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但过不了多久就把书中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问他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它的优点又在哪里?他一概说不清。
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缺点:时间一长,我也记不得书里的内容,也不太能理解书里的内容。
那怎样才能记住书中的内容,怎样更好的理解书的意思?
推荐阅读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像是对《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辅助和延伸,学会阅读后,还要学会如何做笔记。
笔记帮助你理解书的内容
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比口头叙述要更加系统。
为了写出精练而深刻的读书笔记,你应该在读完一本书以后认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页哪一行,思考怎样撰写读书笔记,然后严格地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这部分和那部分讲的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刚才重读的时候感觉这部分更容易看懂。”“这一页讲的虽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但如果去掉这部分就没法承上启下了。”“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只要摘抄了这一句,其他内容都不用再抄了。”当你像这样一边思考一边选择要摘抄的文章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多读几遍,尤其是对还没有读懂的部分。
不断思考、不断重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读过三五遍了。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或者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写在笔记本里了,只要略读一下就好,不要钻牛角尖。
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在做笔记的同时,还要记录自己的感想。写下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感受和想法,这样会让读书笔记更有内涵。
哪怕是一句话,只要写的是发自内心的语句,那么这次读书笔记就是有意义的。书写这一动作,不仅是对书的理解,也能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如何做读书笔记
一.做笔记的方法
1.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阅读的同时在文章上画线,还要用多色笔做记号,这样一心两用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在拿起笔的瞬间,集中在书上的注意力会被分散。
①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②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③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接下来,再读一遍。
③摘抄。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像这样经过慎重思考后再在书上画线,还可以避免书中出现各种无意义的线条,最后连原文都看不清。
2.不喜欢折角,那就用书签
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
在“①通读”一步中断时,夹好“通读书签”通读到某一部分时,开始“②重读”程序,记得在中断时夹好“重读书签”中断“②重读”程序以后,开始“③标记”程序,中断时夹好“标记书签”三枚书签都夹在书里以后,就可以准备写读书笔记了3.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5.经过时间积淀的精华
按照刚才的步骤做好标记的书,可以先在桌子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做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越长,在读书中产生的感情变化就会越模糊,你就越能冷静地看待书中的观点。
尽管如此,没处理的书堆得太多还是会造成心理压力,而且放在桌上也会很碍事。为了不积攒太多未做读书笔记的书,还是规定自己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比较好。
6.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
摘抄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摘抄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这样做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7.重读书评以加深思考
假设几个月前你在看过书评后买了一本书,这几天刚刚读完。做完读书笔记以后,可以重新往前翻阅笔记本,找到之前的书评重读一遍。
参考“第三方的观点”,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这次读书体验,不至于让自己的思维那么狭隘。
二.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笔记时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读。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
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
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2.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在原创文章中产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细致、深刻的。
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3.量化重读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
把重读计划写在日历或笔记本里,可以提醒自己。到了预定的那一天,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会要求自己把读书笔记打开。
这时候你会发现过去觉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语句现在已经可以彻底理解了。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7个技巧
为了让读书体验更加愉快、充实,让自己更乐于坚持写读书笔记,这里介绍7个技巧。
1 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简单地说,参考书就是像百科全书一样,在想研究某些内容的时候可以拿来做参考的书。
通过参考书调查到的信息更直接、准确,不用担心像网络搜索一样偏离正题或是充满冗余的信息。
总体来说,参考书分为以下几种:·地图·图鉴·统计数据·百科全书·年表·词典
2 多读百科全书
为了能随时调查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把百科全书存在电子移动终端里
旅行途中带上百科全书,可以随时随地调查地名和人物,自己做自己的导游,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3 通过订阅来提醒自己
既然每期杂志都会买,不如干脆订阅一整年的。既然你都要看书,不如关注我每天看我的读书笔记。
交上一年份的钱,接下来就只要每个月定期从邮箱里拿出杂志就好了。
4 书店里不只有新书旧书,还会有意外发现
旧书除了售价比新书便宜,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能让你遇见意料之外的好书。你可能会在旧书店的货架上看到很多绝版的、很难入手的书籍。
机场、车站的商店也会在土特产专柜旁边放一组不起眼的书架。在这里,也许能找到你想要的书。
5.把名著放在枕边经典名著是不朽的,值得阅读
这种书的好处是不管内容多乏味,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名著是无法通过主观思考来评价的。
也许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乏味,但经过几年的积淀以后就会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名著经历了太长时光的洗礼,经得起时光洗礼的书一定有流芳百世的价值。
6.不能小看的有声学问
就像此前说的,对较难的内容,要先找“软肋”。
从这个角度看,知识的获取途径并不仅限于读书。有时候针对某个领域,听演讲、看视频比读书更合适。
7.摘抄好词好句
如果一本书中有句话让你觉得“一辈子都不想忘记”,可以把这句话复印下来,用透明胶带贴在桌上。
笔记本的封面、文件夹等收纳用品的表面也都是适合贴名言的好地方。
好了,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尝试多做读书笔记吧!
通过做笔记吸取书中营养,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尽量让自己不忘记书的内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
我们也要尽量将书中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