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路遥传》,掩卷沉思。
在想啊,作为一个传记爱好者,今年先后读过了林徽因、张爱玲、杨绛、林肯、拿破仑、阮玲玉、三毛、梅耶马斯克,等等。坦白讲,有些挫折困难,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成为万劫不复的深渊。比如,三毛痛失挚爱荷西,比如林徽因肺病缠绵病榻,比如张爱玲遇到胡兰成,比如阮玲玉遭遇当自己是取款机的张利民,比如梅耶遭遇家暴自己成癖的前夫,比如拿破仑征伐埃及,比如杨绛历经白发人送黑发人、又送走了一生挚爱钱老先生。但是,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高山昂止、景行行止的先贤大家,无一不是在与人生的艰难困苦、坎坷荆棘,并且与之正面交锋,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残酷的现实,并以此为基础,化腐朽为神奇,建筑起自己流芳百世的千秋大业。
那么说回来路遥,这是一个陕西大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人生前20年,最大的敌人也许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以及如饥似渴在知识贫乏中寻找一条出路,并一步一步,历尽千辛万苦,在周围人善意与帮助下,把自己从失学失智、愚昧无知、孤陋寡闻中,托举出来,从而站在了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人生巅峰。
路遥前辈,在面对知识时,那种孜孜以求、胼手胝足,为了创作小说中的人物,铺下身子,到矿工之间,到田间地头,到偏远山区去体会人物的生存环境,以及为了构筑时代背景,广泛查阅十年间的各种报纸刊物,做笔记,做剪辑,以至于一个大男人翻阅资料,累得手指头都露出了毛细血管,不得不勉强用手掌翻阅——手掌毕竟能皮肤更厚实些。
而在发表了《人生》后,大获成功,小说本身又被翻拍成电视剧,广播剧,搬上了舞台,成为戏剧。自己一度深感怀疑,是不是已经到了巅峰时刻,再也无法超越自己了。
路遥为此特意去了乌苏里沙漠,在大漠深处,凝视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初心,展望自己的未来。
那个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手写的时候,100万字的小说,路遥光是抄写自己的手稿,就分了三个时期。
与此同时,为了沉浸于自己高度专注的创作中来,路遥不惜抛家舍业,离开爱女,每天给自己定下4000-5000字的工作任务。完不成,就夜以继日、焚膏继晷,不眠不休。于是,这个过程中,路遥多少次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支撑着自己,从中午到凌晨,甚至天都亮了的清晨,才完成既定目标,才草草睡下。这个过程中,基本连一顿最起码的热饭,可能都没有吃过。因为错过了饭点,就只肯几口干巴巴的馒头片,也是经常的事。想到这里,就让人好心疼。
这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路遥的身体被过早透支、罹患肝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时候在想,陕西这个地方,为啥能出路遥,出陈忠实,出贾平凹,可能正是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贫瘠的物质生活、艰辛的求学求知路途,磨炼了这些人的意志,毕竟,写作是个彻头彻尾的辛苦活。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然而,上天实在是太苛刻了,对路遥太残忍了,以至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英年早逝。
这是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愿天堂没有病痛,致敬路遥!
壹点号 于安平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