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要作到脑勤、手勤、笔勤,多想、多翻、多写,遇见有心得或查找到什么资料时,就写下来,多动笔可以免得忘记,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不少东西,有时把平日零碎心得和感想联系起来,就逐渐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较系统的看法。收集的资料,到用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非常方便。
学习是不能间断的,更是不能停止的。要趁着年轻力强的时候,刻苦钻研,努力读书,机不可失,时不待人。
以上自勉。
如何阅读名著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莫泊桑在短篇小说《项链》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风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
这是一段文笔非常传神的描写,堪称经典,因为作者只用了短短100来字,就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让大家一下子就了解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什么样的人,她原生家庭的背景,她到目前为止的生活和命运等等。
这简短的话语,交代了以下几点:
1.时间:不知道,作者没说,当然,我们可以根据作者莫泊桑生活的年代推断。由于作者没说,因此如果这一段文章做阅读理解的材料,是不会问关于时间的问题的。
2.地点:也没说,但隐含的是法国。
3.人物:一位女子,姓名虽然暂时没有公布,但文字中已经有指代明确的“她”。而且我们还能知道关于她的若干信息。漂亮,有风韵,出身小职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4.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嫁了个小职员。
此外我还读出了不少隐含的信息。包括
她教养应该不错,否则很难和有风韵联系起来。
她虽然是丫命,但是向往小姐的生活。
甚至我还可以推论:当时的法国,即便有人想攀高枝,婚姻最终的结果常常是门当户对。其次,嫁给一个所谓的好人,需要有机会先结识“高富帅”,然后彼此了解,产生爱情,最后走入婚姻的殿堂,至少要有这样的四步。
这既是当时法国的现状,也是作者理解的步入完美婚姻的过程。女主人公第一步就被踢出去了,于是只能嫁给和她同样阶层的小职员。
学生时代的我,根本读不懂名著。现在我回想起来,原因可能是以下三点:
1、社会阅历不够,太过于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对很多名著的场景,根本就没有触动感
2、当时互联网没有普及,除了名著本身,没有多余的参考资料,来进行补充,但看名著,对里面的有些场景有疑惑,也没办法去寻找资料
3、有些名著太长了,自己根本没有耐心看下去
看名著,一定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名著所描述的国家处于什么时代,经济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有没有动荡,结合这些背景,有利于我们能看懂名著。
好多人说为什么要看名著?因为好多优秀的人才,在通过名著,写着深刻的人性,写着可以给读者指路的指南。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预示着卡列宁和安娜家庭未来的不幸以及全书悲剧的结局。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的开头讲了英国诗人多恩的一首诗,讲:“......不要问丧钟为谁,它其实为你而鸣"。
而尼克松在自传《角斗场上》开篇用了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荣誉属于真正置身于竞技场上的人..."
写在最后
输出的方式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写作,一种是口语表达。写作要求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强一点,逻辑思维能力高一点。而口语表达要求故事性、画面感高一点。这两种输出能力要练好都不容易,不过好在只要持续锻炼,就会有立竿见影的长进。
如果你能持续地做笔记,那你会发现自己会对信息变得很敏感,什么样的信息你似乎都会本能的来一次互动,从这段信息中看出一点别的什么东西出来。这时候不让你输出都很难,你会有一种想给别人表达的冲动,你会发现随便一写就好几千字,如果恰巧你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现在问题不是没话说,而是避免自己怎么成为一个话痨。
这其实就是你积累的结果。输入的多了,输出自然就多了。有一个比例是这样说的,输入和输出的比例是10比 1:要看了很多之后,经过筛选和加工最后输出一点,这很正常。
把自己平时觉得有价值的文章、有价值的段落标记出来,和它互动,记一些想法,然后定期整理它们,这就是你的素材库。
#夏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