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名,一个专注个人成长和阅读写作的80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每天和你一起读别人的故事,修自己的人生!
文:凌未名 || 排版:凌未名
[心]
卡尔维诺说过:
“我努力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毫无功利的阅读,用于我喜爱的作家,他们富于诗的本质,这是我所相信的食物,以心灵的秩序对抗世界的复杂性。”
我一直觉得,造纸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让人们的思想得以长存,让后人可以依靠这些思想再度创造。
而我们有幸可以在今时今日,用笔和纸来代替大脑记忆,将我们读过的书、吃过的食物、遇见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却没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此,我们有了答案。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变得更好,但是读书笔记可以。
[心]
01 如果不记笔记,你能记住多少内容?
喜欢看小说的朋友,应该很熟悉一个词——过目不忘。
如果你也看过《最强大脑》,一定惊叹于那些选手的记忆力。
可是,现实生活中,极少数人是生下来就拥有超强的记忆力,那些可以站在舞台上挑战的人,不过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放大自己的优势,而已。
而真正的“过目不忘”,只存在于小说中。
好话有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很多知识, 不是你当时看了,在脑中过了一遍,就属于你了。
而是,你在看到的时候,记录下来了,在后来的多次翻阅和实践中,真正理解了,这才是属于你的东西。
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
LOP,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由Craik和Lockhart提出,它告诉我们:决定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的,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而写读书笔记的能力,就是这一水平的呈现方式之一。
如果你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那还是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吧。
[心]
02 写好读书笔记,让自己变得更好
还记得中学时代,每一个学期开学领书的时候,都能一次性领到整个学期要用到的笔记本。
大概有20多本,拿到本子后,就会迫不及待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及每个科目的名称,满怀期待自己把笔记本都写满的样子。
那时还没有读书笔记的概念,只是知道这些本子的作用,可以让我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便于复习。
因为我是文科生,从中学开始,就慢慢拓展自己的阅读量,那时,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摘抄。
摘抄书中好的句子和段落,摘抄喜欢的歌的歌词。
这些,都是我的【读书笔记】的原型,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很多年前摘抄的句子。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整理一次。
在我还没有开始新媒体写作的时候,这些句子只是让我觉得很美好。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这些句子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让我得以走过那些低迷的时光。
这时,你才明白,这些在以前看似很费劲又没什么用处的笔记,却能够在未来的某些时候,成就自己。
可能就像学术大家严家炎说的那样,记笔记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迫使我们在读书时思考:
“读书要有效果,一定要做笔记。
笔记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记下读书的当时那些闪光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使之不要被遗忘,它还有更积极的意义。
即可以促使我们在整理自己原始想法的过程中把思想系统化和深刻化,促使我们摆脱那种‘学而不思’的状态,不做思想懒汉。”
好好写读书笔记吧,那些你记下的东西,最终会成为你的骨血。
[心]
03 读书笔记,可以这样写
以前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一般都是直接在书上做标记,或者在笔记本上摘抄。
这种方法除了能收集金句外,不太利于自己的内化吸收。
直到多年前,我在十点读书会上知道了趁早创始人王潇。
然后知道了一种笔记本——手账本。
从此,就入了手账的坑,也学会了一种有效的、亲测有用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
在此,和大家分享读书笔记的几个板块。
1、书籍介绍板块。
包括:书名、作者、出版机构、类别等。
2、作者介绍板块。
主要是记录作者的生平、成就、作品等。、
3、书籍简介。
主要是用简单的一到两句话,概括书的主要内容。这个很重要,训练自己的总结能力。
4、书摘板块。
主要是摘录书中的一些金句。
5、札记板块。
主要是用于制作思维导图、或书本架构、或解决的问题等等。
读书不能让你的生活变好,但是读书笔记却可以让你变得更加优秀。
往期精彩内容:
看不懂的书,就别看了
你看过的每一本书,最终都会成就你(内附书目)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做到这3点,就够了
作者介绍:
凌未名,一边在岗,一边折腾自媒体的80后,专注个人成长和阅读写作,最大的愿望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你的每个【点赞】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