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亲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转变# #书籍观后感# #头条好书分享#
《成为我自己:欧文 D·亚隆回忆录》读书笔记:
一、有多少人想要逃离?
“我必须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
这样的心理场景,我们是否也很熟悉?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逃离家庭、逃离母亲?又是为什么要逃离?我们可有勇气,像亚隆那样勇敢面对?
与母亲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陌生人一样,数年不说一句话。一堵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向右无限宽,将孩子与母亲的生命隔绝。
冰冷的家庭氛围,我与母亲都穿着铠甲,体会不到彼此温度,可我们原本该是这世界上最有联结的人。
十岁那年,看到表姐们和姨妈打闹,我惊呆了,她们居然敢跟她们的妈妈开玩笑!我顿生羡慕,原来,孩子与长辈之间,不是只有严苛的尊卑与规矩、说教和要求。原来,孩子与长辈之间,并不是都如我这般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我羡慕那些可以拉着父母的手一起散步的小孩;羡慕那些可以跟在母亲身后,在厨房里忙碌的小孩;我羡慕我的表姐们,可以紧紧依偎着她们的母亲笑闹,滚成一团……
那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人间烟火,我活在烟火之外。
婴童时期欠下的拥抱,使我再也没有力量,去拥抱任何人。
害怕伸出去的手落空,害怕被拒绝。
是什么隔绝了我与母亲的联结?
年幼的亚隆,希望有人将他拯救出去,于是总是做着同一个白日梦:一个神秘的重要人物来拜访父亲,指出他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儿子。
这个幻想,是对被认可、被赏识、被关注的渴望。
这种极度渴望遇到伯乐、贵人、名师的幻想,是内心对理想化父母的渴望。
渴望父母能理解我们,能与我们共情,而不是将他们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所有不好的情绪,一股脑地、强势地加之于我们。
“理想化”是需要被驯服的。
若理想化没有被驯服,就会不断寻求补偿,早年曾经缺失的东西,怎么补都补不够,于是一生的爱恨情仇,都纠结于与母亲的关系。
极度渴望成为符合母亲要求的那个小孩,被赏识、被看到、被关爱。这种极度的渴望,虽会促使一个人断崖式成长,但也会损害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形成自我贬低型人格,小心翼翼:“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幼年不能与母亲建立亲密联结的孩子,一生都在找补那些不曾得到的爱与关注,悲壮、凄苦、孤独、哀怨……他们外表冷漠、内心脆弱,渴望得到,又自觉不配。
亚隆自己说:“回顾过往,我心疼那个孤独、惶恐,但却意志坚定的小男,并惊叹他通过自我教育,找到了人生的道路,尽管很偶然,没有榜样、鼓励或指导。”
一个小孩,要通过自我教育,来不断修正自己,是勇敢的,但也是无助与悲壮的。
比昂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去感受自己遭遇的苦难,痛就不是痛了,但,这不过是一种原始的自我防御,这种苦难会传递给下一代。
亚隆选择真诚地面对自己遭受的痛苦,去感知痛,解决痛,治愈自己,治愈别人。
治愈,就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