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网》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者:汪汪酱 2021-11-13 01:12 原作者: 文章吧

《人类之网》是一本由[美] 约翰·R. 麦克尼尔 / 威廉·H. 麦克尼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元,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之网》读后感(一):翻译一般,错别字较多

原著写得挺好,但翻译一般,责编水平一般,错别字较多,如译者序言第6页对斯宾格勒及其著作的翻译居然有两种,第7页更是同一句话重复了两遍。译者在译后记里居然还说“逐字逐句”的通读译稿,真是讽刺。正文中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人类之网》读后感(二):本书的优缺点

优点:

1,人类整体的观察视角和价值关怀。

2,强调交往互动的重要性,尤其是物品贸易和军事战争。

3,文字流畅,易于阅读。

缺点:

1,直线进步的历史观。

2,忽视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化和各时期的内在冲突。

3,微观视角欠缺,导致叙述中故事或者段子太少,而宏观分析的干货太多,不太好消化。

4,叙述的主线不明。

5,二十世纪的叙述过于简略。

6,史前史的叙述不够充分,比如:语言的起源,定居和农业的起源。

《人类之网》读后感(三):一本世界简史

这是一本《世界简史》。

对历史下结论,必须小心求证、反复思量,任何轻率、傲慢的结论都会成为笑柄,被后人否定和嘲笑。

因此,把繁繁复复的一部人类史放在数百页里面来清晰描述,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简单的篇幅,又想把事情描述得有一定的深度,略举实例的情况下,还要把事情说得比较有说服力,这就更不容易了。

读这本书,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难。可能要先读完一部大部头的欧洲史,以及一部大部头的亚洲史,再来读这本书,才会感觉略微轻松一些。若没有对细节的涉猎,贸贸然读总论,总是一种云里雾里、不知深浅的感觉。这本书,就是世界历史总论。

这不是一本小书,更像一篇有深度的学术论文。读到作者小心翼翼所下的每一个结论,你可能都要掩卷思考,可能还要多方查证之后,才能继续下文。

中国人读这本书,可能尤其会感觉到那种与我们所学历史截然不同的感觉。这本书,是重新发现人类历史的一本书。而我们中学教科书上的史学教育,更多的是验证“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但人类历史,只能去发现,无法用一种先验的史学观点去验证它。所谓的验证,其实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傲慢、骄傲与自负,不是真正的对待历史的态度。

《人类之网》读后感(四):一局精彩的《帝国时代》

我刚接触电脑游戏的时候,有两个游戏最火,一个叫做《红色警戒》,一个叫做《帝国时代》。前一个游戏的背景热兵器时代的冷战,后一个游戏的背景是冷兵器时代的热战。

《人类之网》这本书的作者自称想要用一本薄书写尽人类历史,就像霍金一本薄书写出《时间简史》。我不是一个精通世界历史的读者,我读过之后,觉得作为一本简史,这本书是称职的。

回过来再说游戏,《帝国时代》的精细程度是远胜于《红色警戒》的:文明特长之不同,兵种之相克,经济技术对军事的支持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吃惊。从最初的草裙野人到最后建立大学,从最初的斧兵枪兵到后来的舰船枪炮,磨房和市场对产出的提振,房屋建设对人口的限制,兵种配合带来的战斗力的提升,都令人有一种创造历史的着迷。

人来从猿人智人到今日的科学家艺术家,从结绳记事到今日的翻墙上推。这中间百万年的历史自是一言难尽。从小你知道的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里唯一不间断文明的说法,不能说是假的,但肯定不是准确的表述,因为你发现《帝国时代》的资料片里中国文明实在算不上突出。世界上最早出现人类的地方也确实不是黄河长江流域。有些知识你知道了,有些现象你被告了,明白的不明白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主动学习,才能更加地接近真知相。

这本书从人类起源开始列举,以网络的概念串联人类历史,视角是新颖的,叙述也是有条理的,我觉得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人类简史。在我看来,其畅快淋漓,一口气读下来,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有如透彻地玩了一局《帝国时代》。

当然,个人口味不同,也许我觉得通畅,而你却觉得不过是读了一本厚厚的说明书,索然无味。不过即使是说明书,也能帮助认识事物,使用事物。无聊的书,也有价值。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要找一个《帝国时代》的游戏,痛痛快快地打一局了。

《人类之网》读后感(五):网络化视角看世界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连接的网络。 原始社会产生的节日的作用是建立微弱的交际网络,让人们可以在节日发生联系。

城市化网络推动了宗教的发展,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视角:

佛教的优势。对信奉者要求较宽,对献身宗教者严格要求的特点,使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伊斯兰教也巧妙继承了佛教的这个特点,实现了更快的传播。当然,奴隶贸易也使更多的奴隶通过改变信仰的方式拜托奴隶的命运,进一步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此外,麦加朝圣让伊斯兰世界以一种共同的方式连为一体)。

佛教的进化。在佛教的本土印度,基于个体直接和湿婆的直接沟通的教义(类似于新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使印度教超越佛教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佛教在日本也和道教融为一体演变为神道教,但武士道提倡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中国,佛学和佛教有着很大的区别:佛学流行于士大夫之间,是佛、儒、道的三教合一,属于佛教在中国上层阶级的文化,而佛教是传统的宗教信仰。“上层什么都不信,下层什么都信”的现象成为中国世俗化的一个特色。宗教的现代演化形式的三个方向是:和科学妥协、变得更加保守、变得世俗。

佛教的教义。传递面对死亡的心态,告诉人们死亡并非终点。佛教把生死看为一体,死亡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意义的镜子,把生命的阶段分为生、临终与死亡、死后、转世。佛教所认为的“凡夫心”与祁克果论述的人生三阶段(幸福、道德、宗教)中的道德阶段定义接近。

《人类之网》读后感(六):我们生活在网中

从关系的角度去写全球史,约翰•R•麦克尼尔很讨巧,也很自苦。说讨巧,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看世界的方式,自苦的是,作者们拓展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需要对现有史料进行重新爬梳与整理。

人类社会是相互关系的人类社会,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原始文明会不约而同使用了弓箭、马车、马镫、车轮和铁器,为什么楔形文字不仅在两河流域能找到,在古埃及也能找到,为什么古代中国的钱币,居然会在欧洲出土。

人类比想象的更喜欢交流,我们一直在编制着一张网,只是这一点经常被历史记载所忽略。以古代中国为例,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的舶入期,以唐代为例,大量印度植物在中国落地生根,大大改变了国人的食谱,而明清时,美洲植物的到来,再一次让国人饮食发生巨变。然而,当这些外来物种融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却经常误会它来自本土,来自所谓的“传统”。

其实,只要留心,在人类每一个日常应用中,都能发现网的存在,西瓜原产自非洲,它绕过了大半个地球,才来到中国,而元青花的釉料来自中亚,而产自东南亚的胡椒,一度成为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货币。

从网的角度去看历史,我们就能明白,人类的进步,其实就是网不断进化的过程,它越致密,我们就越智慧,就越可能和平相处,共同建设文明。

然而,网的进化不是自然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各样的力量约束,比如黑暗的中世纪,德国分裂成数百个城邦,政治将人类之网刻意地分割、破坏,然而,人类的天性是不可遏制的,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欧洲传统的再发现,网又被重新编制起来,权力最终没能遏制发展,反而被关入了笼中。

在网与权力的博弈中,网络自身的进化最终决定了不同文明的走向。当哥伦布飘摇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之上,儒家的学者们甚至不甘心在乡村游走,当传教士带着先进的科技漂泊在异乡时,中国文明却走向了敝帚自珍,不断收缩起自己的手脚。一个文明失去了向外扩展的激情与理想,她的天空注定狭窄,并一步步走向衰败。

上帝没有给人类以吐丝的能力,但人类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与意志编织网络,我们可以忌惮攀登雪山的危险,可以嘲笑探险者的牺牲,可以将飞行冒险看成是无聊,然而,我们却应正视,正是这一次次的努力,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个体的牺牲,最终转化为整体的福祉,一个不断能找到新结点的网,才是有生命力的,相比之下,我们文明有太多需要反省的东西。

网,是人类无法拒绝的命运,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全新的人类史视野,本书作者们的博学令人惊叹,太多边缘史料的引入,让它已经成为一本经典之作。

《人类之网》读后感(七):网络已经使人类浅薄了吗?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这样一种史观来叙述了人类至今的历史。其实把每一章的标题串联起来,我们便可以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标题分别是“人类的成长岁月”、“向食物生产的转变”、“旧大陆的各种网络和文明”、“旧大陆和美洲地区网络体系的成长”、“不断密集化的网络”、“世界性网络的编织”、“打破旧链条,拉紧新网络”、“世界性网络的张力(1890年以来的世界)”、“宏大图景与未来展望”。作者特别提到:“在对历史进行简略地考察之前,有几个同这些网络相关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做一番深入的观察,即:它们所具有的合作与竞争的特性、它们的扩展趋势和它们在人类历史中重要意义的增长以及它们对地球历史的影响作用。”可以看出,作者试图通过这样一种史学观点“向往昔透视探索而对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投射出几缕光芒”。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维系文明社会方面,从来没有哪种工具性创新发明的功效能够比官僚化统治体制、字母化书写方式和四处可移动且拥有大量信众的宗教这三种力量更大。”基于全书与此句话,我想到一个问题:互动的网络使得文化的多样性降低,但互动的网络确实是给处在网络中的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多种多样的选择究竟会使得人类变得越来越开放?还是越来越狭隘?因为这样的“选择”是通过本身就带有文化烙印的机制而选择出来的。网络的精细与紧凑,会不会使得或是已经使得国家与地区落入浅薄之中?面对着全球化,在新的时代,各国是否能真正地实现“地球村”的联合呢?还是会被“网络”所撕碎?对于国际政治,我的观点是:各国都把人当做了手段而不是目的,似乎都陷入了为了政治而政治的怪圈之中?因为国家间的网络太过于密切而只顾着本国对外国的网络扩张,而忘记了网络中的人民,网络就像一头猛兽,人类好像已经快抓不住手中的缰绳了。然而,我们真的需要如此强悍的网络吗?或许我的观点过于理想,但网络在人类的手中,只能是富于侵略性的吗?

Charles Horton Cooley said,”I am what I think you think I am.”我觉得这句话放到人类历史中也不为过。莎翁曾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有下场的时候,也有上场的时候,每个人一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句话形容历史也不为过。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形成的过程中难道不都是相互参照着,在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吗?得到又失去,竞争又合作,战争又和平,历史纷纷上演,现实也在纷纷上演。还有人曾说过:“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未来。”从原始到现在,人类似乎变了,但又似乎没变。

《人类之网》读后感(八):网罗世界,鸟瞰历史

网罗世界,鸟瞰历史

——《人类之网》书评/卢莲20110926

互联网的兴起、通信方式的便捷、出行方式的改变,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全球化同步的时代。以前分隔两地的恋人只能对月相思,现在却可以用手机电话聆听情话,也可以通过摄像面见彼此。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球各个角落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容易,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时事变化的细节可以在瞬时传达到任何角落,全球联系就如同一个村落般紧密,名副其实成为一个“地球村”。

二百年前,无论是人还是货物,或者是具体的信息,要想环球一周需要一年时间,横渡太平洋要半年,从北京到广州要走2个月。但在火车、电话、飞机、网络发明后,这些都变成了历史。人们的旅行时间和难度大大降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更为紧密。人类已经不再是孤独地游荡在地球表面,而是构建了一张无形的网络。在这张网里,机遇和竞争并存,益处与威胁同在,所有的好事和一切的坏事都将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来。

在这个地球村里,频繁而同步的互动也就意味着经济、政治及文化上的相互碰撞和影响。在面临全球化革命的同时,我却发现身边很多人还在封闭的教育制度下固步自封。我们求学时听得最多的还是四大发明、盛唐繁华,仿佛我们只能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寻求那么点安慰。当GDP和“超高超强超大国际化”渐渐成为新的攀比图腾,我不由得担忧,我们是否已经错误的定位了自己?我曾因为一个叫做《全面战争》的游戏,饶有兴致的将欧洲历史和中国古代史进行了一次编年平行解读,才发现其实中国并没有教科书里所称颂的那么领先。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们所编撰的教科书和历史书,大部分都是把中国和世界割裂开来的单独描述,仅仅把彼此的交流作为一个很简单的章节来进行介绍。而这类问题在欧洲史研究上,也同样存在。

在强调全球化革命之后,很多历史学家也认为,理解不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异同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从全球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的进程重新进行一次审视与组构。在这个基础上,历史学研究在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上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改变。西方历史学界提出了“交叉史”的概念,这也引起了各学科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交叉史”(entangled histories)是指描述对人类不同文明发源之间内部的关系与交流的历史,通过研究不同文明相互的了解、反应、影响、冲击,进而形成了一个互动的网络体系,尤其注重研究文学艺术成就和哲学思想的传播研究。在这个研究意义下的历史,是全球化的,也是完整而且通透的。世界历史本就是一个成熟的系统,历史研究更应该具备“网罗世界、鸟瞰历史”的特性。

威廉•麦克尼尔和约翰•麦克尼尔父子合著的《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就是这样一部着眼于世界历史系统的著作。它探讨连接人类的一系列关系,关注人类从这一系列关系中“彼此交换信息、彼此交换或传输各种有益的技术、物品、农作物、观念” 等事件。作者以人类历史进程为纲,以人类交往、合作、竞争与各个网络的扩张趋势等为目,分阶段见微知著地演绎着全球性网络,把彼此缠绕、交错作用的世界历史清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著名历史学者克罗斯比称赞说:“如果你只想读一本书来了解世界历史,那么,《人类之网》就是你想要的。”

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学著作,而更像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它褪去了历史著作厚重的外衣,更为平易也更为亲民,所以才成为了畅销世界的新版历史著作。它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去政治化。书中很少谈及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历史人物的作用,剥去了政治倾向的外衣,是站在一个系统论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务实求真的描述。第二,原创权威。这是一本由两位具备影响力的历史学家联合著述的史学著作,是他们研究史学、究治历史的成果,突出了“网络”这一体系的应用关键,同时摒弃了很多以往教科书式的惯有看法,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第三,通俗易懂。这本书是面向普通的历史爱好者的,写作语言简洁凝练,同时加插了大量的绘图和注释。它将全球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在简单几百页的纸张之上,真可谓字字珠玑。

《人类之网》是一部全球网络不断连接与展开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化阶段也并不是是它的终点。作者从人类文化演进的图景中得出这样的推论:“生命的历程是复杂性逐步演进的历程,人类历史是一个由简单同质性向多样性,而后又朝着复杂同质性的演进过程”。他将人类之网理解为非统一体的多样性局面。

人类生活在自然世界中,创造了便于不同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诸多网络。人类网络化的过程经历了多次转型,目前正在迈向一个未知的、不可名状的全球化世界。在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中,如果我们能够清醒而客观的定位自己,采取遵循自然的协调措施,那么《人类之网》与我们而言就不会是灾难和危机,而是一种实现全球大同社会理想的过度状态。

(本文刊发信息时报,有删节)

《人类之网》读后感(九):[转] 因陀罗之网:去政治化的人类碰撞史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政治及文化上的相互碰撞变得不可避免。不过,强调全球化所带来的范式革命之后,理解不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异同显得很重要。因此,在民族国家未消解之前,有必要从全球转移的视角重新对人类社会的进程进行自我审视与辩护。当然,时代变迁所引导的历史学研究在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上也都应有所转变。基于此,西方历史学界近年来尤为关注“交叉史”(entangledhistories)。这里所谓的“交叉史”,就是历史学家对异同点不大感兴趣,而对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内部关系与遭遇,对相互了解与反应,对影响与冲击,对物质、人员、观念和知识的转移等感兴趣。威廉·麦克尼尔和约翰·麦克尼尔父子合著的《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探讨连接人类的一系列关系,且人类从中“彼此交换信息”,“彼此交换或传输各种有益的技术、物品、农作物、观念等”。作者将这种交换称为人们所编织的“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这样,书中较少谈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或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作用,因此“去政治化”表现得比较明显。

换种说法,作者在重塑一张“因陀罗之网”———《华严经》提到,因陀罗网由无数种珠宝编织而成,每一件珠宝都有无数个面,它映射出网中的其他珍宝且被其他珠宝所映射。作者就是以人类历史进程为纲,通过展示人类交往、合作、竞争与诸网络的扩张趋势等,从每一个阶段见微知著地揭示出全球性网络像“因陀罗之网”那样彼此缠绕、交错作用、隐映互彰。

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东方和非洲,这与其他世界通史着重描写欧洲特别是西欧区别开来。描写东方容易理解,因为欧洲一直到14世纪都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11—13世纪的交流与碰撞中,甚至把东方民族(主要是阿拉伯、拜占庭)的文化及其保存、改造过的古希腊文化引入到拉丁世界,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西方。

作者对中国也有独到的见解,高度称颂中国在宋朝“转变成为第一个市场社会”,同时指出16世纪中后期“可能全球三分之二的白银都流向中国”,它有力地推动了东亚各地区的贸易。这种交换贸易在1 8世 纪 欧 洲 引 导 了“ 中 国 风 ”(C hinoiseries)的产生,且“中国风”并非只局限在时尚和装饰艺术领域。那时,中国的影响范围从工业技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不过,说起清朝中后期对中西交流影响较大的,还应加上茶叶、鸦片和基督教传播,只是作者对此着墨不多。

就非洲而言,它不仅是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这一关键事件发生的地点”,还是一种跨国理念和方案,而不是我们所知的地理概念或外化之地。例如,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奴隶首先在15世纪中期出现于葡萄牙,他们后来在文化上对旧世界和新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点在西方世界的大众信仰、音乐、民间风俗和艺术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非洲文化经常出现在伦敦街头的化妆舞会、加勒比海、曼哈顿犹太人区与巴西贫民区等地的原因.

《人类之网》是一部全球网络不断连接与展开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化阶段是它的“终点”。关于全球化的起点,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麦克尼尔父子则认为,1450年是世界网络的起点,及至1914年,电报、汽船及铁路的普及使信息、人员及商品流通变得更加迅速,“世界性网络更加紧密、更加迅捷”;全球化也由现代早期的“痛苦,有时甚至是残酷的过程”到1914年时变得“公平、正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就坚持认为全球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趋于一致,民族国家将走向终结且使得政治走向灭亡。麦克尼尔父子不同意这种看法,而父子之间还存在着观念差异。约翰·麦克尼尔从人类文化演进的图景中得出结论:“生命的历程是复杂性逐步演进的历程”,“人类历史是一个由简单同质性向多样性,而后又朝着复杂同质性的演进过程”。因此,他建议将“人类之网”理解为非统一体的多样性。虽然都研究环境史、关注生态问题,威廉·麦克尼尔则要保守、悲观得多,他认为全球性网络体系“对变化、复杂性和专业化以及力量的传播”比以往更加迅速,但是应该承认在这个破碎世界网络的边缘,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面对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协调在共同体网络环境中共同生活的能力,否则“这个网络体系将发生彻底的崩溃,导致这个世界陷入彻底贫困的灭顶之灾”。

威廉·麦克尼尔的这种提醒使我们想到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成书于1914—1918年世界大战的阴影下,斯宾格勒、汤因比的研究反映了人们希望能够寻找到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或一般法则,他们同时立足于生物隐喻来探究人类社会的产生、成长、衰落和灭亡。麦克尼尔父子同样关注生物圈且经常以此为譬喻,但他们并不认为诸网络是朝着简单的线性路径前进,虽然科技、组织对世界融合过程有所助益,但文化偏见、宗教信仰差异可能成为一种障碍,这也就使得他们在书中花大量笔墨写宗教,而不大关注信息和交流的一些中介———档案、图书馆、百科全书、大众文学、审查制度 《人类之网》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生活在自然世界中,创造了便于不同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诸多网络。人类网络化的过程经历了多次转型,且目前正在迈向一个未知的、不可名状的全球化世界,如果我们能够采取“自然的”协调措施,那么它就不是“灾难”或“危机”。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人类之网》读后感(十):越来越平的世界

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来说,“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味。在公元前15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0万个政体,对当时这些彼此之间只有微弱联系的人群来说,“世界”的意思往往就是自己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一个小群体所处的地方。从那以后,“世界”的数量逐渐从几十万个相应递减,而范围越来越大,彼此交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直到一个连为一体的“地球村”。

所谓“人类之网”,描述的无非也是这样一个不同人群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交流接触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和强化的进程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因为这种“联网”无疑是促使文明演变的主要动力。历史上一个几乎不变的规律是:一个相对孤立、远离文化交流网络之外的人群,通常总是处于相对弱势和技术落后的境地。因为没有一个人群能独立发明所有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哪一种文明其实都是混合文明,其语言词汇、技术、工具、艺术等等,常常都不可避免地借鉴自其它文明。

这种交流网络并不是晚近才有的现象,它很可能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弓箭的技术扩散就是一个证明:在整个地球表面,除了澳洲之外,在其它大洲的人群中都能发现弓箭的使用,这也符合逻辑,因为澳洲是与其它大陆距离最遥远的一个洲。虽然弓箭未必是只被发明一次后由某个中心点向外传播的,但其广泛分布的现象至少表明一个非常松散但古老的人类相互交往网络早已存在,即所谓“第一个世界性网络”(the first worldwide web)。

使这个网络得以扩展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迁移、游牧、远征、贸易、朝圣……凡此等等,都使得旧大陆上相对彼此孤立的定居点越来越多地连接起来。起初只是“像皮疹传染般遍布”的农耕村庄保持各种生物和文化连续性,然后是随着城市和政治中心的兴起而使城乡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而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生活的游牧民族,则把中国、印度、波斯、两河、欧洲等各大主要农业地区连接起来,他们一次次的迁徙和入侵浪潮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媒介的角色,不同的文化、工具、人种、观念、乃至疾病,都通过这样一个进程流动起来,不断地整合着旧大陆的网络体系。

这个整合过程从未停止,因为从未完成。许多孤立的群体被并入这个世界网络的过程,既是一个政治过程,也是一个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声称是自己独自造就了所有这一些,因为事实上那是所有人都参与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进程。远古的西南亚各族创新发明了官僚化统治体系、字母化书写方式、可四处移动且拥有大量信众的宗教这三种事物,使维系文明有了强大支撑;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则由中国人贡献;中国人自身也很早就从与外界接触中引进了马拉战车、小麦、佛教等新事物;而这些交流网络的构建和推进,又常常依靠游牧民族从中推动。相比而言,较为孤立的美洲大陆虽然也出现了两个古老的文明中心,但其交往的晚发性和虚弱性,使得美洲土著在技术交流和动员能力远远落后于旧大陆地区。

毋庸讳言,一个日趋紧密的交际网络并不只带来好处,它也能成为疾病、灾难、征服、威胁通过同样的路径扩散开来。这当然是威廉•麦克尼尔另一个拿手的话题:瘟疫和病菌通过一个日益全球化的网络而扩张、并进而影响历史进程,只不过在本书中他逆转了这个命题,因为疾病的传播本身也证明了一张庞大交流网络的存在,否则陌生的致命细菌几乎不可能迅速传给相距遥远的不同人群。网络总是提供一种似乎相互矛盾的功能:既促进合作交流,同时又带来威胁、灾难和充满敌意的竞争,虽然竞争对抗中也分享着信息。因此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才说:“他们绝妙地将之称为国家间的交流,当然,我们都知道,事实恰恰相反,所谓的交流其实就是对抗。”这确切地说是两个并行的过程。

这就像《魔鬼词典》中所说的,当电话发明出来以后,你和亲友之间的距离固然拉近了,但你想要把一些讨厌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也变得不可能了。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球各部分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容易,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平。1800年时,无论是人、货物还是信息要想环游世界一周仍需要一年多的时光,横渡太平洋需要三到六个月,从北京到广州要走60多天;但在火车、电报、飞机、网络发明后,这些都迅速成为古代记忆。在火车出现的地方,陆地运输费用通常都降低了90-97%,人们的旅行时间和难度也大大下降,更不用说信息交流了:1930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3分钟通话费用高达300美元,到2001年同样的一通越洋电话费用只需30美分,仅为70年前的千分之一。人们已经不再是孤独地游荡在地球表面,他正越来越多地和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比邻而居,机会和竞争、好处与威胁,都将无孔不入地相互渗透进来。

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时刻还是一个令人忧惧的未来?麦克尼尔父子并未给出自己的答案。他们只是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以此为媒介,人类社会逐渐朝一个复杂同质性的方向演进。他们以全球史的宏大视角证明:全球史并不是各地区史的总和,就像一头老虎有别于它身体各部位之和。

威廉•麦克尼尔不像阿诺德•汤因比那样,将世界历史上视为不同文明的集合,仿佛那是一个个彼此孤立、自我进化的个体,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未能充分认识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文明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照Arnold Wolfers的那句名言说的,“国家就像台球,它们的行为并不决定于内部构造,而是决定于彼此间的作用力。”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叙述方式的不同,无疑也是思想的不同:汤因比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笛卡尔的机械论,将世界视为许多元素的大集合,而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次要的、乃至被忽略的;但在新的世界观中,网络是任何事物的基础,各个不同层级的生命系统,从细菌到城市、国家、世界,都是网络型的组织系统,用美国物理学家Fritjof Capra的话来说,我们可以用“网络中的网络”来想像生命系统的复杂性:每一个单独的系统都是网络,并且在更广的网络中与其他网络系统互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强调“端赖于看出联系的理解”(the understanding that consists in seeing connections)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历史学中,过分强调这种网络系统可能也是有风险的:因为这就很难解释为何不同文明为何能自发形成极富多样性的面貌,尤其像印加文明这类较为孤立的文明,虽然它自身内部无疑也存在巨大的网络结构,但它在1492年之前极为隔绝的地理位置无疑使得它自身主要的演进动力远非来自任何外部文明的交流推动。

--------------------------------------------------------------------------------------

校译:

.57:印度的帕辛派教徒(Parsees,一称琐罗亚斯德新教。——译者注);p.89:即当今的帕辛教:按Parsee是印度人对他们的称呼,即“波斯人”,虽仍遵守琐罗亚斯德教,但非教派名

.66:今天土耳其西部的利迪亚国:按Lydia通译“吕底亚”

.84:地图上“准葛尔人”:按准噶尔人出现于清代,不可能在唐代地图上,此处疑为葛逻禄?

.120:1126年……来自满洲(Manchuria)的女真(Jurchen)骑兵打败了蒙古人,并运用极具工艺性的攻城器械攻陷了宋朝的京都——开封:按此处说的“蒙古人”,当指辽朝契丹人(一般认为契丹人操一种原始蒙古语),不可直译

.132:法兰克人(Franks)(正如穆斯林对他们的称呼那样):按实指西欧人,当时穆斯林用Franks一词指称所有西欧人

.135-136:爱琴海开俄斯岛(Chios):在p.134地图上作“希俄斯岛”

.140:马迪拉群岛(the Madeiras):通译马德拉群岛,如p.157即是

.143:禅宗(Zen)和能仁宗:按日本佛教无“能仁宗”,疑为日莲宗(Nichiren)

.147:里约拉普拉塔河谷地区(Rio de la Plata Valley):按Rio de la Plata即“拉普拉塔河”,Rio是西班牙语“河”之意,故此处“里约”二字可去掉

.249:黑海东北沿岸的索卡西卡(Ciacassia):按p.231地图上作“切尔克斯”,当以此为是

.253:阿塞姆(Assam):通译“阿萨姆”

.273:置换水平(replacement level):按这一人口学术语当译为“更替水平”

.274:在1990年,世界上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从下文看,当系“1900年”

.280:“全民战争”(total war):当作“总体战”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