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完梁晓声先生的《父亲》,我终于懂得了父亲的爱

发布者:十日谈 2024-3-26 11:17

一、作者与作品: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曾创作出版了大量颇具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以及影视作品。

梁晓声先生的《父亲》,是用了梁晓声与自己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真实的故事来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书中表达了一个中国式的父亲对家庭、对子女的深沉的爱。

二、主要故事:

1、因为我的衣服被同学划破,父亲不容分说,狠狠地打了我,让我的童年有了不敢与人辩驳的阴影,导致我有了口吃的毛病;

2、父亲鼓励我们多吃饭,多长力气,以后要我们靠力气吃饭;

3、父亲对中医的盲目自信,排斥西医,导致了姐姐的夭折;

4、父亲到西部工作后第一次探家,发现母亲借了很多钱,而埋怨母亲,我到处书包里面写满字的作业本和手指般长的铅笔头,无言地反驳父亲的埋怨;

5、三年自然灾害,父亲带着我重返老家,发现老家比城里更加的困难,父亲将随身带着的两百五十元钱,都散给了老乡;

6、父亲崇尚靠力气吃饭,反对哥哥读大学,在我们集体隐瞒后,哥哥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父亲的责备,导致了哥哥精神失常;

7、我在有了读大学的机会时候,准备用钱来疏通关系,父亲给我汇了两百元钱;

8、为了妹妹的工作,父亲和我去帮人拉煤;

9、三弟结婚,父亲拿出了仅剩的二百五十元钱盖房子,因为母亲善意的谎言,我误解父亲不愿意拿钱给三弟盖房子,说了绝情绝意的话,伤了父亲的心;

10、父亲年老时来我这里借住,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做家务、打扫公共卫生,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同与尊重;

11、对于我不入党的言行,父亲表达了他对于党的看法;

12、一个文学爱好女青年来拜访我,在交谈中,我对父亲的一些评论,深深伤害了站在门外的父亲。隔天,父亲终于一声不响地回家了。

三、名言金句

1.中国的贫穷家庭的主妇,对困苦生活的适应力和忍耐力是极可敬的。她们凭一种本能对未来充满憧憬。虽然这憧憬是朦胧的,盲目的,带有浪漫的主观色彩的。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有出息,是她们这种憧憬的萌发基础。

2.我觉得衣兜里的两叠钱沉甸甸的,沉得像两大块铅。我觉得我的心灵那么肮脏,我的人格那么卑下,我的动机那么可耻。我恨不得将我这颗肮脏的心从胸膛内呕吐出来,践踏个稀巴烂,践踏到泥土中。

3.父亲脸腮抽搐着,眼中喷射出怒火。他那凶暴的语调中,有一种寒透了心的悲凉成分。他用手朝我一指,又吼出一个“滚”字,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4.人的回忆,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焦距”的,好像照片随着时间改变颜色一样。回忆往事,我心中对父亲的谴责少了,对自己的谴责反而多了。我毕竟没有给过父亲多少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爱啊!

四、感悟:母亲的爱,如糖,放进嘴里,你就可以马上感受到甘甜的味道;父亲的爱,如酒,初品,辛辣,再品,微甜,细品,醇香。

梁晓声先生写的《父亲》,他对于父亲的爱,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感受。

1、小时候,父亲的爱是严厉,是权威,令我惧怕。

在“我”小时候,父亲独自一人扛起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但是父亲从来不唉声叹气。

梁晓声先生写道:“小时候,父亲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刚强的性格,影响着全家,也滋养着全家,他板着脸,就可以让全家忐忑不安,但他用自己汗水,养活了一家七口人。生活虽然艰辛,但父亲却从不随便唉声叹气。

梁晓声先生笔下的父亲也是容易发脾气的,而且事后给我年幼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我们年幼时,父亲是自信的,他坚信自己靠力气吃饭的理论,鼓励我们多吃饭,以便我们以后能像他一样靠力气吃饭。

但这种自信是盲目的,这种盲目的自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中医的理解,以致于导致了姐姐的死亡。

2、长大一点,“我”体味到的父亲是有一点自卑的。

父亲第一探家,错怪了母亲乱花钱,而“我”则用倒出书包里的全部东西,用写满字的作业本和手指般长的铅笔,来无言反驳父亲的话语。父亲发出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的叹息。

父亲的第二次探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父亲带着我回了一趟老家,花完了随身带着的二百元巨款,回来后不停地长吁短叹。

父亲是个从不向生活低头的人,甚至连一个叹息都不会。但是,父亲两次探家,不断多起来的叹息,表达了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有些力不从心,开始向生活低下了头。

3、再大一些,父亲的威严更是慢慢的失去了。

首先是面对哥哥上大学的事,父亲坚决地反对,而我们全家都打着掩护,最终让哥哥上了大学。我们都无法理解父亲苦衷。

在我们没有承受生活的重压之前,我们是无法理解一个人,在长期重压下的感受的。

梁晓声先生写到:“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个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了,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了啊!”父亲的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

父亲对于哥哥的责备,导致了哥哥精神失常。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从他对于我读大学的事情上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父亲是本着“从不求人”的态度活着的,他活的光明磊落。但是,在“我”提出需要用钱走关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给我寄来了200元巨款。

梁晓声写到:“按照父亲做人的原则,即使他的儿子有当皇上的可能,他也是绝不容忍他的儿子为此用钱去贿赂人心的。”但父亲违背自己一生坚持的原则。以致于后来,为了妹妹的工作,低下头为别人去拉煤。

父亲高贵的人格,就是在儿女们一次又一次的需求中,逐渐失去了光彩。

当我们都要成家立业之时,三弟要修房子结婚,父亲拿出了仅有的250元钱,而遭到了我的误解。“我”毫不留情地讲出了绝情的话时,父亲“那凶暴的语调中,有一种寒透了心的悲凉成分。”

4、父亲老了之后,因家里人多住不下了,来北京“投奔”我,然而,我无意间再次狠狠地伤了父亲的心。

父亲来到我的这个陌生的城市,他用自己的方式——帮我做家务、打扫公共卫生,从而迎得到了周围人的尊敬。

梁晓声先生写到:“父亲的性格也变了,变成一个通情达理的,事事处处、家里家外都很善于忍让的毫无脾气的老头子了。”父亲努力获得独人格,以此在“我”面前能够心理平衡。

父亲由以前对于知识分子的轻视——“耍笔杆子的”、“吃轻巧饭的”,变得由衷的崇敬了。

然而,父亲对于我的不入党,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为此,而教训了我。

我对于老父亲伤害最大的一次,是我接待一位文学女青年的谈话。

“我的父亲没有文化,他在扫盲时所认识的字,绝不会比你这件花外衣上的花朵多!他还很愚昧,由于他的愚昧,由于他的农民意识的狭隘,给我们的家庭造成重大的不幸!因为他不相信医生的话而相信算命先生的话我的姐姐夭折了!我的哥哥,因为他鄙薄文化而崇尚力气,疯了!”

我如数家珍地述说了父亲所有的缺点和过失,我本来是用这些来教育那个富有个性的文学女青年的,但是在父亲听来,却是深深的伤害。

父亲最后走了, 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