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钱穆先生讲授,叶龙记录的《中国文学史》,想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重新温习下学生时代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想了解下从史的角度如何认识中国文学。读后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感悟特此记录在这,与君分享之。(文中很多内容摘自原书中描述,特此声明)
我国整体对文学史重视不够
在这本书的结论处,指出文学史是一门比较晚产生的东西,尤其是在我国对文学史研究不足。““中国文学史”是中国人比日本人还写的迟”,“今日代表汉学的反而是日本了,因为西方人只知道日本重视汉学。事实上,日本确实是重视研究汉学”。这些是值得深思的,早期我接触这块,想用人工智能去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候,去Github上找时,很多都是日本学者在这方面的探索,如古籍OCR、古籍智能处理等。当然,现在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数字人文等新交叉学科,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开始作为很重要的部分开始进行研究。
中国文学史的演变
正如书中所说“讲文学应先明白历史,并非就文学讲文学,文学只是抽出来的,并非单独孤立的”。本人对书中的文学演变过程总结了如下图:
中国文学演变史
从史的角度,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分为韵文和散文,韵文以唐诗最为鼎盛,散文则为唐宋八大家时代,而论语之类子学时代的诸子百家则以哲学思想为主导的非纯文学。
书中经常拿西方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对比:中国的道德与人生是在文学的共相中常在的,且有长远的价值;西方的则是短暂的、无价值的。中国文学是带有教训性的,是上层的、政治的、内向型的,且不必一定求人了解,是阳春白雪,而不是下里巴人。至于西方文学,则是下倾的、向外开展扩张的,且是都会性的、外向型的。
中国文学史的两个第一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正如书中所说:吾人如读中国的一切文学作品,一定要先懂得赋、比、兴的道理,并且最好是先读《诗经》。孔子喜欢诗经,而且特别喜欢《周南》和《召南》,因此孔子经常鼓励学生要多读《诗经》,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可以事君,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即可以开放启发灵感、开启心胸;观即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群即人与人的相处。可见诗经不仅仅是具有文学价值,还能陶冶情操、做人做事,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也提出读《诗经》不能照字面直解,一定要理解其中委婉曲折之深意。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文学家,之前无论是《诗经》还是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集体的创作,而之前的一些“别集”不是无主名的作品就是不知名作家所创作。因此,直到《楚辞》的产生,使得屈原成为一个具有文学影响的个人者。
书中的两大人物
从文学史角度,书中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两位大文学家是屈原和司马迁。其中屈原“解答了文学与道德的问题”,司马迁解答了文学与历史能否合流的问题。
傅抱石笔下的屈原
汉太史司马迁
纯文学的觉醒时代与曹丕
书中对东汉末年的文学评价极高,其认为在我国古代,纯文学作品很少,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开创了中国纯文学的先河。东汉末年已经达到了文学成熟期,即从此开始有了纯文学,也有了纯文学家。建安时期,曹丕等人的出现,其欲以文章传后世以“立言”,可说是中国文学的觉醒时代。
书中对三曹的评价极高,尤其是曹丕,认为是和曹植在文学作品上是不相伯仲的。且认为“曹丕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讲文学之价值与技巧的第一人,文学觉醒时代的代表”。曹丕提出“以气为主”的主张,两千年来当以曹丕为第一人。从此文学史角度看,曹丕的贡献是极高的。
鼎盛的唐朝
唐代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可谓已达登峰造极,不仅包括唐诗,还有唐代古文和小说。
中国文学中最高最正的要算是诗,而唐诗是最伟大的。唐诗可以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初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初唐四杰,王勃之《滕王阁》家喻户晓,被认为开了后世律师之先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到了盛唐当推李杜,尤其是杜甫,书中认为是对唐代三百年最有贡献的,其《登高》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到了中唐有白居易和韩愈,晚唐有小李杜。
除了唐诗,唐代的散文也是登峰造极,代表人物当推韩愈和柳宗元。在韩愈之前,尚没有散文作家,所以韩愈可谓是中国散文作家之始。
严格来说,可以进入文学史的小说,要自唐代开始,且以《太平广记》为代表,凡欲研究中国社会史、宗教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等问题的均可参考此书。
唐以后的文学
唐以后的文学当推宋词和宋代古文,再之后元曲和明清小说,文学作品就很少了(大致四大名著)。
在明清古文一篇中,书中有段论述摘抄如下:
五四提倡白话文后,再无文学可讲,大学只是讲语言、甲骨文和人物作品的考据,大学里就没有文学了。在文学系里听的只是语言、文字与考据而已。三十年来至今,已危险了,致使进入青年已无国文根基。
对此的理解应该从国文教育这个角度,当今的国文教育确实存在不足,大部分人也就知道一些唐诗之类,以及演化出来的一些名言成语。国文之精神确实应该纳入中小学、大学等之中,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承古代文化,也能提升现代国人的底蕴和品性。
吾人认为此段论述与提倡白话文无有必然联系,白话文是时代的产物,特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包括不断爆炸增强的知识,不仅文学,还有科学等,迫使新的语言形式的发展和创新,还包括文字、文学和知识的全名普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