"To comrades"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八):哈里森福特的政治片

哈里森福特的政治片。

本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改编而成。暴戾恣肆、一意孤行的舰长和通情达理、体察民情的副手之间势必发生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是这类戏剧的原动力,沿用在多部海船或潜艇题材影片中。以潜艇、飞机、巴士、隧道、火车等狭小空间为背景拍摄的惊险片,对创作者设定很大的限制。题材没有天马行空、上天入地的自由,镜头无法施展;但是,一旦能找到新角度,局限就会坏事变好事。不幸的是,本片没有这方面的惊喜,它所采用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来自别的潜艇片,而它离潜艇片的最高成就、1981年的德国影片《潜艇风暴》(Das Boot)相去甚远。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九):~

一个女导演拍的纯爷们电影。

一部好莱坞拍的英语对白的纯苏联电影。

基于事实改编的冷战时期军事电影,大都是这个套路。因为历史上美苏没有在当时正面开战,所以看这种片子的时候结局是一定的,开头一定是军备竞赛如火如荼,核战争一触即发。双方都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打着正义幌子的开战借口。但双方又都是极力克制着,不给对方这样的借口。这过程中肯定有人为此牺牲。

电影人就把这些解密的故事排练出来。不同的导演拍出来的肯定味道不一样。如果看了Kathryn的《拆弹部队》,你就不难理解拍k19的时候,她是怀着相似的目的吧。人性至上。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感(十):比什么狗血大片好多了

在美国有一个习惯,即使是在烽火连天的暑期档,也未必会一直上映新片,有时候会把一些经典的老片翻出来让人们反刍一下。

其中,不得不说到被反复拿出的K-19。这是很多年前的片子了,和今天那些凭借华丽3D特效的影片相比,K-19毫无出彩之处,既无满天飞的导弹炮弹曳光弹,也无摇曳生姿的丰乳肥臀比基尼,场景也无非是压抑的几间钢铁舱室,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几个纯爷们,创造了一个影史上的奇迹。

影片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但剧情却严格按照事实翻拍而来,这一点,对于曾经造就冷战的政治家们来说,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K-19,这根本不是所谓的政治恐怖片,而是一曲货真价实的悲壮史诗。只可惜,这原本该由苏联人演出的史诗,却由冷战时期的敌人,美国人所演绎。而且,演的如此催人泪下。

推荐阅读
  • 孙殿勤:二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孙殿勤:二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推出《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栏目,展现我省教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

    04-04

  • 春江有感:

    春江有感:

    初春夜晚慢步江边,清风微拂,水波微荡,遥望初生明月,倒映碧波之中,步入长亭,忽想起一词牌名(西江月)有感而发,为此特出一上联:凭栏远眺西江月,有请高才对出下联。...

    04-03

  • 清明有感

    清明有感

    马上要清明节了,在家乡有提前扫墓的习俗!刚从老家扫完墓归来。巧得很小宝贝也刚学完清明这首古诗,在复习默写这首诗时突然好感慨!杜牧笔下的清明节满显愁绪情怀敬意,扫...

    04-01

  •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韩锺恩:不可忘却的记忆与不断拥有的期盼——观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有感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幕,清一色复现了极具历史感的三部经典作品,其意义究竟何在?记忆,只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谁是我们?历经千百年人间沧...

    03-29

  •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南妮:你有多少时间?——意大利电影周观影有感

    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反抗,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持。意大利电影周在上海举行,看的第一部是索菲娅·罗兰和她的银幕老搭档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主演的《意大利式...

    03-29

  •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阳光作文】哈利波特与重见教授 —观影哈利波特有感

    郑州市育才小学六三班 张静怡 指导老师 韩琳瑞自从那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儿子问自己分到斯莱特林该怎么办之后,哈利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是自己...

    03-29

  • <色眼识人>有感

    <色眼识人>有感

    最近读了乐嘉的《色眼识人》,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新大门,收获满满。书里把人的性格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分类。红色性格的人特别热情,充满活力,跟...

    03-27

  •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新手小白必看!电影观后感写作秘籍

    刚接触电影观后感写作的新手朋友,是不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写作技巧,轻松迈出写作第一步。1. 沉浸式观影,挖掘深层内涵:观看电影时,...

    03-24

  •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观看《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深感其幽默与深意并存。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但它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悲壮情怀来展现那段历史,而是以一种...

    03-23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你所见到的我就是我,我说再多在你看来也是辩解。

    03-23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