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工作最多时间是与书籍打交道,有出于养心自读,有为了工作而读,读书的过程无一例外,都会拿笔画出重点,有时“家伙什”趁手,就摘录几句。专业画线三十多年,偶尔整理笔记数年,近期才发现如此读书,用错了方法。
作家李小墨所著的《海绵阅读法》,里面清晰地阐明了记读书笔记的正确方法,读后如醍醐灌顶,实践之后真的发现吸收较之前多了好多。
那么好的读书笔记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高效整理读书笔记呢?
有没有发现很多人花费精力整理的读书笔记,根本起不到任何助益。原因是没有做到以下几点:
重点醒目。重点首先是新知,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的、体现这本书独特价值的内容;其次是对我们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内容。
提炼底层框架。阅读时不能完全迷失在细节中,要学会俯瞰全局,提炼底层框架和底层逻辑,对一本书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
具有一个好用的索引系统。使用时可快速搜索定位相关的内容。
保留阅读过程中被触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和鲜活的感受。切忌迷恋干货,笔记简略,几个关键词和核心论点句,对整本书的复习帮助很小。
把读书收获固化,也能让阅读输出变顺畅。
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大家读完一本书后,非常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了解了好的读书笔记的几点要领,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来整理读书笔记了。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最大程度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层次一:局部碎片化的笔记
掌握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九要素:阅读动机、核心概念(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行动灵感。
人不同于动物的一点是我们有非常复杂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都是由情绪触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鲜活的情绪和感受是思考的绝佳入口,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自己的情绪感受,尤其是那些强烈的情绪感受。
我现在读书,不拿笔不读书,不整理不读书,不记录不读书,以往读完的书干干净净,连折痕都没有,现在的书上是满满当当的收获,是对这本书的认知解读。
层次二:全局概览的笔记
做全局概览的笔记需要用到思维导图笔记。
准备一张白纸横向放,把书名写在正中间,然后把章节名作为一级分支,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梳理逻辑结构,依次绘制分支。有时间建议画图上色,不同的颜色可以强化记忆,愉悦眼球,还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书籍的逻辑结构。
但是在做思维导图笔记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事项:笔记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化,可以用黑笔记下书籍的要点,用红笔或蓝笔记下自己的思考精华等。
层次三:结构内化的笔记
一本书读完,我们需要找到书籍,与我们自身的关系,需要总结出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更有意义的智慧,需要基于这些智慧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宏观或微观的调整。
这个时候写读书文章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逼着我们进行深度思考,也可以逼着我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从而达到深度内化和高效记忆的效果,还可以逼着我们结构化地整理自己的收获,筛选出重点中的重点。
有了这三种层次的笔记,一本书的精髓就完完全全地掌握了。亲测过,确实很有效,一本书读完,脑中会持久地呈现出书中内容。
钱钟书先生说过,越是聪明人,越是要懂得下笨功夫。
那真正的聪明人是怎么下笨功夫的呢?我们这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就可以辅助我们来成为这样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