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东港区检察院新一届院党组倡导干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爱读书”,着力打造“书香检察”。为此,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专栏,分享检察干警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荐书感言等,引导干警多读书、读好书。今日刊发我院干警焦光明阅读《传习录》撰写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传习录》
焦光明
《传习录》是王阳明论学语录以及与弟子之间问学书信的合集,集中体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少年时期随父迁至山阴,曾筑室于越城外之会稽山阳明洞天,字号阳明子,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哲学思想,可概括为四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四大命题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心即理”是“致良知”的内在根据,“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内在维度,“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总纲,“万物一体”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必然结果。
近来,通过反复学习和阅读《传习录》,收获了不少心得感悟。
第一,心即理,顾名思义,指的是心中要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心,包含本体之心和知觉之心。本体之心谓之诚,即初心;而知觉之心是指观念行为习惯。理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意思是:世上的一切事物是否在你心里,取决于你对世间万物是否有本心。如果你没有一颗真诚的心,一定做不出善良的事情。真理已在心中,而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最终目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万物之理发于心,最后仍然要回归于心。
第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贯穿王阳明心学的内在维度。知主要指格物致知之知,是人的道德观念;行主要指人的实践行为。知行合一是指道德观念和实践行为相符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一,还是知和行的内在价值的合一。
第三,致良知。致良知是修身境界的一种体现,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首先,良知是具有先验性、本体性、认知性的多样性品格。具体体现为: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英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其次,格物、致知、诚意,三者同一。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其其实只是一事。格物、致知、诚意在完善道德上的一致,使我们看到从格其非心、诚其恶念的消极对治到极致良知的积极充拓。
第四,万物一体。万物一体是王阳明心学的境界论,是心学修养的必须结果。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其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暗示着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王阳明心学可概括为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凝结了王阳明心学最精华的智慧。无善无恶心之体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启示着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应该是无善无恶。有善有恶意之动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人生观,指出了当良知被社会习气所遮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致良知,从而可能导致社会中虚伪的泛滥。知善知恶是良知体现了王是明心学的价值观,重点总结道出了: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理性。为善去恶是格物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启示着世人,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正确应对,就可进入不动心境界。
总而言之,王阳明心学强调心神安宁,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有致良知的可能性。正如常言的定能生慧,心灵安定了,才能生发灵感与智慧。当今社会复杂多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日益加速;浮躁、焦虑、压抑、抑郁等精神状态,容易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沉重压抑、焦虑浮躁的心灵,时常容易深感无处安放。因此,在当下倡导深研细读《传习录》,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帮助人们缓解焦虑、疏导抑郁、释放压力、静心生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