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的意义”读后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

发布者:艾浩喆 2024-2-23 15:31

在火车站候车大厅,在地铁站,在街上的人流中,在排队的队伍里,我们总是看着手机,刷短视频,刷消息,目的是为了消除工作的压力,过了几天,我们完全记不住读了些什么。读完吴军博士《见识》一书“阅读的意义”这篇文章后,我的理解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亲情更融洽,阅读成为沟通的媒介

吴军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吴军博士在小镇图书馆遇见一位老奶奶,她借了本《哈利·波特》,他就问她:您也喜欢这种书,还是为孙子借的?老妇人说,自己想读。

为什么想读呢?

因为老人家与孙子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境地。

为什么会选择《哈利·波特》?

孙子自己说,最近在看这本书。

现在,他们有了聊天的话题,而内容就是阅读的书。

阅读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我在读小学时得了乙肝,父母把我从学校接回家治疗。在治疗期间,我被隔离在一个小房间里。

印象中,父亲要我向张海迪学习。

父亲给我买了一台收音机,我从收音机里收听到了张海迪虽然身残志坚却刻苦学习的故事。

我读过她写的书《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正是从张海迪的身上,我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是她给了榜样的力量。

张海迪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

现在读来,她的文字还是那样有力,撞击着 我的心房。

阅读是为了完成内心重大的使命

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影响了千万青年。

在写作这部长篇小说之前,路遥做了大量的阅读准备工作,并在《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文章中详细地进行了介绍:

一是建立全书的框架,作品的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二是阅读,除了阅读古今中外的长篇小说,也读很多的杂书;三是搜集了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省报、地区报;四是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市场去体验生活。

在路遥心里,此生完成一部百万著作就是自己的重大使命,《平凡的世界》就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不久,他就去世了。

结语

读了很多书,看了吴军老师的这篇文章,在写读后感时,我提炼出的阅读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不论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还是从阅读中吸取力量,或者从阅读中引发思考,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与之前的自己已经不同,我们向理想中的自己慢慢靠近,并通过努力成全自己。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