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知识至上,知识为本
我们说,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知识,是脑袋里的财富,这样的提法,更加直接,更为客观。
知识是脑袋里的财富,就要注重把知识输入到脑袋里,又从脑袋里输出,变成财富。
1,知识要比资本更为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重要还是资金重要,一直是争论的问题,也是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问题。
在讨论《华为基本法》的时候,很多人建议突出财务的重要位置,并认为它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任正非先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觉得人力资本才是第一要素,并且力排众议强调一定要把“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这一条写进去。
人力资本不仅仅依靠人数,更依靠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人的知识水平、知识量才是关键。很多人质疑任正非先生的理念,认为知识虽然重要,可未必就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要素。大家都认为华为最需要的就是资本,毕竟有了资金才会有更多、更大的投入。
对于这种反驳,任正非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华为最初的发展的确是靠着大家的一股拼劲,可若不是因为研发人员掌握了出色的理论知识,恐怕也难以发明出好的产品。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知识 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并且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
任正非先生曾经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提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是资本雇用劳动,资本在价值创造要素中占有支配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雇用资本。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资本只有依附于知识才能保值和增值。”在这段话中,任正非先生明确了一点: 知识已经支配了资本。
2,财富是由知识创造的
华为任正非先生说:“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核心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致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由于信息网络给人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这种情况下,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由管理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这是企业要研究的问题”。
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华为坂田基地内的所有道路都是以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如贝尔路、冲之路、居里夫人路、稼先路、张衡路等。华为为用名人的名字来为道路命名,就是通过这些文化名人来提醒华为人,一定要尊重知识、重视知识、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3,知识至上,知识为本
为了强化员工对知识的认识,任正非在《走出混沌》一文中说道:“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人的脑袋很重要,金钱资本反而有些逊色。应多强调知识、劳动的力量,这就是知识资本,我们称之为'知本主义’。”
这就是华为“知本主义”的来源,这个理念也体现出了任正非先生对于知识的尊重和渴望,他希望员工能够重视知识,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公司的命运。
任正非先生一直以来都坚持要打造华为的“知本主义”,要利用知识来改变华为,提升华为的竞争力。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出现以知识为前提,可见知识才是转化科学技术的原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足够的知识,谁就在发展中更容易占据优势。事实上,“知本主义”原本是一个企业文化概念中的词,而华为将其用于技术管理当中,正好体现了其对“知识转化为技术,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强烈要求和愿望。
任正非先生清醒的认识到没有知识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而一个没有产品的公司,就什么都不是。但凡那些伟大的公司,都是一些科技发达、知识水平很高的企业,它们也都注重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懂得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以及竞争力。
4、知识,是脑袋里的财富
在知识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过程中,任正非先生一直强调对人才的吸引和把握。通过吸收人才、利用人才来实现知识的转化,形成一个以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机会的良性循环反应。在这种牵引力的联锁反应中,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资本则被搁置在牵引力之外,从而充分体现了知识之上、以知识为本的理念。
机会-人才-技术-产品-更大的机会,这一良性循环中,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吸引人才,培训人才,促进人才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技术,技术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最后产品转化为资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障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挖掘人脑里的财富,学习(输入知识)-提高(知识储备 )-输出(知识变技能)。
稻盛和夫先生指出:“凡事学会不只是单纯的“会”,还要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际操作流程之中。”,要知行合一。把掌握的知识变成实践能力,把脑子里的知识变成财富。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只有不断学习知识,不断地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能力,把能力运用于实践活动,才会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财富。
一个追求全员学习提高的企业,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一个养成学习习惯的个人,一定会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紫阳花开衷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