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原》,凝望大原一一《大原深处》读后感(许银社)

发布者:良驹独步 2024-11-27 16:15

走进《大原》,凝望大原

一一《大原深处》读后感

许银社/陕西石油普教中心西安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

在遇到《大原深处》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董志塬是个大原,细细品读、查阅后,才知道,早在商周时期,董志塬就被称为“大原”(见于《诗经》);才知道大原的阔大、大原的深邃。

《大原深处》传唱着陇东风情的歌谣。

红蓼、楸树、黄花、小麦、天空、蒿子、桃花、杏花、蜜蜂……郑晓红老师用神秀的画笔绘就了《大原》的绮丽。

散舒、半崖洼、崖庄院、豁亮、老笼、崖背子、拦马墙、黑老锅、死面饼子 谝着差不多的干传……亲切的故土乡音慰藉着每一个游子的心灵。

在郑老师的笔下,世间草木皆蕴情意,每一株植物,每一种昆虫、每一个意象,都在诗歌、文学传颂的轮回中都有独特的立意和象征。闻着她的花香,听着她的牧歌,自己长大的、呼吸过的、行走过的每一寸故乡又在眼前清晰起来,与之相关的发小、亲友、生活场景等带着昔日的模样,从我的心田走过,久违的乡土芬芳缕缕入脾。

《大原深处》有韧性十足的生命。

苟村湾的荔文西夫妻将苦难打碎,踩在脚下,汲取坚韧、坚强的营养,将生活酿成蜂蜜,编成花蓝,让生命变得更为伟大;84岁的奶奶语言质朴,感悟豁达,格局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用贫困岁月里形成的强大精神抒写着对生活的满足、对时代的感恩(《村庄不老》);罗锅老查牢牢地抓住生活,养蜜蜂,打家具,开药方,用对生命的热爱作笔,谱写着浅吟低唱的歌谣(《老查是一只很老很老的鹰》)。这样的生命,我们的身边就有。我的姨父、姨母痛失引以为傲的大儿子之后,晚上流泪,白天给留下的孤儿做饭,用架子车将粪肥送到地里,爬到苹果树上疏花疏果,咀嚼着痛苦,和小儿子夫妻将孩子养大。

惊悚?惊惧?敬佩?该用怎样的词汇歌颂大勇大智的祖母?

“这哪里是手, 这分明是爪子,狼很有把握地等着祖母在惊慌失措中回头,而后,它精准地将牙齿嵌进猎物的咽喉。 但它失算了,祖母在惊恐中把持住了自己, 她挺挺胸膛, 梗着脖子向门外走去”“她驮着狼走到了村外……小黑点越来越大……那只狼丢开她,跑远了”。一个纤弱的女人,在狼嘴抵着脖颈、扑哧的热气扇打着下颌的情况下,靠着镇定、沉着,逃离了狼的老谋深算,你敢想象吗?(《大风刮过大原》)

“低于黄土,高于塬畔,以草的姿态完成着树的使命,带着枝头绽放的荣光,带着一年坠落一次的绚烂与眩晕,以及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沉向大地的壮美……”

大原深处的生命就是这样的。

《大原深处》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身为南佐邻居,竟然不知道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行政村,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都邑性聚落遗址;竟然不知道,2022年,“南佐遗址发现五千年前大型宫殿”入选央视总台发布的2022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我们只知道拾人牙慧,传唱着“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旅游歌谣,竟然不知道故乡的文明距今也有约5100至4700年的悠久历史。

除了《在南佐遗址上翻阅远古书卷》外,《辑三 行阅大原》的另外七篇文章,还给我们呈现了宁州三塔、黄河象、秦直道、调令关、秦一号兵站遗址、石窨子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一把剪刀让窑洞里天籁齐鸣》、剪纸《奔突在剪刀下的乡愁》、雪秀梅故经《故经里的豳风残片》等,都在用穿越千年的“化石”诠释着大原深处的“深”,顺着这些文化或文明,你的自豪会向更深处漫溯:周祖陵讲述着一段周人骑着凤凰飞北上又南下的周朝早期历史;北石窟、南石窟一次次地用“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的乡愁呼唤着寻根的海外同胞;香包节将大原人的追求、向往绣成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飞天袖间的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文明陆陆续续涌入大原,部分传统文明渐渐隐没,“……以前的蒸碗、花馍没人做了,地故事不耍了,车故事不耍了,没了社火的乡村没有年味了”“祖母的村庄不见了,就像刚刚刮过一阵大风”(《大风刮过大原》,新的乡愁又蒙上了人的心头。

《大原深处》是一阕天籁之音。

她的用词就像南佐的陶片,她的句子就像秦直道,灵动,深邃,诗意,隽永,眼前是锦绣,唇齿有余香,明明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反复品味着星辰一样的文字,涟漪般的喜悦与激动一圈圈地荡漾着。

“我开始以文字与思想布阵,筑造城池和粮仓。并试图拥有,以诗性的词语摆布思想的神力,抛出一根根红蓼花穗般的绳索,从0到1,从至高到至低……”

“谁蒙受了汉字的荣耀,即使是片羽之光,谁都会广阔无际”,《大原深处》是广阔无际的。

它的题目新颖奇巧(《金子缀在麦芒上》),它的开头简洁又有悬念感(“宁州就是这样”)、布局谋篇构思精巧(《村庄不老》、借物喻人浓缩了对大原人的无比敬仰(《一树红蓼》)、拟人(“山桃追着杏花跑”)、铺陈等手法水乳交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大原之“大”、大原之“深”。

俯瞰《大原》之深,朓望大原之大,汲取营养,丰盈思想,即使一棵草,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树美丽的红蓼。

本文作者:许银社

作者简介:许银社,陕西石油普教管理中心所属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曾获“陕西省教育厅德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语文课例一等奖、石油普教中心第一届“教学能手”、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模范教师”、石油普教读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辅资料审定工作。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系列作文

    读后感系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西峡县城区四小 五九班 王志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这段话让我们走进了一场群雄的纷争,在这些群雄之中,令我最为喜的就是被称之为“...

    03-22

  •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综合报道3月18日,演员蒋欣称自己看了新出的《甄嬛传》华妃番外,写下一封给华妃的信:世兰,许久未曾与你这般“对话”,看过新的华妃番外,回忆起了和你相处的日子。记得...

    03-20

  •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写一篇读后感优秀范文4篇
  •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启问童年阅读工坊。三步教孩子写出完美的读后感。大家好,我是金子。这篇视频一定要看完,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攻克读后感这座大山。孩子们要不要写...

    03-08

  •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命运与传奇共生的巨著,读完令人久久沉浸在其魔幻而深邃的世界中。 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构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

    03-02

  •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文/姜磊在阅读的广袤天地里,小说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每一页都藏着不同的景致与故事。当我们合上一本心仪的小说,内心往往被种种...

    03-02

  •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一转眼,寒假过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有读后感没有写?读后感怎么写?有没有速成法呢?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篇读后感:首先,明确读后感的核心——感...

    02-27

  •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编者按】在科学探索的星空中,每一颗好奇的童心都是一颗闪耀的星辰。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科普创作与传播能力,本报与多所中小学联合建设“科技...

    02-27

  • 我爱写作

    我爱写作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想必同学们都阅读了不少书籍吧老师有没有让你写读后感啊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来自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吴周芬老师分享的读后感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同学...

    02-22

  •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这篇分享两本书读后感,本来是过年期间写的,但中心思想一直没提炼,所以搁浅了,这次改改发出来,大家可以当做随笔看看。首先说说《稻盛和夫如是说》这本书,据说是作者收...

    02-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