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却让我更想家了!

发布者:日芒 2023-8-26 09:17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中写道,只要她从乌鲁木齐回家,一定会带很多东西的。

有长不大的“袖珍兔”,有像耗子一样的“金丝熊”,还有中老年专用的麦片、红糖等。

尽管这些物品不是毛驴、马蹄铁等家里最需要的物品,尽管它们并不稀有,尽管她回家的路途十分漫长,李娟还是次次回家都要带点什么。

1.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类似的经历!

读书时,我便会用剩下的生活费给爷爷奶奶买些七零八碎的东西,尽管他们并不需要。

那时的我,就像当初的李娟一样,在超市里转啊,转啊~

手里攥着二三十块钱,犹犹豫豫不知道要买些什么才好,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他们不需要。

我都买过些什么呢?

再三考虑下,决定给他们买一瓶腐乳,一瓶橄榄菜。

他们年龄大了,牙齿不好,用这两个当配菜再合适不过。因为他们总是忙着农活没时间炒菜。

又或者买些他们没吃过的水果,例如枇杷,芒果和释迦之类的。

再或者买些被叫做鸡蛋糕的那种老式面包,带着浓郁的鸡蛋香味的手工面包~

总之不管有没有用,家里需不需要,每次放假我总是要买些什么的。

带回家之后,总是会问爷爷奶奶好吃吗?

还很骄傲的和他们说:“这个枇杷能治咳嗽,以后有钱了给你们天天买。”

现在想来,哪有那么多的以后,时间很残忍,每一个当下都是不可多得的以后。

2.

李娟说,“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

她的这种憧憬和欢喜,读大学和刚工作时我也有过。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什么东西都是新奇的,那里的一切都和我生活的小村庄有着迥异的差别。我也心生欢喜,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也和李娟一样,虽然没能挣很多的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待着。

无疑,我是站在家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更远更大的世界。

在我刚有挣钱能力的时候,便想着反哺家庭。

在海南实习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1300元,少的可怜,但实习结束时,还是斥巨资为她们买了珍珠项链,买了冬衣,带了海南特产。

可、除了这些,我还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

我的能力是那么有限。

我无法立马改变家庭的现状,只能通过买这些廉价的衣服、水果和点心吃食来证明、现在的我,有能力在大城市活下去。

也只能通过给爷爷买的录音机、来代替我陪在他们身边,只能通过给奶奶买的手机来缓解对他们的思念。

有时候想想、力不能及和力所能及之间,真的隔了千难万难。

3.

李娟回家的路途是漫长而又难耐的,我的回家之旅同样不太轻松。

那时的城乡班车可谓是恶臭之极。

车上是没有空调的,车窗也是坏的。关着的打不开,打开的又关不上。车内有浓浓的汽油味,座位上是浮起的尘土。一屁股坐下去,黑裤子、白衬衫都会被弄脏。

我的怀中抱着给弟弟买的蛋糕,是那么小心翼翼,唯恐车子行驶的不平稳毁了蛋糕上小汽车的造型。

车厢内气味难闻,人声嘈杂,走道内也站满了人。我的头上是汗涔涔的,心里却又是欢喜、温暖的。

想到弟弟看到我回家、欢呼着跑向我、蹦跳着接过我手上的蛋糕时一声声喊着:”哎呀姐姐、姐姐,是我姐回来了~”

再想到爷爷拿着录音机在村口炫耀说“这是我孙女从县城给我买的”,想到这些,即使我坐在班车的引擎盖上,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当然,屁股也是暖烘烘的——车子跑起来、引擎盖是真的烫人啊~

就像李娟写的那样,那时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却已经感觉到家才有的温暖。

又想起我那被丈夫抛弃、无处可依只得回娘家生活的姑姑,我给她买的蓝白拼接的毛衣开衫,她是那么的喜欢。春天的傍晚,夕阳并不是那么温暖,姑姑穿着毛衣、散着头发、笑着,奶奶佝偻着腰,靠在墙边笑眯眯的看着~

现在想来那场景就像李娟描述的一样——她那暂时的快乐,因为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