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了这本书的封面,说是用图不当,修改删除)
用了一天加一晚上的时间,重新读了友人年前寄来的听说在文学界有不少争论的批评家潘一禾的著作:《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
坦白地说,批评家刨析的作品里,中国的不算,我只读过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麦卡洛的《荆棘鸟》,当时是为了学英语,读的是英文版。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米勒的《北回归线》看过简介,没有看过全书,所以不能或者没有太多的资格同作家或批评家就“性”的问题谈得太多。但还是有一些感觉,应该说是透过这些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我读过的《苔丝》一样,也是我很喜欢的作品。但我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人性中对“性”的追逐,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批评家有意夸大或曲解了小说中对性的描写。我在读外国作品中,比如在读到《查》书中康妮在和梅乐士性爱中初次得到高潮时,与我在读《苔丝》时最后苔丝在石头房里与她至爱的教授(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在哭泣中的高潮或者《红字》里海丝特·白兰与丁梅斯代尔牧师初交时一样,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动,我认为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毕竟小说写的是男女交织的人生,而性爱往往是男女关系的顶点。
许多年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买过一本书,是一位黑人作家写的忘了书名,写的是南非黑人富家一个小伙子从欧洲名牌大学毕业回家乡,与当地一个白人女孩的爱情故事,但他们最终没有得到成全,因为种族歧视,最后一起自杀。那里也有一段性爱描写,非常赤裸裸。女孩的父叔们拿着枪在找那个小伙子,要杀了他。在一间破房子里,女孩子边哭边答应黑人男孩与自己同死,只有一个要求:把自己的处子之身在死前献给他。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流了泪,那时候我也是对性爱一无所知,好像是在大三吧,说起来不好意思,从那本书里我才了解到许多的性的方面的知识。
扯远了。 从社会的发展来讲,人类道德的“进步”是建立在对“性”的禁锢上,社会越进步,对“性”的禁忌就越多,对人们的约束就越多,从这一点上,人类是性压抑的,因为性的范围要比爱的范围广泛。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延续种族的本能,柏拉图式的没有肉体接触的“爱情”是一种病态心理。 接触、亲吻、性交,所有这一切并非造成纯属“低级的”情绪,而是激发那些离开爱情就不复存在的优雅的、深刻的感受。所以我觉得批评家潘一禾女士在一些方面是猎奇,她没有把文学作品中性爱的描写,包括对变态行为的描写看成是那些无辜的灵魂在恶势力下的饮泣,而把它当成了社会堕落的根源。我始终相信,许多妓女在本质上实际是无奈和纯洁的,而有许多现代社会的淑女,包括一些“处女”,其实并不贞节,满脑子都是下贱的思想。 性是本能,也是道德,因为我们是被道德约束的人。
人不可能抛开所在社会进程来单纯地谈论“性”或追求“性”,有学者包括路德认为人类对“性”的态度或者说对“性”的压抑能力便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这个观点我接受但并不完全赞成。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家庭必须保护,为此妓女可以合法,你在家里满足不了可以去找鸡嘛!
当然,文学作品通过性的刨析来领悟社会,领悟人类,批评家以女性的细腻也做了大胆的分析,虽然观点不一定让人接受,但很多思考让人震惊,也发人深思。我只是觉得,性的放纵不可能对个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性生活本来应该是促进爱情的积极因素,它可以是爱情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更有乐趣。但性的放纵忽视了人的感情,人与人的和谐、友谊等美好的感情得不到尊重,更没有爱情的信赖可言,它只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把友谊和爱情当成满足自己欲望的借口,至少我们听到的很多婚外情故事,最后都变成了鬼故事。
我在想中国目前的境况,应该跟20-30年前的欧美有相似之处,因为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带来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这一点上看,存在的应该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用房龙的话来总结:宽容。
(200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