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阅读这本书,我有三点收获。
一、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我无关
1.知识与认知是有区别的
作者观点:个人成长的目的不是“知道和理解”,而是“判断与选择”。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我的理解是学来的知识,只有转换成认知,才是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新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知识多寡不是目标,认知能力的提升才是。
2.阅读是在“寻找触动点”的过程。
作者说:“我读书时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我想说,以后读书笔记不用再去梳理作者的写作框架,而是去找寻“触动点”,并从自身出发,把这些“点”联系起来,找到它们和我过去的认知关联的地方,记录当下的所思所想,以及我将要做出的改变。
二、根据能力圈法则可知,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
作者认为: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想通了这些,就知道我们应该读什么书了。要读那些阅读难度刚好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也就是读起来有一点点难,但又能刚好读懂的书。换言之,那些读起来晦涩难懂的书,无论书评说它多么优质,多么高端,多么自成体系,只要你自己读起来找不到共鸣,找不到和自己认知和需求贴合的地方,就说明它并不适合当下的你,那就放下它,也放过自己。
三、读书使我有触动有改变,书就没有白读
作者写到: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因读完一本书而没有全部记住书中内容而内疚自责。因为我的阅读不再以“读完、记住”为目标,而是以“有触动、有改变”为目标。读书笔记里,也不再是为作者整理思维导图,而是以“收获+行动计划”的模式完成读书笔记。
以上三点,应该就是作者所说的对我的“触动点”。我被触动了,认知发生了一些改变,行动计划也有所调整:
1、按照“收获+行动计划”的模式,完成本书的笔记一篇。
2、坚持阅读,把一个月读三本书的计划更改为一个月出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